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吐温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准备捐款,在听到一大串慷慨激昂的演说词后,又把钱装回去了呢?
为什么会有“屡教不改的孩子”和“不近人情的父母”?
为什么会有“顽固不化的丈夫”和“喋喋不休的妻子”?
话说三遍无人听
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言简意赅往往比喋喋不休更有说服力。因为人的心理对任何情绪都有一个承受的极限,而简短的话语不会超越这个极限,也不至于让对方心烦,反而令其深思,经久难忘。而喋喋不休会让对方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非但没有效果,对方反而可能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当孩子不用功学习而考试没考好时,父母会在批评过之后,总觉得批评得不够,不足以使孩子改正错误,于是在饭桌上、电视前、亲戚朋友面前等不同的场合重复地批评,这样就有了屡教不改的孩子和不近人情的父母。
一位班主任为了规劝一名上课喜欢睡觉的学生,不惜口舌,可就是“对牛弹琴”,毫无用处。后来这位学生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一座新的城市,遇到了一位新班主任。对这位学生,新班主任没有进行苦口婆心的规劝,只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一定行!结果,这位学生上课真的不睡觉了。
当妻子不喜欢丈夫某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时,尤其是诸如爱喝酒、不讲卫生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却难以忍受的小问题,没有选择“好好谈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劈头盖脸地批评;而当妻子发现丈夫没有完全改掉坏习惯时,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顽固不化的丈夫和喋喋不休的妻子。
孩子的奶奶总是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她的话,孩子总不放在心上。孩子的爷爷从不唠唠叨叨,孩子却对他听之任之。
许多时候,你跟朋友三令五申的事情,他往往做不到或者做不好。你唾沫横飞地跟他反复强调的意见,看他的表现,似乎是充耳不闻。
这似乎和那句俗话“话说三遍无人听”如出一辙。没完没了的说服,往往让人反感,让对方口是心非。相反,言简意赅的批评能避免激发被批评者的反感情绪,使其更乐于接受!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作“超限效应”。所谓超限效应,就是指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这种效应非常普遍,伟人也不例外。
美国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让人感动,便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便改变主意,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如此气愤,做出不但没有捐钱,反而偷钱的举动?显然是因为牧师演讲的时间太久,以至于让马克·吐温如此厌烦。的确,即使是如何动听感人的演讲,在把事情说清楚之后,还要再三地重复唠叨,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的!
“超限效应”提醒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言简意赅往往比喋喋不休更有说服力。因为人的心理对任何情绪都有一个承受的极限,而简短的话语不会超越这个极限,也不至于让对方心烦,反而令其深思,经久难忘。而喋喋不休会让对方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非但没有效果,对方反而可能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逆向运用“超限效应”。也就是不要触发别人的极限。
身为领导或年长的同事,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经验丰富、能力强等资历来教导年轻的同事。要知道年轻人的逆反心理比年长的人更重。如果你想以领导、长辈的口气来说服他们,他们会以为你是在卖弄自己。即使你的建议非常有用,他们也听不进去。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年轻人由于经验不足,在处理事情时不是十分的细致,以至于出现错误,甚至把事情办砸。不过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教训、指手画脚的批评。这样做只会让“超限效应”发挥作用。所以,在面对犯错的下属或晚辈时,说明你的想法或你想说的道理就行了。正所谓响鼓不宜重敲。
任何一个谈话高手都知道,“指点一二”,更能令其醒悟,“点拨两下”,更能令其深思。没有必要把对方置于死地,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是为了帮助别人。一个人犯了错误,有了深思,便有了悔过与改进的可能。
当面指错,错更错
向对方指出错误,就等于是对其智力、判断、自信、自尊,都直接给予打击,在他面前显露你的优越感。他不但不会改变他的意志,而且往往会引发一场争端,甚至还会引发一场冲突。
你相信自己的判断比别人的高明吗?不要轻易下断言!当罗斯福入主白宫的时候,他这样说:“我如果每天有75%的时间是对的,那是到达我最高程度的标准了。”如果这最高的标准是20世纪一位最受注意的人所希望的,你我又该如何呢?
据研究证实,如果你在一天内能够确定自己的判断之中有55%以上的正确率,那你在华尔街就能日进百万元,跻身于华尔街那些名流之中了。如果你在一天内不能保证55%的正确率,你又有什么权力来指责别人的犯错呢?
你是否曾经以各种方式——用你的言语、眼神、音调、或者是手势——指出别人的错误,并为此感到骄傲呢?但是,请你回想一下,当你指出别人的错误的时候,你的观点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吗?
