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如火如荼地展开的同时,坩埚钢的研发也在展开。
坩埚钢的烧制温度比玻璃要高,对耐火材料要求更是严格,炉体构造还需要改进,还需要更高的温度,更加耐火的坩埚。
知道这种划时代的技术进步一时半会难以出现,李月也不急,只是继续给钱给人,加大研发力度。
在六月初,经过李月的努力,终于从天然物质中提取了氨气,多次实验后,也摸索出了硝酸银溶液的合适浓度,以硝酸银为主要反应材料的银镜反应法终于出现在制镜工艺中,终于抛弃了水银贴锡法,让工匠们从剧毒的工作环境中解放。
通过煅烧硫单质,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收集,将最终产物提纯,得到了能将有机物碳化的强酸,多次反应后证明了这种酸便是李月制造电池用的酸,由此李月正式将这种酸命名为硫酸。同时把利用硝石制取的酸称为硝酸,通过盐(氯化钠)制得的酸称为盐酸。
七月初,一位天才工匠终于制作出了一个小的喷射式加热装置,用高纯度的酒精将玻璃温度计上端烧熔,完成了第一次封口实验。
到八月中旬时,通过提纯水银改进喷灯效果和制作工艺,李月终于制作出了一批她勉强满意的温度计。
命人将这批温度计送至山东海边,保证是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测定,以消除气压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将每一个温度计都放在蒸馏水中,将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刻为零度,以沸水温度刻为一百度,再使用自制的尺子将其间的刻度一百等分。
如果能用工业方法批量制作,李月自然不会用这么麻烦的方法,手工制作的,保证中间的读数能等分减少误差就已经很不错了,每个温度计的玻璃泡都不可能吹得一样大,也只能用这种笨方法了。
待温度计运回已经是十月份了,通过测人的体温又淘汰掉一批误差大的,这才得到六只合用的温度计。李月粗略地算过,这六只温度计,每只价值都在十贯以上,可以说是昂贵无比。
此时李治已经回到长安,这些日子,李月把先前做过的实验又为皇帝再演示了一遍,这才把皇帝心里藏着的不满化解了一些。对医道有大用的温度计试制成功,终于打消了皇帝最后一丝不愉快。
为了确定气压和杂质对水沸点的影响,杂质好说,盐水等物的沸点自然和纯净水不同,一测便知,这个人们也没怎么注意,不过还是引起了一阵热议。
趁着这一热潮,李月再次抛出文章,论述物质的纯度,告诉天下人世界上大部分天然物质都是不纯的,要得到相对纯净的水,需要蒸馏。
至于气压,李月则命人拿着精确度相对较高的温度计去一些高山高度上测定沸水温度。好在长安是在秦地,附近山也多,一个月不到,李月就拿到了数据。
大唐的皇帝和臣子们惊讶地发现,高山上沸水的读数果然是要低一些。
李治看着那数据,他想也没人敢犯欺君之罪报个假数据,“这高山上开水亦比地下冷,真是奇了,奇了。”
看着皇帝已经相信了气压对沸点的影响,具体的原因她也懒得解释,这时代的科学水平太低,那种高深的知识,说出来别人只会当她在讲天书,于是站出来说道:“女儿以为,温度为新的度量衡,天下当使用统一之度量单位。水为生命之源,温度可以纯净水之冰点与沸点为参照。只是此度量还未正式命名,此温度计全赖父亲支持才得以造出,请父亲为之命名。”
纯净水的概念,李治看了李月前阵子写出的那篇文章也能理解,觉得这也算是可以彰显大一统的政治事件,应该要慎重,对李月送上的马屁他只是无奈地笑了笑,点了点头,“善,此事事关重大,明日与朝臣们商议后再决定。”
涉及朝政了,李月也懒得再开口,“对了,父亲可曾记得大非川之败。”
这是李治生平遭受的最大的失败,这两年他可没少因为此事和旱灾受到臣子们的指责,他的脸顿时就垮了下去。
李月不管那么多,自顾自地说道:“高原之上气压低,空气稀薄,氧气亦少,我大唐的儿郎们们不适应,战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李治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点了点,“有理。”
“父亲若是想要将吐蕃灭国,则须考虑如何让将士们适应高原稀薄的空气。”
一旁的武后好半天没插嘴,这时听李月说什么将吐蕃灭国,马上打断了她的话,“休得胡言,军国大事岂是你能妄议的,那吐蕃空气稀薄,还有瘴疠,便是灭了又如何占得。”
李治和李月闻言都叹了口气,不再提这事,此时的吐蕃已经成了气候,要灭掉真的很难。
这事说起来还是要怪李世民,嫁个文成公主也就算了,那么多工匠送去陪嫁居然也放行,吐蕃不单是因为几个工匠变强,松赞干布这个人杰才是吐蕃强大的根本,不过那些大唐的工匠门也大大提高了吐蕃的生产能力让吐蕃变强不少,李世民把吐蕃这种白眼狼国家养强了给自己的儿孙们添堵是闹哪样。
第二天,群臣没费多大功夫便按照李月的意见决定了温度这个新单位的标准,争论了一小会后,将这种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参照的温度单位体系,命名为李氏温度,这个名字拍马屁的成分居多。
李月也不在意,管他是李氏度还是摄氏度,名字而已是什么都无所谓。
这一结果一经公布,引起的议论更是广泛,大气压和温度这两个新概念也随之迅速传开,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温度计马上也成为了抢手货,最初的六只温度计,帝后合计得到一只,太医院得到两只,剩下的李月的兄长们讨要她却没给,只承诺下一批造出的会给他们一只。
不过李月的好心却没有得到太医院那帮老头子的认可,他们明面上接受了李月赠送的温度计,却压根没有用心去学用法,把温度计束之高阁便不管了。
可怜李月还曾费尽心思要造出有缩口的医用温度计为他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