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大清早,罗斯福边起床边不顾身份地大叫起来:“上帝呀,我终于想出来了!”他急忙去找邱吉尔。邱吉尔此时正在洗澡。罗斯福迫不及待地跨到浴室门前,对邱吉尔高声说:“亲爱的温斯顿,我想出来了,你看叫联合国怎么样?”邱吉尔从漂满皂沫的浴缸里钻出来,孩子般拍了拍白白胖胖的肚皮,一脸惬意地叫道:“啊!太好了!”
于是,他们将这份宣言定名为《联合国宣言》。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也沿用了这一名称。
这就是联合国的由来。
揭去灵感的神秘面纱,还它以本来面目,用一颗平静之心去对待它,使它为我们所用,才是最主要的。
灵感作为潜思维和显思维共同酿造的一杯美酒,是极其香醇浓烈的,我们应该适时地举起它,为我们的创新加油鼓劲!
知识在于转化
知识与力量、财富、与成功之间,应该加上转化这个过程。知识不经过合理的转化、发酵,是不会成为力量、财富和成功之果的。
世上的知识分子学会了转化,不但是“孔乙己”消失的时候,也是社会大有希望的时刻。
知识的时代里,没有知识是绝对不行的,基于对它的认识,人们纷纷打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口号。这些口号是对的,在它给我们带来的激动过后,又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难道有了知识就真的有了力量和滚滚的财富吗?
现实中有很多的人并没有什么高学历,有的甚至并没有上过多少学,反而成了千万富翁,如京郊一个姓张的农村妇女,现已六十左右了,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却把个集团公司搞得红红火火,生机盎然。有些专家、学者、教授反而不如卖茶蛋的收入高,这种怪圈的出现,除去一些历史上、体制上的因素外,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有些有知识的人把知识给搞死板了。
读死书,一切照本宣科,依照书本去照章行事,“循规蹈矩”的像个小脚女人,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哪里敢越雷池一步?结果,空有满腹经纶,却成了可怜的书呆子。
由这些书呆子身上,我们看出了孔乙己的悲哀影子。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虽然站着喝酒却穿长衫,虽然寒碜地盯着盘中几颗可怜的茴香豆却满口“之乎者也”,“不多不多,我已经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但他却是个有学问的人,就连茴香豆的茴字就会四种写法呢。而最后却接连惨败,蓬垢街头,于无可奈何中惨然逝去,成了一个“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的可怜虫。
这当然是旧时穷困潦倒文人的一大悲伤,现实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的境况与斯时已大相径庭,若再如他那样可要好好的找一找自身原因了。
我以为,知识与力量、财富、与成功之间,应该加上转化这个过程。知识不经过合理的转化、发酵,是不会成为力量、财富和成功之果的。
对于这个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还是让我们转化为一个形象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吧。
河北省承德市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名字叫雾灵山风景区。由于海拔比较高,到了夏天,山顶依然覆盖着白皑皑的积雪,空气清新、凛冽,山下已经果实飘香如秋了,山腰却鲜花盛开似春,山顶寒冷如冬,游一山而品数季,引得游人如织,兴味盎然,雾灵山偏西南一隅,因山路崎岖艰险,虽然景色更美,却是游人罕至,大有人前冷落鞍马稀之感。村里的孙书记虽也多方联系组织旅游,但应者寥寥。
其实,当地即使不搞旅游业,也照样有发财之路。
其一,山上有奇特的泉水,谁家大人小孩闹肚子,喝几口立马就好。村里人常饮此泉,没有一个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更没有得癌症的。全村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和小伙子一样,健步如飞,健康长寿,难道这不是本村的一大优势吗?然而他们不懂得转化这一优势,任凭那泉水潺潺流淌。
其二,满山遍野的山野菜资源,因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形成了适合野生菜类生长发育的小气候。山野菜的种类达七八十种之多,有数十种都是令城里人“唾涎欲滴”的珍品,如大面积的山葱、山菠菜,等等,其储量可达几十吨之多。这些如金子一般的资源,不但不被利用,反而被村民们当成喂猪喂羊的饲料白白地给糟蹋了。当地的老百姓是宝山空守,坐品清贫。
这是一个真实事例,笔者曾到过那个村子。我之所以把它写出来,其实是为了说明我们许多知识分子,有时其所作所为,也如我们可爱的偏远地区的农民一样,不知道怎样把本身的渊博知识转化成一种财富。
知识转化成财富,如果狭义地理解为给知识分子本身创造价值,那是一种误解,邓小平同志说,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科学技术,也就是发明创造,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意义的财富,并由此而推动全人类文明的进程。
财富的拥有,早已不是可耻的事了,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成功的标志。
知识分子拥有的满腹才学,不能用来孤芳自赏,而是应该为社会所承认,所接纳,并为社会以及自身创造出辉煌的成果来,否则,便成了死的知识,对谁都没用。
