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他人说第一句话
同人交谈,第一句话是很重要的,如果说出的话适合对方的口味,那么交谈自然很快就会深入下去。如果说出的话正好是对方所忌讳的或厌恶的,那么谈话不可避免地要碰钉子。从交谈者自身来说,首先的要求是同人交谈时,吐字清楚,言辞能让对方听得懂,态度诚恳,给人以充分信任,同时要求交谈者掌握交谈的一些技巧,在不同的场合、情景中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免造成尴尬的局面,错过大好的机会。
1.如何根据陌生人的特点主动搭话
(1)观察他的仪表、装扮、服饰
一般来说,一个农民和一个典型知识分子的衣装是很容易分别出来的,同农民谈话,可以从目前农民的生活状况、农民的辛劳、化肥、农药等问题展开;同知识分子谈话,提及工资、奖金待遇问题,肯定会引起对方滔滔不绝的感慨。从事买卖、推销活动的人,一般显得风尘仆仆,有的衣饰虽华丽,整个人看上去却平庸、媚俗。从事音乐、舞蹈、绘画、写作的人,一般气质比较高雅,眉宇之间隐隐有一股灵气。判断他人的气质如何,一般都是靠自己的直觉,而这直觉又是平时生活经验积累下来的结果。
(2)观察年龄
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交谈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对于青年人,可以就现在的衣装、发型、已出版的畅销书籍、社会上青年人的就业、毕业分配等各种话题提起话头;对于成年人,可以就孩子的抚养问题、父母的赡养问题、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工资待遇奖金问题、物品价格问题展开交谈;对于老年人,可以就老年保健、文化娱乐、营养食品等问题展开交谈。
(3)观察职业
不同职业的人,穿着打扮、气质又各不相同,这都要同前面几点联系起来,一起综合判断。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有每行的特点,每行都有每行要说的话。如果你判断出他是哪一个行业的,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如果判断不准,可以直接询问,对方会对你进行解释,谈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说出他的快乐、辛酸和劳累,这样,谈话就自然进行下去了。
2.随时抓住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主动和人攀谈
比如,你和一个陌生人同坐一列火车去某个地方。车上的人很挤,人们互相吵闹,有的甚至动手打架,你说:
"现在的交通,太拥挤了,每年坐火车,每年是这样。"对方也许会接过话头,谈及去年他在某地上火车皮包被挤掉的故事,也许他会附和你的话题,然后你们就从火车的拥挤开始谈到交通,谈到中国的人口,一路上也许会成了好朋友。
3.故意说错,让对方改正,以利交谈
比如,你判断对方肯定对艺术有所了解,或者原来就知道对方是一个艺术爱好者,尤其是他读了不少的外国文学名著,你故意这样问他:"巴尔扎克是英国人吧?"对方会马上纠正:"不,不,是法国人。"话题自然就引开了。
如果你与一个农民相遇,时间在七月,这个时候,小麦都已收割完毕,为了引起话头,你可以这样问他:"你们现在正在打麦子吧?今年收成好吗?"农民马上会告诉你:"麦子已收割完毕,今年雨水不错,收成很好。"谈话就可以从麦子引到各方面,从农村到城乡,从个人到国家。
说出错误性的判断,要注意的是不要显露太大的破绽,让对方看出你的心思,或者觉得你真是愚笨之极。一般要选择那些无关紧要的错误,或者同正确东西相隔很近的错误。选择错误,也要选择那些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不要选择太特别的,否则不易引起其他话题。
4.求助对方的帮助
记得有一部小说,说女主人公左腿伤残,出门走路很不方便。一天,她要出门去远方投靠一个亲戚,上车的时候,行李太多,累了半天,也没有放上行李架。她的对面是一个年龄同她相仿的小伙子,姑娘主动问他:"可以帮我一下吗?"当小伙子帮她安放好行李后,她对他一笑说:
"谢谢。"对方开始询问她的一些情况,姑娘谈及自己的身世,自己的追求。两人在一天的旅行中,产生了感情,最后幸福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利用手边正有求于他人的事,也可以制造一些人为的困难,寻求他人帮助。但不要求人帮助太大的困难,不要损伤对方的利益。一件小事就可以了。比如代购一两张票,代买一件物品,请他帮你扶一下车子,或者问一下时间等等。这样的小事,会使对方有一种满足感,内心有一种渴望,而这正是你能和他谈下去的机会。
