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生存就是学会让生命保持健康成长的状态。孩子的健康状态,不仅指身体无病,更指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健康。心理包括情感、性格、意志、毅力等。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儿童心理健康还有待加强。
日本儿童的心理合格率比较高,这跟他们从小就接受儿童心理教育有关。在日本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气温在零度左右的日本街道上,一队排列整齐的小学生在进行早炼,男孩穿着短裤,女孩穿着短裙,个个精神抖擞喊着口号,这种训练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再来看我们中国的孩子。这样的场景也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蹦蹦跳跳的是孩子,背着书包的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里,对着没有削过皮的水果,孩子说"我不吃";面对鲜美的鱼,孩子更是等着家长剔完了刺才放人口中;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有哪个新潮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少穿一点衣服,马上便会招来别人关心的责问。内因和外因综合起来造成这样的现实:孩子们被捧;被骄、被惯着,他们被那些"爱"他们的人设置的屏障重重地保护起来,最大限度地远离了困难和挫折,而他们的心灵却在这重重护护之下变得日益脆弱。事实已经作出回答:有的孩子因为迟到几分钟,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就心理难以承受而跳楼身亡;有的孩子因为同伴之间吵几句嘴而走上轻生的道路。严峻的事实提醒我们,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正是对他生命力的削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翁在河边垂钓,两个年轻人走来,都非常羡慕老翁鱼篓中闪耀金光的大鲤鱼。其中一个聪明人说:"老丈,您的鱼太美好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将金色的大鲤鱼送给了他。另一个愚钝的人说:"老丈,你的渔艺太神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让他坐下静心学习垂钓。多年过去了,两个年轻人也成了老汉,聪明人因为只会吃现成的而一事无成,而愚钝者却凭着自己手中的渔艺和耐得寂寞的劳动,成为富有且受人敬重的人。故事中所谓的聪明人不过是自作聪明的目光短浅者,而所谓的愚钝者却是大智若愚的、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们,你们是应该继续不辞辛劳地抓鱼给孩子吃,还是努力教会他们捕鱼的本领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也是教育的核心。为了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未来的强者,那你一定不能对他大包大揽,而要教会他生存与学习的本领和方法。
教孩子"富日子穷过"
现在,许多家庭物质条件好了,又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长一门心思地想让孩子尽量过得舒服些,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口袋里零花钱不断,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怕孩子吃了苦。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使孩子不知一饭一粥来之不易,二是使孩子生活难以自理,将来更难以自立于社会。作为家长必须认识到:今天的天堂,难遮明日的风雨;如果从小不让孩子吃点"蹲苗苦",将来"庄稼"就难以长好。
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家庭里都会听到这样的话:"妈妈,我要喝水!""别急,妈妈这就给你去倒。""爸爸,这道数学题我不会做!"别急,爸爸马上就帮你做。""妈妈,我今天上学觉得很累。""别急,从明天起让你爸爸骑车子送你、接你!"……类似这种"关怀备至"、"包办代替"的父母比比皆是。众多的家庭中,孩子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其实这并不是好事。一些调查资料表明:当今怯懦、怕吃苦和娇气的儿童数量显著增多,这与他们的生活过于优越、依赖有关。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一场称之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由此拉开了序幕。
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
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纷纷脱落,这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得酸痛的双肩,轻松地又说又笑起来。有个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一见医生泪水滚滚。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
矮小的日本男孩黑木雄介也生病了,他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背包,他却不从,让他坐车,他更是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回去怎么向老师和家长交待?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喘息了一会儿,又爬起来继续前进。
下午,风雨交加,路变得更难走了,踩下去便是一脚泥水。当晚7点,队伍抵达了宿营地。第二天出发之前,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先生驱车赶来,看望了两国的孩子。这时,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将孙子接走。谁知,他只鼓励了孙子几句,毫不犹豫地乘车离去。这让人想起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坏时,某地一位少工委干部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中日两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何等的不同。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夏令营宣告闭营,宫崎市议员乡田先生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天空蓝不蓝!""蓝"!"你们还来不来!""来!"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日本人满面笑容离开了中国,神态很轻松,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短短的一次夏令营,暴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几乎是空的,装样子,只有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中国孩子便把水喝光、食品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持。这不能不令我们反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什么样的下一代,牵动着许多有识之士的心。在"全国关心下一代研讨会"上,与会者在肯定我国青少年的主流是好的同时,对目前青少年教育现状忧心忡忡。他们有一种共识:这一代的青少年在许多方面如知识量、信息量大大超过了上一代,但他们又普遍缺乏一种精神,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
有位学者说了一句震人心扉的话:"再富也要苦孩子。"这句话和"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看似对立,实际上又是统一的,它是指对家长来说:不管你多么富裕,生活条件多么好,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出发点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生理和心理学家提出,要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让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体验饥饿与寒冷,耐劳与吃苦,困难与挫折。许多事例证明,童年和少年经受的困难、挫折和磨炼,是日后成才的资本。
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陈章良,出生在福建省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里,他9岁入学,26岁获博士学位,28、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30岁获联合国青年科学家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连续完成"四级跳",这是与陈章良的父母对他的教育,尤其是吃苦耐劳的教育分不开的。
