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85100000013

第13章 君子义以为质:与人交往要讲义重义(3)

有些时候很多人都会犯下以貌取人的错误。比如他们会对那些衣着光鲜的人表示出自己的羡慕和敬仰,而对那些外表朴素平凡的人则会投去轻蔑的一瞥。很多人都觉得从外在形象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气质修养、才干学识、品德操守、身份地位等等。

与人交往第一印象相当重要这是不容置疑的,以外表判断他人也是人之常情,但外在形象所透露的信息毕竟有限。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整洁的人的确比肮脏的人看起来舒服得多;外表如果让人不舒服,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内心的好恶。我们平常也会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别人的长相:“那个人一脸奸相,看起来很坏的样子!”“那个人一脸胡子,长得像个土匪似的!”这些完全都是根据外观所下的判断。人的长相或体形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你如果只是以貌取人的和人交往,那就说明你没有君子应该具有的气量。

以日本人和美国人为例。日本人大多是身材矮小、腿短而上身较长、肩膀狭窄、上额突出,走起路来弯腰驼背,应该算是其貌不扬。而美国人大多是身材高大、比例均匀、相貌堂堂。就外表比起来,日本人自然是比不上美国人的高大英俊。不过,日本人却是创造世界经济奇迹的成功者。在他们其貌不扬的外表之下,有着最深谋远虑的思考力及最周到的做事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这条法则同样适用。君子重质,如果只是以貌取人,没有做到公正、平等,就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义气,也可能会和真正的朋友失之交臂,无论是对你的事业还是生活,都是巨大的损失。

以貌取人要不得。因此,永远不要把外在形象当做惟一的标准和考虑因素,宁可选择衣着简朴而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要与那些外表漂亮内心却空洞无物的人为伍。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和他进行深入的交谈,听一听他说的是“高楼大厦”还是“快要塌了”。这是君子义以为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哲学。

5.赞美是征服人心的法宝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严肃庄重的告诫,能不听从吗?听了就改正错误是最可贵的。恭逊称许的话,听了能不令人愉悦吗?但是听了以后,要加以分析,这才可贵。只是愉悦而不分析,只是当面顺从,而行为不改,像这种人,我就不知道能如何教化他了。”

国学链接: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密切,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西周奴隶制法制的完整体系。

西周时期,“刑”是和“礼”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多指刑法和刑罚。“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当时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礼”是一种积极的规范,即正面的、积极的规范人们,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刑”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对于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凡是礼所禁止的,就是刑所不能忍的,二者相辅相成,即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缺,出礼入于刑”。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法律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源于《礼记·曲礼》,始于西周,作为一项法律原则,“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强调的是平民百姓与贵族官僚之间的不平等,强调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所谓“礼不下庶人”,说的是庶人以下“遽于事而不备物”,也就是忙于生产劳动,却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各级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并不是为他们设立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庶人可以摆脱礼的束缚。

所谓“刑不上大夫”,原指大夫以上贵族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某些宽宥,在适用刑罚时享有某些特权,但这些礼遇决不代表大夫以上贵族可以不受刑罚制裁。在实际生活中,官僚贵族犯重罪同样要加以惩罚,尤其是对那些“犯上作乱”的贵族,更是要严加惩处。

诸子之言: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这一段是说人们如果只是表面听从而不去切实地校正自己的思维及方式方法的偏差,就算再好的老师也不能教化他,很难取得进步。

因此,孔子又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这段是孔子告诫世人,遇事要多动脑筋积极思考。修德在己,不在他人。点明教化他人是一件很难的事。孔子还列举以下几类人很难被教化:饱食终日者,恶劣小人心性的女子;游手好闲不思进取者;不知报父母之恩者。

孔子不但提出了正确教育人的方法,还指出了改正错误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后世的朱熹和程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观点,他们认为孔子所言用心良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朱熹注曰:“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发此以警之。子贡正以言语观圣人者,故疑而问之。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天理发见流行之实,不待言而可见。圣人一动一静,莫非妙道精义之发,亦天而已,岂待言而显哉?此亦开示子贡之切,惜乎其终不喻也。”

程子曰:“孔子之道,譬如日星之明,犹患门人未能尽晓,故曰‘予欲无言’。若颜子则便默识,其它则未免疑问,故曰‘小子何述’。”又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则可谓至明白矣。”

延伸思辨:赞美要真挚

孔子说赞美的话,谁都喜欢听,但也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分析。赞美确实是一件能征服人心的法宝,当我们对别人给予充分肯定的时候,就会对别人起到鼓舞和激励的作用,也能激发对方的潜能和积极性,这样,对方就会有满足和欣慰的感觉,也会对我们有相当的好感和善意,愿意和我们建立友好的关系。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人际交往冷漠的社会,精神的慰藉是人们心中最渴望的。很多人不轻易对别人流露赞许的感情,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就阻碍了人际交往。我们要想结交更多朋友,就要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做到心灵相通,互助友爱,多给予赞许和鼓励,并且这种赞美必须要真挚,而不是说一些违背良心和道义的恭维话。如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在无形中建立起来,我们也能体会到朋友之情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从而倍感幸福。

