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别人的意图,达到自己的目的
顺着别人的意图来,首先是促成与对方合作的一个前提和推动力量,但更主要的,这样做可以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罗斯福做美国纽约州州长的时候,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事业。他与其他政治首脑们感情并不好,但他却能推行他们最不喜欢的改革。
他是如何做的呢?
当有重要位置需要补缺的时候,罗斯福请政治首脑们推荐。
"最初,"罗斯福说,"他们会推荐一个能力很差的人选,一个需要"照顾"的那种人。我就告诉他们,任命这样一个人,我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因为公众不会同意。
"然后,他们向我提出另一个工作不主动的候选人,是来混差事的那种人。这个人工作没有失误,但也不会有什么很好的政绩,我就告诉他们,这个人也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我请他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更适合这个位置的人。
"他们的第三个提议是一个差不多够格的人,但也不十分合适。
"于是我感谢他们,请他们再试一次。他们这时就提出了我自己选中的那个人。我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然后我说就任命这个人吧。我让他们得到了推荐人选的功劳……我请他们帮我做这些事,为的是使他们愉快,现在轮到他们使我愉快了。"他们真的这样做了。
他们赞成各种改革,如公民服役案、免税案等,这使罗斯福工作愉快。
当罗斯福任命重要人员时,他使首脑们真正地感觉到,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候选人,那个任命是他们最早提出的。
在这个故事中,罗斯福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而是顺着对方的意图,这样就使他们不自觉地按你的意愿行事了。所以说,这其实是一种高明的策划手段,既达到了目的,又不露痕迹。
威尔森是专门为一家设计花样的画室推销草图的推销员,对象是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一连三个月,他每个礼拜都去拜访纽约的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从来不会拒绝我,每次接见我都很热情,"他说,"但是他也从来不买我推销的那些图纸。他总是很有礼貌地跟我谈话,还很仔细地看我带去的东西。可到了最后总是那句话:"威尔森,我看我们是做不成这笔生意的。""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威尔森总结了经验,他太遵循那老一套的推销方法,一见面就拿出自己的图纸,滔滔不绝地讲它的构思、创意,新奇在何处,该用到什么地方,客户都听得烦了,是出于礼貌才让他说完的,威尔森认识到这种方法已太落后,需要改进。
过了不久,他想出了对付那位服装设计师的方法。他了解到那位服装设计师比较自负,别人设计的东西他大多看不上眼,他抓起几张尚未完成的设计草图来到买主的办公室。"鲍勃先生,如果你愿意的话,能否帮我一个小忙?"他对服装设计师说,"这里有几张我们尚未完成的草图,能否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更有用处呢?"那位买主仔细地看了看图纸,发现设计人的初衷很有创意,就说:"威尔森,你把这些图纸留在这里让我看看吧。"几天过去了,威尔森再次来到办公室,服装设计师对这几张图纸提出了一些建议。威尔森用笔记下来,然后回去按照他的意思很快就把草图完成了。结果是服装设计师大为满意,全部接受了。
从那之后,威尔森总是去问买主的意见,然后根据买主的意见绘制图纸。买主们订购了许多图纸,非常满意,因为这相当于他自己设计的。威尔森从中赚了不少的佣金。"我现在才明白,那么多天过去了,为什么我和他不能做成买卖,"威尔森若有所思地说,"我在以前总是催促他快来买,还告诉他这是他应该买的,买了对他很有用,而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这里不合适,那里不新颖。而现在我按他的意思去做,他觉得是他自己创造的,实际上还有别人的功劳。这样就满足了他内心中那种渴望——自己的优越感和表现欲,他再也不能拒绝"他自己的"
东西了。这就变成了他要而不是我推销,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同样的道理,做人也应如此,顺着别人的思路来,往往能在交往中无阻无碍,办事时顺顺利利。
用"心计"和对手过招
"善胜者不争,善争者不战。"与对手硬碰硬,和对手的优势一比高低,不是智者所为。真正的智者会躲开对方的锋芒,巧施隐蔽策动术,致使其"缝隙"增大。这样不争即胜,不战而赢。
在对手的势力很大,自己的力量不足时,就不要正面与他斗争,而要暗中下手。要从对手没有防备、意想不到的地方进攻。这样,你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公元前260年,秦军大举北进,攻打赵国。老将廉颇率赵兵迎敌,秦、赵两军相持于长平。秦兵虽然勇武善战,怎奈廉颇行军持重,坚筑营垒,等待时机与变化,迟迟不与秦兵决战。这样一来,两军相持近两年,仍难分胜负。秦国君臣将士个个焦躁万分,却又束手无策。范雎作为出色的谋略家,早已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很快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对赵国文臣武将的优劣了如指掌,深知秦军若想速战速决,必须设计除掉廉颇。于是,他沉吟片刻,向昭王献了一条奇妙的反间计。
