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天赋及特有的身心发展状况引导孩子,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如此可能会造成错觉和迷失,使孩子失去可贵的自我肯定态度。尊重孩子并非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而是依照孩子的需要和条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教导。尊重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安全感,有助于他人格的健康发展。
自尊是孩子的本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基本需求有五个层次:第一是生理需求,第二是安全需求,第三是被爱需求,第四是被尊重需求,第五是自我实现需求。可见人都有尊严,都有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本能需求,这是人的本性。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少儿的自尊意识早在4~6岁便已形成,此时他们已能区分"好的我"和"不好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日益提高。诸如对孩子频繁的哕嗦,居高临下的训斥,甚至拳脚相加的肉刑等种种错误做法,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孩子有着非常复杂、灵敏的感觉系统,他又有像成人一样希望被尊重的需求,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务必要谨慎,要慎言、慎行,要三思而言,三思而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领会这个原则,并认真按照这条原则去做的家长却不多,他们常常站在成人的立场上,用成人的思想、方法来教育孩子,而不考虑孩子的想法、愿望,忽视孩子的尊严。
一次,一位母亲带她上初二的儿子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她当着孩子的面开始数落他的不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学习没兴趣。讲着,讲着,孩子皱起了眉头,但妈妈不在乎儿子的情绪变化,继续讲;孩子噘起了嘴,她还在继续讲。孩子明显地表示不满意了,他不回答任何问题,母亲仍不肯住口。最后,孩子气乎乎地站起,面对着墙壁,鸣呜地哭出声来。
这样的教育方法,除了伤害孩子的自尊,别无他效。父母的其他一些错误做法还有:当着同学、朋友的面揭孩子的短,频繁使用的语言暴力,情感虐待,不信任孩子等。
有一位母亲讲述了她的经历。有一次,她读初中的儿子"考砸"了,因害怕大人唠叨没完,就谎报了成绩,直到卷子发下来,母亲才知道受了骗,于是狠狠教训了儿子一顿。以后,无论是测验还是考试,她都预先到老师那儿打听成绩,再找儿子核对。一次,老师报错了成绩,两人自然没能对上号。母亲大怒,说儿子又在撒谎。儿子不服,反问她:"你怎么知道我在撒谎?"母亲就将到学校打听成绩的事说了一遍。谁知儿子听罢扭头就走。从此,再问成绩的事,他死活都不开口。这位母亲后来才知道,自己背着儿子去学校打听成绩的事,极大地伤害了儿子的自尊。
孩子陷人烦恼,孩子出现与大人不合作,往往都是因为失去了父母的信任。可见,父母和子女交往,互相尊重,彼此信任是多么重要。父母首先要尊重与理解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友谊,为教育好孩子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孩子信任父母的标志,是他遇到问题时能找父母解决,把父母作为知心朋友对待。因为他知道父母是最关爱他的人,一定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孩子就会把他内心的秘密透露给父母,并相信父母一定不会辜负他的信任。
为了建立子女与父母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家长必须起主导的作用,为此要做到:
①真诚。真诚地向孩子敞开你的思想和感受。当你对孩子的教育工作没有做好时,你可以说你很烦恼;如果对孩子的表现很不满,直接对他讲出来要比用隐讳的方式更好。
②必要时认真承认错误。父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妥的做法甚至错误。如果能坦诚地面对这些过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向孩子说明情况,纠正自己错误的做法,弥补父母失误带来的损失,就能将坏事变成好事,孩子不仅能通过一件具体事情懂得一定道理,而且能从父母身上学到敢于修正错误的好品质。相反,如果父母文过饰非,坚持错误,那么就会给孩子留下"父母不会有错误"或"父母犯错后从来不承认"的印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③保持始终如一的信任态度。对孩子的信任始终如一,是孩子对父母信任的基础。当孩子预先知道家长对他的行为将怎样对待时,他们就会感到比较安全。这种安全感也是构成孩子对父母信任的重要因素。
与孩子做平等的交流
人与人之间经常需要思想上、感情上的平等交流,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而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一个3岁的小女孩很愿意与隔壁邻居的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亲讲,原因在于,这位叔叔跟她讲话时是蹲着的,与她一样高,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他们的关系是平起平坐的。而爸爸跟她讲话时,是居高临下的,无论站着、坐着都比她高;父母与孩子谈话时如是居高临下,孩子就会感到一种压迫感,心里话就不愿意跟父母讲;而父母如果能蹲下,跟孩子平起平坐,就一下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孩子的心里话便愿意向父母倾述。
和颜悦色,避免用命令、训导式的口气,应该是家长与孩子讲话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些父母对朝夕相处的孩子,虽倾心关爱,但与其谈话的内容仍离不开"训导",这根轴心。在某市一份让小学生回答的问卷题中,在回答"妈妈每天对你说什么"这道题时,绝大多数孩子的回答是:今天在校乖吗?功课做完了吗?