精彩典故:

三个忠告

一个伙计在外谋生20年,终于要返乡了,老板问:你是要20年的酬劳还是要3句忠告?他选择了后者。于是老板说:第一,不要试图寻找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是最好的方法。第二,不要过分好奇,有可能你会因此而丧命。第三,不要在冲动时做任何决定,否则这个决定就有可能成为你一辈子的遗憾。说完,老板给男人一些钱和三块饼,并叮嘱:最大的饼在到家后才能吃。

伙计上路了,没过多久遇到一个路口,他向人问路,路人甲说:走小路吧,近。路人乙说:走大路吧,安全。他想起到了老板的第一个忠告,就走了大路。

又走了几天,他找到一家极便宜的客栈投宿。半夜听见有女子哭声,他睡不着,于是决定出门看看。这时他想到了第二个忠告,于是又睡下了。第二日起程时,店家惊道:你还活着?他不解,遂问原由。店家说他有个疯女儿,发病时用哭声引人出来再将其杀害,昨晚投宿的客人只有你一个活着。

又走了几天,他已离家不远了。天刚黑下来没多久,他就走到了自己的村子。到家时他刚准备敲门,却听到屋里有男人的声音。他气极了,拿起一把砍柴刀就准备冲进屋子将那男的杀掉。但这时他想到了第三个忠告,于是冷静下来,在屋外坐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很早就敲开了门,妻子见他回来十分高兴。但他却很冷漠:那个男人是谁?他妻子笑道:那是我们的儿啊。这时他发现这个年轻小伙竟和自己长得相似极了。父子初次见面,相拥而泣。一阵关切过后男人拿出第三块饼准备和妻、子一齐分享,掰开之后却发现了20年的酬劳。

当代镜鉴:巧说恭维话是一门学问

恭维是深交的敲门砖,人人都爱听恭维的话。恭维话,如果恰如其分,对方一定十分高兴,愿意和你交往。

越是傲慢的人,越爱听恭维话,越喜欢你恭维他。还有一种人表面上义正词严,说自己不受恭维,愿意接受批评,这只是一些套话,你如果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直言批评,他的心里一定不高兴,表面上未必有所表示,内心却是十分不悦,对你的印象分也会大打折扣。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只有子路才有此雅量,一般自命为君子的人,尚且容不下别人的批评,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说说切合实际的恭维话,别人听了舒服,自己也不辱格,所以说恭维话是处世的一门大学问。

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恭维话。每个人都有希望,老年人寄望于子孙,年轻人自以为前途无量,将希望寄于自身。和年轻人交谈,你就应该说一些话,证明他将来会大有成就,他一定十分高兴,视你为知己,你如果称赞他父母如何了不起,他不见得一定会高兴。至多你说他是将门之子,把他与他的父母一齐称赞,也会符合他的胃口,进而笑逐颜开。

但是老年人则不然。他自己历尽沧桑,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对于自己,就不会再有自信。他所希望的,就是他的子孙。你如果说他的儿子,无论学识能力,都胜过他,是个佼佼者,虽然你是当面批评他,抑父扬子,他不但不会责怪你,反而十分感谢你,连口说过奖了,过奖了。这时,他的内心就会认为你实在是独具慧眼,这是说恭维话对于年龄应特殊注意的要诀。

对于商人,你如果说学问高,道德好,清廉自守,安贫乐道,他一定无动于衷,你应该说他能力很高,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日进斗金,他一定十分开心。

对于官吏,你如果说,定发大财,生财有道,他却不见得高兴;你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廉洁自持,劳苦功高,那就是正中下怀。

对于文人,你如果说,学识深厚,笔下生花,思想深刻,宁静淡泊,他听了一定高兴。他做什么职业,你说什么恭维话。对于对方的职业,应该特殊注意,这就是“看人说话”。

有个笑话,从前有个秀才,就喜欢对别人说恭维的语言,人称马屁精。那个秀才死后,阎王要割去他的舌头,将其打入18层地狱。秀才连忙叩头道:“大王息怒,小的实在是出于无奈,人们都爱听奉承的话。像大王您这样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聪慧过人的人,谁又敢说半句恭维的话呢?”阎王听完后,得意地说:“对我说恭维话,谅你也不敢!既然如此,那就免去你割舌之刑,留在殿中听候调用。”阎王正是听到秀才对他的赞美之词,才免去了秀才阴魂的刑罚,并且给了他差事。

阎王岂不爱听恭维话。不过说恭维话的方式与众不同罢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世人之情都爱恭维,你的恭维话讲的有分寸,不流于谄媚,就很容易讨得别人的欢心。

西洋有句谚语说:“一滴蜜比一桶毒药所捉住的苍蝇还多。”对人亦如此,要想得到别人的注意,就要让人相信你是他的朋友,就如同一滴蜜吸住了他们的心,这样,双方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就是人际关系的精髓所在。

