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方有三个战斗编队都处于防守姿势时,这时就可以说是我方处于守势,意即我方在作战行动上处于被限制的状态,而当我方三个战斗编队中的一个或者全部转入进攻姿势时,这时就可以说是我方转入了攻势,意即我方在作战行动上的限制被取消了。在一些情形下,即便是我方其他战斗编队全部都继续保持着守势而只有一个战斗编队发起攻势,但是由于这个战斗编队的攻势足以给敌人的战斗行动造成很大程度的限制,那么仍然可以说我方已经转入了攻势。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人说形势使然,这意思是说外在的环境条件对当事人的行动作出极大的限制而迫使这个人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就这一角度而言,所谓势其实是由于相关主体的行动受到限制或者被放宽所造成的结果。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在说实际形势不容许这个人随心所欲地行事,相对应,所谓得势也即是指这个人或主体其行动自由和办事效力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用势,其主旨在于抓住关键部分以此来制造自己所想要达到的形势。同样是用势,翻过来与覆过去对于当事者的意义是截然相反的。当现在的形势中分为支持者、中立派和反对派三部分时,我方不必促使所有各方都成为忠实的支持者,而只需要促使其中足以掌控局势的那一或者两部分支持或者保持中立即可。当我方的支持者在与反对派之间的对比中占据上风的时候,中间派的存在就会变得更加不利于反对派或者中间派会根据实际形势转而支持我方,反之,当我方处于劣势时,处于更加不利地位的即是我方。
我方丢掉一份力量与敌方得到相同的一份力量的意义不是对等的,敌我双方在此过程中的差距由原来我方相对于对方的双份力量现在转变成了敌方相对于我方的双份力量。而这双份力量的差距,如果是在敌方或者我方的实力构成中占据着重要的或者关键的地位,那么得到或失去这双份力量的差距其意义就不仅仅限于这双份力量本身而是关乎着敌方或地我方的最终成败,只是在这双份的力量差距在某一方中所占的比例微不足道时,得到或丢失它才可能不至于决定这一方最终的成败。
所以像美国这样意图控制世界的国家,根本不需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都驻扎军队,而只需要在世界各个关键战略点建立军事基地,而这些关键战略点就能够形成一种有利于美国控制世界的形势。
在实际战争中,理论上的消灭敌人常常变成了只消灭敌人的一部分而其余部分就会因为形势而不得不溃散或者投降。在古代战争中,冲击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以寻求突破口而敌军就会因此而陷入混乱状态,另一种做法则是击打敌人兵力最强的方向而敌军其他部分就会因为失去了主力而面临溃败的厄运。当然,所有间接路线的推崇者们所称道的袭击和切断敌军补给线的做法,如果能够获得成功的话,也同样会造成敌军的整体混乱和低迷状态。
势如果利用得当,就可以事半功倍和得到额外的功效,但是,你绝不可因此而误以为可以随心所欲、不受限制地用势,势的存在依赖于基和力,脱离了基和力这两个前提性条件,你不但无法按照你的意愿用势,反而因为没有根基和能力来用势而最终被外界的形势所吞没。
评定势的标准是,你据此行事所收到的实际效力,也可以说是你的实际行为为你带来的实际效果。所以说,善于用势,即是要使得你依据实际情势而行事时更加有效力。
多线作战过程中势的作用
你将军队沿着一条或数条战线分割为相互独立但协同作战的各方面军以共同对付战线对面的敌人,这种情势下无论你是否全线发起进攻,只要你其中的一线遭遇挫折而你在其他沿线上的军队也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但是如果你能够在其他沿线上取得一种胜利而无论这种胜利是防御战的胜利或是进攻战的胜利,你之前在那一线上所遭遇的挫折的负面影响就可以被抵消。但是,如果你在某一线上所遭受的挫折是崩溃性的、严重到足以威胁到你的整个军队作战线的,那么即便你在其他沿线上取得了巨大胜利也是根本难以挽救你的军队的,相对应,倘若你在其他战线上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以致于足以凭借此而取得战略主动权或者致敌于死命,那么你在某一战线上所遭受的挫折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并且一旦这一战线重新恢复攻势而你的胜利就是确定无疑的了。
在383年的淝水之战中,处于攻势一方的前秦军队分为西、中、东三线分为为8万、20多万和30多万,此外还有征集而来的约40多万民兵,处于守势一方的东晋王朝在西线的地区已经失守,其在中线布置了10万人、在东线布置了8万精锐军队,此外还有总部设在豫州的统帅部直属的7000人。对于东晋王朝而言,西线既已失守而同时其在中线和东线的兵力都处于于绝对劣势,前秦皇帝符坚面对此种形势便以为胜券在握,这时如果他能够下令其在所有战线上的军队同时向东晋王朝发动攻击行动而他的胜利也是必然的,但是由他所亲自统帅的东线主力却在即将发起进攻的过程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由于太过相信自己的兵力优势,因此当东晋军队派遣使者向符坚表示在淝水作战不方便而请求他主动将军队撤到淝水以北的开阔地带等到晋军渡过淝水之后两军进行一场决战的信件之后,符坚便同意了晋军的这种要求,符坚并非是那种平庸或者弱智的君主而他之所以同意这样做也是想要趁着晋军在渡淝水的过程中趁其半渡而击之,但是当他真的命令他的军队北撤时而隐藏在他军中的奸细便高声呼喊称秦军已经失败了,秦军士兵听到这一虚假的消息之后便立即陷入混乱之中,这时东晋军便趁机发动攻势而使得前秦军陷入崩溃境地,符坚本人只带着少量骑兵退回北方。东晋军在一线上的胜利,挽救了其在所有战线上所处的那种不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