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90400000016

第16章 8·6之夜:满天繁星映衬着33万双脚步和泪眼(4)

老人叫谭治本,是上文写到的马龙台村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他年轻的时候就已在生产队名声很响,因为他是一位有名的最老实、最守法、最吃苦的“地主分子”。据说马龙台村土改时,他家因有几亩田被划为地主;不久又因他父亲亡故,这顶“地主分子”的帽子就戴在了还只有二十来岁的他的头上。此后,这位可怜人就顶着头上的重压,度过了他漫长的中青年时代。“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在那些极“左”路线的岁月里,就连“贫下中农”本身都常常饥寒交迫,这些被“踩在脚下再踏上一只脚”的“阶级异己分子”处境就更惨了。年轻的“地主分子”谭治本,生就的老实巴交,那个年月受的苦不仅比贫下中农多,而且比他同类的“四类分子”都多。夏天上堤防汛,凡碰上要跳到旋涡回流中去打桩护坡这类险活,干部总要喊:“分子”先下去,于是他就光脚赤膊第一个跳了下去。冬天,在田间开沟挖渠,凡碰上要下到冰凌闪烁的深沟里去的这类苦活,干部又要喊:“分子”先下去,于是他又脱掉鞋袜第一个跳了下去。由于多少年来这种表现,他成了马龙台村一个有名的守法“分子”。多年的守法名声终于给谭治本带来了好运。改革开放开始后,他成了马龙台第一个被摘掉“地主分子”帽子的人。头上的重压没有了,农村的经济政策一年比一年开放,儿子也长大成人了,于是这户以前最受奚落的人家,渐渐发家致富了,并成了村组里首屈一指的种田大户。今日的种田大户当然更比以前的“地主分子”妇孺皆知。

现在的这个人称“谭家大爹”的家,共种有水旱田30多亩,养了16头猪和一匹马,还有梨园、菜地,住宅则是一栋在远近都算讲究的二层楼房。且不说那30亩水稻棉花的长势,就说这16头白花花的肥猪和这匹高头大马,还有这一屋的家具、电器,哪样不浸透着这“谭家大爹”的汗水和心血啊!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要被水冲了!这位可怜的老人怎么承受得住这飞来的横祸呢?

使一般年轻人不解的是,老人怎么要急得叫“老东”来了?这只有村里上了年纪的人才明白其中的缘由。原来在抗战时期荆沙沦陷后日军南犯,铁蹄踏过荆江,占领了公安县的虎东地区,并在当时的虎东重镇麻豪口设立了日伪公安县政府。于是在数年的时间里,虎东沦陷区的人民受尽了日军的骚扰和蹂躏。马龙台是临近麻豪口的一个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留下了很多恐怖的记忆,只要谁喊一声“老东”来了,全村顿时就会鸡飞狗叫,家家户户马上就会扶老携幼仓皇四逃。谭治本当时已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了,跟着父母跑过“老东”。今天,听人喊开闸了、水来了,又见隔壁左右惊慌失措的样子,这不就像当年“老东”来了一样吗?一定是今天的惊慌场面引发了当年的恐怖记忆,一急一吓,老人的神经由此错乱了。

“‘老东’来了!‘老东’来了……”

老人开始不停地叫喊,叫声越来越凄厉。一边叫还一边在屋里屋外跌跌撞撞地跑进跑出,似乎是想收拾点东西,但又什么东西也没有收好。老人这个反常的举动,把媳妇和两个孙子吓哭了。屋里的主心骨还没有回来,怎么办啊?一时间全家人只有哭、哭、哭。

“‘老东’来了!‘老东’来了……”

是的,“老东”来了,再不能挨时间了,近处远处已经是脚步踏踏,人流滚滚了。

上门催促的干部见了“谭家大爹”屋里这个情景,也都陪着流下眼泪。但他们这时也只能履行一个职责:催这家人快点上路,快点把老人送走,家里的东西都不要管。因为这家人是外转到江北去的,路还远得很。

当沉重的夜色降临和满天的星星闪烁之时,这家人终于不得不踏上了转移路。两位孙子架着焦躁不安的祖父走在前面,媳妇牵着那匹马跟在后面。楼房、家具、梨园、16头猪,还有那田里的稻谷和棉花,就这样统统的丢在了身后。

老人的意识似乎还没有完全消失,一边走、一边叫、还一边不断地扭回头朝身后望望。身后,他和他的家人用心血浇筑而成的楼房,连灯都没来得及熄灭。走了老远老远,身后的那点灯光才渐渐暗淡,最后和天上的星光融为一体。

