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90400000001

第1章 序(1)

长江中游,一座莽莽大闸——摘自拙著《荆江分洪大特写》

48年前:“长江王”一个大胆的分洪奇想

当读者诸君打开本书之时,有必要先浏览一下笔者此前另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荆江分洪大特写》中几个片段,因为这实际上可算作本书故事的引子。

这是1950年2月——即本书故事发生的48年前,广袤的江汉平原还在冬眠中没有苏醒,荆江两岸的街市、村庄,都还沉浸在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安详的春节气氛中。尽管早春的寒风有时像隆冬的朔风一样呼号,但江面上的风浪毕竟还只是轻轻地拍打着堤岸,因为荆江的春汛还远远没有到来。

然而,就在这早春二月的江堤上,出现了一群风尘仆仆的外地人,他们打破了荆江的宁静,给荆江带来了一丝隐隐的春的气息。他们在蜿蜒的荆江大堤上跋涉,时而顶着寒风在江堤上远眺,时而走下堤岸在浪花四溅的沙滩上踏勘。其中一位清瘦敏捷的林主任,显然是这群跋涉者的中心人物。

这位林主任就是以后被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戏称为“长江王”的林一山。他刚刚奉命接收了原国民党政府扬子江水利委员会,组建了新的政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即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前身)。这位新中国长江委的主任就任伊始的开山之举,就是带领长江委最优秀的这批专家奔赴荆江大堤,来考察困扰了历代王朝的长江著名险段荆江,为新中国寻求治江方略。

眼下的荆江大堤,是不久前经历了1949年大水的荆江大堤。本来在民国期间的战乱中就已千疮百孔的堤身,在去年的大水中又留下了新的坑坑洼洼。去年抢险时留下的木桩、草袋之类还没有清除,甚至还有近年打仗用过的工事都没有拆毁。加上现在是枯水季节,不少堤段堤脚上的隐患,特别是年复一年渐渐增高的河床,都一览无遗地暴露出来。这些看了真叫专家们忧心。更令专家们忧心的是江陵县郝穴险段,这里堤身临江的一面竟陡如峭壁。林一山告诉专家们:他去年汛期随着南下大军先行考察荆江时,曾当场目睹这段堤身竟有半边塌入江里。万幸的是当时荆江的洪水突然回落,江汉平原躲过了一场大劫。不然解放大军的南下甚至新中国诞生的进程,都会由此受阻。这不,眼下这段堤身还没有完全培修复原。

这是新中国第一支荆江考察队,在茫茫三百余华里的荆江大堤上跋涉着。尽管荆江早春二月的天气有时比隆冬还要寒冷,但专家们和他们的林主任感觉到的不是冷,而是渐渐出现在浑身上下的沉重:心情的沉重、思维的沉重、脚步的沉重。

洪水、洪水,可恨的洪水呀!既不能不让它到来,因为目前还远远不到考虑控制上游三峡来水的时候;更不能让它冲破江北的荆江大堤,也不能让它压向江南的洞庭湖区。而它偏偏常在这九曲回肠的河道上滞缓不去,滞缓则意味着劫难。

到底何以化解这荆江洪水?此时的林主任、今后的“长江王”在这荆堤上苦苦思索、思索,随行的专家们也都在这荆堤上苦苦思索、思索……

就像身临其境的诗人突发灵感一样,站在荆江大堤上的林一山脑海里突然火花闪现。

在那火花迸放的光雾中,浮现出一条重新培修加固了的巍巍大堤;而在大堤的对岸,又浮现出一座宏伟的大闸。突然,江面上浊浪涌起,江流猛涨,眼看江水快盖过堤顶了,但他心里一点也不慌乱。因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江南那座大闸猛的闸门大开,漫江的大水呼的一下被吞进那巨口。江水陡降了,巍巍大堤更显出一派巍然雄姿。而江南公安县一带则出现了一个四周被围堤环绕着的临时人工湖——这就是荆江分洪的治江方案。

专家们听了这个大胆而又美丽的奇想,激动地围住林一山:“林主任,你这个在山沟里带兵打仗的人,怎么想出了这个方案?”

