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藏兵洞里发现那具骸骨之后,胖子的内心深处就一直有着隐隐的忧虑。为什么?因为那具骸骨已经告诉了他很多事情,至少从理论上说,他在这个石器时代并不孤单。
但是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他完全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们是怎样的。什么习惯?什么性情?什么风俗?会不会遇见?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遇见?遇见以后是不是可以相互沟通?会怎么对待他?会不是伤害他?等等等等。
大家都说,因为无知所以无畏。但是未知往往也代表着恐惧,胖子正是因为对这个时代的无知,从而感到心底那深深的畏惧。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他才会给越野车盖上车库。尽管伪装效果不太突出,但是也比在光秃秃的石台上直接摆放一辆车子的好。
也是因为此,胖子这段时间一直在加大自己的训练量,勤于练拳,急着练习投矛。现在又开始训练起长矛来。
胖子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也很光棍。现在还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碰得见这个时代的同类。要是真的遇见了,双方互相打个招呼问个好,这是最好的结果。而最坏的结果,万一一言不合,冲突爆发,他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至于能不能碰的上石器时代的人们,对这个问题,他的估计是很有可能。不然那具骸骨是哪来的?既然能在藏兵洞里发现骸骨,那么就说明至少曾有一个人来过这里。谁知道他是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没有同伴?这样的话,难保没有其他人也会到齐山来。
虽然胖子只有一个人,而石器时代的人类肯定都是聚族而居,形成群落或者部落。如果双方发生冲动,那么十有八九会是双拳难敌四手的结果。但是让他什么都不做,就这么束手就擒,把命运完全交到别人的手里去,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如在现代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他和别人拼酒时所讲过的一句话,“虽然我知道,跟你喝酒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即便如此,我也要把蛋清洒在石头上!”
胖子甚至考虑过,要不要给自己装备一只盾牌,增加一点防护力量?只是左手持盾,右手握矛,这形象怎么这么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盾矛战士?
好吧,其实古代很多国家和民族都有盾矛战士,但是胖子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因为影视作品上就他们的形象最多。
只是胖子还没想好到底该怎么制作盾牌,而且他也不会用,盾矛结合,这也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玩得转的。还不如给自己装备一套甲具更现实。
金属重铠肯定是别指望了,轻铠也不行啊,皮甲他同样是不会做。想来想去,也就藤甲还能凑合,试试看的话,或许真的能琢磨出来,齐山上也分布着不少的藤蔓植物资源。但是现在不也是没时间顾得上这头吗?而且据他所知,光是制作藤甲的前期工作,就得至少一两年以上,主要是藤条的选择和处理问题。
当然,盾牌也好,铠甲也好,或者是长矛等等,所有的这些准备,都是胖子从最坏的角度来考虑的结果。虽然一切皆有可能,说不定这些想象都是因为他被害妄想症发作了,但是谁又能保证,石器时代的人类都是热情好客的?
身处这陌生的时代,总不能盲目乐观不是?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胖子外婆也曾经说过,凡事多做点准备,就算天上飞的乌鸦叼一块肉给你,你也得准备好,把嘴巴张的大大的,接的准准的。
言归正传,既然胖子并不会枪术,那么又怎么用长矛来自卫和搏命呢?而且所谓的练习,他又怎么练习和练习什么呢?
