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兰来到纺织厂工地,金昌盛正在指挥人们卸车,那十辆加长卡车,就像一列火车一样排列着,上面装载的统统是纺织厂的成套机器设备。这些设备从广州由水路运到古城港,再从古城港拖了回来。
小鲁见雅兰来到了工地上,问道:“找金指挥吗?我去叫他。”
“他在指挥卸车,能抽身吗?”
“没问题,我去叫。”说着,小鲁来到了站在起重机下面,正指手划脚的金昌盛旁边,跟他说了句什么,金昌盛将挂在脖子上的口哨摘了下来,交给旁边的杨扬,并嘱咐了几句以后,就朝正在接听电话的雅兰走来。
待雅兰接听完电话,金昌盛问道:“上午就从县里回来啦!”
“嗯,今天设备都运到了。”
“哎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有几辆车进不来。”
“为什么?”
“路太窄了,这些大型车走不了。”
“那看来我们的通村水泥路标准低了。”
“对于货运量大的地方,目前通村公路的等级是定低了,往后,再修得考虑这个问题。”
“确实得考虑,不然的话,几十万一公里的路修好了,只能供人行或小型车辆通过,那不是浪费吗?”
“行,修路的事我们改日再议,找我有什么事情?”金昌盛问雅兰。
雅兰:“商量一下员工培训的事。”
“好,那就到办公室去说吧!”
俩人说着来到了办公室前。
这时,小马迎了过来说:“金指挥,饭都凉了,是不是叫大家吃了再干。”
“你们还没吃中午饭?”雅兰看看腕上的表问。
“没有,车队一到就开始卸车啦!”
“那赶快吃饭,都快两点了,大家肯定饿啦!”
金昌盛对小马说:“那就叫大家马上吃饭,饭后不休息,否则,今天就卸不完了,这么大的车队压一天,得多少费用呀!”
小马应声而去。
金昌盛说:“那我就先解决一下温饱问题,你等我一会儿。”
“你赶快去吃饭,我先到办公室去跟玉莲碰一下情况。”雅兰说着朝办公室走去。
正在这时,玉莲骑着一辆摩托车,一阵风似的飙了过来。雅兰扭头问道:“来得这么快?”
“接到你的电话,我就赶了过来。”玉莲支起摩托的站架,抽出钥匙将车子熄了火。
“现在人招得怎么样了。”雅兰边说着话边将办公室的门打开。
“三百五十人,现在还有一百多个缺额。”玉莲答道。
“怎么还缺这么多呢?”雅兰问。
“按照我们定的标准,三十岁以下的妇女基本上都出去打工去了,留在家中的确实是凤毛麟角了,招这两百多人都不知费了多大的劲嘞!”
“外出打工的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呗!”
“我打了几百个电话,凡是我们金银滩在外打工的,我都打过电话,她们说现在的工作还比较满意,回来以后还得从头学起,不是太愿意。”
“你没跟她们讲,工厂建在家门口,她们可以离土不离乡,再说也可以照顾家庭和子女,解决‘留守问题’。”
“说啦!多数都说好,可报名的还是不多,要说报名多的,还是金虎哥那个厂的多,几乎都说回金银滩来。”
“他当然得支持。”
“我说,我们能不能把年龄放宽一点。”
“纱厂工人的年龄不能太大,特别是挡车工越年轻越好。”这时,金昌盛跨进了办公室的大门。
玉莲给他倒了一杯水,说道:“人都出去了,难得招哩!”
金昌盛:“你们可以面向全镇甚至全县招工呗!”
“我们原来有个想法,想优先满足本村村民,这样可以让金银滩人做到离土不离乡,而且可以解决好那些‘留守儿童’、‘留守夫妻’、‘留守老人’的问题。”雅兰说。
“你们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是,现在是个转型社会,人们考虑问题的方式跟过去不同了,那些已经走出去的人,有的可能已经习惯了那份工作和那种生活,有的可能已经融入了那个环境,还有的可能觉得自己家乡办厂,还有个过程,甚至心存疑虑。所以,我们的思维也得更开阔一些。”金昌盛说。
雅兰:“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我还想再作些努力。”
“也行。那我们的培训可分批进行呗!”
“这个办法好,先招的先培训,后招的后培训。”玉莲在一旁说道。
金昌盛:“你们对培训的事有些什么设想。”
“我们议了一下,我也征求过你们培训部小董的意见,我们想将培训分成两个阶段: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理论培训我们就地搞。就利用我们这现成的教室,请你们培训部派老师到这里来授课。这样既节约成本,也方便学员。实际操作阶段再到你们的培训基地去跟班操作。”雅兰粗略地说了自己的想法。
金昌盛击掌称赞:“英雄所见略同,我完全赞成你这个计划,理论培训就地进行,学员早聚晚散,又方便又节约成本,还少了很多管理上的麻烦。师资问题好解决,我们培训部有力量。再说,我们也可派些老师来。只是你们这学校已有几年没用了,恐怕还得修缮一下,课桌凳也得添置。”
雅兰:“这好说,你们的工程还正在煞尾,校舍修缮就由指挥部一并纳入计划,反正今后得长期作为培训中心,投点资也是一劳永逸的事呗!”