迅速找到共同话题初次见面,素昧平生,人们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人生性腼腆,"不好意思"交谈;有人虽有交谈愿望,却感到无从启齿,"没有办法交谈"。他们或局促一角,尴尬窘迫;或欲言又止,话不成句;或说话生硬,遭人误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和陌生人交谈的勇气和技巧。
交谈前要充满信心,要相信自己能够自如地交谈,然后寻找合适的话题,就能使谈话融洽自如。一个好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端。
你不妨从天气、籍贯、兴趣和衣着等方面聊起。这样既不易触及对方敏感处,又不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为难。
例如:"你府上在哪里啊?""新疆。"于是你就着新疆往下发挥:"那是个非常美丽神奇的地方啊!不但风景美丽,而且那里的维吾尔族人是那么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我经常想到新疆去走一走,你们新疆有什么主要的旅游地呢?""是啊,我们新疆……"这样你就轻松地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你还可以说:"今天天气真好,这样的天气爬山,一定很不错。""你喜欢爬山?爬过哪些山呢?""我曾爬过……"顺着话题交谈,就可以使对方的话语滔滔不绝,而且能发掘出许多新的话题。
初次见面,寻找合适的话题,除了能消除彼此的紧张感、陌生感外,有时还可以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获,广告公司营业部苗先生的一段亲身经历就是很好的一例。
不久前,苗先生到云南旅行。晚餐时来到一间小餐馆,进门一看是酒吧式的座位,座位上有许多顾客在用餐。苗先生心里正想着不知有没有位置,眼光一扫发现在最内侧还有一处空位。不知是否有人预约。
他犹豫片刻,走过去主动地向坐在空位旁边的那位先生打招呼,亲切爽朗地说了声"晚安"。虽然对方有一些惊吓,不过也非常有礼貌地回了他一声"晚安"。苗先生接着问这位先生:"请问这位子有人吗?"对方回答说:
"没有人坐。"苗先生便说:"我是否可以坐在这里?"对方心情非常愉快地回答:"当然!当然!请坐。"苗先生坐下之后说:"我是今天才从北京来到这里的,云南的街道真是古意盎然,许多白色墙壁的建筑,看了之后让人心情平静了许多。"对方亲切地回答说:"你是从北京特地来的啊!那你去过某某了吗?这个地方是很有历史内涵的……"接着,他同苗先生谈起了云南许多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这位先生又给了他一张名片,原来他是云南新闻社的业务主任。苗先生也谦虚地递出自己的名片,这位业务主任看到苗先生的名片,惊喜地说;"暧!你在广告公司高就啊!今天能够遇见你真是太有缘了?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想在北京成立一处新部门,正想找一家广告公司合作呢!你能接下这个业务吗?"就这样,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竟然给了他一个750万的业务,真是意想不到。
事后苗先生说:"真没想到,同陌生人的一次交谈,竟然给我带来了如此可观的效益。"同陌生人谈话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尽快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同初次见面的人之间的共同点呢?
1.察言观色,寻找共同点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在火车上,一名中文教师见到对面座位上一个年轻人正在看一本世界名著,于是主动与他交谈:"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呀?"对方回答:"我是学中文的。""哎呀,咱们是学同一个专业的,我也是学中文的,你们上学时学的什么版本?"……由于这位中文教师仔细观察,寻找到共同点便打开了交谈的思路。这就是在观察对方以后,发现都是学中文的这个共同点的。当然,这察言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要有兴趣,才有可能打破沉寂的气氛。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了。
2.以话试探,侦察共同点
陌生人相遇,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有人以动作开场,一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一边以话试探;有的通过借书借报来展开交谈。
刘女士到医院里就诊,坐在候诊大厅里,邻座坐着的一位大姐很健谈,大姐主动问她:"你是来看什么病的?
