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期的努力,这4个国家还是很难完全独立,就像他们也很难富起来一样。那些力劝我在这里投资的人都大错特错了。对这几个国家抱有乐观态度是毫无理由的,尽管他们也是欧洲国家,而且现在可以被看做是西方国家而不是东方国家。另外我也看不出来任何一个西方人有什么理由能适应这些地方的经济气候并开始考虑投资。
自从柏林墙推倒后,常常有人劝我加紧对俄罗斯的投资。支持者认为俄罗斯最终会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然而,经过8周在俄罗斯的艰苦跋涉以及几天在莫斯科的所见所闻,我更加确定我10年来的看法——俄罗斯是一个庞大的帝国,由许多完全不同的民族和部落组成,所以她需要数十年时间去缓解政治分歧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
当然,也有人力劝我说,如果投资俄罗斯的时机还不成熟,那么苏联的欧洲部分,特别是波罗的海诸国是很好的投资地。这些国家紧靠着欧洲,而且内心急切希望成为欧洲的一部分,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又一个瑞士、新加坡或者南美的乌拉圭。这些国家不是帝国的缔造者,他们一般都是被统治,而不是统治者。有人建议我说,“看看这些友好的欧洲人,你应该把钱投在这里。”
所以,我二度拜访了白俄罗斯,并去了其他3个波罗的海小国。这些国家都弥漫着迷人的古老魅力,他们首都的市中心都是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小镇,这里有很多在俄罗斯看不到的东西。可是当开车经过他们扩建的城区和古镇时,我保证任何精明的投资人都不会把钞票投在波罗的海沿岸。
这几个国家彼此情况很相似,我们可以通过表1~表3来看看他们的地理和人口特征。
白俄罗斯是个内陆国,其他3个国家在波罗的海都有港口,其中有些是不冻港。再看看他们的经济状况。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白俄罗斯,其他几个国家的经济规模都很小,却有多个民族和多种语言以及诸多政治纠纷。
既然经济繁荣可以缓和很多政治问题,那么这些国家的贸易状况又如何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贸易规模,他们需要的进口产品以及他们和贸易伙伴俄罗斯、波兰、德国、芬兰和瑞典之间的贸易情况。
这4个国家不仅GDP比较低,而且都有国际收支问题。他们的出口产品质量都不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过去的几个世纪,白俄罗斯都处于战争动荡中,先后被俄罗斯、波兰、立陶宛瓜分,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瓜分。仅从地理上看,白俄罗斯不过就是一个被陆地包围的大平原,是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军队不断地践踏这片土地。被苏联管辖了70年后,白俄罗斯于1991年8月宣布独立。
由于大部分人都是斯拉夫人,所以相对其他的苏联成员,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保持着更亲密的政治关系。事实上,1998年12月,两国就已经签署了一项协议,表示在保持独立主权的前提下,加强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联合。
一进入白俄罗斯,我就知道这个国家有很大的麻烦。在道路收费站,收费员拒绝收白俄罗斯卢布,而坚持向我们收取坚挺货币——美元和马克等。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工作人员都拒绝接受本国的货币,可想而知这个国家的经济肯定糟透了。我们经过的南斯拉夫就是一个例子。
现在白俄罗斯经济崩溃的速度比俄罗斯还快,尽管我们常常评论后者。虽然白俄罗斯向邻国出口食品,向非洲出售军用飞机,可它实在没什么其他的东西可卖了。这也意味着白俄罗斯正处于赚取坚挺货币的艰难时期,它需要这些钱来购买工业品、电子商品和通讯商品,以使本国人民的生活不至于太糟糕。白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很糟糕,为了“拯救”经济,政府大量地印钞票。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是26:1,而白俄罗斯卢布则下跌到500000:1,而且还在下跌。财政部准备发行面值为500万的卢布,因为100万面值的卢布已经不够应付人们的日常交易。货币疯狂贬值,为了赶上飞涨的面值,政府严厉控制食品和其他消费品的供应,事实上,这恰恰导致了食物短缺。人们对于排在日用品、鸡肉和猪肉前的长队已经司空见惯了。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货币贬值的速度和严重性,我们快速回忆一下我们在白俄罗斯的所见所闻。
星期天,我们在白俄罗斯高速路上看到一个标志:40公里/小时,前方施工。因为前面没有施工,加上又是星期天,我们继续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这时一个警察拦下了我们,告诉我们要交500万卢布的罚款。然而,这个数字对他来说可能太大了,他马上改口降到了100万卢布——折合2美元。他可能还不清楚自己国家的货币贬值有多厉害。
