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代中国百岁爱国老人马相伯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在他的八十寿辰大典之际,他的门生、弟子蔡元培、章太炎、于右任等人纷至沓来,真正是贺客盈门,热闹非凡。人们送的寿幛上大都是写着"寿比南山"、"松鹤延年"等赞颂之词。唯独他的小孙子别出心裁地在祝寿大典的致词中赞美他为"童心不泯,童趣横溢,童思敏捷的老少年",这一赞誉之词令马相伯老人万分高兴。
这一奇闻也很快传了出来,为世人所接受,人们称马相伯为"百岁少年",他本人也每每以"童心不泯"为娱。并自豪地说,做一个有童心的老孩子有什么不好,只有这样才能与孩子们想到一块儿,如果年岁一大,就老气横秋了,那怎能理解自己的孩子。
在这个事例中,马相伯的孙子选取了马老的寿辰为背景,结合平常马老的心思,别具一格地道出了赞美词。如果马老是位很严肃的老人,那么马老的孙子的赞词也许就不会收到这样的效果了。正因为马相伯的孙子熟悉马老,才能恰当地运用赞美之词,把对老人的赞美说到了他的心坎上,皆大欢喜。
对于喜欢开玩笑,心情豁达的老人,在谈笑风生及嬉笑怒骂中,皆可以实现对老人的赞美,有时用的词也许过于夸张,但只要能达意就行。对于生活作风严谨的老人,选用赞美之词就要慎重,要实事求是地赞美,不可选用易生歧义的词,或过于贫乏的用语,用的赞同要简单明了。
有时虽然也可以比较委婉,但绝不能以戏谑之语说出,否则会使老人产生反感,认为你不尊重他。总之,年轻人对老年人的赞美,要根据老年人不同的个性,慎用赞美的词语。
4.抓住时机,尽管多赞美
老年人常常因为需要向年轻人证明自己的一生没有白白度过,拥有许多值得回忆的美好东西,其内心需要赞美的渴望要比常人强烈些。所以,在与老年人的相处中,年轻人要尽量地赞美老年人。艳艳的裙子穿着有点肥,这被心细的姨妈看到了,趁艳艳吃饭的空,姨妈忙把艳艳的裙子给改了改,改过的裙子艳艳穿上不肥不瘦,非常合体。
艳艳夸奖姨妈:"姨妈,你手真巧,做活还快。看,你改的裙子,比我买的还好呢!"姨妈听了非常开心。阿伟小两口经常到父母家吃饭,每次回来阿伟的母亲总是烧上几道可口的饭菜,乐此不疲。她觉得,儿子和媳妇回来吃饭,家里才显得有生气。阿伟的媳妇每次回来吃饭总是夸奖婆婆的厨技高。
"妈,还是您烧的菜好吃,前几天我们单位同志聚餐,花了好几百元,那菜比您做的差远了。""妈,您的菜烧得这么香,我舍不得放筷,这样下去,我还怎么减肥呀。"儿媳妇的话说得阿伟妈妈嘴都合不上了。可见赞美老年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老年人更渴望别人的赞美,这样他(她)才觉得自己还有价值。
如何赞美年轻人
不论是什么年龄的人,在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中,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年轻人打交道。年轻人一般都是刚刚走入社会,他们缺少社会经验,阅历不足,易于冲动,干事毛手毛脚,渴望付出的劳动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拥有现代观念,渴望平等;他们充满活力,富有激情,敢闯敢干,热心而且好动。年轻人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与年轻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慎重把握其心理,恰当地运用赞扬。
江阳是某新闻单位的一名资深的节目制作人,由于新办了一个新闻专题节目,台领导给他派来了两名新毕业的大学生。老江已在新闻单位工作了30多年,工作兢兢业业,所以他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新来的两名年轻人,可由于两人刚刚毕业,对业务不太熟悉,多次遭到了老江的批评。两个人于是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业务技巧,工作中的差错越来越少。但是,江阳还是觉得不够满意,经常斥责他们,这么一来,闹得江阳与两个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很僵,结果是:江阳要求换人,两个年轻人也要求调换到别的节目组。于是又有两个年轻人调换过来,开始业务工作从陌生到熟练的过程,江阳还是那个态度。由于这两个人听到别人说江阳非常严厉,担心遭到斥责,无法专心工作,节目质量无法提高,江阳遭到了台领导的批评,于是江阳回来又把气撒到这两个年轻人身上。