但一路上,老人凄厉的已经沙哑的叫声,一直没有停歇:

“‘老东’来了!‘老东’来了……”

有趣的“沉杞庐”主人出走记

斗湖堤至闸口镇的一条移民公路上,有一个中岭村,村里有一户很特殊的人家。这户人家不是它穷得特殊,也不是它富得特殊,而是它的大门两旁一年上头都贴着对联,而且常换常新。如果留点意,还会发现它的大门门楣上嵌着三个篆体的铁字,懂点书法的人才认得出是“沉杞庐”三个字。即使认出了这三个字的人,也未必懂得其中的含义。

当笔者走进这“沉杞庐”采访时,才有幸破解这原是取自杞人忧天之意引申演变而来。

这是村民邹伏享的家。邹伏享三十七八岁年纪,样子看上去与一般农民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举止谈吐常露出点农村中少见的文气加迂腐。他是村里同龄人中少有的高中毕业生,不知怎么迷上了楹联这玩艺。前些年他就在自家门前贴上了“有诗书画联作伴,与牌将烟酒无缘”这副对子,这真可谓农村精神文明的表率。那几年他家里物质文明没有跟上来,住的还是两间土墙屋,他却常跑到外面去“与人作对”,导致妻子丢下他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改嫁走了。后来一位女人偏偏看上了他这种文墨人,与他组成了个新家。

从这时起他开始“两个文明一起抓”,一边继续“与人作对”,一边与新的妻子一起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块近两亩的橘园,同时也加强了几亩水旱田的耕作和管理。几年后家里橘园挂果了,水稻棉花也丰收了,原先的两间土墙屋变成了三间砖瓦房。此间他的联艺亦有了令人瞩目的长进:1994年6月,中国楹联学会与北京温泉百亭垂钓乐园联合举办全国性“金鹰杯百亭征联”,他以“暮霭依亭,清露欲沾游子梦;琴音浮水,沉鱼熟识故人心”这副妙联获奖。1995年他的橘园大丰收,产橘近万斤,盈利5000元。他一时高兴,突发奇想,竟做了一件在全国楹联界可算是破天荒的事:他在当年《对联》杂志第3期上刊登了一则“吟橘征联求友启事”,开始了中国楹联史上第一次农民个人征联活动。很快,全国各地的292位联友(其中不乏名家),将他们创作的1361副橘联,寄到了荆江分洪区内的这个中岭村,寄到了这个“沉杞庐”。那些天,可把我们的“沉杞庐主人”喜坏了也忙坏了。收信、回信,抄录、编号,筛选、审定,打印、校对,这几乎都是在夜里做的,而且是独自一人做的。评选(评委当然惟他一人)结果是:初选127副,复选20副,终选10副。终选10副作为获奖作品,奖品是给10位作者每人赠订一份1996年全年的《对联》杂志。复选的20副也都有一份小纪念品,初选的127副则全部打印成册分寄作者。他的这次破天荒的征联活动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情节,可是这离开了本书的主题,不得不就此打住。

现在,还是让我们话归8月6日的下午吧。

这时邹伏享刚从堤上防汛换防回来,坐在“沉杞庐”堂屋里歇气。当然他和一般农民不同,一坐下又习惯地拿起新到的《对联》杂志和《中国楹联报》,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已得到了转移消息的妻舅慌慌张张从屋前走过,瞄见他还在不声不响地看书,就大叫道:我的老子,你知不知道要分洪了?他抬起头望了一眼对方这惊头慌脑的样子,心想这当舅舅的真不沉着,就笑着回答说:年年都有人要躁一下的,您不要自己吓自己。

舅舅见他居然不信,急得跳起脚来:你这个迂鬼,你出来看看,外面都有人动了!

