理论战略学的尝试
这一系列战略论其立论的前提和基础并不是直接经验,而是我研习和总结前人的著作从其间接经验和成形理论中推导出来新的理论。我写作战略论的目的,不在于为军人或指挥官提供一个可供直接使用的实践操作手册,而是要揭示出军事战略中那些本质性的东西以便对现在和未来的军事战略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我意在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仿佛进入了一座座极富启发性且宏伟异常的思维大厦之中,因为我并不认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观念能够完全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我也从不这样来思考和设计。我不期待这一系列的著作能够成为普世真理,我只是想要现今和后世的人们在读到它的时候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结构安排
第一部论述战略学三大流派之间的对立与整合趋向,
第二部首先总结第一部对于三大战略学派的论述,得出三元的战略哲学,然后用这三元的战略哲学来具体解析军事战略。
第三部论述军事战略的第一个环节-军事力量如何产生,与军事力量如何产生这一环节相对应的则是军事力量产生的基础条件,因为军事力量的产生所表述的是一种抽象的过程,因此作者力求找到与这一过程相对应的可以经过量化和形象化理解的基础条件来更加详细地探讨军事力量的产生过程。
第四部论述军事战略的第二个环节-军事力量如何得以维持,与军事力量的维持这一环节相对应的则是军事力量本身的构成,明白了军事力量本身究竟由哪些要素构成,国家就可以据此而改善军事力量的质量要素从而达到维持和提升军事力量的目的。
第五部论述军事力量的第三个环节-军事力量的使用方式,作者将军事力量的使用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军事力量的常规使用,包括国防、军事基地建设、关键战略点的控制等;一类是军事军事力量的次级使用,包括威慑、军事软力量、维和、使用军队帮助进行社会建设等;第三类则是大家所熟知的战争,作者有意将战争当成是一种非常规型战略来看待,由此而得出战争是对于军事力量的一种非常规型使用模式的结论。
以我们日常所饮用的自来水为例,抽水、蓄水、用水就好比是军事力量的产生、维持、使用这三个环节一样,国家从从公民中征招军人即代表军事力量的产生过程,国家从财政中拔出军费以维持着常备军即代表军事力量的维持过程,国家依据政策的需要而使用军事力量进行国防、维和、战争等则属于军事力量的使用过程。所谓军事战略,其关注的无非就是军事力量的产生、维持与使用这三个环节。只知道汲取军事力量却并不知道如何保有军事力量、只知道保有军事力量却并不对军事力量进行有效地使用、知道如何使用军事力量却不知军事力量如何产生,出现这三种情形,都是国家的军事战略出现偏差了,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偏差而极有可能会因此而毁坏了国家的整个军事战略。
我研究军事战略理论的目的,不在于探究和发掘出一种自认为崭新的和赶时髦的战争趋向,新的战争趋向的确应该被关注和探究,不过这只不过是从属于我对军事战略理论研究的一个要素而绝非根本所在。那些真正对军事战略理论感兴趣或者想要从中汲取战略知识的人,不会对书中所大量引用的传统战例进行鄙视,因为无论何种战例,引用它只是为了验证或者从中汲取有用的理论而并非是要以此作为现代军事行动的操作手册的。
我想,一部力图追求永恒价值的军事战略理论著作必然要能够回答以下问题:军事战略的适用范围是否可以得到扩展;战争的本质是否因为高尖端武器的涌现而被改变;军队的职能是否会因为军事战略理论的演进而变得可以被分割;人类所有军事活动的一切现象是否都可以归纳进某一军事战略理论体系之中。
我则意在通过对于往昔和现今军事历史的发掘来寻找出一般性的战略原理。
传统兵学与战略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只是在单纯地讲述如何使用既有兵力,而后者则要求在一个可以实现持续、良性循环的整体战略框架中使用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