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啼笑皆非的创作思路
结束了在校读书生涯,无可奈何来到社会上,感觉有点变为弃儿的感觉。从记事起就进入学校,在有组织有纪律中,度过十年寒窗,日复一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这学那,习惯了那种组织纪律****突然来到新的环境,好像无依无靠无头无序,不知从何做起,不知怎么做起。
虽知道这是迈入社会,必经的一段人生路途。但站在这条新路上,竟不知怎么起步怎么发展,还是一时陷入了彷偟徘徊中。我也明白,必须面对现实,丢掉结束学业的郁闷。在新环境中,应慎重构思这段路途设想,尽早寻找出路。
为这闭门不出,在家静下心来考虑好几天,反复考虑的结果,就是在新的环境中,必须改换思路,尽快适应新环境,选准在新环境中应具备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位置上,设计人生的起点,这才是关键的关键。至于选择的正确与否,将决定一生命运。如选择不好,不符合个人特长的客观实际,不适应个人奋斗目标,将事业难成,一生会碌碌无为平庸度过。
想到人来到世上只有一次,只有好好珍惜、好好选择、冷静思考,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同时还要自知自明,既不违背个人特长,还要在这种原则下,树立高起点的目标。有了这样目标,既是倾尽全力,尽上个人的力所能及,还是达不到目的,晚年也不会留下遗憾。个人想了努力了奋斗了、就是没创出什么业绩,只是个人能力问题,没有什么后悔的。要是起步选择上失误,将遗憾终生。
确定思路后,对个人前后这十年,做了系统分析。认为在校已看了两年书,阅读了那么多作家谈创作,还是唯一留下来的不少积累,何不利用发挥这些积累,走文学创作之路呢?何况,这即不用托关系,又不用求门子,凭个人自愿,凭个人的努力,就能迈入这道门槛,成功不成功,那就看个人的发展水平。经过翻来覆去的酝酿,觉得按着个人爱好特长去争取,比较符合个人具备的客观实际。决定选择创作之路,立志当作家。
六十年代中国出书的作家并不多,村里人们听说我要写书大感惊讶,好多人是那么不理解。其中堂兄王传路,把写书当成笑话,“走路都踩不死蚂蚁,还想写书异想天开,如果种地的人能写书,全国人民都是作家了。”也有的人说:“咱这个村从建村,世世代代就是种田人,不可能会出作家,”还有人说:“你的祖辈王京随虽救过私访的乾隆,被乾隆赐过黄马褂, 这样大好的机遇,只是受封不纳税的十亩地,也没有脱离种地,这样的村风民俗,想当作家,岂不是天下笑话。”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的文化还不很先进,就是中学生,还有不少的空白村。这种文化状况,辟野乡村的农民,根本不相信,这个生在农村的孩子,能成为作家。不少人认为,庄稼地泥腿子成作家,岂不是天下怪事。也有好心的人劝解我;“还是务实一点吧,别空想那些难以实现的事了,起步就走弯路,会影响个人发展前途。作家不会在咱这乡村农民中产生。”
写书计划刚开始,碰到的是一片不赞成的反对声。怎么办?按他们的劝解,来到农村就地踏踏实实种地,在种地上做一个行家里手,小农经济才是最稳当可靠的职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将是菜篮子打水一场空。
在这么多的议论中,如果意志稍微不坚定就会放弃。好处是我看了不少作家谈创作的书,对他们的精神鼓励,在脑海中已根深蒂固,对书中作家们倡导的敢闯敢干精神深信不疑,对走创作之路已扎下坚定信心,不论人们怎么说,还是坚持我行我素。
奇怪的是,在这样一片不赞成的反对声中,还得到一个人的支持,他就是王傳海。这个人在小学读书时,学习成绩在全班名列全茅,在中考中是全校头五名,因家庭困难停学,也是文学爱好者,听说我要写书,说:“人各有志,不能违背个人意志去谋生。人和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开始来到世上都是一样的,关键是后天的努力。历史上那些考上状元的不多数是农民出身的吗?为什么他们能做,咱就不能做?真是奇谈怪论。如果不嫌弃的话咱俩合作,共同创一番业绩。”这是我来到家,第一次碰到知音,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两个不按那时期村民常规思路的人,天不怕地不怕的走上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