他这才出门来望了望,果然见远远近近已有人在搬运东西了。不过他还是不相信,直到村组干部和上面下来的工作同志上门作了正式通知,他才信了。他觉得还不放心,赶忙把电视机打开收公安台。不想电视机没有图像,他想起是高压包坏了最近没时间修,好在还有声音,一听正在播送:“……指挥部紧急通知分洪区内的老、弱、病、残、孕、幼及低洼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同类推荐
  • 幻想图书馆

    幻想图书馆

    本书是日本知名导演、诗人、作家寺山修司集恶趣味与冷知识于一身的代表作。寺山修司他博览群书,畅谈头发的典故、青蛙的趣闻、后宫的传说、拷问的艺术、狼人的故事……从神话、民俗或广告单、画报中引经据典。像是沿着艾柯的阶梯,进入博尔赫斯的图书馆,实践了本雅明未曾实现的理想——写一本完全由引文组成的书。
  •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本书以大事件为视角切入网络文学发展史,全面清理网络文学兴起以来的各种事件,仔细甄别,归类整合,并按编年史的形式排列组合。在此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事一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和影响、意义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每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其在网络文学甚至整个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观照。即通过点评,把事件背后的“思想”提炼和挖掘出来。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 老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老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央视朗读者读了又读的散文经典,幽默小品一辑,展现京味“幽默家”的独特魅力,原汁原味、无损呈现“语言大师”的文字之美。《老舍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老舍的经典散文集,收入《我的母亲》《宗月大师》《猫》《北京的春节》《趵突泉的欣赏》(《趵突泉》)《我的理想家庭》等数十篇传世散文经典。这些作品或描写各地风物,细致入微,极有意境;或叙写日常生活,养花养猫,充满情趣;或撰写幽默小品,诙谐风趣,京味满满;或怀念故人,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充分显示了老舍先生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老舍是中国的文学大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是京味文学的开山鼻祖。语言雅俗共赏、干净鲜活、平易精致、幽默机智,富有北京地方色彩。
  •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曾巩文学思想研究》,中编为《五窦及其诗歌研究》,下编为《苏辙散文理论及其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曾巩文学思想成因探析、曾巩的文学思想、苏辙散文理论的渊源等。
热门推荐
  • 聊斋小曲

    聊斋小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迟到的朋友

    迟到的朋友

    起源于身边的真人真事……希望能记录下来。
  • 断念绝弦

    断念绝弦

    淅音玄,21世纪的豪门之女,却惨遭朋友的背叛。临死之际,毁掉了自己心爱的弓,却不想因此穿越时间与空间,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 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是《每天变好一点点》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博采雅集图书公司推出的首个经典心灵学书系。首部主打书《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是著名情感作家罗西依照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人格分析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条从痛苦的私欲折磨到心灵圆满的道路。让我们随着两位心理学大师指明的道路一步一步的走向最完美幸福的生活。《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经典心灵学,是以国外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国内情感专家丰富经验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给予读者最权威最精准的心灵指导和慰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苏小凉和尘缘取的名字

    网游之苏小凉和尘缘取的名字

    现实中的学霸,游戏里的技术牛。闻梨悦才貌双全,唯缺一份爱情。游戏里的大神,莫名拽着全帮为她打守城战,换个头衔,竟然是数年前只有一面之缘的闪婚夫君?!现实中的高富帅学长,一部电影,将她捧红,一束红玫瑰递到她眼前。……可是,这些都不是她的良缘,她只想求一份平平淡淡的陪伴。
  • 开局继承古董店

    开局继承古董店

    由于老爸老妈不靠谱,东方耀继承了家里的古董店。有一天,东方耀意外得到不靠谱的抽奖系统,从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鉴宝砖家,医中剩手,书法鸣家,堪舆大虱,最后脱离了普通贵族身份,成就人生巅峰,变身成为至尊跪族。
  • 无限位面乱斗群

    无限位面乱斗群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万物皆有毁灭的一天,浩瀚无边的生灵怨念冲天而起惊醒了鸿蒙。为了减少怨气鸿蒙让一切重新开始,普通的凡人也有了在天地宇宙破灭中夺取一线生机的希望!
  • 穿梭在舞法和叶罗丽世界的修仙

    穿梭在舞法和叶罗丽世界的修仙

    世界叶罗丽精灵梦(主世界)————斗破苍穹(不写)——武动乾坤(不写)少年派(主世界)——斗罗大陆(写)——我们的少年时代(主世界)——暂无在各个世界主角以回收系统碎片造出来的一切为主!
  • 庭前柳

    庭前柳

    西楚百姓人人皆知清河郡主顽劣不堪,可偏生这个纨绔不堪的主儿不知怎的瞧上了太医院医正之子。那医正家的公子多番拒绝无果,架不住郡主的穷追猛打,便从了。奈何世事无常,就在二人大婚当日,大将军府惨遭下狱。九公主以和亲作为交换,救下将军之子,却病逝途中。几年后,将军之子卷土重来,京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