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3900000040

第40章

刘伯温就开始泄露道:“朱先生您将统一中国,但太子可能无法即位,皇太孙能即位,却是个文运高照的书生,可能要坏事(我明一统移南偏北阙,虽然太子是嫡系,文星高照妨皇孙)。”

由于朱元璋是真龙天子,所以下凡前和神仙交流过,所以能听懂这天机。他“哦”了一声,说:“你说的坏事,指的就是燕子飞入应天城吧?”

刘伯温说:“是的。”

朱元璋问:“然后呢?”

刘伯温清了清喉咙,慢条斯理地吟咏起打油诗来:“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朱棣称帝后,年号永乐)。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秃顶人指的是朱棣的顶级谋士姚广孝,此人是个和尚,朱棣进南京城后,把建文帝的文臣武将杀了个精光,很多人都跑掉了,这说的就是英雄一半尽还乡)。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朱棣五征北方的蒙元残余,保证了明王朝的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老拣金精龙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1449年,第六任帝朱祁镇亲征,被蒙古人活捉。明帝国又立了朱祁钰为帝。朱祁镇后来被蒙古人放还,做了七年的囚徒后,发动夺门之变,把皇位重新夺回)。”

听到这里,朱元璋感觉有点乱,就问:“之后还有什么事吗?”

刘伯温回答:“天下大乱啦。”

刘伯温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明王朝从朱祁镇重新复位后就开始乱了。我们都知道,明王朝灭亡的三大要素宦官之乱、党争、内战中,宦官之乱是最主要的要素。朱祁镇时期的宦官王振开先河,就是他怂恿朱祁镇亲征,朱祁镇才被活捉的。朱祁镇之后的各个皇帝,似乎离开太监就活不了,于是导致了太监擅权,直到明朝灭亡。朱见深(明宪宗)信赖的汪直、朱厚照(明武宗)信赖的刘瑾都是太监,尤其是刘瑾,几乎把明帝国掀了个底朝天。后来的朱厚熜(明世宗)时代虽未出现出色的太监,却出了个奸贼严嵩,朝政一塌糊涂,帝国乌烟瘴气。到了朱翊钧登基后,明帝国已是奄奄一息,幸好有张居正变法,为明帝国延缓了些时日。刘伯温想说的是,朱祁镇之后天下大乱,既是上天的指示,也是世俗中的事实。

朱元璋听到这里时,大为震惊,问道:“谁敢乱我天下?”

刘伯温直接泄露出对明王朝伤害最深的一个太监:“谁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魏忠贤)。”

魏忠贤是朱由校的心灵导师,身边的大红人。朱由校有着艺术家的气质,在手工艺制作领域成就非凡,对做皇帝没有一点兴趣。于是,皇帝的权力悄悄地滑到魏忠贤手上。魏忠贤利用这至高无上的权力,编织自己的权力系统,排除异己,到天启后期,明帝国的行政系统被魏忠贤拆得七零八落,朱由检上台后,居然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重组政府!

朱元璋当然听不明白刘伯温说的“八千女鬼”是什么玩意,他以为是父子争国,因为他根本想不到他的帝国会被太监搞乱。建国初期,他对太监的防范相当严厉,专门制作一牌挂在宫门上,上面写:太监不得干政。甚至连太监识字都不许。太监稍有差池,就会被杖毙。太监在朱元璋眼中只是废物利用。世事无常,人算不如天算,明帝国太监干政可作一明证。

刘伯温纠正他对“八千女鬼”的误解,说:“非也!树上挂曲尺(指明朝朱姓),遇顺则止(李自成建立的政权称为大顺,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朱元璋还是没有完全理解,刘伯温就又重复了一遍明帝国的灭亡过程:“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崇祯吊死在煤山,煤山又名万寿山,祖宗的意思),八侯不复朝金阙(李自成围攻北京城时,崇祯皇帝要各地勤王,但没有人来),十六孩儿难上难(明朝从太祖朱元璋至崇祯皇帝共经历十六位传人)。”

见朱元璋仍然沉浸在愚昧的泥潭中,刘伯温就卜卦曰:“木下一头子,目上一刀一戊丁。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戊子己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木下一子就是‘李’字,目上一刀指‘自’,一戊丁指‘成’字,就是说明朝末年李自成自立为闯王,与另外一位军阀张献忠兴兵作乱,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李自成抢夺其爱妾陈圆圆,大怒之下大开城门引清兵入关,终导致明朝彻底灭亡)。”

朱元璋还在泥潭里:“偶遭饥荒,平常小丑,难道我的天下就这样玩儿完了?”

