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审题中,阅读试卷时,要把自己容易忽略的事项随手记在题目的空白处。将问题审视一遍后,一般的题目很容易就能发现哪个题目须用哪种公式,哪个题目自己容易忽略哪些事项等等。但是,这种状态下,我们也往往忽视了试题的重点。因此,在阅读时,一开始最好就用铅笔写在题目的相应空白处,以便做题和检查时提醒自己注意。
2.动手解题
很多时候,人们面对很简单、很容易的问题时,往往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如下面这个案例:某家钢铁公司的资料显示,使用锻工钳夹烧红的铁棒这项危险的作业中,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而在清扫或检查熔炉的简单的工作中,却时有事故发生。这个资料告诉我们,工作出错很多时候并不是精神紧张,而是因为精神松懈、思想麻痹所致。
同样地,如果在考试中,发现该试卷的难易程度很适合自己的知识水平,或者遇到自己觉得非常简单的题目时,切忌因过度兴奋而“乐”中出错。有些考生拿到试卷一看,感到“容易”得很。于是,不假思索,提笔疾书,答完后也不细心检查,争着交头卷。结果,答非所问,张冠李戴,严重失误而失分。要知道,很多时候,自己容易的题目到了别人手里也很可能同样简单。如果自己因为得意洋洋而粗心大意,频频出现失误失分的情况,那形势就会逆转,反而对你不利。因此,对付这样的考题,考生应该细心加认真,一定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面对难题,很多人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每个人的情绪都有周期性,当士气高昂时,“一鼓作气”,做起事来就相对顺畅;当情绪低落时,就仿佛跌落谷底一般,连自己应有的水平都难以发挥。在观看足球赛事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当一方处于劣势时常常会叫暂停,稍作休息就会有高水平的表现。同样地,在考场上,当我们面对难题,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叫停的方式来调剂情绪。
当然,叫停是要有一定的标准的,如果每遇到一个难题,我们就对自己叫停,暂时休息,势必浪费时间。叫停应该在连续三个难题时为最佳。这时,停下来,看看窗外,想想身心愉悦的事,有助于自己情绪的稳定。但是有时,如果答题一直非常顺利,而且时间充足,我们也可以稍作停顿,避免因答题太过顺利而粗心大意做错题目。
在考场中,每位考生都希望在拿到试卷的时候,看到自己熟悉的题型和内容。但是,这种“哦!我见过这个题目!”的惊喜心理却容易放松自己的戒备,“贸然断定”,陷入圈套。而且,有一种现象,就是练习量做得越多,这种倾向就越大,眼熟的几率越高,导致的错误就越多。
面对这类题目,更需要用自己的“火眼金睛”仔细审查这些题目,不能简单轻率地将准备好的或练习做过的方法照搬照写。因为,很多时候,题目只是表面相似,出题者很可能会应考生的这一心理,在文字上做功夫,重新规定答题要求,一字之差,解答可能就不一样。
遇到不曾相见,或根本没有复习到的题目,千万不能泄气,或心头凉了半截,人都快晕了。这时,一定要镇定不乱,坚信,完全超出教材和大纲内容之外的试题是不会出现的,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是完全有可能做出这道题目的。要冷静地想一想:“这道题,跟课本上学过的哪部分有关系?”如果一时难以回忆,可以根据课本的目录,逐条回忆,然后想一想这一部分的知识体系及有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有助于理清自己的头绪,从中找到解题的办法。
大题目,往往是综合性较强的压轴题。面对这样的题目,常常会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想要把题目答得井井有条,可是又有些心有余力不足。这时,万不可操之过急,一动笔就写,我们可以采取分解的方法,把大题一步一步地分解成小题,确定好解题所需的必要条件,再思考如何把它们衔接起来,综合完毕也就成功地完成答题了。事实上,大题也就是把课本中的若干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考的,只要理清思路,相信很多大题我们是有能力解答的。
考试的时候,很多考生都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一个题目,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可是下笔之前,突然转念一想,又冒出一个想法,于是两个答案在脑里翻来覆去地搅和着,实在是没有决心写下哪一个答案。这时,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在考场中为二选一而苦恼的时候,你可以写下进入脑海的第一个答案。一般而言,最先想起的才是正确的答案。这就好比我们做一件事情,要想起它的时候,它就自自然然地顺着平时做事的习惯跑出来了。有时候,这种感觉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需要它的时候,它总是一下子浮现脑海,帮你解决难题。而紧接着想起的另一个答案,牵强附会的可能相对比较大一些。当然,习惯性思维的前提是,平时反复练习,牢记正确的知识。如果脑海里习惯性的东西都有问题,那么你的惯性溜出来的东西怎么会正确呢?