不,永远不会!因为你这样向对方指出他的错误,就等于是对他的智力、判断、自信、自尊,都直接地给予打击,在他面前显露你的优越感。他不但不会改变他的意志,而且往往会引发一场争端,甚至还会引发一场冲突。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你千万别这样说:“你不承认自己有错,我拿证明来给你看。”你这话,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用事实来纠正你的错误。”
如果你这样做了,那就是给对方提出一个挑战,对方会对你产生反感,不需要等你再开口,他已准备应战了。即使你用了最温和的措辞,要改变别人的意志,也是极不容易的,何况处于那种极不自然的情况下,你为什么不阻止你自己呢?
你完全可以悄无声息地、技巧性地去做,就像诗人坡普所说的那样:在你要去教导别人的时候,要做得好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在别人不知不觉之中提出来,就像已经被他人遗忘一样,早在300多年前,科学家伽利略就已经提起过:你无法教别人什么,你只能够帮助他们去发现。
吉士爵士也这样教导自己的儿子:我们要比人家聪明,可是你却不能告诉他,你比他聪明。即使苏格拉底也不忘教导自己的门徒: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比吉士爵士、苏格拉底更聪明,所以我们也要避免告诉人们说他错了。
如果你认为有些人的话不对,你知道他是说错了,也最好这样讲:“好吧,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不过我有另外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如果我错了,还希望你能够纠正我……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件事情吧。”
普天下的人,决不会责怪你说这样的话,相反你会奇怪地发现,你被拒绝、被反驳的几率少了许多。而且别人受到你的影响,也会使他承认他自己有难免的错误。
有一次,卡耐基请了一个室内装潢师,替他配置一套窗帘。等到这位装潢师把账单送来,卡耐基吓了一跳。几天后,卡耐基的一位朋友来拜访他,看到那套窗帘,问多少钱。知道价格后,朋友幸灾乐祸地说:“什么?那太不像话了,恐怕你自己不小心,受了人家的骗吧!”
事实确实如此。卡耐基的朋友说的都是实话,可是听到朋友这样说,卡耐基颇为不满。所以,他竭力地替自己辩护:“价钱昂贵的东西,总是好的。”
第二天,卡耐基的另外一个朋友到他家中做客,他对那套窗帘,诚恳地加以赞赏,还说自己也想买一套。卡耐基听了这话后,跟昨天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他说:“说实在的,我觉得我的窗帘太贵了,我可能被人骗了。”
一般来说,人人都有面子,人人都好面子。对自己的错误,我们心里会感到后悔,会自己承认,但是如果有人当面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是无法接受下来的。
越禁止,越有效
潘多拉效应又称禁果效应,是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地人参与或关注。
为什么总是“愈禁愈为”呢?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主神宙斯被天神普罗米修斯盗火惹怒了,便决定惩罚他。宙斯请众神合作造人,他们先使用水土合成搅混,依女神的形象做出一个可爱的女人;再在这个女人身上淋上令男人疯狂的激素,女神雅典娜还教会女人织布,织造出各色美丽衣裳,使女人看来更加鲜艳迷人;末了,宙斯派遣使神汉密斯放入狡猾多诈、欺骗耍赖、偷窃的个性。这样,一个完完全全的女人出现在众神面前。众神替她穿戴整齐,大家一看,她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汉密斯出主意说:“就叫她潘多拉吧,是诸神送给人类的礼物。”众神连连称妙。因为在古希腊语中,“潘”是“所有”的意思,“多拉”则是“礼物”,“潘多拉”即为“被授予一切优点的人”。
宙斯将潘多拉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耶比米修斯为妻。临行前,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并叮嘱千万别打开。离开宙斯来到人间,潘多拉捧着那个盒子心想:这是个什么盒子?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主神干吗这么神神秘秘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潘多拉偷偷地将盒子打开,没想到盒子里面飞出了罪恶、祸害、灾难和瘟疫等,这些人间原本没有的东西,一下子蔓延开了。好在潘多拉在最后一刻急忙将盒子合上,但盒子里只剩下了“希望”。
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潘多拉效应又被称之为“禁果效应”,是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地人参与或关注。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总是“愈禁愈为”呢?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我们常说的“卖关子”、“吊胃口”,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在受传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特别在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人们恐惧的往往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不确定的、难以知晓的事情,在无法知晓和渴望知晓的搏杀过程中,公众会因为恐惧心理而像饕餮一样渴望获得信息。
而且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地不断上演。
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尽量降低禁果效应的危害呢?那就是:不要把坏的东西特殊强调,对于一些还没有引起注意的东西,不要特意提出来,提出来后又禁止别人去触碰。这样做反而会人为地增加它的神秘感,从而增强其吸引力。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禁果效应,人为地将一些不被人关注的、但很有价值的东西变成禁果,提高其吸引力。土豆在法国的推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土豆在法国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推广:宗教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断言,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着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回到法国后,决意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很长时间他未能说服任何人。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1787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请求,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这块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就撤了。这时,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土豆从此在法国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