这对孩子不公。孩子需要适时训导,但需要的并非只有这些。父母、老师在孩子面前是长者形象,孩子要尊敬师长,但现实中尊重孩子的师长却不太多。这种单向的尊重,无形中使孩子永远处在附属地位,这种"问答式"的谈话渐渐形成了彼此间思想上的代沟,而一些家长却误把孩子"缺少思想见解"当做"乖",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为什么父母与孩子就不能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互尊互爱呢?为什么大人不能与孩子"一般见识"呢?为什么我们有困难时,不能得到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呢?这是因为有些父母为孩子尽义务的思想太少,而做家长的权利思想太多。鲁迅说"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
一位教育专家就是这样处理他和孩子的关系的。他说,他和儿子的关系:100%是父亲;90%是朋友,儿子可以常常拍父母的肩。正因为他和儿子经常有着朋友式的交谈和沟通,儿子成了重点中学的高才生。这位专家说,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家长只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沟通,才会对孩子有影响力。
如果我们总是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分析问题,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就会使他们怯于亲身去体验。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自己的知识渊博,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孩子灌输,不厌其烦地纠正孩子的错误,我们就限制了孩子自己去积累知识的机会。而且这种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态度,会极大地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自信。
我们用希望了解、希望倾听的态度与孩子们谈话,我们就是向孩子表示我们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尽管成年人对孩子所做的许多事情认为不尽如人意,但是也不能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更不应该挑剔指责过多。作为父母你应这样和孩子沟通:"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是怎样理解的?""让我弄清楚是不是理解你所说的。"如果我们肯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我们就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学到知识。
当我们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向孩子请教一个问题,与孩子商量决定一件事时,可以想像他一定非常兴奋。因为他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他尝到了平等相处的快乐。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伙伴、交心的朋友,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
在家长们看来,今天的小学生已够幸福的了。他们吃穿不愁,父母亲朋关怀备至,消费娱乐丰富多彩,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应有尽有,没有什么理由不无忧无虑,不一门心思搞好学习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渐人困境:为什么平时对孩子关怀备至,到头来却没有好的结果?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他仃饼不仅仅满足于生活上的富足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更渴望和家长情感沟通,以满足于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多与孩子平等交谈,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爱护他们日益强化的"成人感",学会控制和善于表达对孩子爱的情感。
家庭教育的民主化,注意满足孩子渴求平等的愿望,是父母的明智选择。据南京市妇联提供的一份调查显示: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开始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手段也日渐趋向民主、科学、文明、合理。
满足孩子渴求平等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注意同孩子沟通。有专家指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多多益善。"
要让你的孩子知道,人人都可能会做错事,而意外和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误是容许的。例如一杯牛奶打翻了,就不要过多责备孩子,要示意让他自己擦掉,千万不要小事化大,假如父母因小事惩诫他们,就会破坏与孩子的关系。当家庭面临离婚、死别或其他问题时,要让孩子知道,不可隐瞒,允许他抒发感受,以解除心理压力。
卢勤在她的《写给年轻妈妈》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善于与女儿"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爸爸,真令天下父母欣羡不已。
故事中的女儿叫华卉,是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北京的小学生。当选之前,卢勤想了解这个孩子,便请她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自己一起主持"家教咨询热线"节目,主题是"孩子跟中的妈妈"。
在交谈中卢勤发现,华卉最感兴趣的话题是谈论她的爸爸。她对爸爸现在的事、小时候淘气的事都了如指掌。华卉自豪地对卢勤说:"我跟爸爸无话不谈。重感情、讲信用是我们相处的原则。"够朋友"成了我俩的口头禅。一句"够朋友",能使我俩的误会消除,隔阂全没了。"
"你和你爸爸是怎么交朋友的呢?"卢勤好奇地问。"每天我们都谈一个小时的话。"华卉得意地说。
."天天都谈?"连卢勤都有点不相信。"是啊!都习惯了。"华卉认为这件事很平常,卢勤却觉得很不一般。
后来,卢勤找机会采访了她的爸爸。华卉的爸爸叫华桦,是个军人。他当过知青,当过工程兵,吃过很多苦,身上留下许多伤。婚后,他拥有了一个贤慧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没想到,女儿患了先天性胰腺炎,不能吃任何带油的食物,所以身体很弱。华桦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女儿,知道女儿患的病难以治愈,但他却没有悲观失望,更没有对女儿娇惯纵容、百依百顺,他懂得怎样去爱孩子,他明白,一个有病的孩子更需要心灵沟通,更需要以诚相待!