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要想使孩子将来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承受力,以便将来能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极限的考验。为此,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游戏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忍耐力。
《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中就介绍了锻炼孩子忍耐力的一刊、游戏。当孩子10岁时,父亲在暑假里为孩子设计了一次奇特的"忍耐力训练"项目:捏冰一刻钟,若孩子做到了,父亲就送给孩子一本书。为此,父亲在冰箱中为孩子冻了结结实实的一大块冰,让孩子握着开始计时。到第二分钟,孩子就感到手冻得刺骨地疼痛,她急忙拿起一个药瓶看上面的说明以转移注意力;到第三分钟,孩子感到钻心地疼痛;到第四分钟,孩子感到骨头被冻僵了,但咬牙忍着……后来,手由痛变麻,直到完全麻木,终于坚持到一刻钟。
其实,除了捏冰,还有很多办法可以锻炼孩子的忍耐力。比如双手端一碗水平举胸前,看能坚持多长时间;踮着脚尖站立;运动项目中的曲臂悬垂……这些活动一是要求孩子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具备较强的身体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孩子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毅力,能坚持。
陪伴自己的孩子玩游戏,对培养孩子的智力大有好处,同样有助于孩子忍耐力的培养。不少孩子在下棋时,发现走错了,常常向父母提出悔棋,有时甚至已走了好几步了还要回头重来,做父母的往往都会迁就孩子。在教孩子下棋时,有时允许孩子悔棋有利于孩子提高棋艺。但是,父母在陪孩子下棋时,应切忌让孩子悔棋。因为下棋虽然只是娱乐活动,但也有明确的竞技规则,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树立规则意识,这样,孩子进入社会后才会遵从基本的社会规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现在不少孩子在成长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主要症结往往就在于心理承受力过低,容易被一些意外的挫折打倒。所以,父母一定要加强孩子忍耐力的锻炼,铸就孩子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
让孩子正确对待逆境
家庭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应在于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因此父母应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克服日常生活中的依赖心理,敢于把孩子"逼"到必须自己解决困难的境地。这应该说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护,而并非是对孩子的无情。
有位知名的企业家在上小学的时候,父母让他到离家很远的一位亲戚家去帮忙。由于带的行李较多,匆忙中他把父母给他画的路线图和装有路费的钱包忘在家里了。当他走了四五公里到达车站时,才发现自己的疏忽。当时天色已晚,他没时间回家去拿,于是站在车站,希望父母发现他的疏忽能及时把钱包和路线图送来,但是等了好半天,也不见父母的身影。正当他不知所措时,突然发现车站前有一个废品收购站,于是他就考虑自己身上的什么东西最值钱,最后他卖掉脚上的鞋,买了车票,赤脚到了目的地,通过打听找到了亲戚家。
现在的父母处在故事中的情况下会怎么样呢?现在的孩子出门之前,什么东西都是父母给准备好;孩子出门之时,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孩子走后若发现有什么东西没带上,父母往往比孩子还惊慌失措,赶快追在孩子后面给送去;天突然下雨时,父母总是赶快拿雨伞去接孩子。父母总是不给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不给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孩子怎能离开父母的庇护,逐步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呢?所以,不要害怕孩子面对难题,有时父母知道孩子遇上困难了,只要不是不可逾越的困难,父母不妨佯作不知,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生活在父母身边,生活安定。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安定、舒适的家庭生活,去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环境,体验平时所体验不到的艰辛,借助"他山之石"来磨炼孩子,让孩子更全面地理解生活,增强适应性。这会使孩子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浙江日报》刊载的由记者王成志采写的《慈母的"狠心"》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故事。家住重庆市江北区中兴路的中年妇女贺素碧为了根治儿子乱花钱、爱吃零食、痴迷打游戏机、拿人家东西等不良习气,"狠心"地把7岁的儿子从都市"流放"到川东一个偏僻而艰苦的农村,专门让孩子"吃苦"、"受难"。在农村,由于优秀教师白应芳的教育,她的独生子终于克服了不良习气,功课全优,加入了少先队,还当上了班干部。
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假期里把孩子送到乡下的亲戚家去生活一段时间。孩子在外人家中,会发现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不方便,不像在自己家里那样随心所欲。离开了父母,孩子也无法撒娇,对不习惯的一切都只有忍着,强迫自己适应--吃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住到处都是蚊虫的房向,没有游戏机可玩,甚至没法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一切和自己家中完全不同。
然而,正是在这陌生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学会忍耐,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和生活。而且,通过与他人相处,孩子还能更善于观察他人。这种体验,能有效地拓展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生活。而对陌生的新环境,孩子虽然会觉得不习惯,但同时也会对新生活抱以极大的热情,充满新奇的喜悦,因而也会鼓起勇气去战胜困难。心中满怀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吧,相信这会使孩子从体魄到精神面貌都发生令人可喜的变化。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将更加激烈,它要求人们去迎接和适应这种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为使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不致被淘汰,家长们就必须在家庭教育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上海有一名叫连俊的家长,是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由于自己寸步难行,天天坐在家里,所以常常和孩子对弈。下棋时他既不给孩子让棋,也不准孩子悔棋。有时孩子连着输棋,哇哇大哭,他也不让。连俊这样做,只是要孩子明白:在家里,父母可以让你,但在社会上,别人不一定让你,困难更不会让你。由于他从小对孩子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使他的孩子连晏杰从小就有很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他学习刻苦,进取心强,品学兼优,在小学阶段先后获上海市十佳礼仪少年、上海市"金爱心"学生,上初中后又获得"天源杯"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第一名。连晏杰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虽然我现在下棋时早已能战胜父亲,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父亲教会我"不服输"的精神,所以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怕,都愿意去克服。"
许多家长常与孩子做竞争性游戏,但遗憾的是,他们往往
于抓住这一机会,通过扮演适合的角色去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有些家长在和孩子玩游戏时,常常为了让孩子高兴而故意输给孩子,而孩子往往并没有意识到家长在让自己,反而认为自己很能干。有些孩子虽然感受到了这是家长在故意让自己,但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