说起来,其实这也是胖子从刺刀和古代的长矛方阵中想到的。刺刀术他是不会,但是拼刺刀的时候,主要杀伤就体现在一个突刺上吧?而我军以前装备的三棱刺刀,更是将刺杀发展到极致。
古代军阵中的长矛方阵也一样,除了防御箭雨时,长矛要进行摆动之外,好像主要的就是一个刺击动作,例如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就是用长矛突刺打天下来着。当然,马其顿方阵使用的是长达6米的超长长矛,依靠的是团队合作,那是另一码事了。
而且现代时候,胖子还曾经听过一首歌,歌词中有一句,叫做“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
看着长矛的结构特点,结合兵器知识和历史知识的积累,胖子自然而然就想到,基本上他只要练习一招就行了,那就是“刺”。
所以他现在练习的就是刺击。找些大点的树叶,捆扎成球之后,用细绳系着,挂在横生的树枝上。而且在不同高度都分别挂上几个树叶球,然后就挺着长矛去刺吧。这样的树叶球目标明显,又不会损伤石质的矛尖。
只是这样的刺击训练,远比胖子原先想象中的要艰难。一开始他还想着,不过是握着长矛往这些球上扎就是了,如此简单的动作和训练,算得上是轻松愉快。但是事实告诉他,他想多了。
以前看武侠小说时,有一句话的出现频率总是很高,“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刺击的速度是一定要快的,不然怎么叫突刺?只有速度够快,才能让目标反应不过来,不能进行有效躲闪;只有速度够快,才能造成有效杀伤,甚至增加杀伤力;哪怕在互相对刺的极端情况下,速度够快,就能活,慢一点那就是等死了。
但是真的上手练习之后,胖子才发现,要是想让长矛突刺的速度快,那么刺中树叶球的命中率就会低到一个让他惊讶的程度。而要是想保证突刺的精准,那么速度就快不起来。这简直是鱼与熊掌的问题,几下之后,很快就让他开始烦躁。
不过没关系,烦躁归烦躁,训练还是不会停下来的。刺击的速度肯定是要保持的。至于准确率,一次刺不中那就刺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刺中目标,或者是训练的精疲力竭为止。
这是胖子从弹弓练习中得到的经验,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会产生质变。他刚开始练习弹弓的时候,不也跟现在的情况一样,打的简直是惨不忍睹吗?只要持之以恒就行。就像那个卖油翁说的那样,“无他,唯手熟尔。”
投掷投矛、甩出投镖、长矛刺击,如此循环着反复练习,累了就喘口气,然后接着咬牙坚持。直到觉得肌肉已经开始不听使唤了,喘着粗气的胖子这才停下来。
拄着长矛,汗流浃背,矛杆握在手上甚至都有点打滑。不过看看此时的天色,估算一下时间,似乎应该可以开窑了?
休息一阵,恢复一点体力之后,胖子这才来到窑炉前。在进气口处感受一下,窑炉内还是有一点温度,虽然没有完全冷冰冰的,但是热度已经不那么明显了。于是他开始动手,拆除掉封闭着进出口的那些砖坯泥块。
经过火烧之后,这些封门的砖坯泥块已经变得很坚硬,而胖子在一下午的训练后却早已手脚酸软,拆除这些封门很是花了他一番功夫。看来运动有些过猛,又要产生肌肉损伤了。摇摇头,胖子捏了捏自己的胳膊,继续干活。
打开进出口之后,胖子没有马上钻进去,而是掉头离开,先回窝棚那里喝点水,然后去湖岸边,把上钩的那只老鳖拉起来开始处理。做这些事的时候,正好可以让窑炉内的空气流通一阵子,进一步加快冷却的速度。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胖子这才慢条斯理的晃过来。不慢不行啊,实在是没力气了。然后他弯着腰进入窑炉,踩着厚厚的一层灰烬与没有燃烧完全的炭头,小心的把那些陶器一件件的抱出来。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烧出来的结果竟然大大超出了胖子预计的心理底线。他原本指望着,能留一只陶锅给他就好了,可以炖个汤喝。结果损耗率意外的比他之前做的那些陶器都要低,就连那只实验性的,改进的桶形小坛子都烧成了。
而且轻轻敲击这些陶瓷,发出的声音都很清脆。双手拿着两只陶碗,互相轻撞一下,也并没有发生破碎的情况,这就说明这次的陶器烧成质量与硬度都上了一个档次,至少要比他之前烧制的那些陶器更好。
举起一只陶锅,吹掉上面的灰烬。夕阳的余晖之下,那一层均匀分布在锅身上,黄褐色的釉质层也跟着反射出一抹黯淡的光辉。
“釉质层真的烧出来了!再不是那种断断续续的不规则的落灰釉斑了,草木灰釉真的有用!”胖子很高兴,看着眼前地上这一件件烧成的陶器,似乎连身上的疲惫都减轻了很多。
小心的把这些陶器装进背篓,带回窝棚放好。胖子迫不及待的把一只陶锅装满水,放在育空型火炉上烧着。好几天都没喝汤了,而且今晚还有老鳖,有口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