遇到特殊试题,千万不要害怕,觉得是自己“无能为力”的。心里要明白,一个题目必定有它的解题之道。如果用常规解法解不出该题,我们可以重新审题,找出试题的“题眼”,即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句,然后换个角度,尝试把试题分成几个层次去理解,或者采用几种方法不同的原理去解,或者用逆向思维,往往就能在“破开云雾见青天”,试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答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考试,特别是关键性的考试,对广大考生意义深远。因此在考场当中,我们应该严阵以待,切忌以下几个考生易犯的错误:
忌粗心大意。“大意失荆州”流传至今,是一个教训,是一个警示。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亲身经历类似惨痛的经验。同样地,在学习生活中不少学生也有这样的坏习惯,不是这里差一点,就是那里漏一块,一定要注意克服。特别是在一次性的考试中,这类事件越少发生越好。但是事实证明考场上的粗心大意时有发生,而且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审理不细心;答题无计划;经验主义,盲目轻率;答题求快;答后不查;抢先交卷等等。因此,惯犯粗心大意者可以给自己立个规矩:宁要十分细心,不要一分粗心。如有必要,还可以在文具盒内放上一张写有“细心”两个大字的纸条,时刻提醒自己。当然,在重大考试中,不宜采用此法,以避作弊之嫌。
忌慌乱不安。在考试前,说得好好的,要“沉着冷静,细心答卷”,可是一到关键时刻,这个观念就不知道被抛到哪里去了。在考场上,不仅做不到沉着冷静,还会紧张慌乱,坐立不安。一些消极的想法就冒了出来,如“完了,这一次又要完了!”、“我要失败了!”、“烦死了,这是些什么题目,我一个也不会做!”、“我要离开这里!”等等。慌乱的主要表现有:心里忐忑不安,精神紧张,心绪烦杂,做题慌乱,看错题目,弄错符号,解题思路不畅,答题顺序混乱,卷面涂改严重,语句不通,错字频频,字迹潦草等等。
忌紧张急躁。考生刚上考场,一般心情就比较紧张,思维和记忆等方面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这时,我们应该先做比较容易的题目稳定情绪。但是,有些考生急于求高分,误以为容易题得分低,难题得分高,一上场就挑难题做,以为可以多拿分。结果,费力大,收益小,而且难题久攻不克,给自己造成的心里压力试想有多大。心里压力越大,越是着急,越是着急,就越容易出错,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忌漫不经心。在考试中,有些考生紧张慌乱,有些考生却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面对占的分数比重较小的题目时,很是“慷慨大方”,认为即使错了也无关大局,只要把握几个重点题目,拿大比分就可以了。于是在做一些简单容易的题目时,就漫不经心,马虎从事。有的考生对多数自己会做的题目不去认真思考,仔细答题,而把主要精力和时间去攻克大题、难题。向难题挑战,这种精神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是可取的,但是在考试中应用肯定是不行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往往大家都得分的题目,偏偏自己在“阴沟里翻了船”,而大题目也不是好啃的,想了半天如果也没有个头绪,那就得不偿失,悔之不及了。
忌冗长累赘。很多考生心里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写得多就是好,写得越多,阅卷老师就会喜欢他的认真努力而给予高分。然而,老师并不是看写得多少给分的,如果把不必要的或很牵强的内容写上去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因为试题评分的标准答案总是以要点或纲目形式出现,老师阅卷时一般以此为标准到考生的答案中去寻找要点。所以,答案应该简明扼要,学会准确、精炼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自成一体,使老师一目了然,如果确有必要作深入阐述,最好是先列要点后发挥,不要让这些发挥和说明的语句冲淡甚至取代要点;不要对一细节大发议论而忽视其他要点的列出;更不要离题万里空发议论。
忌潦草行事。一般的考试,时间总是有些紧的,因此容不得半点慢里斯条,书写一定要快。但是快是建立在书写整齐,思路清晰,完整答题的基础上的。在考试答题中,卷面一定要保持整齐清洁。首先,答题前要充分考虑,把解题思路、步骤想清楚了,再动笔答题。答题时,书写格式要统一规范、整齐、均匀,并且四周要留有一定空白处,以便增加答漏内容时“有隙可乘”。书写的内容要准确到位。有的学生认为潦草点没关系,反正以后还可以检查、修改。但是,考试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在考场上,不可能对自己做过的所有题目都一一仔细查看。如果在答题时,认真答题,检查时对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完全可以放心,便能减轻检查的压力。而且,即使在检查中发现书写错误或不规范,想要重新抄写,可是一没时间、二没地方,就只能望卷兴叹。因此,考试一定要尽量做到一步到位,克服潦草行事的习惯。
忌思路狭窄。在考场中,不少学生思路不但不宽阔,不灵活,反而十分狭窄、呆笨,不能全面地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好以偏概全,好走极端,不能深沉地挖掘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容易被假相迷惑,喜欢生搬硬套,思考问题缺乏创见,因循守旧等等。
如某份试卷的作文题,命题作文《毁树容易种树难》,题目中蕴含着很深远的哲理,要求考生自行揣摩、领悟。但是有的考生思路狭窄,紧盯着种树、毁树几个字不放,领悟不到其中“毁易建难”的寓意,不懂得把自然中的现象推广到社会现象中去。其实这个题目本意是说明学坏容易,学好难,要严于律己;毁才容易,育才难,要爱惜人才;创业不易,守业更难,要同心建设社会现代化等等。
因此,在答题时,一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多层次地综合思考、分析,确保答题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