刘伯温回答:“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喜见子孙耻见日,衰颓气运早升天,月缺两耳吉在中,奸人机发走西东,黄河涉过闹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崇祯崩于梅山,煤山的谐音——你的江山是玩儿完了)。”

朱元璋一听说是梅山,急忙问:“难道有人在梅花山作乱?朕从今命人看守,可以避免否?”

刘伯温摇头,道:“迁南迁北定太平,佐王佐帝定牛星,运至六百又得半,梦花有子得心惊。”

朱元璋这回高兴了,他说:“大明有六百年之国祚,我知足啦。不过,您可否留下锦囊一封藏在库内,世世相传,到危机时刻,打开它,拯救我的后代。”

其实,刘伯温说的六百又得半,是六百的一半。明王朝1644年灭亡,后来又有南明四朝的反抗满清,直到1683年,台湾的明朝将军郑克塽投降满清,明帝国才算彻底玩儿完,共计315年。

朱元璋要他留下锦囊,刘伯温说:“我也有这个意思,但我还是把天机都泄露完再说。”于是就继续泄露道,“九尺红罗三尺刀,劝君任意自游遨,阉人尊贵不修武,唯有胡人二八秋。桂花开放好英雄,拆缺长城尽孝忠(吴三桂将城门打开给北方满人入关)。周家天下有重复,摘尽李花枉劳功,黄牛背上鸭头绿,安享国家珍与粟,云盖中秋迷去路,胡人依旧胡人毒,反覆从来折桂枝(历史再次出现,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最后被胡人平定)。”

朱元璋问:“这个胡人所建的国号是什么呢?”

刘伯温说:“水浸月宫主上立(‘清’字)。禾米一木并将去,二十三人八方居(八旗军之编制)。”

朱元璋大惑不解:“二十三人就把我的天下搞乱了?”

刘伯温说:“是的。”

朱元璋再问:“这些人生长何方,若何衣冠,治理天下的能力如何?”

刘伯温回答:“还有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忧,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嫦娥配民夫。”

朱元璋听明白了,还是不解:“人说胡人建国无百年,这个胡人建的国家居然有二百余年之运?”

朱元璋对历史显然是半瓶子醋。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固然没有百年,可鲜卑人建立的北魏(386-557年)有171年,女真人建立的金(1115-1234年)有119年,党项人建立的西夏(1038-1227年)有189年,而契丹人建立的辽(907-1125年)长达218年。

刘伯温没有用这些历史反驳朱元璋,而是接着泄露他的天机:“这个胡人建立的国家开始时是用血液浇灌出来的——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行人一半僧(清朝百姓头发一半光头一半扎辫子),赤头童子皆流血,倒置三元总才说(清军针对明朝遗民反抗剃发令的军事行动,于是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须是川水页台阙(顺治),十八年间水火夺。庸人不用水火臣(康熙),此中自己用汉人(康熙开始学汉语及用汉人),卦分气数少三数,亲上加亲又配亲。”

朱元璋听到这里,大叫道:“胡人用汉人,水夺火灭,又亲上加亲,驸马肯定要作乱吧?”

刘伯温摇头:“他们好得很呢——螺头倒吹也无声,点画佳人丝自分,一止当年嗣失真(即雍正在位十三年)。泥鸡啼叫空无口,树产灵枝枝缺魂。朝臣乞来月无光,叩首各人口渺茫,一见生中相称贺(乾隆)。逍遥周甲乐饥荒(清乾隆时国富民强,被称为盛世,而且这老家伙很能活,在位六十年,可他死后,盛世一去不返)。”

朱元璋急忙问道:“这下他们该灭亡了吧?”

