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殉葬是很普遍的事情,殉葬经历了一个用草人到陶俑、木俑直到活人陪葬的阶段,并且殉葬的人数越多,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但是孔子对殉葬深恶痛绝,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说:最初拿陶俑、木俑殉葬的人,真应该断子绝孙啊!
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他心系众生的同情之心和仁爱之心。
延伸思辨:众生平等,尊重生命
世间的生命原本是没有所谓“高、低、贵、贱”之分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其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正如佛家所云: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所以,关怀生命并不仅仅是去关怀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命,而是去关怀这世间一切的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株还没有发芽的小草,因为它们也是造物主的恩赐,它们与我们人类的生命,并没有本质区别,自然也应该享有生命的权利和尊严。
对生命的关怀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它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人与自然本身便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赋予人类万物之灵长的地位并不是让我们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相反,我们应该与其他生命和谐、友好地相处,尽力达到“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境界。
精彩典故:
弘一法师
佛法十分讲究“慈悲为怀”。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而且佛法中不杀生、众生平等的观念、教义都极为深刻地体现了佛法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一个生命无论有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有一次弘一法师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他坐在藤椅子里。他没有立即就座,而是先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才慢慢地坐下去,开始时丰子恺心中好奇,却不敢多问。后来见他每次都如此,丰子恺忍不住问了一次。弘一法师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滴水和尚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将仁慈惠及蝼蚁的故事:
滴水和尚十九岁时就进了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开始时,他被派去替和尚们烧水洗澡。
有一次,师父洗澡时,嫌水太热,便让他去提一桶冷水来。他提来凉水后,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加入冷水,等热水调凉以后,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了地上。
师父见此,便训斥道:“你知道地下有多少蝼蚁、草根生命,这么烫的水下去,会坏掉多少性命。而剩下的凉水浇花多好,可活草树。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何?”
经此一训,他瞬间开悟了,后来便以“滴水”为号。
人生天地间,要存一颗怜悯之心,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各种生物,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伙伴。
当代镜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印度古谚说:“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意思是一件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枝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
有一位盲人,他每晚都要到楼下去散步。虽然他只能顺着墙摸索着前行,但每次都一定会按亮楼道中的灯。一天,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就会看见我,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带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可见,当我们怀揣一颗关爱之心去帮助他人时,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电视上播放着一幕幕感动人心的救援情景:医护人员在不分昼夜地精心照料着伤员;校园里捐款箱前排起的长龙;海地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坚守在救灾第一线,尽最大努力帮助更多的海地灾民……这些情景感动着每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试想,倘使世界到处充斥着恃强凌弱的惨像,恻隐之心被冷漠之心乃至冷酷之心所取代,人的本性、人的尊严又从何谈起?
关心人,关心人的幸福,是人道主义的坚定信念和道德情怀。贫困山区失学的孩子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又背起了上学的书包;被拖欠工资的打工者在劳动主管部门的帮助下讨回了自己的工资,并和家人过上了团圆年;生活陷于窘困状态已久的下岗职工在社区的努力下找到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并燃起了对生活的美好希望……这一切都向我们表明:身处寒冷之中的人们需要温暖,孤苦无助的人们需要救援,当我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能够收获助人的快乐。
人与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帮助我,我帮助他,彼此相连、互相关爱,就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助人“一臂之力”,即使只是“一指之力”也能够让世间充满温暖。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同情心和爱心,给予关爱、及时行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他人点亮一盏明灯的同时,也为自己铸造一个更加灿烂的世界。
8.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译文:
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着意考虑也不会越轨。于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衣饰、语言、行为这三点都能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
国学链接:何谓“卿大夫”
卿大夫是西周、春秋时期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他们担任重要官职,辅助国君进行统治,并对国君有纳贡和服役的义务。但在其“家”内,为一“家”之主,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国语·鲁语下》:“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一般情况下,卿的地位较大夫为高,卿的田邑较大夫为多,并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
诸子之言:
孔子非常重视“礼”,他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君子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在《论语·雍也》中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孔子还认为守“礼”是君子的重要标志。他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意思是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礼记》中也说:“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这里引用孔子的话来告诫人们,君子对人不做失于检点的事,对人能保持庄重的仪容,对人讲话也态度谨慎。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使人敬畏,仪容能使人感到威严,言语也使人相信。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当时礼仪的记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其中大部分内容已不适合当今社会。这里只就《论语·乡党》中的一些内容作简要介绍:
“食不语,寝不言。”意思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之前也不说话。”
“席不正,不坐。”意思是说:“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意思是说:“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礼”指的是“礼仪”。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基本体现。
孔子看不惯不符合礼仪的行为,在《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段话: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意思是: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中国曾被视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父母给长到20岁的男孩子举行冠礼,给15岁的女孩子举行笄礼,取表字,告诉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开始担当成人的职责;用六道仪节完成婚礼;士人之间有专门的士相见礼,以此表达友情的高洁而非功利;为表达尊贤敬老,举行乡饮酒礼;置聘礼以教诸侯相接敬让;国际交往时列国使节吟诵诗经表达各自对对方国家的礼节,这在《左传》中均有记载。
延伸思辨:懂得谦敬方能知礼
《中庸》有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意思是说,有关礼的总纲有三百条之多,细目则有三千条之多。通俗来说,即礼有大礼小礼之分,众人常行的大礼有三百种,个人遵行的日常礼有三千种。由此可见,中华文化非常重视“礼”。《论语》上说:“不学礼,无以应。”民间也有“礼多人不怪”的说法,可见,在人际关系中,礼是不可或缺的。
礼的精神实质是谦恭和尊重。为什么社会上有许多不拘礼仪、待人傲慢、出言不逊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自我,毫不考虑他人,他们没有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相互尊重,是一个人的基本文明素养,也是一个人的本分,更是一个人的风度。
《论语》中记载这样一段话,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司马牛忧伤地说:“人人都有好兄弟,就单单我没有!”子夏说:“我曾经听人说过,人的生死,冥冥中自有天定,人的富贵也完全是由上天安排。君子只要恭敬地修养自己而不犯过错,对待他人谦恭有礼,那么在四海之内的所有人,都是我的好兄弟了。君子又何必忧愁没有好的兄弟呢?”可见,一个谦恭有礼而又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必然能够赢得他人的好感,必定能够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自然无需做司马牛之叹了。
精彩典故:
阔秀才失言受辱
人际交往,言谈之礼十分重要,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文化修养,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相传中国古时有个阔秀才,无所用心,一味游手好闲。有一天,他骑马外出迷了路,正在发愁的时候,抬头看见前面有一老翁。于是,他催马上前问道:“老头子,此路通向何处?”那位老人一愣,抬头看了看秀才,只见他衣冠楚楚,仪表堂堂,便回答他道:“对不起,我没有时间告诉你,因为我亲家的马下了个牛崽,我要赶紧去看看。”阔秀才见老人答非所问,觉得莫名其妙,于是又问道:“老头子,你说马怎么会下牛崽,为什么不下马呢?”老人回答得更妙了,他说:“因为这马不会说话,又无教养,所以不下马。”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时,阔秀才才恍然大悟,知道老人讲的“不会说话”、“又无教养”、“所以不下马”,原来是在责骂自己,因此羞得满脸通红。
在与人交往中,要善于使用礼貌语言,语言得体,方能显示思想的美,人们便乐于与之交往。如果出言粗鲁,失口于人,就会带来许多烦恼,正如这位阔秀才,问路不成,反遭羞辱。
当代镜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
毫无疑问,古代中国是最讲究礼仪的国家,就连东亚诸国也深受中国传统礼仪的影响,例如朱熹的《朱子家礼》催生了保留至今的韩国礼仪。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基本礼仪修养的重视却因种种原因而逐渐减弱。2005年北京的一次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礼仪基本知识的了解率甚至不足40%。
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从社会交往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一门待人交友的学问。每个人都要置身于社会之中,都少不了与他人交往,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在公共场合,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都离不开礼仪。礼仪不仅可以展示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还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学识和文化修养。
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的形象,赢得别人的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可以说:知礼懂礼,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前提之一,是我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然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穿着睡衣逛商场、遛弯;靓妹吐脏言,说话揭人短;用手指指人,用脚指物,不守时,散漫拖拉……这些不讲“礼”的行为对个人形象产生了极大的损害。
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些小节、细节,无伤大雅,然而,无数的事实证明,往往就是这些小节决定了事情、事业的成败。人们通常习惯于根据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他的修养、教养、涵养,并由此来决定是否与之进行深层次的交往。不论你有多少财富,也不论你有多大成就,教育程度有多高,资历有多深,你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都会一笔一画地勾画你的形象,有声有色地描述着你的过去和未来。
所以,一个人要成为彬彬有礼的人,既要重视内在的修养,也要注意外在的表现。从内在修养来看,彬彬有礼产生于健全的理智、真诚友善和关心人的品德。从外在表现来看,主要显示在一个人的气质、风度上。
气质、风度虽然使人难以把握,但透过人的形象、言谈、举止,仍能使人感觉出来,即通过言语声音、举手投足、站坐起走、神态表情,乃至面容发型、服饰形体等显示出来,令人感受得到。因此,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气质脱俗、风度优雅的人,成为一个讲文明礼貌而受人欢迎的人,就得注重礼节、礼仪,必须以礼待人,礼貌待人。所谓“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应具有的礼仪、礼节等良好品行,如程序、方式、容貌、风度、言谈等。它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态度诚恳、和善,言语温和、友好,姿态端正、彬彬有礼,做事有节制,说话有分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