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相当丰富,兼含礼、义、智、勇、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诸德,它们都只是“仁”这一最高道德的要素。要达到“仁”的目标,须先符合其他诸德的要求。欲达到“仁”,就必须以社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指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能听到有关的政事,他是怎么得来的。子贡说,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德性来取得的。孔子自己也把能行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于天下作为仁人的标准。
1.珍惜亲情,孝悌是仁的根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作为一个人如果能实行孝悌之道(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又喜欢冒犯上位的,这样的人很少。不愿意触犯上位,而却喜欢造反的人,是从来没有的。君子要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悌之道,就是仁的根本吧!”
国学链接:有若的地位
有子:姓子,名若,孔子的弟子。《论语》记载孔子学生的言行一般称名道姓,唯独曾参和有若例外,也称“子”。所以,有人怀疑《论语》是由他二人的弟子所编撰整理而成的,此说可存疑。有若称“子”,很有可能是在孔子逝世之后,他与曾参为孔子其他弟子们所尊重的缘故。孟子谓“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于孔子事之,曾子不可而止。”可见有若的地位很高。
诸子之言:
本文中的“孝弟”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孝,谓为“百行之先”,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神圣义务,可解释为孝顺。弟,同“悌”,是弟弟对兄长的正确态度,即尊敬。而本文中的“道”是指“仁道”。而“仁”是指仁爱,爱人,是孔子提倡的一种最高境界。
朱子曰:“务,专力也。本,犹根也。”本立而道生。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加有孝悌之心,始可有孝悌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论语》常言“仁”,想要知道仁字意义,当以《论语》全书来参考解答。从某种意义上讲,“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于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于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养成德,所指极深极广。由其最先之心言,则是人与人间之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实为人性所固有。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悌,故培养仁心当自孝悌始。
杨树达《论语疏证》解释说:“爱亲,孝也;敬兄,弟也。儒家学说,欲使人本其爱亲敬兄之良能而扩大之,由家庭以及其国家,以及全人类,进而至于大同,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然博爱人类进至大同之境,乃以爱亲敬兄之良知良能为其始基,故曰孝弟为仁之本。”从这一解释看,儒家这一学说既包含着重要的家庭教育,又把它与社会影响联系起来。
延伸思辨: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
孝悌,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这实际上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一家人了。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能爱别人。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敬爱的人,是不可能敬爱别人的。
孝可谓儒家理论的精髓所在。在儒家学说中,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对兄长是否尊敬,这绝不是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家庭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奉养,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我国历代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孝子故事,这也正体现了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
精彩典故:
江革的孝心
汉朝时,有位名叫江革的人,因为从小没了父亲,靠母亲一人抚养长大,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很是不易。好不容易江革长大了,日子好过一些了,天下却又变得不太平起来。因为住地盗贼猖獗,江革就背了母亲逃难去。在路上,他们有好几次碰到那班作乱的盗贼,要把江革掳去,和他们一同去做盗贼。每当这时,江革总是流着两行眼泪哭诉说:“我有老母在这里,要人供养。我怎么能和你们一同去呢?”强盗们本也是被逼而落到这种地步,见他如此孝顺,也引发了心中的慈悲念头,不忍杀他,反而放过了他们。后来江革带着母亲辗转在下邳这个地方安定下来,并以给其他人家做工赚钱来供养母亲。
王览护兄
晋朝时的王览,他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父亲的头一个妻子过世了,留下一个孩子,也就是王览的异母哥哥王祥。王览的母亲待这个继子很是不好,动辄打骂。对于母亲的行为,王览劝阻不了,只能每每抱着哥哥流泪。因为有王览的友悌行为在,王祥即使长大后也并没有对他的后母有什么不孝行为,在他娶妻后,他的后母还虐使他和他的妻子,这时王览同他的妻子,就一定会赶去帮忙。再后来王祥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誉,王览的母亲很妒忌他,就想用毒酒毒死他。王览知道后,抢过药酒就要喝。他的母亲急急忙忙把药酒夺来倒在地上,才算免去了一场人间悲剧,不过因为这一件事,他的母亲也终于感悟了。
因为对母亲的一份孝心,江革不肯与盗贼为伍,让社会少了一个盗贼;因为对哥哥的一份友爱,王览反对母亲欺侮哥哥的行为,处处护着哥哥,避免了一次大的家庭纠纷。一份孝悌让社会少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让家庭和社会都多了一份和谐因子。
当代镜鉴:亲情的力量
成就一个成功的人生、一份成功的事业,其前提应该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试想一个对自己的亲人都绝情寡义的人,怎能想象他会真诚地为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献出爱心?在家不尊敬父母,到了社会上,能真正尊敬师长、上级和前辈吗?如果表现出“尊敬”,那也多半是出于利害的考虑伪装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去一家公司求职。经理在看了他的文凭和简历后,仿佛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你给你母亲洗过脚吗?”
年轻人一愣,摇摇头。
经理说:“你先回去吧,我们考虑考虑,过两天再答复你。”
年轻人回到家,想经理为何要问他那个问题。这时母亲走过来,关心地问:“孩子,你找工作有结果了吗?”
