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大亮时,胖子已经在窑坑边浑汗如雨了。天色微明他便早早从床上爬了起来,一趟趟的把那些砖坯搬运过来,着实费了他不少功夫。
正是因为昨晚睡觉前,想到了今天的工作量,所以胖子难得的放弃了充足的睡眠,只为了抓紧时间把事情弄好。
看看昨天挖好的窑坑,胖子决定先从烟囱的部位着手,开始进行砌筑。在沟槽靠近坑底的部位留了一个口子,便于空气流通和吸入烟气,然后将最早制作的那一批砖坯拿过来,它们已经开始有点硬度了。
靠着沟槽的两边,一块块将砖坯码起来,还要注意着防止坍塌。好不容易把烟囱做好,胖子已经弄的一脸泥水了。因为他也没有用什么粘结剂,就是直接用和的稀一点的湿泥进行砖块间的粘连而已。
做完了烟囱,后面就是在窑坑的口沿码砌了。顺着地势,沿着坑口码好一圈,再抹上一遍湿泥,然后再码上一圈砖坯。砌筑中,特别注意不能通缝。
作为土建的专业监理,胖子在墙体砌筑方面明显不用担心什么,顶多是手艺不熟练,做出来不好看罢了。这也是他在建造这个窑炉中最顺手的部分了。
虽然胖子上班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家为了保护耕地和土地,防止污染环境,所以全面禁止使用粘土烧结砖。所以胖子唯独对粘土砖的了解不够深入。但是除了粘土砖,还有其他的很多类型砖块可用啊。
比如常用的水泥砖和粉煤灰砖,标准尺寸就和粘土砖差不多,砌筑方式和注意要点也是一样的。比如不能通缝、瞎缝、假缝和透缝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墙体的牢固而订立的规范。后来更是在墙体内添加了拉墙钢筋,进一步提高了抗震能力。
所谓通缝,就是上下两层砖的竖向缝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就算两层砖缝错开了,也必须错开5厘米以上,不然依然属于通缝的范围。有了通缝,墙体就不稳。
瞎缝假缝主要是为了防止偷工减料和作假,胖子给自己砌砖坯,不存在这个问题。至于透缝嘛,就是透光的缝隙,这说明砖块之间的粘结剂,比如砂浆不够饱满,还是影响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这个也要小心,而且也是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的现象。
既熟知国家规范,又经常在工地上监督工人实际操作,所以胖子在砌墙上还算是小有心得。只不过要码砌一个圆形,还要墙体向内心倾斜,倒是添加了一些难度。
不过在胖子仔细又仔细,小心加小心之后,终于勉勉强强的砌筑成了一个中心不规则开口的大馒头形,为此他不得不将砌筑厚度一再加大,并且在砖块中添加了竹片柳条等增加拉力,才算保证了砖坯不向内坍塌。
然后还是返回湖边,用篮子拎来湿泥,站在窑坑里,将砖坯的内侧涂抹上一遍,免得到处都是砖坯露出来的边边角角。抹一遍湿泥相当于土建上的砂浆抹面了,尽量让内壁规整一些,又可以堵塞可能存在的那些细小缝隙。
想想之后,他觉得还是不放心,于是又找来几根木棍,在窑坑内部立起来,对上面倾斜的墙面进行支撑。反正等开窑之后,这些木棍还是要被烧掉的,但是那时候那些砖坯应该已经被烧硬并且相互粘结了。
这时候再看窑炉,大体已经基本成型,虽然这外形并不好看,只能勉强算是个不规则的馒头形。馒头形的中间穹顶还没有封闭,胖子打算最后再完成这一步。
地势较高的那头,一根烟囱稍稍高出窑炉的顶部。然后在地势较低的那一处,就是更深一些的坑洞那里,还留了一个出口,算是进气口,也是以后进出,堆放陶器和柴火的地方。
只是胖子没什么经验,这时候才发现,他把进出口给留小了,弯着腰都很难出入,何况还要带着陶器和柴火进去?于是叹了一口气,胖子只能郁闷的继续进行修整。
好不容易感觉差不多了,这一上午已经过去了大半。汗流浃背的胖子回到窝棚那里,猛灌了几口凉开水,开始处理陶坯。
前面几次进行堆烧陶器的时候,因为草木灰自然飘落在陶器表面,形成了不规则的釉斑。或许古人就是这样发现釉料的作用的。但是胖子既然已经明确知道了草木灰釉,当然就不会寄希望于那些飘落的灰烬了。
再次在地上挖了一个坑,胖子用矿泉水瓶取来湖水,倒进坑中。几次之后,坑里装了一半的水,这时候就用铲子把火堆中的灰烬进行翻拌。包括火堆底部,薄薄一层烧成红色的硬硬的火烧土也被翻了起来,研磨按压之后成为细细的粉末,然后再和烧过的草木灰烬混合到一起,被铲子全部铲起来,送入水坑中。
最后用一根木棍在水坑里搅拌,让灰烬和水混合均匀,感觉着稀稠情况,胖子继续慢慢的往坑内加水,直到自己觉得差不多了为止。真的是“觉得”,胖子也没干过这活,完全没有经验可言,他只是把这一坑的灰水釉料当成工地上的涂料来对待而已。
最后把那些陶坯拿过来上釉,小一点的勺子和碗,小坛子什么的直接在灰水坑里打个滚。大一些的陶锅陶盆,就要拎在手上,半边半边的在灰水坑中进行浸泡了。
所有的陶坯内外都浸过灰水之后,放到一边进行晾干。剩下的时间,胖子要去收集柴草燃料了。
本来这些工作早就该进行的,但是胖子手忙脚乱的一直没有时间,往往是事到临头了,才想起来还有什么活没干。这次收集柴火就是这样。
背着背篓,找到一篓子的柴火,就送进窑炉,铺在窑坑里。直到铺满了好几层柴火枝条之后,胖子这才过来取陶坯。这时候,陶坯也晾制了一两个小时,虽然还没有干透,但是表面已经没有流动滴落的灰水了,哦,应该说这是釉料才对。就这样烧好了。
把陶坯倒过来,口朝下的在窑炉里的柴火堆上摆放好,然后继续收集燃料,堆进窑坑,码放在陶坯的周围。
好了,现在可以进行封顶的工作了。取过昨晚就备好的那个泥团,做成和窑炉顶上的缺口差不多大小的形状,拿过去盖在洞口上。再用湿泥细细的将周边缝隙抹上一遍。
再一次在窑炉和湖边往返着,用篮子拎来湿泥,把整个窑炉的外表面也涂抹上一遍。馒头形的窑炉体量不小,好在大半都在地下,只需要用湿泥涂抹那些砖坯就好,为了让窑炉更结实,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就这样,做完这项工作还是花了胖子不少的时间,
最后是继续收集柴火,将地势较低的小窑坑堆的差不多大半满了,这时候用剩余的砖坯泥块,将进出口封闭起来,只留下一个书本大小用于进气的口子。
点燃一支火把,从进气口塞进去,看着窑炉里的柴火被慢慢点燃,烟囱里也渐渐冒出浓烟,胖子这才算是放下心来,一屁股坐在地上,抹着头上的汗珠,长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