当你在小店里买汉堡包一类的东西时,它们的标价可能是3“单位”,再用这个“单位”乘以每天都在变化的汇率。你也许会想,这么一个不稳定的市场应该像古巴一样收美元,但白俄罗斯离美国实在太远了。一个卖洋葱或者面包的妇女是不相信陌生货币的,因为这些东西在白俄罗斯是非法的。
在立陶宛,我们非常惊讶地得知,在维尔纽斯我们下榻的旅店对面的那座漂亮的教堂,在俄罗斯人、德国人、瑞典人和波兰人统治时期竟被充当存放谷物的仓库。这非常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外来统治者的思维——压制当地文化,同时尽可能创造任何条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和白俄罗斯一样,立陶宛也是各路军队来往欧洲的十字路口。与白俄罗斯不同的是,当地政府不相信印钞票能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但沉重的外债包袱也有新的问题。像其他波罗的海国家一样,立陶宛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给西方国家。
减少巨大的财政赤字是立陶宛的当务之急,而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的“邻居们”的货币纷纷贬值,这使它的竞争力大打折扣。立陶宛石油进口依赖俄罗斯,这种情况对俄罗斯却不存在,如今他们在新的谈判中也发现了这一点。
立陶宛87%的电力是由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提供的。土壤污染、地表水被石油产品以及军事基地的化学品污染,还有核泄漏,这些都使立陶宛的未来更加黯淡。
让我吃惊的是,立陶宛位于欧洲的正中心。在美国,我们一般不认为俄罗斯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当然它确实有一部分是在乌拉尔山脉以西,而维尔纽斯城外有个地方却实实在在是欧洲的地理中心。因此,这4个国家盘踞了欧洲大陆的地理心脏,如果他们不是有着诸多清规戒律,没准儿就成为另一个瑞士。然而,每个国家的人口都在下降,每年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才外流严重,经济动荡不安。
在拉脱维亚的俄罗斯人比较多,所以这里暗藏着更激烈的民族矛盾。拉脱维亚人占总人口的57%,而俄罗斯人占总人口的30%。很自然,俄罗斯人想继续说俄语。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接管拉脱维亚后,俄语是拉脱维亚的唯一官方语言。现在是拉脱维亚人掌权,他们坚持拉脱维亚语是官方语言。事实上,我们发现无论我们走到哪儿,俄罗斯翻译都不受欢迎,这不是他本人的原因,而是因为他的民族。他需要签证,而我们美国人却什么都不需要。现在拉脱维亚人正在用俄罗斯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回报俄罗斯人。
由于燃烧页岩油的沉积物、煤和磷,拉脱维亚的空气质量很不好。他们也造船,但没有其他什么突出的东西了。
尽管拉脱维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但这主要归因于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投资缩水。春天,俄罗斯的一些非正式制裁打击了拉脱维亚的出口商们(俄罗斯是拉脱维亚三大贸易伙伴之一),但这也促使他们去寻求新的市场。
他们也渐渐认识到民主并不代表着富裕繁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拉脱维亚非常渴望加入欧盟,它希望年底能收到有关加入欧盟对话的邀请。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告诉我们,欧盟会是他们的救世主。
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拉脱维亚有贯穿全境的管道,将碳氢化合物从立陶宛运送到俄罗斯,可这赚不了多少钱。和立陶宛一样,拉脱维亚也有物价偏高的问题。我发现这个发展中国家的物价水平竟和发达国家差不多,这一点确实糟糕。
爱沙尼亚是所有波罗的海国家中经济状况最好的。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没什么可以出口,而且财政也常出现赤字;相比之下,爱沙尼亚不但政府收入有盈余,而且出口商品更多。爱沙尼亚的相对成功使它成为第一个加入欧盟的波罗的海国家,这是所有这些国家梦寐以求的事。
爱沙尼亚语和芬兰语很接近。芬兰人把爱沙尼亚人看做是自己的亲戚,也经常光顾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立陶宛一样,爱沙尼亚也加入了北约军事雷达系统——ASOC,这一系统主要是利用诸多间谍站对俄罗斯形成一个包围圈。可是北约好像不太可能把这些小国纳入他们的军事防卫网,因此这些国家不得不依赖其他的北约成员国,比如希腊。