从这个大胆而又美丽的奇想中缓过神来的林一山亲切地笑了:“我这无非是想出了个题目,文章还得你们秀才来做。”

46年前:荆江边一个神话般的建闸奇迹

时间转眼到了林一山们提出荆江分洪方案两年后的1952年6月末——即本书故事发生的46年前,那个在陈旧的荆江大堤上迸发出来的奇想,竟真真切切地在荆江之滨变成了现实。

这不,一座崭新的有一公里多长的莽莽大闸,像一条银灰色的钢铁巨龙,横陈在荆江南岸太平口的旷野上,警醒地面对滔滔江流。那54孔闭着的闸门就像54张闭着的巨口,随时准备张口吞下面前的洪涛。这就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闸的荆江分洪进洪闸,它的闸身几乎与两年后横跨龟蛇两山的武汉长江大桥的桥身一样长。由于它坐落在分洪区北端,所以俗称北闸。

北闸的身后,是一片由荆江、虎渡河、安乡河环绕的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9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是天赐的荆江分洪区。由荆江南堤、虎渡河东堤、安乡河北堤合成的总长为208公里的围堤,经过连接、培修,把分洪区围成一圈。分洪区四周又倚靠围堤和以自然乡镇为中心,筑起21个大大小小的方圆数里到十数里的土围子,这就是安全区。分洪区内原有的村镇庄院,都已拔地而去。总共24万移民,分别就近移住安全区或远移到江北石首县的人民大垸。没有了村镇庄院和常住人口的分洪区,可以分蓄54亿立方米的荆江洪水。

分洪区南端的黄山头,同时建起了一座32孔闸门的大闸。它横跨在虎渡河上,控制着流向湖南洞庭湖区的荆江洪水。这就是荆江分洪节制闸,由于坐落在分洪区南端,所以俗称南闸。南闸距北闸70公里,与北闸遥相呼应,虽没有北闸雄伟,却被誉为江湖两利的杰作。

荆江北岸与分洪区对应的荆江大堤,经过重新培修加固,已真正成为一道名副其实的巍巍大堤。两年前那条蜿蜒狭窄而且千疮百孔的堤身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道坦荡而去的巍巍雄姿。新的荆堤西起江陵县枣林岗,东止监利县城南,坦荡180余公里。如果站在它的起点枣林岗上东望,荆堤就像从脚下大地发出的一条射线,一直向东射去。

当然随着荆江河道的弯曲,这条射线也时而发生折射,但它始终是坦荡向东。而宽阔、光洁的堤面,就像一条白亮的长城,隔在荆江的洪涛和江汉平原的绿原之间。

这个由南北两座大闸、一个分洪区和21个安全区、一道新的荆江大堤组成的巨大的工程,是新中国开国之初创造的一个奇迹,一个神话般的奇迹,因为它仅仅75天时间就一举建成。

由于种种原因,1950年长江委提出荆江分洪方案后工程并没有迅速动工。1952年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为此作出三点指示:一是荆江分洪工程要当全国的事情来办,全国支援;二是工程直接关系两湖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两湖要全力以赴;三是要用打仗的办法来完成这个工程,调一个兵团来指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则亲自主持了专题会议,限令工程必须在当年汛期之前完成。中南军政委员会任命解放军21兵团政委唐天际为工程总指挥长、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为总政委。于是30万建设大军一下子云集荆江之滨,开始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荆江大会战。4月5日开工,6月20日完工,用了仅仅75天。75天就一举建成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引起举国惊叹、举世瞩目。

