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不错的,现在已是生米煮成了熟饭。”杨氏哽咽地道。“他要休了我?”
“我想,他不会的?”杨老令公自信地说道。
“现在,他的心都在那个狐媚子的身上了,他那里还会在乎有我们母女两个人?”杨氏眼泪就吧嗒吧嗒地砸落脸颊。
“嘿!”杨老令公长长叹气。“你就不要伤怀了。听阿爹对你慢慢讲来?”
空气中弥漫着压抑和伤悲的气息。
杨老令公皱着眉头表情愁苦。
杨氏坐在桌案前,落寞地在暗自垂泪。
“其实?”杨老令公动唇说道。“我是看他一个小小的孤儿流落到大兴朝的边界,无爹无娘也着实可怜?”
“嘿!”他叹了一口气。
“呜呜!你怜悯他就将他收留,我不说什么了?”杨氏以怨毒的目光睨向阿爹。“可你却拿女儿的幸福做赌注?”说完,她抽咽个不听。
“你是在埋怨我?”杨老令公从颓落的状态中抬起头默默看向女儿。“你听我馒馒讲?”
“我不听,我不想听?”杨氏埋下了头。
“嘿!这也是你命中该有的劫数?”杨老令公嗟叹。
“我的劫数,还不是阿爹你一手给我造成的?”杨氏在幽叹。
“不是的,不是的?”杨老令公在分辨。
“那,那是什么?”杨氏言辞变的激昂。
“嘿!现在,我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的?”老令公望了女儿一眼,梗梗脖颈说道。“我是看中在陶梦柱的骨子里有一颗至诚感恩之心。所以,当初就把你许给了他?”
“什么,他有一颗至诚感恩之心?”她泪眼梨花的看向阿爹。
看着女儿眸底里的一丝探询,杨老令公心头一振……今日女儿前来,不是跑过来对自己要抱怨和谴责什么的,她好象对陶梦柱有不舍之心?
看来,她的心底并非是心如枯井。小两口拌嘴也是常有的事?
此时,他深锁的眉头舒展了一些。
“他的心只怕是在那个狐媚子身上了,能有我们母女两个?”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老令公以坚定的眼神看向女儿。
“什么不可能?”杨氏看向阿爹,眸子里是深深的怨恨。
老令公内心叹出了一口气:瞧女儿刚刚的语气,是在指责他,是对他口诛笔伐!
倏而,杨老令公沉吟片刻,说道。“当初,我在逃难的人群中收养了他,见他有一种乞怜的目光,甚是可怜?”
“关我什么事?”杨氏吐槽。
“我看他竟然对舞枪弄棒的感兴趣,我就有心提携他!”
“阿爹!你叫他干什么不好,非要让他去舞枪弄棒?”杨氏的眸底划过一片恨意。“你让他跟你上战场杀敌,成就了他的威名。可是,他却是遭到皇上的猜疑?”
杨氏哽咽地说不下去。
“你是说,轩辕明黄用美人计赐他柳如烟,打破了你心中的平衡?”
“我心中好恨,好恨!”杨氏抹着眼角说道。
“那有什么办法?嘿!”老令公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接着道。“人算不如天算啊?后来,他随了军。每每出现恶仗要打的时候,他会骑马跟在我的身边,时时在保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