年轻人说:“还没有。对了,妈妈,让我给你洗洗脚吧。”
母亲有点吃惊。难得儿子有这份孝心,就答应了。
年轻人端来一盆热水,生平第一次给母亲洗脚。母亲的双脚已经不再光滑,变得粗糙。年轻人手摸着母亲的脚,突然生出许多感动。他想起了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他的种种往事,他掉泪了……
第二天,他又去了那家公司。经理说:“不是让你在家等候通知吗?”
年轻人说:“我希望尽快得到这份工作……”
经理问:“为什么?”
年轻人说:“我昨天给母亲洗了一次脚……我想尽快挣钱,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经理向他伸出手:“那我就祝贺你吧——你被录取了。”
经理为什么会如此爽快地录取了这个年轻人?因为他看到,年轻人已经真正懂得了“亲情”,懂得了为人子的责任,今后他会认真工作的。
与家人的关系,是这世上最该珍惜的情感!但往往被许多人忽略,从而上演了许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其他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孩子长大后,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赡养和孝敬父母乃顺理成章之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为人子,对父母行孝道应是最起码的行为标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根本。
2.恭慎勇直,仍需适度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冷。”——《论语·泰伯》
译文: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只有耿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急切伤人。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国学链接:关于《论语·泰伯篇》
泰伯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诸子之言:
“恭慎勇直”在《论语》中十分常见,都是孔子提倡的品德,但是孔子认为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必须要用“礼”来指导和约束。
“恭而无礼则劳”,这里的“礼”不是礼仪,礼貌,而仍然是孔子所提倡的那种实质意义的礼。“恭”,当然是好事,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这是做人起码的一种修养,但是一切都要有个规范,过分的“恭”就不再是尊重,而是谄媚、无耻。而在孔子看来,这种度的掌握也就是要靠“礼”。“礼”就是一种行为规范。过度的“恭”其实不仅仅是自己“劳”的问题,对于对方也不尊重。
“慎而无礼则葸”,谨慎也是好事,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做事慎重当然是好的,凡事都要想一想,总比什么也不想的好些。但是,任何事情过度了也一样会走向反面。过分慎重,凡事都犹豫,都要反复思量,结果就是什么也不做了。所以孔子会对三思而行者说“再,可矣”。应当做的事就不要再慎而又慎反复考虑,而应“当仁不让”。畏惧而无行,也不是孔子所提倡的仁。
“勇而无礼则乱”,勇气是君子之德,无勇之人不被人欢迎,但是过度的勇,便会成为匹夫之勇、无谋之勇,容易引起社会动乱、时局动荡,影响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直而无礼则绞”,直也是一种君子必备的德行,是出于本能、性格、情感的自然表现,率真、朴实、坦荡,应该充分肯定和大力提倡。不过,这只是孤立地谈直。孔子的思想相当深刻,也相当辩证,他看到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中,这种直可能出现的不利倾向,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孔子用了一个字:绞。这里的“绞”不是“绞刑”,而是“尖刻伤人”。
这四句表面上是说“礼”的妙处,但实质上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再好的东西也要有限度、遵守一定的规矩。
延伸思辨:礼的魅力
“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可知,“礼”原来并没有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意义,在阶级社会出现后,人类开始有等级之分,宗教祭祀也随之出现了身份的限制和区分,于是,作为宗教祭祀仪态的“礼”便开始具有了社会身份区分的内容,逐渐转化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种身份制度。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礼就产生了,它是现实生活的规章制度,用外之物以制约内情,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 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
2. 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
3. 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这就要求礼物和礼仪必须适当,在逐渐完善的礼曲实践中证明为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朝初年,周武王伐纣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公便在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定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
封建礼数的“礼”有着作为政治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的属性,作为等级制度的“礼”,强调的是“名位”,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
在“礼”两个方面的属性中,等级制度为“礼”的本质,而伦理道德方面的属性则为等级制度的外在显现。封建礼数实际上是通过向人们灌注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把这些外在于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变为人的内在需求,去束缚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把人们变为统治阶级的忠实奴仆,以达到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封建礼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不二法门。
自从民国以来,中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现代社会的“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再受到“礼”的约束,甚至把儒家文化等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儒家文化中占据相当分量的高尚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承并发扬;而在另一个方面,西方的文明也不见得完全像我们所见所闻的那样人性化。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式文明使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变成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
精彩典故:
张飞之死
三国时,蜀国大将张飞脾气暴躁。他在阆中镇守,闻知义兄关羽被害,旦夕号泣,血泪满襟。诸位将领以酒劝解,张飞酒醉后,怒气更大。帐上帐下,只要士兵有过失就鞭打他们,以至于多有被鞭打致死的。刘备知道后,就劝他,你鞭打士兵,还让这些士兵随你左右,早晚都要起祸端的。对待士兵,应该宽容。可是张飞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天,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诉张飞:“白旗白甲,一时无可措置,须宽限才可以完成。”张飞大怒,喝道:“我急着想报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贼之境,你们怎么敢违抗我作为将帅的命令!”就让武士把二人绑在树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打完之后,用手指着二人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你们两个人示众!”
二人回到营中商议。范疆说:“今日受了刑责,让我们怎么能够筹办?此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办不齐,你我都会被杀啊!”张达说:“与其让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是没有办法走近他。”张达说:“我两个如果命不当死,那么他就醉在床上;如果注定要死,那么他就不醉好了。”二人商议停当。张飞这天夜里又喝得大醉,卧在帐中。范、张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怀利刀密入帐中,就把张飞给杀了。当夜,两人拿着张飞的首级,逃到东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