就说这太平口北闸工地吧,就一下子集中了8万建闸大军。工程从备料、挖闸基、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到闸门安装等等,庞杂而又艰巨。仅仅闸基,就要挖下去9米深。闸身的钢筋骨架,就要用去数千吨钢筋。而闸身浇筑的混凝土,就有44万吨。当北闸建成之时,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代表闻讯赶来参观时,不得不惊叹这活生生的东方奇迹。澳大利亚一位叫弗洛德的代表,是位铆钉工人。当他看到54孔闸门上密密麻麻的32万颗铆钉,弄清是新中国同行一个月铆成的时,他惊呆了。因为这在他们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至少一年才能完成。

多少年后,凡是来北闸漫步在这巍巍巨闸上的参观者,都不敢相信这座庞然大物,当年只花了75天。因为以后人们看到的是盖一栋普通的住宅楼,起码得一年半载。

44年前:北闸一个惊心动魄的开闸奇观

时间又转眼到了荆江分洪工程建成两年后的1954年汛期——即本书故事发生的44年前。此间荆江经历了1952年、1953年两个汛期,都相安无事,北闸没有开闸分洪。由此移出分洪区的部分移民,又渐渐返回他们原先的屋场。但1954年汛期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荆江告急,为确保新生的荆江大堤的安全度汛,分洪区成功实施了首次开闸分洪。

大汛到来之前,由荆州专区、长江委中游局及湖南常德专区组成的荆江防汛分洪总指挥部,就已预先在沙市临江的中心横街工人俱乐部宣告成立,荆州专员单一介任指挥长,荆州地委书记孟筱澎任政委。

同类推荐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最晶莹的99颗父母心

    最晶莹的99颗父母心

    父母是子女最珍贵的人,爱他们,孝敬他们,是一个人幸福生活不可缺失的情感。珍惜和挚爱我们的父母,将使我们永远有一片心灵的绿地。本书汇聚了感人肺腑的经典之作。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一首爱的赞美诗,蕴藏着父母丝丝缕缕的爱意;每一页都是爱的港湾,泊满了父母的牵挂之帆;每个细节都凝结着父母的苦与乐、泪与笑、喜与悲。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着永恒的父母之情。不同的感动,源于不同的阅读。99个不同的故事,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启示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珍爱我们的父母:善待身边每一个爱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让人间多一点儿温情。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标志,是文学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阶段,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古代文学是古代文化的最重要的栽体。没有古代文学,可以说就没有灿烂的古代文化。从现存的近五万首唐代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诗歌题材的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开拓。
  • 新月派小全集:你是流云,我是孤星(精装)

    新月派小全集:你是流云,我是孤星(精装)

    《新月派小全集:你是流云,我是孤星》是新月派诗选小全集之一,收入了新月派诗人陈梦家的诗歌百余首,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诗人的诗歌风貌。陈梦家的诗歌多为抒写个人心理感受,小巧精致;也时有哀时伤物之感,意味深长。系列书介绍:名家小全集2017年底已出至38部,精选现代名家鲁迅、老舍、萧红、傅雷、李劼人、林徽因、汪曾祺、梁实秋、朱自清、郁达夫、许地山、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陈梦家等人经典代表作,原版原作,直抵黄金时代文学现场;精装便携,直通新青年通勤背包;文体齐全,3D呈现文学巨匠艺术成就。这是靠前套大规模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坛名家作品的小全集;这是一套精装便携,兼具典藏与青春气息的名家小全集;这是一套名家推荐,文体齐备,专家导读的名家作品集。特别收入作者年谱,中国作协副、有名评论家李敬泽诚意荐藏,一本书读懂一个作家,一套书读懂一个时代,超高性价比,助力全民阅读。
  • 创世纪回声

    创世纪回声

    有纯粹的创作家,也有纯粹的批评家;最好既是创作家同时也是评论家。创作是创造,是一种燃烧;评论也是创造,是另一种燃烧。创作多用形象思维,评论多用逻辑思维;但是两种思维往往综合使用,不可截然分开。有生活的功底也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就可以成为作家;但是做一个评论家不仅应有生活的功底,文学的功底,还应有思想的、哲学的、美学的、历史文化的功底。
热门推荐
  • 我是特种兵之血勇之徒