刘伯温回答:“早着呢。虽然治久生乱,国家困苦,民怀异心,可气数仍在——廿岁力士双开口,人又一心度短长(嘉庆年),时佐寺僧八千众,火龙渡河热难当,叩首之时头小兀(道光皇帝),嫦娥虽有月无光(在位三十年,中国一片黑暗,太平天国起义)。太极殿前卦对卦(咸丰的“丰”字),添香禳斗闹朝堂,金羊水猴饥荒岁,犬吠猪鸣泪两行,洞边去水台用水,方能复正旧朝纲(同治)。火烧鼠牛犹自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虎入泥窝无处藏(清朝末年洋人及列强瓜分中国)。草头加上十口女(慈禧),又抱孩儿作主张(慈禧控制了光绪)。二四八旗难蔽日,思念辽阳旧家乡(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光绪和慈禧逃往热河,思念故京)。东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狮(各国的代号),分南分北分东西(各国在华建立势力范围)。偶逢异人在楚归,马行万里寻安歇,残害中女,四木鸡,六三人(外国在华残害百姓),不识山水倒相逢。黄龙早丧赤城中(光绪被囚禁瀛台),猪羊鸡太九家空,饥荒灾害皆并至,一似风登民物同。得见金龙民心开(孙中山),刀兵水火一齐来(辛亥革命),文钱斗米无人籴,父死无人兄弟抬(辛亥革命后中国军阀割据,兵灾连连),金龙绊马半乱申(孙中山于中国尚未统一就在北京病亡)。二十八星问土人,蓬头女子遇蓬头,揖让新君让旧君(袁世凯违反协议,先破坏临时约法,后称帝)。”

朱元璋听完这一大套,根本没有进入耳内,他最关心的是灭掉他国家的胡人是否亡了:“胡人至此败亡否?”

刘伯温没有回答他,而是继续泄露天机:“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炮响火烟迷去路,迁南迁北六三秋(中华民国成立后,先有袁世凯称帝,再有张勋复辟,南北分裂,军阀混战,多年内战后,到1929年才形式上统一,1929年是民国十八年,正是六三一十八之数)。可怜难渡雁门关,摘尽李花尽灭胡。黄牛山上有一洞,可藏一万八千众(台湾约一千八百万同胞)。先到之人得安稳,后到之人半路送,难恕有罪无不罪,天下算来民尽瘁。火风鼎,两火初兴定太平,火山旅,银河织女让牛星,火德星君来下界,金殿楼台尽丙丁,一个胡子大将军,按剑驰马察情形,除暴去患人多爱,永享九州金满赢。”

这就是云雾缭绕的《烧饼歌》,作者被署名为刘伯温。我们应该注意,《烧饼歌》中的解析词,都是事情发生后加上去的。先有这件事,然后才有《烧饼歌》中的解析。《烧饼歌》是字典,只有先有了一个字后,这个字形才有意义。没有那个字,字典里关于那个字的解释,就毫无意义。

《烧饼歌》不一定是刘伯温智慧的结晶,但人们希望是他智慧的结晶,因为他是个大仙级的人物。人们寄予了他太多的希望,所以,《烧饼歌》就成了刘伯温的作品。

朱元璋关心的不是《烧饼歌》那千年的预言,他最关心的是刘伯温答应给他后代的那个锦囊。

我们欢迎神仙降临,并不是我们喜欢神仙本身,而是喜欢神仙给我们的礼物。朱元璋希望刘伯温给他的礼物就是那个锦囊。

刘伯温第二天就把那个锦囊交给了朱元璋,其实它是个四方盒子。他对朱元璋说:“你的后代只有到了危机时刻,并且无法解决这危机时,才能打开。否则,这个锦囊就是个普通盒子。”朱元璋记下了。

如你所知,多年以后,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从北京南下,直捣南京,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在南京城里一筹莫展。朱棣攻陷南京城之前,朱允炆无限期待地打开那个大盒子,只见里面有如下物件:剃刀一把、佛珠一串、袈裟一件、和尚合法证明文件度牒一张。朱允炆一看到这些物件,顿时垂头丧气。但他突然灵光一闪,抄起剃刀。如你所知,在传说中,朱允炆出家了,保住了一条命。

也许有人会说,刘伯温给朱元璋的锦囊简直太失水准了。他应该给这样一个锦囊: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咒语。

不过,刘伯温早就预料到天道是朱棣当皇帝,他给的锦囊只是让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可以活命罢了。

