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回: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
上回书说到女修帮助小生拿到了灵珠子,雪巨人帮助他们离了雪藏山,把小生等人送到龙族之后,小生与青阳和女修以及龙族等人辞别。
众所周知,天皇伏羲和地皇女娲兄妹繁衍了整个人类,天皇伏羲和地皇女娲的一个儿子乘龙繁衍了白龙族和东女族以及留身谷,而青阳和女修也繁衍了赢氏和秦氏以及赵氏三个氏族。乘龙三族后来濒临灭绝,女修三族反而愈加壮大起来。
在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上有两条:
一。“《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
二。“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着。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
这两段记载一说赢、秦、赵起源于西方大后少皋,但是又说起源于北方大后颛顼的孙女女修,不知道父亲是谁。大概是一直有这两种说法,作者无法验证真假,所以全部照实记录。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颛顼氏之裔孙曰女脩,吞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
说的是:北方大后颛顼的后代孙女(一说女儿),名叫女修。女修织布的时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颗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儿子,名叫大业。大业即皋陶,
据《旧志》、《左传》记载:皋陶是舜、禹时期的士、士师、大理官,即司法长官,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皋陶,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他也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所以皋陶被后人神话为狱神。
皋陶曾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
皋陶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儿,名叫女华,女华生下大费。大费即伯益。
其长子伯益原是舜的畜马官,因养马有功被赐于‘赢’姓的同时,还把自己本族姚姓的女子嫁伯益为妻。后来,伯益因功又是被封到‘秦邑’,号称‘秦赢’,威震四海的秦始皇赢政就是皋陶长子之后。姚女后来为伯益生下两子。长子大廉,因继承了父亲驯鸟兽的技巧,被称为鸟俗氏,赵氏是其直接的传人;次子若木,为费氏。
按公认的正史《史记》记载:
大费辅助夏禹治理水土。治水成功后,舜为表彰禹的功劳,赐给他一块黑色的玉圭。禹接受了赏赐,说:“治水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也是因为有大费做助手。”舜说:“啊!大费,你帮助禹治水成功!我赐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你的后代将会兴旺昌盛。”于是把一个姓姚的美女嫁给他。大费行拜礼接受了赏赐,为舜帝驯养禽兽,禽兽大多驯服,这个人就是柏翳。舜赐他姓嬴。
大费以姚姓之女为妻生大廉和若木。其次子若木,这就是费氏。在夏启九年被封在徐(今淮河流域,郯城一带)。费氏的玄孙叫费昌,他的子孙有的住在中原地区,有的住在夷狄那里。费昌正处在夏桀的时候,他离开夏国,归附商汤,给商汤驾车,在鸣条打败了夏桀。
长子名叫大廉,这就是鸟俗氏。大廉的后人因干活兢兢业业,受到商帝太戊的赏识,被封为诸侯。
大廉的玄孙曰孟戏、中衍,身体长得很象鸟,但说人话。太戊听说了他们,想让他们给自己驾车,就去占卜,卦相吉利,“遂致使御而妻之。”赵氏祖先遂成为国君的近臣,理所当然也多受宠爱,“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赢姓多显,遂为诸侯。”
赵氏祖先还担当起守卫边疆的重任,中衍的“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
[另外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皋陶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若木就是伯益。伯益之子中潏,即仲滑,生蜚廉。]
中潏子名蜚廉,又名飞廉,“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是个飞毛腿。楚人认为他就是风伯。
蜚廉的儿子恶来,也有书说是叫恶来革,是个大力士,可以赤手搏杀猛虎。所以他们父子二人都受到了殷纣王的重用。魏武帝曹操为了形容典韦的勇猛,称之以“古之恶来”。
周武王兴兵伐纣时,恶来因忠于纣王被杀。恶来的子嗣就是女防,是秦国第一任君主秦非子的高祖父,秦始皇的三十五世祖。
《庄子》集释:龙逢比干,外篇已解。箕子,殷纣之庶叔也,忠谏不从,俱纣之害,所以佯狂,亦终不面杀戮。恶来纣之嬣臣,毕志从纣,所以俱亡。
《封神演义》中,他被描写为当时的嬖臣。继费中助纣王综理朝政。为人刁钻奸猾,翻云覆雨。善诋毁他人,喜进谗言。纣王听之信之,枉杀无辜。
当时,蜚廉为纣出使北方,回来时,因纣已死,没有地方禀报,就在霍太山(今霍山,山西霍县东南)筑起祭坛向纣王报告,祭祀时获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的字说:“天帝命令你不参与殷朝的灾乱,赐给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蜚廉死后,就埋葬在霍太山。
后世布拉格的先知卡夫卡,曾对信使这一行当作过如下描述:“使者立即踏上他的途程;他是一个有体力,不疲乏的人。一下用右臂推,一下用左臂推,他从人群中为自己推开一条道路来;假使他遇到了阻碍,他就指着自己的胸前,那儿闪耀着太阳的象征;这路,对于他比对于其他的任何人要容易走。”
