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江市政法委发出向在办案途中受伤的法官魏敏学习号召后,州江市新闻媒体前往市医院采访魏敏,都没有见到魏敏。值班护士说:“魏法官早上8点半输完液就回法院啦。”
记者们到了法院,魏敏已经和“特别合议庭”法官们出发了。当电话联系上魏敏时,回答是“正在办案”、“在乡下回不去”等,接着就是魏敏手机信号“失联”。
一个星期内,魏敏和“特别合议庭”的法官分头行动,先后在黄家峪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毗邻的三个村、州江市农业局、科技局等有关单位部门展开全面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了解到州江市山区农田水稻平均亩产在800到900公斤之间,证实造成黄家峪村上下坡几个村民小组水稻大面积的减产、绝产,与种子质量、种植技术、灌溉条件和病虫害预防,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特别合议庭”的法官没有想到后面的调查这么顺利,魏敏就和大家商议下一步办案方案。龚铮欣慰地说:“我们现在有了这些调查数据,就可以计算出106户原告两年来的水稻的实际经济损失,这样被告就无话可说了!”
“‘切’!我早计算出来了,人家原告起诉的经济损失标的与咱们调查的数据计算要少百分之八。也就是说有一些原告的水稻收成没有绝收,有多少损失就起诉多少。”纪怡接着说。
“从这看,水稻没有绝收的乡亲们是没有背着良心乱要价,而是按照实际有多少损失来起诉。黄家峪的乡亲们是多么的质朴、多么的善良,多么的可敬!”钟骋大发感慨道。
“是啊,老百姓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我们不能让黄家峪这些善良的乡亲们辛勤种植水稻的汗水被开矿的污水所淹没,要给他们一个说法,还他们一个公道!”魏敏感慨说。
就在这时,代院长郑义进来了,直接对魏敏说:“老魏啊,我得知你输液后,从医院回来带大家一块调查取证,几次过来没找到你,这可不行。俗话说‘伤心动骨一百天’,你在医院才治疗十来天,哪能行?”
之前,魏敏请求医院的郭院长为他保守确诊秘密。郭院长最终答应了魏敏的请求,所有参加救治的医护人员没有向魏敏本人以外透露最终确诊报告。
这是患者魏敏的隐私权。郭院长当时感到很纠结,魏敏确诊后“微命”有限,他想把确诊告知魏敏的妻子和法院代院长郑义,能让魏敏到省城甚至京城大医院救治,也许能让魏敏有限“微命”多一点。可他没有,他不愿意看到魏敏最后带着遗憾而走,自愿在内心深处受到良心的谴责,且尽力为魏敏治疗。所以,大家都以为魏敏诊断是骨折,是办案途中摔伤造成。
“郑院长,我们也劝说过魏庭长,谁劝都没有用。在镇上和几个村调查时,看到魏庭长腿疼得难受,我们干急没有办法!”钟骋向郑义“告状”魏敏。
“就是的啊郑院长。有时候看到魏庭长疼的咬着牙,我们心里都很不好受,可也没有用,谁叫俺们是兵,得听大庭长的话。郑院长,魏庭长是您的兵,现在就看他听不听您的话!”纪怡趁机“将军”郑义。
“郑院长,腿是偶尔有点疼,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重。黄家峪污染案子一天不结,我这心就火烧火燎的急,就用输液后这点空隙回院和大家一起谈谈案子。”魏敏解释道。
“老魏啊,案子要办,身子也要紧,不能因为办案耽搁了治疗。五一前,市政法委要召开大会对你进行表彰,市政法委李书记对你身体的康复很关心,尤其是记者在医院没有见到你,也没有采访到你,李书记知道后打电话严厉地批评我,指示让你好好在医院治病。”郑义深情地说。
“郑院长也在,记者朋友们又来采访魏庭长。”院宣传科副科长申勇领着电视台、日报、晚报等几家媒体的记者涌进魏敏办公室,看到郑义在,就说明来意,然后向记者介绍郑义和魏敏。郑义和记者们打招呼表示感谢后先行离开。
郑义离开后,申勇介绍“特别合议庭”成员后,风趣地说:“魏庭长可谓我们法院的‘三庭总长’,统帅‘刑(事)、民(事)、行(政)’精英组成的‘特别合议庭’,各类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他们都能搞定。”
“申勇,别在这‘申婆卖瓜’好不好,大家和人家记者都是有事要忙的!”龚铮忍不住道。
“不好意思啦,还是请各位记者老师采访魏庭长吧!”申勇看到大家都是很急的样子,就转换切题说。
电视台摄像记者肩上的“长枪”、摄影记者手中的“短炮”开始“瞄准”魏敏,文字记者则拿出“吃饭的家伙”微型录音机伸到魏敏前面,就像“两会”后市长答记者问那样,七嘴八舌的向魏敏“开炮”——
“魏法官,见你一面比见市长大人还难啊!”
“魏法官,这几天你去哪儿了?我们在医院和法院‘两院’都找不到你?”
“魏法官,得知你的腿是在办案途中摔伤成骨折。你在医院还没有治疗好,怎么又下乡去办案?”
魏敏不等记者问那么多的为什么,抢先说:“各位记者朋友听我说三句话:第一句是感谢各位辛苦来采访。第二句是黄家峪污染案件的上百名村民正在急等我们现在去办案。第三句话是接下来由申勇科长配合各位采访。”
申勇听了魏敏这么一说,愣在那儿看着“特别合议庭”成员一个个出了门,不知道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