范雎遣一心腹门客,从便道进入赵国都城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左右亲近的人,散布流言道:"秦军最惧怕的是大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有为且精通兵法,如若为将,恐难胜之。廉颇老而怯,屡战屡败,现已不敢出战,又为秦兵所迫,不日即降。"赵王闻之,将信将疑。派人催战,廉颇仍行"坚壁"之谋,不肯出战。赵王对廉颇先前损兵折将本已不满,今派人催战,却又固守不战。于是轻信流言,顿时疑心大起,竟不辨真伪,匆忙拜赵括为上将,增调20万精兵,前往代替廉颇。
赵括虽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确也精通兵法。但徒读经文书传,不知变通,只会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且骄傲自大。
赵括来到长平前线,尽改廉颇往日约束,易置将校,调换防位,一时弄得全军上下人心浮动,紊乱不堪。范雎探知赵国已入圈套,便向昭王奏议,暗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火速驰往长平。
这白起是战国时期无与伦比的久经沙场的名将,一向能征惯战,智勇双全。论帅才,赵括远不能与白起相比;论兵力,赵军绝难与秦兵抗衡。两军交战,白起佯败,赵括大喜过望,率兵穷追不舍,结果被秦军左右包抄,断了粮草,团团围困于长平。赵军陷于重围达46天,粮尽援绝,士兵自相杀戮以取食,惨不忍睹。赵括迫不得已,把全军分为四队,轮番突围,均被秦军乱箭击退,赵括本人也被乱箭射死。
长平一战,秦军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大大挫败了雄踞北方的赵国的元气,使其从此一蹶不振。
范雎利用赵王已对廉颇"坚壁"不出战大为不满而出现的"裂缝",巧施隐蔽策动术,致使其"缝隙"增大,终于如愿用无能之辈赵括换掉了足智多谋的廉颇,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
可见,在对立的双方,因实力不同,有强弱之分的时候,如果弱方不知进退,采取硬碰硬的方法,就有可能输得一败涂地;相反,如果能够避实就虚,躲开对方的锋芒,攻其弱点,就有可能扭转局势。
历史上连我们的圣人孔子也在这个"扯其后腿,拆其后台"的招数下栽了一跤,要流亡国外过流浪生活。
春秋时期,齐景公曾受过孔子一番奚落,于是耿耿于怀,适巧自己的贤相晏婴又死了,后继无人,而鲁国此时倒重用孔子,国政大治,于是不但不愉快,反而有些惊慌起来,便对大夫黎说:"鲁国重用孔老头,对我国的威胁极大,将来它的霸业发展,我国必首蒙其害,这却如何是好?"黎沉思了一会儿,说:"拆其后台,逼走孔丘便是!""怎样逼法?他正在得宠当红的时候!"景公问。
黎把计策说出来:"鲁定公是个好色之徒,如果选一群美女送给他,他必会照单接收。收了之后,自然日日夜夜在脂粉丛中打滚,他们还会像过去那样亲密吗?这样一来,保管把孔子气走,那陛下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景公认为此计甚妙,即令黎去挑选80名美女,教以歌舞,授以媚容,训练成熟之后,就把这80个美女送到了鲁国。
鲁定公见齐国的美女舞态生风,光华夺目,不禁目瞪口呆,意乱神迷。
于是"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孔子得闻此事,凄然长叹起来。于是,孔子便弃官不做,率领一班学生去周游列国,过起流浪生活了。
主动隐身,避遭风雨
避招风雨的策略,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运用退出的手段,不仅可以保命安身,还可以求得一个好的终结。
主动隐身有两种原因,一是为了在幕后策划,更好地掌握操纵事情的发展走向;另一个便是为了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上司在采纳的同时不致对你产生妒意,从而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整个第二次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一个则是苏军总参谋长华西里也夫斯基。
众所周知,斯大林在晚年逐渐变得独裁专制,"惟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更难以接受下属的不同意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的这种过分的自以为是曾使红军大吃苦头,遭到本可避免的巨大损失和重创。一度提出正确建议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赶出了大本营,但有一人却例外,他就是华西里也夫斯基,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进言妙招之一,便是潜移默化地在休息中对其施加影响。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华西里也夫斯基喜欢同斯大林谈天说地的"闲聊",并且往往"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非郑重其事地大谈特谈,讲的内容也不是头头是道。但奇妙的是,等华西里也夫斯基走后,斯大林往往会想到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就会在军事会议上宣布这一计划。于是大家都纷纷称赞斯大林的深谋远虑,但只有斯大林和华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最清楚,谁是真正的发起者,谁是真正的思想创意者。