知识的财富和价值只有通过转化。才能体现出来,世上的知识分子学会了转化,不但是“孔乙己”消失的时候,也是社会大有希望的时刻。
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篱笆墙
拆除工作与学习之间那堵篱笆墙,打破工作和学习的界限,是每个工作着的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在工作中不断地吸纳新的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益。从而达到工作和学习的双赢目的。
过去的人们,总是把工作和学习分割开来,学习就是学习,工作就是工作,一旦工作了还要学习的话,就来个“脱产学习”,这就是小葱拌豆腐一样的泾渭分明。
到了现在,对于青少年来讲,可以“专职专业”地去学习,不用思考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但对于已经成家的人来说,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一方面不工作就没有了薪水,没了薪水就没了生存的资本,人本是食人间烟火的,总不能张着嘴喝西北风度日。另一方面,不学一些新知识,就很可能被淘汰出局,再没有“金饭碗”、“铁饭碗”可捧,怎么办?
现在备受推崇的“华尔街学习”应运而出,它提出了学习的四大突破,即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界限消失;成才不必去正规学院深造;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学习新概念。
“华尔街学习”的主旨就是,拆除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篱笆墙,将工作与学习这一矛盾的对立,转化为一种相互式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之互相促进。
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同时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因其独特的自身魅力、文化底蕴和无限商机,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无数好奇者和探索者,使他们加入其中。来自沈阳的刘晓娟便是其中的一员。
刘晓娟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北京,几经周折来到一家大报社当了一名记者。
新闻媒体,对于一个学新闻专业的女大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刘晓娟开始的时候,也是踌躇满志,准备好好地大干一场,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记者。
可是,到报社没几天,她就发现自己错了。原以为当个记者无非就是到下面去采访采访,回来写篇稿子完事。谁知,真的工作起来,远不是那回事。
作为一名记者,不但要有敏锐的新闻目光,能抓住新闻热点,还要有必不可少的文采,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不但要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还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等专业知识做依托;不但要有一定的仪表,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等。总之,一位出色的记者必须是一位综合素质极佳的全才才能胜任。
她不想丢掉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又感到非常吃力。这使她很苦恼,原先无拘无束的一张笑脸,一时间布满了乌云。
对此,报社里的“老记”们向她建议,她的窘境主要是因为她的经验不足和相关知识的紧缺造成的。应抓紧为自己充电,多学一些东西。
她想想也是,原以为北京的就业机会多,但是,竞争的人也多呀,各式各样的人才遍地都是,稍不留神,就会被别人给挤了,抢了自己的饭碗。
于是她每天从报社出来,不是去自己“租来的家”,而是直接去英语、电脑班“升级”自己,星期六、日就一头扎入专业学校,一天到晚,忙个没完。
工作、学习紧得让人无暇他顾,时光也在不经意间划过了半年,她自己倒没觉得什么,领导却夸她大有长进,同事们也都说,小刘已经成熟了。
拆除工作与学习之间那堵篱笆墙,打破工作和学习的界限,是每个工作着的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在工作中不断地吸纳新的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益。从而达到工作和学习的双赢目的。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工作中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这是针对自己工作中的某些知识欠缺去学习,而不是去系统地像大学生那样哪门功课“一个都不能少”。当然,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有好处,但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博”上下苦功,反而不如在“专”上努力,因为这样更直接、更有效。
更好地工作需要一些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把两者有机地协调起来,也是提高素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