活脱脱就是蜚廉的写照:蜚廉策马疾行,帝国的藩属心有别属,与三公之一的西伯勾结谋叛,不怀好意地阻碍时,蜚廉“就指着自己的胸前,那儿闪耀着太阳的象征”——太阳正是殷商先祖,少昊部落的图腾!先知就是先知,他们的光芒闪烁在任何一个时代,甚至可以穿越三千年的时间隧道,穿越千里万里的空间距离,直指本质。蜚廉很聪明,可能跟他常年远行有关。他见多识广,视野开阔,思想解放,眼看纣王无道,遂找了个为纣王寻找神石棺的借口,提前申请退休,隐居于霍太山,侥幸避过殷商亡国的杀身之祸。
蜚廉另有一子,就是恶来的弟弟季胜,是赵国的祖先。
季胜之子孟增“幸于周成王”,被赐名皋狼。
皋狼有子衡父。
衡父生了造父。造父因善于识马、养马、驾马而深受周穆王的宠幸。周穆王获得名叫骥、温骊、骅骝、騄耳的四匹骏马,造父驾车伴周穆王去昆仑山见西王母的时候,徐国的徐偃王举兵叛乱。“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以救乱”。由于造父给缪王驾车,兼程驱赶回周朝,日行千里,平定了叛乱。为表彰造父平叛中驾车有功,周穆王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赐封给造父,造父一族由此自称赵氏。
造父的第十二世孙,也是叔带的四世孙,是赵公明,“公明生共孟和赵夙,赵夙生赵衰。”人称之为“赵公元帅”,传说赵公明本是在终南山修道,得道后被封为财神。
自蜚廉生季胜以来经过五代直到造父时,才另外分出来居住在赵城。春秋晋国大夫越衰就是他的后代。
蜚廉的儿子恶来革,有个儿子叫女防。女防生了旁皋,旁皋生了太几,太几生了大骆,大骆生了非子。都因为造父受到周王的恩宠,所以他们也住在赵城,姓赵。
女修生皋陶,皋陶生伯益,伯益就是赢姓的始祖。古之所谓秦赵同宗盖出于赢氏伯益的后代风伯蜚廉:蜚廉长子恶来为秦宗,蜚廉次子季胜为赵祖。
“赵”繁体字写作“趙”,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其义:“趋赵也,从走,肖声。”“赵”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走”与“肖”二宇结合为“赵”字。赵的含义即是亲近的随从仆人。
☆.☆.☆.☆.☆.
周朝灭亡以后是秦朝,然后楚、汉、新,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其中,元朝统治一共只有八十多年。后来还有一个八十多天的,就是袁世凯。
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八十多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元朝其中一项把民族划分等级,汉族最低,可能也是不得民心的一项政策。
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同时也是中下游人民遭受灾难的罪恶渊薮。下游的黄河向以“善决善淤善徙”闻名。
元朝曾有二十多年不曾治水,任其泛滥成灾,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
元朝至正4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决口,人民游移45。8万户。燕、赵、齐、鲁及苏北、皖北、一片荒凉。
同年五月,济宁、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百、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至正八年正月河决济宁路。
23年七月河决东市、寿张、没城墙、漂屋庐、溺众生。
26年2月黄河北徙,上至东明、曹州、濮阳,下及济宁皆受其害。济宁路肥城西黄河泛滥,漂没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70余里亦如之。
由于当时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淹没州城、村寨甚多,漂没民居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那时候黄河两岸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正值中原地区大闹灾荒战乱之时,山西晋南一带却是另一番景象。那里四周都是群山峻岭,易守难攻;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正好那些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听说那里富庶,并且不打仗,便纷纷往哪里逃。如此一来,与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相比,山西倒是人满为患了。
明洪武十三年全国总人口约六千万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万人。于是,历史上最大一次官方大移民开始了。这次移民空前绝后旷古绝今的。相对于后来的下南洋和走西口以及闯关们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这次移民还有一个民间传说,说是胡大海复仇导致的:
胡大海五大三粗,相貌丑陋,带片披襟,蓬头垢面,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亲们所不齿,人们避之如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一出现,家家便关门闭户。
一日,他猝然闯而进一个财主家里,伸出毛茸茸的黑手讨要,贵妇人天生看不起人的,但是,她让然拿出了一张饼,可是却是用来给小孩子擦屁股,擦完以后也没有给乞讨者,而是喂狗吃了,然后当着乞丐胡大海的面做完这一切,就把他骂了出去。
于是,胡大海恼羞成怒,暗暗立誓: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定当报仇雪恨!