斯大林晚年的独行专断可以说是达到了强烈的程度,而华西里也夫斯基之所以还能够不断地让斯大林接受自己正确的作战计划,就是因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不直接发表不同意见,而是在和斯大林的闲聊中"不经意"地流露自己的一些"想法",用这些想法潜移默化地影响斯大林的军事观念,使他在受到启发后作出他自己的决定,这确是一种高明的办法。
再开明的领导,其内心也是不喜欢过于直白的建议和批评的,因为这直接使他的权力受到了威胁。即便他有时接受了你的直言相劝,并获得了显著成果,且内心里也承认你的能力,但他赞赏的却是你的意见和建议本身,而不是你的进言方式。
华西里也夫斯基的策略可以说既有间接实现自身的想法,也有借以自保的打算。然而,当这种方法也无法使用时,最保险安全的做法还是隐身而退,否则,即使藏身幕后也会有杀身之祸,因为"功劳不说但客观存在",功高震主总非好事。
被康熙皇帝誉为"元辅高风"的清初大臣范文程历经四朝,在建立和巩固清王朝中屡出奇谋,是一位颇有远见的政治谋略家。他谋略过人,上下左右的人都很看重他。太宗皇太极死后,权力斗争十分激烈,很多人成为皇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惟有他巧妙地避免了皇族内部的派系之争,最终得到了保全。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病死,因为皇位继承问题事先没有安排,满洲贵族之间爆发了残酷的斗争,一时间杀人如麻,势不两立。在这场斗争中,作为政治谋略家的范文程可以说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但是出于保身的目的,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向任何一方倾斜,并且在任何一方向他请教斗争策略时,他都以"臣是朝廷之臣,只为朝廷尽忠,立君乃皇上家事,臣下不便干预"为理由,巧妙地回避了。纵观历史,身处官场是非之地,不受官场利益的诱惑并能在非此即彼的权力斗争中不受干扰而独善其身的政治家,范文程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什么原因能使他做到如此成功?关键是不参与权力之争,即对竞争的彼此双方没有任何倾向,这才是为臣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避招风雨的策略,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窝窝囊囊做人,而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对于一些谋士来说,运用退出的手段,不仅可以保命安身,还可以求得一个好的终结。实在要比一直不知好歹地呆在"舞台"上,最后被强行揪出好得多。
投其所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要想通融事,必先通融人。不先把人搞通,就不会把事搞定。而搞通人的方法有很多,"投其所好"便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俗话说:
"不怕对方不上套,就怕对方没爱好。"所以,与其苦心孤诣地琢磨事,不如尽心竭虑地琢磨人。把人搞明白了,事情也就搞清楚了。
战国时的张仪,学了一套"纵横术",带了几个乡人跑到楚国去求富贵。但事与愿违,在楚国却穷困得无以聊生,生活异常拮据,同去的人挨不下去了,便怨气冲天,嘟嚷着要回家去。
张仪说:"你们是不是因为穷了,享受不到什么快乐就要回去呢?
这样吧,再过几天,不是我夸口,只要见到楚王之后,我包管大家吃喝不愁,否则的话,你们可敲碎我张仪的门牙!"那时候,楚王正宠爱着两个美人,一个是南后,一个是郑袖。
一天,张仪去见楚王,楚王十分不高兴。张仪就说:"我到这里很久了,大王还不给我一点事做。如果大王真的不想用我的话,请准许我离开这里,去晋国跑一趟,到那边碰一碰运气!""好吧,你只管去吧!"楚王巴不得他赶快离开,便一口答应。
"当然,不管那边有没有机会,我还是要回来一次的。"张仪说,"但请问大王,需要从晋国带些什么吗?譬如那边的土特产,您若喜欢,我可顺便带一些回来。"楚王冷冷地扫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金银珠宝、象牙犀角,本国多的是,对于晋国的东西,没什么可稀罕的。""大王就不喜欢那边的美女吗?"这句话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楚王,他眼睛一亮,连忙问:"什么?你说的是什么?""我说的是晋国的美女。"张仪假装正经地说,还做起手势向楚王解释,"那真是妙呀!漂亮极了!晋国的女人,哪一个不似仙女一样?
……"这席话引得楚王的眼珠一直跟着张仪的手势转,连嘴巴也合不上:
"我从未见过晋国的那些女娃儿,你不说,我倒忘了,那你就给我去办,多带些名贵的土特产回来吧!""不过,大王,没货款办事可就难了。""那还用说,货款是少不了的。"楚王立即给了张仪很多银子,让他尽快去办。
张仪领到银子后,又故意把这消息传开,直传到南后和郑袖的耳朵里。两个人一听,大为恐慌,连忙派人去向张仪疏通,告诉他说:"我们听说张先生奉楚王之命到晋国去买土特产,特地送上盘缠,给先生做个路费!"因此,张仪又刮了一把。
张仪要去晋国了,楚王看在"土特产"份上,特别把最宠爱的南后和郑袖请了出来,轮流给张仪敬酒。
张仪一见,连酒都不敢饮了,"扑通"一声跪在楚王面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