听口音不像本地人,你老家是哪里的呀?"当她得知刘女士是山东青岛人时,很高兴地说:"青岛非常美,我以前出差多次去过……"刘女士便问:"那您在什么单位工作呀?"于是她们亲切地交谈起来,等到就诊时,她们已经是熟悉的朋友了,分手时还互邀对方做客。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只有通过"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交际才能自如。
3.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你去朋友家串门,遇到有陌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两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一位县物价局的股长和一位"县中学"的教师,在朋友家见面了,主人把这对陌生人做了介绍,他们发现都是主人的同学这个共同点,马上就围绕"同学"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相互认识和了解,以致变得亲热起来。这当中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
4.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在公共汽车上,小张不慎踩到了旁边一位老者的脚,她忙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老先生笑着说:"你是哈尔滨人吧!"小张奇怪地点点头,老先生忙说:"我曾经在那里工作了3年,那是10年前的事了,现在哈尔滨变化挺大吧!"这样一路下来,小张同老先生谈得很投机。后来才得知,老先生就是小张上学的学校的老教授,后来小张还多次拜访过老先生,受益很多。可见通过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可以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进而发展成为朋友。
5.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发现共同点是不太难的,但这只是谈话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层次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
激起对方的谈话欲望
渴望友谊,希望拥有更多的朋友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但朋友都是由陌生人发展而来,有相当一部分朋友是萍水相逢时认识的。--在风光绮丽的景区、在熙攘喧闹的汽车上或者别人开的派对中,凭一个会心的微笑、几句得体的幽默话、一个礼貌的动作等,都可以与他人相识。
关键是得找出交往的契机,主动伸出友谊之手,打开对陌生人关闭着的心灵之门。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谈的,有的人比较沉默寡言,虽然有交谈的欲望,却不知从何谈起,这就需要一方改变态度,率先向对方发出友好信号,激起对方的谈话欲望,达到交流的目的。
设想在火车中你已坐了很久了,而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程。
坐在你旁边的一位乘客像是一个颇有趣的家伙,而你很想同他聊上几句,了解一下他的底细,于是你便搭讪道:"对不起,你有火柴吗?"可是他一句话也不讲,只是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盒火柴递给你。你点了一支烟,在还给他火柴时说了声"谢谢",他又点了点头,然后把火柴放进了口袋里。
你继续说:"真是一条又长又讨厌的旅程,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是的,真讨厌。"他附和着,而且语调中明显带有不耐烦的意味。
"如果看看一路上的稻田,倒能使人高兴起来。在稻谷收获之前,这一路一定很有趣。""唔,唔!"他含糊地答应着。
这时你再也没有勇气说下去了。你在农业这个方面,给他一个表现兴趣的机会,他若是个农夫,那么他一定会接下来发表一番他的看法的。
假若一个话题使他富有兴趣,那么无论他是如何沉默的一个人,他也会发表一些言论的。因此你在谈话的停滞之中,思考了一番后,又重新开始了。
"天气真好,爽快极了!"你说:"真是理想的赛球时节。今年秋季有好几个球队都很出色呢!"那位坐在你身旁的乘客坐直起来了。
"你看××队会怎么样?"他问。
你回答:"××队会很好,虽然有几个老将已经离队,然而几个新人都很不错。""你听到过一个叫刘龙的队员吗?"他急着问。
你的确听说过这个球员,而且猛然发现此人和刘龙长得很像,立刻判断刘龙定是此人之子。于是你说:"他是一个强壮有力、有技巧,而且品行很好的青年。××队如果少了这个球员,恐怕实力将会大减。但是刘龙快要退役了,以后这个队如何还很难说。"这位乘客听了这话,便兴高采烈地谈了起来。
你终于激起了他的兴趣,特别是他对自己儿子的慈爱之心。
你对做父母的人称誉他们的孩子,甚至表示你对那孩子感兴趣,那么孩子的父母很快便会成为你的朋友了。给他们一个谈论他们孩子的机会,则他们会很自然而又无所顾忌地滔滔不绝了。
如此一来,无论问得对不对,总会引起对方的话题。
问得对,可以依原题急转直下,问得不对,根据对方的解释又可顺水推舟,在对方的生活上畅谈上去。
陌生人见面,还可以通过慷慨地给予帮助来激发他们的谈话欲望。
一般说来,初次相见或不太熟悉时,没有谁愿意向有困难的陌生人施舍什么帮助,因为他们怕不清楚对方的底细帮出麻烦来。这种想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正是这"一定的道理"把自己结识别人的大好机会给赶跑了。善于交际的人是不会这么想的,他们认为于人方便自己方便,只有放下顾虑、慷慨解囊,才能赢得别人的感激与好感--这恰是一座沟通感情的桥梁。有一位赴京的文化打工者小陈,在一家出版社打工,但没有住处,租房的房租又特别贵。同来打工的当地人小冯见他愁眉不展,便与他搭讪问他怎么了。当小冯得知因由后,坦率地对刚认识的小陈说:"如果你不嫌弃的话,那就在我那儿搭个铺吧,大话不敢说,住个一年半载是没问题的。"见小冯如此慷慨,小陈心里顿时热乎乎的,心想这个人是一位值得交往的朋友。就这样,两个人都有了一种心灵中的默契,小陈于是主动同小冯谈起了自己的家事,他们成为朋友自是情理中的事了。
主动关心他人,善于倾听也可激发对方的谈话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