后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胡大海弃讨投伍红巾军,他膂力过人,嗜杀成性,因战功卓著,一介乞丐白日升天,成了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朱元璋于南京君临天下,大赏功臣。胡大海拒绝金银财宝田宅奴仆的封赏,只有一个请求,朱元璋应允之后听胡大海一说才吓一跳。原来胡大海正是要睚眦必报。朱元璋知他是一个杀人魔王杀伐成性,虽然踌躇再三,但是金口玉言,也只能恩准,不过附加条件是只可“杀一箭之地”。
胡大海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率兵来到河南境内,恰有一只飞雁当空飞来,胡大海心中暗喜,遂急忙弯弓射箭,羽箭正中雁尾,雁带箭南飞,飞过河南,飞向山东,飞到河北,胡大海统兵随雁杀去,杀的兴起,杀的冀鲁豫三省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真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从此变成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就迫切需要大量的外来人力进行垦荒。当然这个仅仅是民间故事。但是,主要的原因却真的是长期的战争导致。一个是红巾军朱元璋与吴王张士诚,一个是南京的建文帝朱允炆与北京的燕王朱棣。
明朝大移民前后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长达五十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几百年来与各地土著人杂陈而居,既有交流和融合,也必然有矛盾和竞争,正是在这些不断发生和消解的矛盾和竞争中,克服了民族惰性,激发了聪明才智、生机和活力。也正是在一代一代婚配、交流和融合中,优化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激活了人的各种潜在素质,在我国中原地带的人类进化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部分调查资料显示,中原一带特别是河南、山东一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
河南省的林县、孟县、汤阴、内黄、兰考、修武等大多数县份的村庄都是自山西洪同大槐树移民来此。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比较集中分布:一是今聊城市;二是今菏泽市,曹县共有自然村2276个,属明代移民建村的就有1606个。;三是德州市。
另外山东省金乡县共有村庄1247个,元朝以前建村69个,明朝建村830个,清朝建村323个,民国以后建村8个,建村年代不详17个。金乡县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滕州市现有1223个自然村,属明代建村的就有687个。现存425部族谱和碑文中,有225部族谱明确记载是明朝自洪洞县迁民来此。
其中一支赵氏族人带着一颗木香树离开赵城,先是辗转开封黄河滩,后又迁到山东省菏泽市西南,是为木香赵氏。五百年后,小生出世,天性愚钝,无德无能,感念祖宗功德,无以为报,遂以“木香赵氏”之名搜集资料,整理出女修创世纪和洪武大移民这两段故事。
洪武大移民的故事被口口相传,也传到了我这一代。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
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你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可谁也不愿迁到那里去,没办法只好制定徙民条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并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不过,有时候甚至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采用诱骗形式。官方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
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奴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凡不从者便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那些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闻讯后赶来。自然是“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悲壮情景了。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移民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
于是,这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为故乡的标志。
从山西洪洞迁移出来的移民还有几个特征,比如“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
一批批男女老幼被反绑着双手,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了。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后来慢慢习惯了背抄手走路;
需要大小便,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我要方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所以,这些移民的后代至今还有把大小便称作解手的。
再一个就是小拇趾甲是两个,说的是脚的小拇趾甲盖儿上有一道竖纹,乍一看像是两个指甲。传说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就让他们脱掉鞋子,在每人的小拇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
正是:“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