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曾说过:“这种踌躇和犹豫其实是对自己的背叛。当幸运之神来到眼前而不抓住,那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如果遇事连试都不敢试,那他一生都不会与幸运有缘。”
对于胆怯而又犹疑不决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怯懦是性格的一大缺陷,但就如任何其他的病症或者缺陷一样,怯懦也是可以克服和治疗的。
大文豪萧伯纳小时候就曾经是个怯懦的人,有这样一段关于他的逸事:
还在上学的时候,萧伯纳有事情要找校长谈,他来到校长室门前,想敲门进去,手刚刚举起又放了下来,犹豫了一阵,还是走了回去。但是,没走几步,他又折了回来,并在心中暗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进去!可是,真到举起手来的时候,他就又失去了勇气。就这样,他在校长室门前徘徊了三十多分钟,才鼓足勇气敲响了校长室的门。
后来,他下决心要从怯懦中自拔出来,他试着在众人面前讲话。开始他有些语无伦次,甚至会全身发抖,但是,慢慢的,他有意识地摆出一副自信的样子,不断延长自己的讲话时间。终于从怯懦中一步步走出来,成为具有坚定信念和充满自信力的人。
如果自己有怯懦的性格,或者性格中有一些怯懦的因素,可以从自身心态进行调整,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自我训练,就不难克服怯懦心理。有这样一些克服怯懦性格的方法:
(1)与别人谈话时,盯住对方的鼻梁,让人感到你在正视他的眼睛。
(2)径直迎着对方走上前去。
(3)开口说话时,要尽量声音洪亮,结束时也要强而有力。
(4)学会适时地保持沉默,来迫使对方讲话。
(5)会见陌生人之前,先列一张话题单。
(6)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这样,你会学到很多知识,同时还可观察强者的弱点和缺点,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
(7)胜任本职工作,有能力才会有信心。
怯懦并非无可救药,如果因为知道自己性格怯懦,因为担心别人嘲笑而变得更加犹豫和畏缩,那么,结果会更加糟糕,基至形成恶性循环,就真的无可救药了。
患得患失性格,会错失无数机遇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迅速果断地做出决定,但是我们往往在蹉跎中失去了机会!原因不在于我们对事情的本身不理解,而是太过于在意它周围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也容易被周围人们的闲言碎语所动摇,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唯唯诺诺,结果只能因为失去机会而后悔莫及。
一个初学打猎的年轻人跟随师父到山里打猎,没走多远,他就发现了两只兔子突然从树林里跑出来,但是,两只兔子是朝着不同的方向跑去的,年轻猎人取出猎枪,却不知道该瞄准哪一只兔子,就在犹豫之间,两只兔子已经不见了踪影。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必须当机立断,倘若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只会错失良机。
我们做出的任何一项选择,都会有所得并且有所失。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往往会丧失就在身边的机会。机会可以说是一位神奇但性格怪僻的天使。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它绝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坐等成功到来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遇擦肩而过。
王奇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在一个党政机关做文秘,但是,不安于现状的他,经常留意报纸上的招聘启事,一心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一次,一家新创办的报纸招聘记者,王奇偷偷跑去报考,结果竟一举考中。报社的领导对王奇各方面条件都非常满意,决定聘用他,让他尽快办理调动手续。
但是,当他得知记者实行的是聘用制以后,却开始动摇了。自己捧的是铁饭碗,当了记者如果干不好被辞退了怎么办?辞掉了工作就等于没有了退路,思量再三,他还是推掉了记者的工作,继续做他的公务员。
几年后,他的几个朋友下海创业,再次邀请他加盟,他也再一次动了心。但是权衡半天,他最终还是没有勇气放弃稳定的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几年过去了,当时一起报考报社的朋友都已经成了颇有知名度的记者,而后来下海创业的朋友也大多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数目可观的资产。而王奇依然做着他的公务员,文秘工作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所以一直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始终高不成低不就。虽然工资勉强可以养家糊口,但是说到好房好车,就很吃力了。看着朋友一个个风光起来,王奇的危机感与日俱增,他的心有些按捺不住,也曾想再换个环境拼搏一把,但是,他也明显地感到自己已经没有了年龄和知识上的优势,因此,很难再找新出路了。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像王奇这样的人,他们在面对多种选择或一些重要的选择时,会惶恐不安,束手无策。他们不知也不敢做出任何选择,只能在那里犹豫不决,看着机会从自己的手中溜走。
人的一生是由一个个选择构成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你以后的人生道路。正是因为人们知道自己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做出的判断的重要性,害怕做出错误的判断,得到错误的结果,也就滋生了犹豫心理的蔓延。
心理学家告诫人们,在需要做出选择时,不应将各种可能的结果单纯地视为对的或错的、好的或坏的,应该只把他们看做不同的道路而已,只要自己勇敢地走下去,每一条路都是正确的,只是其中的坎坷和风景不同罢了。
平息浮躁性格,找准事业方向