爱沙尼亚先后被瑞典和俄罗斯统治了几个世纪,二战结束后,前苏联又接替德国占领了爱沙尼亚。随着前苏联的瓦解,爱沙尼亚于1991年独立,最后一支俄罗斯军队在1994年撤离该国。之后,爱沙尼亚和西欧紧密联系,发展政治、经济。在爱沙尼亚,俄罗斯人占总人口的28%,莫斯科也一直很关注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进行了市场改革,继续保持严格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贸易自由化。毫不奇怪,爱沙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开始保持上升的势头,但在俄罗斯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它的GDP有所下降。爱沙尼亚早就开始了有关加入欧盟的对话。尤其令人称道的是,爱沙尼亚不断地巩固、加强银行体系,同时改组了全国电信系统,希望加入WTO。
如果说这4个国家中有一个能成功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将是爱沙尼亚。尽管如此,它不过是个小国,而且货币定价过高,只有100万爱沙尼亚人住在爱沙尼亚。欧盟愿意接纳爱沙尼亚,很可能是因为它还不会成为一个大的包袱。
这4个国家都迫切地希望成为欧洲的一部分,把他们弱不禁风的货币变成实实在在的钞票。然而这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需要更多劳动力,而他们的人口正在老化、生育率偏低、大批移民外流、离婚率升高。不幸的是,他们未来的命运很可能就像他们悠久的历史一样,被某些更大更强的国家兼并。他们的人文背景和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会继续是穷亲戚,依靠这个或那个国家。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是兵卒,而且这一点是不太可能改变了。
这4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很棘手。如果他们认真地解决这些问题,确实认真地干,那他们也许能成为又一个新加坡或欧洲。然而那种自我约束和奉献精神好像不大可能出现在这几个国家里,至少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
柏林墙倒塌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都建立了自己的股票市场。当然,上市公司都是当地银行、工业企业和交通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公司总是第一个冲进股票市场。有时这些确实是很好的投资项目,因为基础项目总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不过这些国家在这些方面并不是做得都很好,而且那些股东也不可能做得很好。我们找不到什么强劲的、有冲击力的经济发展点来刺激资本市场。
其实现实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那么糟。我们认识了本妮塔。她今年31岁,身材瘦高,微黑,有一个5岁的孩子。她丈夫两三年前去世了,她现在掌控了拉脱维亚所有的梅塞德斯(Mercedes,奔驰车的一款)交易。除了已加入加拿大籍的拉脱维亚女总统,本妮塔是这个国家最有名的女人。她还有一个香水公司,是香奈儿的分销商。在这两个领域,她都扩展得很成功。有谣言说本妮塔解雇了其公司里所有的漂亮女雇员。可在那儿我们确实看到很多漂亮的女职员,她们告诉我们那些不过是一些小人散布的无聊谣言。
我不知道本妮塔的故事应该算是一个单亲母亲的成功还是一个女性的成功。但除了1998年的经济崩溃,她一直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此看来,在这个地区还是有可能把生意做大的,我只是不能肯定外国人在这个国家是否能做到这一点。要想在这里取得成功,你必须脚踏实地地干,而且要和一切强烈的反对势力作斗争,而不能只是消极地投资。
在这几个地方瞎转了一通后,我们去了加里宁格勒,一个政治圣地。它以前是普鲁士的一个城市,隶属康尼斯伯格省,现在它从德国分离出来了。它位于波兰上方,既是俄罗斯的一个省又是它的一个市。它最著名的“孩子”——著名的哲学家康德,在这里出生、生活、死去。
今天的加里宁格勒仍属于俄罗斯的一部分,不过它和俄罗斯不接壤。要从俄罗斯去加里宁格勒,你必须穿过立陶宛,就像阿拉斯加远离美国大陆一样,加里宁格勒也远离俄罗斯。许多俄罗斯新贵在这里建造豪宅。前苏联接管加里宁格勒后,把所有的德国人都赶回德国,不过今天我们仍看到很多德国人回到这个前普鲁士城市。而且,这里仍然有很多俄罗斯人,因为从立陶宛撤出的俄罗斯军队没有回俄罗斯,而是开到了这里。在波罗的海的4个国家中,立陶宛的麻烦最小,可是俄罗斯军队就驻扎在它家门口,而且莫斯科随时都可能在“适当”的时候用到他们。
经过长时期的努力,这4个国家还是很难完全独立,就像他们也很难富起来一样。那些力劝我在这里投资的人都大错特错了。对这几个国家抱有乐观态度是毫无理由的,尽管他们也是欧洲国家,而且现在可以被看做是西方国家而不是东方国家。另外我也看不出来任何一个西方人有什么理由能适应这些地方的经济气候,并开始考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