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采集队出发前,刘宝把那几卷处理过的构树树皮交给了小猫和梅,交代清楚怎样浸泡以及当心别被水流冲走之后,就转过身继续自己的事情。
当然,山桃和柿讲起来有点不情不愿,但是采集队最后还是带上了羊蹄和莠编制的那个藤筐。再不好看,那也是方便运输啊,装满一筐子的东西足够装上好几个篮子了,贵在实用嘛。
说是要做自己的事情,刘宝现在就在想了,今天该做些什么才好呢?第二次捕鱼要等到明天了,熏肉架已经做好,窑炉也砌好了。还有那些陶泥,昨天下午的时候,他和羊蹄已经基本都用完了,现在各式的陶坯都在阴凉的地方等着晾干。那么接下来准备釉料吗?这个不急吧,等陶坯阴干的差不多了之后再做也来得及。
想来想去,还是继续编藤筐好了。明天就要去捕鱼了,要是加大捕鱼量的话,即便把采集队全部拉过去,运输起来也还是不方便。但是有了篮子和筐子就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刘宝又联想起了扁担来。所谓的“肩挑手提”这个词语,其中的肩挑就是指扁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传统运输方式了。前世刘宝还小的时候,倒是经常看见有人挑着担子的,后来就很少见了。不过扁担的样子他还记得很清楚,要不是竹子的,要不就是木质的。共同点是扁担要够宽,扁平一点,不然怎么叫“扁”担呢?
扁一点宽一点,与肩膀的接触面积就比较大,可以分担一些压强,不至于压得生疼。除了扁担,还要准备一根和肩高差不多的木棍,木棍的顶端最好带个小木叉,这样挑着担子走累了的时候,可以用木棍杵在地上,小木叉则撑着扁担的一头,稍事休息。
而且在挑着担子行进的时候,也可以把木棍放在与扁担相对的另一个肩膀上,木棍的一头伸到身后,挑在扁担下面,另一头突出身前能够用手压着,不仅可以分担扁担的重量,也可以平衡双肩的压力,显得更加省力。
正好,采集队不是带了一根毛竹回来了吗?用来做扁担正合适,取上一截合适长度的竹筒,一剖两半,那就是两个扁担的雏形。
然后用小刀顺着半边竹筒的边沿,在扁担的中间部分每边削去一点,留出两头不动,做完之后整体看起来大致是一个哑铃的投影形状就可以了。两头突出的部分正好方便捆系绳索,防止绳子挂上重物之后从扁担上滑脱。
扁担倒是简单,刘宝估计,一副扁担挂两个大点的篮子或者小点的筐,一人背起一百多斤不成问题,扁担也能承受的住。现在的问题是族人们以前没扛过扁担,他们能受的了吗?而且,搭配扁担的大篮子或者小筐还没影呢。
刚才还在想着今天要做什么,这不又有事情了么?刘宝只做了两幅扁担,那么准备四个小筐就行了。喊上羊蹄和莠,三个人一起动手,小半个上午就全部完工了。
最后拿出绳索系在两个筐子的口沿上,绳子另一头挽上一个扣,分别挂上扁担的两端。第一次做这些东西出来,总是要实地检验一下效果不是?所以刘宝尝试着扛上肩膀之后,让羊蹄和莠往筐子里放石头,等到感觉差不多了,他再试着挑起扁担走上两圈。
挂了两筐石头后,扁担两头明显垂了下来,随着刘宝行进的脚步而颤巍巍的抖动,也有点“嘎吱”作响,不过好在还能完全承受住重量,没有要断裂的危险。
只是他以前从没干过这样的活,虽然记忆里看人家挑担子很简单,可等到扁担一上肩,刘宝就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了。首先是肩膀仍然有点疼,其次因为扁担随着他的走动而在不停的上下抖着,平衡也不大好掌握。反正刘宝觉得他浪费了很多力气在扶着扁担上了。
不过总体来看,这样的一副扁担还是很好用的,至少能够提高不少运输的效率。放下担子之后,刘宝从两个筐子里取出一些石块,减轻了一点重量,就让羊蹄等人也去体验了一把。
结果羊蹄一兴奋,把所有留守的族老都喊来试着挑担子。虽然有人挑的重有人担得轻,但是不出预料,大家一致对这件新玩意都表示了好评。有了扁担,以后再有什么需要运输的就方便多了。按照保守的估算,族人们一次能够搬运的重量至少比以前要多上一小半左右。
但是刘宝考虑着,大家之前都没有这样的经历,而且挑着担子也只是走了几步而已,所以他们可能想的太乐观了。要知道有句话叫“远路无轻担”,族人们挑着沉重的扁担估计走不了多远,因此他的打算是让大家轮流来,两幅扁担应该就够用了。
其他的还是按照老办法,用筐就行了。等过一段时间之后,族人们都适应了挑扁担,肩膀上都磨破过皮了,再逐渐补充一部分。
照例是中午午休,下午的时候刘宝也不想让自己闲着。老斧头在打磨铁件,另两个族老在处理石器,族长则领着两个老年妇女在带小孩子,羊蹄跟莠还在一刻不停的编织藤筐,为明天的捕鱼做准备。都在各司其职,他一个年轻人总不能无所事事吧?
所以现在刘宝给自己找的事情,就是摆弄从齐山带来的那些从越野车上拆下来的铁皮。
带回来的那些零件,都是形状还说的过去,可以通过打磨来利用的。但是这些薄铁皮做成的防撞杠,刘宝一直没有想到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次下午有空,刘宝又把防撞杠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看着。想来想去,还是只有最初的那个想法,裹在长矛顶端,当做矛尖来使用。除此之外,他暂时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要不,先弄两个试试看?来部落几天了,刘宝也注意到,族人们普遍装备长矛,长毛的矛尖也基本是石制的,也有用骨头做出来的。只有个别的长矛什么都不用,就是在火中烧一会,待表面碳化变硬之后进行打磨,磨出一个尖端来。
这种办法在族人的投矛上用的相对多一点,因为投矛经常会因为扎不准目标而落空,要是落地的时候正巧砸到石头什么的,矛尖就会变钝。用这样碳化打磨的方式修整的话,相对比较简便。
不好用了,就重新到火里烧一会,再磨出一个尖头就好。缺点是每次打磨,都会损失一点长度。打磨的多了,这支投矛就报废了。不过现在制作长矛或者投矛的原材料都很易得,大家也不是很在意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