《烧饼歌》是刘伯温成神之路上的一座丰碑,围绕着这座丰碑,有无数刘伯温未卜先知和奇技百出的故事来完美他的神仙形象。

1366年,朱元璋吃着烧饼和刘伯温沉浸在将来的往事中时,朱元璋兵团和张士诚兵团正在战场上殊死搏斗。刘伯温的神仙形象已经被塑造完成,朱元璋的终极梦想也即将实现。看上去,一切都那么美好。

神仙不信神

一个心灵极其脆弱的人,一遇事就去拜佛求佛。有一天他发现一位留着满头卷发的和尚跪在佛祖面前,定睛一看,发现跟佛祖相貌一样。此人对这一造型极为惊讶,问:“你整容否?怎么和佛祖一个模样?”

和尚回答:“我就是佛祖。”

此人又是惊讶,问:“为何拜自己?”

佛祖说:“求人不如求己,信佛不如信自己。”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意淫出来的心灵励志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外援,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如果让刘伯温来理解这个故事,他就会得出这样的感悟:神仙是不信神的,只信自己。

刘伯温不相信世界上有神仙存在,他的种种恍恍惚惚的神仙事迹,只是他相信自己能力的结果,他自己就是问题的解答,他头顶上从来没有神仙之光照耀。

他曾在《郁离子》中悲愤地问道,如果世界上真有神仙,那他们的善恶标准是什么?是和人间的善恶标准一样吗?如果一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乱世,生灵涂炭?如果不一样,那即使他们神通广大、三头六臂,我们也没必要信奉他们,因为他们在我们看来就是魔鬼。我们认为善的,他们认为恶;我们认为恶的,他们认为善,这简直比魔鬼还令人恐惧。

刘伯温还说,即使这个世界上真有神仙,我们也没必要对他们顶礼膜拜,因为他们也会死。因为他们如果如人形,那必是人生出来的。人是必然走向死亡的动物,所以神仙也会死。

他又谈到浩荡的、在别人看来是无所不能的天,说,天不过是一团气,天做不到的事,人却能做到。比如天下雨,它自己不能用水桶接雨,而人却能。

西方人说,上帝是万能的。也就是说,上帝什么东西都能制造出来。但有人却提出,上帝是否能制造出一块他自己搬不起来的石头?

这个问题就不好答了,如果上帝能制造出这样一块石头,可他却搬不起来,说明他不是万能的。如果他不能制造出这样一块石头,一目了然,他更不是万能的。

刘伯温在搀扶着朱元璋走向光明之路时,他运用的全是自己多年以来蕴藉在胸的能力,而非有天助。他在中国传统神秘科学上的造诣是精深之极的,可很多人却把这种后天学到的能力当成是他先天而来的智慧。

朱元璋和李善长曾在一起论述天下人物,李善长说:“宋濂是个象纬大师。”朱元璋拼命摇头,说:“依我看,刘伯温才是。”

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的象纬、占卜之术已是出神入化,如果不是刘伯温天生具有超人的聪慧,那他不可能有这种超自然的料事如神的能力。刘伯温的料事如神的确有使人惊讶之处。

朱元璋有天夜里做了个梦,他梦见三个相貌比他还要诡异的人并排站在一起,共戴着同一顶帽子,而帽子上全是血迹。醒来后,他认为这是个凶兆,命人按他的描述去找那三个相貌诡异的人。他的手下行动迅速,很快就把三个奇丑无比的人送到他面前。

朱元璋正要下令将其处决,刘伯温来了。问明了情况,说:“三人共戴一顶血帽,是一个‘衆(众的繁体)’字,这是得众的征兆。”

同类推荐
  • 睡美人(下)

    睡美人(下)

    一个叫杜林的小镇,成了这种新型全球性传染疾病的重灾区。这种疾病被称作“奥罗拉流感”,只有女性会被感染。它的症状是:被感染的女人睡着时会被包裹在像茧一样的黏糊糊的薄纱里,宛如一大团棉花糖。更糟的是,如果有男人因为害怕而破坏了这层薄纱,他的母亲、姐妹、妻子或是女儿就会变成攻击他的杀手。必须有人在这种疾病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前,找到疾病的源头,以及解决的办法。谁是那个被选中的人?只有一位女性——埃薇,没有被感染。她和别人不一样,她能和动物交谈。她仿佛冥界的使者,只身走进了男人们的世界。她是谁?为什么没有被感染?世界还能回到正轨吗?
  • 巴山夜雨(2)