6.质直而好义,为人重义气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一个人如何才能够做到‘达’?”孔子说:“你所谓的‘达’是指什么?”子张回答说:“在国家中有声名,在家族中有声名。”孔子说:“你说的是闻名,而不是‘达’。所谓‘达’,是品德正直而爱好行义,认真听人说话并善于观察他人神色,凡事都考虑如何退让。在国家可以做到通达,在家族也可通达。所谓‘闻’,表面仁厚而行为并不符合,自以为自己很成功而不怀疑。这样的人在国家中可以有声名,在家族中也可以有声名。”

国学链接:颜渊其人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岁(据熊赐履《学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也对他极为推崇,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治者都对其有所封赠,无不尊奉颜子。

诸子之言:

子张说:“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孔子听完子张对达人的理解之后,告诉他:你对达人的观念还不是很清楚,一个人有名气,只能是“闻人”而不是“达人”。“达”与“闻”有着本质的差别:“达”是通过品德、道义、优良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态度而赢得他人的认同;“闻”则并非如此,只是借仁义的表象赚得名声而已。

一个真正的达人应该是“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首先,这个人本质应该正直的没有歪心眼,做人做事光明正大,不耍手段。

其次,慷慨好义,为人处事要慷慨大方,表现出君子的气度。

再次,“察言而观色”,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就能准确分析判断事物的发展态势。

另外,还要“虑以下人”,思虑周详,对人谦虚不傲慢,做事周到圆满,做到这几条才算是达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争名逐利,安安静静做人,踏踏实实做符合道义的事,“在邦必达”,在社会上不刻意追求成为达人,也必然是达人。在家乡里有丰富的正义感,众望所归,尽管他自己不承认自己是“达人”,但必定会被人们尊为“达人”。孔子接着告诉子张:“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那些有名气的闻人们,也许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讲道义,但实际行为并不如此。

延伸思辨:良药何必苦口

孔子提到了“质直而好义”,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要重义气,但是如果朋友不接受我们的劝阻,我们也应适可而止。一味地坚持,到头来就是自取其辱,最后把朋友都得罪了,影响彼此的感情。《论语·乡党》中也说:“不多食。”宋代朱熹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这就是说,与其苦口婆心说教,还不如有技巧的说服。

对待别人的错误和不足,教育的前提就是“忠告”,而最主要的就是“善道之”:态度要诚恳,不能讽刺挖苦,要让其受益。另外,你给他的好建议还要有方法地、巧妙地、恰当地提出,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达到为朋友着想的目的,朋友的道义之情才能得到彰显。

精彩典故:

荀巨伯轻生重义

同类推荐
  •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气势雄伟壮丽,极具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它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珍藏、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意大利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意大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本书是我们三人精诚合作的结果。本卷的写作启动于1990年,经过六七年的风风雨雨,直到1997年万建中和陈顺宣才将各自承担撰写的初稿交给主编审阅。1998年底,主编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热门推荐
  • 嫁个相公伺候我

    嫁个相公伺候我

    她,天资卓越,受尽宠爱,她还是天下第一美人,谁不想把她娶回家?幻星国的皇子她不要,辰天国的太子也不嫁,独独看上了右相的独子,太子哥哥的太傅。她却偏偏看上宰相独子,没过门就给未来相公立下家规,没错,她就是看他好欺负,别想打她的主意,她嫁人可是有目的的!不过,好像她亲亲未来相公比她想象的还要厉害的多啊,哎,失算失算啊!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我在太空修历史

    我在太空修历史

    睁开眼发现这阔大的宇宙空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一步步抽丝剥茧.探寻失去的原因,夺回我们的未来.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贵族单身汉案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贵族单身汉案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侦探小说的顶级经典名著,是侦探小说中一座不可逾越的文学丰碑。神秘、刺激、曲折、惊恐的故事情节,神奇、智慧、缜密、正义的“神探”形象,使许多读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开始到喜欢侦探小说,使许多作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到走上了侦探小说的创作之路。以至于文学中的名侦探福尔摩斯,与动漫中的米老鼠和宗教故事中的圣诞老人一起,成了世界知名的“三大名人”。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经典的力量。
  • 生命准则

    生命准则

    人龙魔神,谁敢屹立于众生之巅。十方位面,何处又是生命的顶点。生命的尽头到底是深渊还是天堂?横扫万界神魔,铸就不朽之路,这个男人注定到达至强的尽头,把握生命的准则......
  • 呆萌校草,你在上

    呆萌校草,你在上

    他是个初中生,却为他爱的那个女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头痛。。。”“子安————”“你是谁?!”“你忘记我了?我是你的青梅竹马啊!”“你。。。。”“。。。。。。”
  •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恨别人,怨自己。却没有后悔药,只能够在有生之年,尽我所有,换你一世安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尊游记

    尊游记

    盘古创世而陨落文羽受盘古之命掌刑三界身为神界掌刑史踏众神之巅峰却又受众神之妒惨被围杀当文羽命不该绝落入天宇大陆看他如何逍遥异世笑游天地
  • 你和我的距离从来都不远

    你和我的距离从来都不远

    光的速度是299792458米每秒,使我的世界充满光亮的你却能在光的前一刻到达我的心底。从乔奕函初见冉玥的那一刻乔奕函便决定此生非冉玥不娶,可冉玥一直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