    我是特种兵之血勇之徒

    五个来自中国陆军精锐特种部队的年轻人在一次去深山执行寻找事故飞机残骸的任务之时,突然失踪于现实世界,落入一个异界大陆,在这个地方充满了具有超能力的雇佣兵,为了回归自己的祖国与人民的怀抱,这五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与这个异界的邪恶势力展开了殊死的较量!而正义与邪恶的碰撞也因此一触即发!······
  • 妃缠病王,腹黑相公

    妃缠病王,腹黑相公

    曾小曦一个现代女强人,女企业家,上过四五次的新闻头条,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后一次上的新闻头条竟然是车毁人亡的事件报!这一天,曾小曦神奇的在水中重生了,据说她的出场很是气势磅礴,踩着男人就上了岸——扁继母,除渣男,帮助那个含冤而死的亡魂夺回女皇的位置,成了曾小曦复活的首要任务。司徒家的三公子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苦心积虑的算计别人,竟让个女人摧残了,不但清白被夺了去,他发誓,如果再撞见那个女人一定十倍,百倍,千倍的讨要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暖风不如你温柔

    暖风不如你温柔

    有一天,薄昀臣牵着安芷韵的手走在大街上,好似在宣告安芷韵是我的,她是我的全世界(你这占有欲极强啊!)
  • 组织管理心理学

    组织管理心理学

    本书全面介绍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现象和规律,提供激励人的工作行为的心理基础和理论方法等。
  • 混混天骄

    混混天骄

    杨小波只是跟着自己的表哥去抢劫便利店,不曾想表哥却成了第一个刚出场就死掉的龙套,自己也一身重伤的被人放生!话说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长得还挺标致,只是她身边那个白发老头看起来真是太讨厌了!TMD这群恐怖的人渣都是什么东西?老子手中有枪都不知道找谁去报仇啊!
  • 酱香随笔集

    酱香随笔集

    全书从六个方面“人文仰望、文章测绘、书香近嗅、书画遥感、汉语CT、人生标高”对人文,书籍、汉语等有感而发。话题广泛、识见挺拔、文字雅洁,表述活泼,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如酱香型白酒般馥郁,令人寻味且回味。
  • 快穿之今天依旧是大佬

    快穿之今天依旧是大佬

    【1V1,宠文,勿深扒,爱你们!】神君斩月陷入沉睡,灵魂破碎分裂,掉入三千小世界,本命魂珠融入路过的暮笙体内!暮笙:“你们想干嘛?”众神相视一笑……“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吃瓜群众暮笙被碰瓷了,被众神抓壮丁,投入三千世界里保护并收集神君灵魂碎片……生活不易,暮总叹气!1.伪男皇帝(女扮男装假皇帝X男扮女装真花魁)2.捡到一条美人鱼3.星途璀璨(隐形富婆X三流扑街男明星)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杀人如麻强抢民男魔教妖女X口嫌体直被抢正道一枝花)~~~~~
  • 沉红无人区

    沉红无人区

    究竟是人类在毁灭自己,还是大自然在毁灭人类……即使人类知道,但还是这么平凡……
  • 大祸害

    大祸害

    谁说农村的名校大学生一定是纯洁朴实之辈,你让三岁会骂人,六岁会砸玻璃窗,九岁带着小弟闹革命的猪脚情何以堪?结果,副校长要做饭给他吃,校花班长要呵护他不受欺负……腹黑的主角只能装,满足副校长的同情心,骗取无脑校花帮他逃课。在校外带着小弟打驾滋事谋钱财。
  • 有美人锡

    有美人锡

    元神破碎的元珩,又活过来了,成了定国公府的五姑娘傅元珩,然后遇上了一大堆的糟心事。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逗比的神仙姑娘和一个貌似风流的凡间少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