    巴山夜雨(2)

    《巴山夜雨》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曰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 一个人的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

    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情人的角度上,虽然彼此爱着,可是只要触到现实的东西,就会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干净利落,没有痕迹。漂亮好像穷人阳台上的大白菜,气质就是小资的哈根达斯。要想证明一份真爱,你只要做两件事情:一佯是假设你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一件是假设你现在特需要钱。一个爱你的男人会怎么样呢?看来不仅仅是男人绝情,女人狠起来比男人狠多了。刚才还温情万种,现在就犹如路人了。想想也不是人家的错,谁让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呢!
  •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套装)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套装)

    梁晓声先生以直面现实的态度进行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精致的文学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他真诚而又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他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史性与诗性的综合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 腥

    本书是一部以气味为主角的神秘小说。神秘的放蛊女贯穿始终;爱情和命运在此全都散发出诡异的味道;对每个人来说,活着真的成了一场残酷的历险。民国战乱岁月,技艺高超的画师宋柯来到唐镇。镇上有人接二连三地死去。一连串恐怖事件的背后,有个怪异女人的身影若隐若现,而宋柯却陷入了她的热恋。唐镇的命运卷入其中,很多人蛊毒而死,或是病魔缠身,遭受生不如死的痛苦。在战场上历经生死的壮汉游武强回到唐镇,怪异女人的徒弟对他恋而不得不决定放蛊杀死他。唐镇的命运将会何去何从?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唐镇人将会表现出怎样复杂的人性?
热门推荐
  • 反派养成男主记

    反派养成男主记

    讲的是,某渣女反派在穿越各个小说,在养成男主任务中,潇洒自在,还不忘勾搭各个钟意的女配,勾搭来勾搭去,最后被某个黑化男主扑倒并囚禁了起来的故事。(某渣女危险地眯起了眼睛:谁是渣女,信不信我在你背上插两三刀试试,嗯?)(躺在地上装死地作者君:……)
  • 任性天王

    任性天王

    有了超级任性系统,谁能比方小乐更任性!从任性的保安,任性的老师;到任性的歌王,任性的影帝。方小乐一路任性,留下一路风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催更侠

    催更侠

    “拖更是原罪,催更是责任!”林凡翘着二郎腿,审视着网文圈的一举一动“今天不写到5000字,别想休息!别问,我就是催更侠!”(本文纯属娱乐,涉及到让人不爽的片段请快进跳过)
  • 一叹轮回

    一叹轮回

    一叹轮回一浮生,几度生死几分深。就算我踏平万界,逆转轮回,我也要把你找回来。
  • 我的天仙冰山总裁老婆

    我的天仙冰山总裁老婆

    一张婚约。欧洲死神回归华夏,开启都市惬意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元武尊

    太元武尊

    鼎元大陆,强者为尊,在这里弱者渺小若蝼蚁,强者浩大如山岳;甚至一些至强者可以劈江断海,开山裂石;更有大神通者可破碎虚空,斩破轮回!大学生龙啸天偶得玉鼎穿越到一落魄少爷身上,靠着玉鼎中无尽的丹方以平庸的资质一步步踏上无上巅峰,成为了即使是天才也要仰望的存在!后一步步强大,重返家乡报仇。在修仙界做出了一番事业。修为分为练气、筑基、心动、金丹、阴虚、元婴、分神、渡劫八个阶段
  • 无敌路

    无敌路

    问红尘逍遥今生,叹前世哀怨情仇!他身上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个平凡的人,不幸坠楼,却又有幸重生。一条神秘的路,到底来自那里,又通向何方?它又隐藏着怎么样的秘密呢?
  •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充满了哲理的语言和丰富的思辨。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比较容易地读懂《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并能够从中汲取幸福的智慧,《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特采用“与罗素相约在微博”的这种当代流行的文化形式来拉近读者与罗素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距离,通过“微博式”方法,将罗素的精辟话语进行深刻阐述、剖示和拓展,让读者对幸福这个概念以及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实在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