就这样,江阳的节目组人换了好几次,江阳的工作还是没有做好。台领导找江阳谈了几次话,又找那几个年轻人谈了谈心,弄清了他们之间的问题。并把问题如实地告诉了江阳。又有两个年轻人调到了节目组,这次江阳热情地教他们熟悉业务,并经常真诚地赞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很快,他们三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工作效率很快有了提高,年终他们的栏目组被评为优秀节目制作组。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江阳未注意到年轻人需要成就感的心理,而一味地加以批评,以为这样就可以督促年轻人进步。结果适得其反,由于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影响到了工作。虽然人也换了几拨,但工作一直没有好转。台领导的谈话,终于使江阳开了窍,于是江阳一改过去的做法,在工作中巧妙地运用赞扬,这个问题也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一般说来,工作中的长幼辈分的关系往往是上下属的关系,这种关系还相对复杂一些,作为长辈同时又是领导,应该怎样称赞作为下属的年轻人呢?你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1.要抓住具体事去称赞
叶青是一家公司的总裁,年终,公司的各种会议和各式各样的报表非常多,有很多会议是总裁必须参加的,叶青又要参加会议,又要指导办公室的秘书进行相关的工作。这时,有一本账单总结需要明天上交,而这份总结必须由叶青亲自动手完成。无奈之下,他只好让办公室的几个秘书帮助做一些相关资料的查找计算工作,第二天,他顺利地上交了那份总结,这使得他对几位年轻的下属心存感激。他非常真诚地对几位下属说:"我真感谢你们在昨天晚上帮我干了那么多的活,使得所有的工作都按预期的时间完成了,我感到非常轻松和高兴,谢谢你们。"这里叶青既没有泛泛地称赞他们"工作好",也没有称赞他们是"称职的员工",而是针对这一具体事件加以称赞。这会使年轻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其他方面也做得更好。如果为此称赞他们是好职员,这未免有点不恰当,因此他们在别的方面做的不一定符合公司的要求。
这样称赞让人觉得很明确、不含糊。
2.要区别性别、个性、知识层次等加以称赞
领导作为长者,既要有长者的风度,也要有领导的气度,要能够运用其丰富的经验与阅历,与年轻的下属和睦相处。
在赞美年轻下属时,一方面要结合自己行业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年轻下属的性别、个性以及知识层次。
杨跃是某县委领导,为人豪爽直率,颇有男子汉风度,讲话不避嫌。在县委办公室里有3位女性秘书,工作能力都非常强,她们经常受到杨跃的称赞,可不管杨跃怎么称赞她们,同她们之间的关系却总像是有堵墙在隔着,3位秘书一点也看不到激动的样子。原来,杨跃在称赞她
们时语句中常用一些"牛×"、"他妈的绝了"等词。虽说这些赞语对于那些老同事或下属来说都已习以为常,但这3位刚刚从高校中出来,受过正规教育的女秘书却感到极不舒服,毕竟她们脸皮薄。可杨跃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使得3位年轻下属总是有意拉远与他的距离,这使待人热情,且平易近人的杨跃感到不尴不尬的。有一次,他发现,他刚刚称赞了其中的一位秘书"这次工作报告写得不错,简直太牛×了",3位秘书听后都借故走了出去,他很是纳闷。后来,当她们中的一位交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时,老杨连哄带"威胁",才搞清楚了,他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下属是3个女性,并且是年轻的大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后,老杨就非常注意自己的措辞了,在关系熟的老同事面前,粗话还不时"蹦"出,可一到了陌生的场合,或者是年轻下属面前,讲话真是字斟句酌,对他们的称赞也变得含蓄委婉起来。如此一来,老杨和3位秘书之间的关系轻松多了,她们再也不躲着他了,日常工作中合作得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