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脾气急躁、总想投机取巧、无所事事等都是浮躁的外在表现。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浮躁者对现有目标的专注度不够、耐心度不足,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希望。
在一些人的心灵深处,总有那么一种力量使他们茫然,让他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就是浮躁。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
其实,这种情绪已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起来。面对浮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理一理心头烦乱的情绪,用踏实来代替急于求成。
浮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性格浮躁的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他们心中没底,对前途没有信心,内心充满困惑和忧虑。
焦躁不安:他们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但在竞争中却往往感觉力不从心,显露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
盲动盲从:由于心中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从而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是盲目地工作和学习,或者随时模仿和跟从别人,而不去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但是,在这种病态心理下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都非常低,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
人浮躁了,就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变得暴躁,神经会越绷越紧,长久下来,就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而失去方向。因此,想成就大事者,就要心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
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心中添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而在某些时候,我们需要在心中洒点水,以浇灭某些急于求成的欲望……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认真地去学习、工作,就会做得比现在好得多。
有这么一个传说:
古时候有这样两兄弟,都很有孝心,他们每日上山砍柴换钱为老母亲治病。
一位神仙为他们的孝心所感动,决定帮助他们。于是告诉他们两个人,可以用四月的小麦、八月的高粱、九月的稻、十月的豆、腊月的雪放在千年泥做成的大缸内密封七七四十九天,待鸡叫三遍后取出,汁水可卖钱。兄弟两人各按神仙教的办法做了一缸。待到四十九天鸡叫二遍时,老大耐不住性子打开缸,一看里面是又臭又酸的水,便生气地洒在地上。老二则坚持到了鸡叫三遍后才揭开缸盖,发现里边是又香又醇的美酒。所以“洒”与“酒”之间,只差了一小横。
中国文化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沉稳、含蓄,就如太极拳般心平气和、不急不躁。《论语》里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但是,当今社会,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人似乎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冷静,多了盲目;少了脚踏实地,多了急于求成……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捺住自己欲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
谭传华以“谭木匠”的梳子,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或者说成功的企业家,他用一把小小的木梳打开了他的商业市场。成功后的谭传华,在成功面前也变得有些膨胀和浮躁。因为浮躁,他有过一次失败的投资,这次“出轨”的投资,就是他把目光转向了电视业。
成功后的谭传华,在几个朋友的怂恿下,决定投资拍摄方言电视剧《爬坡上坎》。在投资了250万元之后,这部电视剧一度给他带来不小的惊喜:那年春节前,多家电视台打电话预订这部电视剧,以至于公司的两部联络电话“都打爆了”。但是,谭传华“明显感觉到以后还会有更大的买家找上门”,他决定再“等一等”。但是,春节过后,公司的两部联络电话却安静得像两个古董,再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无奈之下,谭传华以150万元的价格,勉强将这部电视剧卖了出去。这一次,谭传华损失了100万元。
对于谭传华来说,这是一个教训。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浮躁,经过再三考虑后,他给自己定下了方向,那就是不能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而是专注于他的特长。如今,谭木匠加盟店数量已超过了500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了他们的加盟店。
其实,成功与失败、平凡与伟大,往往就在等待的一念之间。许多成功人士的重要秘诀也就在于他们将全部的精力、心力放在一个目标之上,而且善于等待。而另外还有一些人虽然很聪明,但心存浮躁,做事不专一,缺乏意志和恒心,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
浮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种情绪在人的内心里积存下来,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某些人固有的性格,让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能平静下来,因而在盲目和冲动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决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而让自己越来越急躁,终究形成恶性循环而一发不可收拾。