金昌盛朝雅兰看看,笑道:“你呀!真是精明过人,这个皮球朝我一踢,我的投资计划又得扩大哩!”
雅兰咯咯笑了起来:“从我们签订协议的那天起,就注定金银滩和寰宇集团连在了一起,谁还分得了你我。”
“我算拿你没办法,也只好按你说的办。”金昌盛说。
雅兰:“这个事就这样定,那实际操作怎么办呢?”
“实际操作还得到我们集团去。”金昌盛说。
雅兰问道:“广州金梭是寰宇集团的下属单位吧!”
“是呀!”
“我们就到金梭去实习呗!”
金昌盛问:“为什么要去金梭?”
雅兰:“我有两个同学在那里当车间主任,他们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学员。”
“谁是你的同学?”
“一个叫刘荆生。”
“嗯,机修车间主任。”
“还有一个叫吴秀君,他们是两口子。”
“噢!细纱车间主任。”
雅兰高兴地问:“你对他们都熟悉?”
金昌盛笑道:“这两个人都是我提起来当车间主任的。”
“你在金梭干过?”雅兰问。
金昌盛往鼻梁上推了推眼镜说:“忘了告诉你,我曾经在金梭当了五年厂长,后来才调到集团公司总部去。”
“怪不得你这么内行哩!”玉莲在一旁说。
雅兰:“那就到金梭去进行实际操作呗!”
“行,到金梭我更愿意,都是我的老部下,我一句话,他们没有不买账的。根据不同工种,我们可以先安排一批人过去。”金昌盛说。
雅兰问:“哪些工种可以先过去呢?”
“我叫小董根据你们的招工情况,列个名单出来。”
“好,这第一批过去的人,我来带过去,我想到金银滩人打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去做做工作,还是让他们回乡务工、回乡创业。”雅兰说。
“这样也好,不过这次我不能陪你过去,厂子里设备安装正紧张哩!”金昌盛说。
雅兰:“不要你去,叫小董把我们带过去就行了。”
“你们打算什么时间走?”金昌盛问。
雅兰朝玉莲看了看,说:“就下星期启程吧!那边上路以后,我们还得赶回来抓这边的培训工作。”
“下个星期启程应该没什么问题。”玉莲说。
金昌盛:“那就这样定了,我去跟小董说,叫他来安排衔接。”金昌盛说着起身离去。见金昌盛离去,雅兰对玉莲说:“那就赶快准备。”
玉莲:“没问题,只要小董那边名单一定下来就可以走。”
“噢,还有件事你得去办一下。”雅兰突然想起了刚才吴秀君在电话里委托她,将留守在家里的儿子带过去看看的事。
“什么事?”
“你得到荷塘村吴秀君的家里,通知她的婆婆做好准备,我们走的时候要把冬冬带过去。”
“冬冬是谁?”
“冬冬是吴秀君刚满四岁的儿子。”
“行,我马上就去通知。”
玉莲是个火爆性子,说完,从桌上拎起摩托钥匙,不待雅兰回话就跨上了那辆油光锃亮的摩托。
雅兰连忙赶了出来,大声说:“去的时候不要忘了给冬冬带点吃的东西。”
“知道。”玉莲应了一声,已经发动的摩托便箭也似的飙了出去。
雅兰在背后看了,直冲着那远去的影子摇了摇头。
春满听了荷花那番话,心里觉得不是一种滋味,他没想到自己待春生那样信任,他却在背后做些不干不净的事,这不仅影响村委会一班人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且让雅兰她们这些小辈看不起。开始,他是想找个合适的时候适合的场所,跟他说说这件事的。但是,后来一想,这事不能拖。因为,现在马上就要走乡串村,深入农户去落实植棉定单,几千万都得他经手去发放,他担心会出问题。若真出了什么问题,他这个支部书记、村主任,不仅有用人失察的责任,而且还打断骨头连着筋,毕竟一笔难写两个程呗!想到这里,他就按捺不住要找春生谈一谈的想法。于是,他跟荷花交待了一声,骑上停放在大门口的摩托,朝春生住的方向驶去。
到春生家去,得路过立夏的家门口,此时,立夏正从家里出来,一眼看见春满骑着摩托过来了,以为是来找他的,驻下脚步说道:“我正准备去找你的。”
见立夏在跟自己说话,春满便将摩托停下,问道:“找我有事吗?”
“找你汇报呀!”立夏大声说。
听了立夏的话,春满只得将摩托熄了火,然后,从路上将摩托推到立夏家的水泥场上。立夏连忙说:“那就屋里坐,省得我跑一趟。”
春满一步跨进立夏家的大门,问了声:“汇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