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室东迁以后,周王势力衰落,着井田制的瓦解,新兴的地主阶级登政治舞台,不再遵守西周分封制施行来所实行的“礼乐”,出现了“礼崩坏”的社会局面。在思想文化方面,现了百家争鸣,许多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不同的见解和张,以挽救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面,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思想解放时代,即百家争鸣,法家就其中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法家思想产生于三晋之地,出于狱官之手。春秋时期的晋国,地处北部,长期与戎狄等北方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地理条件较为恶劣,为生存问题经常发生争斗,受北方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形成“尚武、尚力”的传统。因历史上宫廷政变多发生在同宗贵族之间,国君靠和少数民族首领联姻并依靠他们的实力来维持政权,晋国国君血缘宗法观念淡薄,潜意识里把同宗贵族作为竞争对手来看待,因此形成“国无公族”的局面。不像中原各国重视血亲联系,重用同姓贵族,而晋国习俗恰恰与之相反,较少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这种环境特别适合法家的“刻薄寡恩、严而少义”的特点。与此同时,实行变法也较少受同宗贵族的阻挠和干扰,因此,法家思想就产生在三晋大地,代表人物有李悝、慎到、申不害等,法家思想特别适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形式,也特别适合当时诸侯国国君“富国、强兵、争霸”的急功近利的需要。法家重功利、奖耕战,提出“利国、利众、无亲”的口号,主张“官不私亲、法不遗爱”,加强以战争为主题的舆论宣传,教民以勇战,“民见战赏之多则忘死,见不战之辱则苦生,赏使之忘死,而威使之苦生”,利用严刑峻法使“民之见战也如恶狼之见肉,使民闻战而相贺,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皆曰:‘不得,无返’”。正是这种“民族杂居、夷狄之教”使晋国形成了异于中原重道德伦理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法家思想的推动下,晋国的六个卿大夫的实力迅速增强,并且超过了晋国国君,出现三家分晋的历史事件,标志奴隶制政权的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晋国的崛起刺激了其他各国的新兴地主阶级,纷纷接受法家思想,实行变法,因而法家思想受到当时各国统治者的欢迎,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秦国也不例外。
秦国为嬴姓部落,其祖先擅长养马、驾车,据传说,造父曾为周穆王驾驭马车,一日千里,前往昆仑山与西王母相会,后造父受封于赵,嬴姓部落一分为二。擅长御车的孟增一支被周天子强令前往河东,而擅长养马的女防一支被迫前往河西,与西方少数民族戎狄杂居,在与戎狄的征战中,建立酋邦,后随实力的强大,到秦庄公时建立公国,但始终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官方认可,一直到秦襄公时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为诸侯,秦才立于诸侯之列。因建国时间较晚,经济文化不发达,故在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时也没有把秦作为目的地,一直到战国中期,荀子到秦后也发出“秦地无儒”的感慨。虽然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但其在地理形势与文化传统上,却与晋国特别相似,都具有“尚武、尚力”的传统,且血缘宗法观念比较单薄,特别适合法家思想的传播,所以历史学家有一种说法:法家的思想即“晋地之花,却在秦地结出丰硕果实”。秦为了在诸侯之中立足并确立其地位,必须在文化上进行改革,努力接受中原的先进文化,形成重视政治改革,招贤纳士的传统,这种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为商鞅变法及后来的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正是由于秦兴起于戎狄聚居之地,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这也为政治改革减少了阻力,降低了其改革的政治风险。更何况秦与山东各国相比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那就是领土广阔,周室东迁时,把周的旧地及岐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全部赐给了秦国,在周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影响下,秦国的地域优势是其他诸侯国无法比拟的。山东各诸侯国,要想扩大土地和增加人口,就必须通过战争,因为各国的疆域在西周初期分封诸侯时就给限定了,而周天子却把半个中国交给秦来支配。广阔的领土、尚武的精神、招贤纳士的传统,所有这一切好像都是为商鞅准备的,为他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历史在默默等待着商鞅的到来,而秦国也在为统一六国积蓄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