拒绝保守性格,突破定式思维
在心理学上,定式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思维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思维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在很多时候,人们都会陷入固定思维,不知道随机变化。要打破定式思维,善于根据现在的情况创新,不要被老眼光束缚在老的思想圈子里。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进行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几英寸以外的地方放了一些它们最爱吃的松针。由于毛毛虫天生就有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绕着花盆一圈圈地爬行。这群毛毛虫就这样一小时、一天、两天地兜圈子,连续七天七夜后,终于筋疲力尽而饿死。
法伯在自己的试验总结中写道:在那么多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就能改变命运。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则,但是,过于沉溺于规则中,就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固守在一个小圈子里走不出来。所以,我们常常需要突破一下自己,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不可能的一切都变成了可能。
思维定式就是思想的习惯,是由过去的感知影响当前感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式往往具有强大的惯性和自我封闭性,其影响有利有弊。优良的习惯会提高思维的合理性和效率,不良的习惯往往会成为思维障碍甚至个性缺陷,即如人们常说的“思维惰性”、“思维定式负效应”。
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惯有思维定式容易使人的思维僵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应注意加以克服。短时间内快速思考,可以激发许多人的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如果你发现一种思路行不通,就要赶紧变换另一种思路,如此才能迅速找出求解的方法,总钻在一个死胡同里是不对的。
但是,随着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人们往往会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越来越老成持重,于是创造力丧失了,想象力萎缩了。思维定式已经成为人类超越自我的一大障碍。
克服传统思维,独辟蹊径,你就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答案。灵活的大脑不在于一下子就能想到新奇而正确的答案,而在于能迅速而灵活地变换思路,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在于能跳出一贯的思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样就能产生新的、创造性的思维。
某酒店经营状况良好,于是,酒店的老总准备扩大规模,再开一家新店,打算在现有的三个部门经理中物色一位总经理。
老总问第一位部门经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第一位部门经理不假思索地答道:“先有鸡。”
老总接着问第二位部门经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第二位部门经理胸有成竹地答道:“先有蛋。”
这时,老总向最后一位部门经理问道:“你来说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第三位部门经理认真地答道:“客人先点鸡,就先有鸡;客人先点蛋,就先有蛋。”
老总笑了。他决定将第三位部门经理任命为新酒店的总经理。
世上的事情有时就这么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规,等待你的只有失败;相反,如果你稍微动一下脑筋,逆转一下正常的思路,从反面或侧面想问题,则往往能得出一些创新性的设想,就能获得成功。
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才能发挥我们身上强大的潜能。要改变僵化的思维定式,需要我们改变观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并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动。不善于改变思维的人,根本不可能找到成功的路径。
很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按照固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习惯了按照固定的模式去行动,就像习惯了我们不能成功的时候,就承认失败一样。我们能够发现问题,却总是不习惯去全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方法就在你的大脑中——那就是创新。只是你没有发现,没有去挖掘,因此,你也就没有成功。
法国作家贝尔纳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要创新就要打破这些束缚,突破思维定式,在改变中求发展、求进步。
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勇于打破思维的惯性,跳出思维模型所造成的固定状态,去除常规思维,才能获得常规之外的东西。
用智慧生财,像富人一样思考
有人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经过无数人的研究和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要想成为富人,首先就要改变思维方式,像富人一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