华卉和她爸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两代人平等交谈,相互沟通,会使代沟障碍自动消除,这正是走进孩子的内心,读懂孩子这本"书"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如果说过去由于封建家长制思想作怪,家长以为自己有特权,比子女要"高一等",即使子女说得对也不能接受,接受了也不承认是"接受了子女的教育"。那么,在现代社会,家长和子女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子女说得对,家长就没有理由拒绝。况且,做父母的必须明白,虽然我们的年龄比子女大,经历比子女多,经验比子女丰富,但真理不见得都在自己手里,有时也在子女一边。在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谁说得对,有道理,就应当按照谁的意见去做。
愿天下父母记住:孩子渴求平等,渴求与父母心灵沟通,请不要对他们说"这里不是你发表言论的地方"。
让孩子保持自主权
有的父母常常无视儿童应有的权利。比如,孩子有自由选择自己专业的权利,而不少父母常常无视孩子的这个权利,而把自己设计好的蓝图强加在孩子身上,结果自己给自己酿造了一杯苦酒。
有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一个晶学兼优的学生从小就喜爱哲学,但母亲认为学哲学将来不易找工作就横加干涉。在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因实在不喜欢其他科目,孩子考了一天就拒考回家,母亲认为他有精神病,就强迫他进了精神病院。出院后,他仍矢志研究哲学,并立志要考哲学系,但其母亲没有吸取教训;仍然极力劝他报考其他专业。这个孩子很孝顺,违心地报考了一个大学的建筑专业并被录取了。他勉强学了两年,到第三年时,他再也坚持不了了,给父母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父母苦苦找了7年,但音讯全无,至此,母亲泪流满面,悔恨万分。
一位初中生在他的卧室外贴了一张条子:"早上7:15之前,不得人内;晚上7:00至10:00不得干扰;请敲门;进屋后,不得翻动任何东西"(只差"违者必究"四个字了)。有位成人见了这张条子,著文评论道:"平心而论,再豁达大度、风趣洒脱的父母,倘抬头瞧见孩子房门上犹如"通牒"般的这份"告示",恐怕都难以笑出声来,幽它一默的。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原指望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幽静的学习环境,却始料未及,竟被孩子拒之门外,无怪乎有家长要痛苦地感叹:对孩子的控制权将旁落!"
然而,这种感叹大可不必。做父母的应当明白,自从孩子离开母体,他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就应当享有人的各种权利,包括隐私权、择业权等。每个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都懂得这个道理。
蔡志忠的父亲以宽松的作风教育子女,一向支持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绝不会按自己意愿设置一个目标,让孩子从小为之而奋斗。对他来说,儿子立什么志该由他自己来把握,孩子有能力选择好自己的发展方向。
由于蔡志忠似乎对书法一点也不感兴趣,父亲也没有逼他-学书法。有一次他亲切地问儿子的志向,蔡志忠答他最想画招牌。父亲听后,并没有因为志忠志向渺小而不悦,更没有责备他胸无大志,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这"芽"见"阳光"的机会,而没将它扼杀于"萌芽"状态。
当蔡志忠的父亲看到蔡志忠把自己的工作室搞得五颜六色时,他意识到孩子的画画爱好,感到儿子该有动笔之处,便给蔡志忠买了一块小黑板。这成了蔡志忠抒发情感的主要场所,也促使他走上画漫画这条道路。正是由于蔡志忠的父亲对蔡志忠的选择上的尊重,才使蔡志忠得以走上了自己事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