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一词出自《国语·楚语》,“孝顺”二字皆为善德的通称,今专指事亲行为。孝也是一种礼节,而且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基础的礼节,因此《左传》有云:“孝者,礼之始也。”
每个人一生中要学很多礼,朋友之礼、同学之礼、同事之礼、邻里之礼、上下之礼。但以礼对待的初始对象,即你所打交道的第一层社会关系则是你的父母。与父母相处之礼,即为孝。
孔子论孝,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即奉养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曰“不敬,何以别乎”,即除了奉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要尊敬,即在精神生活上提倡敬亲;曰“事父母畿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劝说父母要委婉,不要陷父母于不义;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慎终追远;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父母在世时,不应远游,即使远游,也要与父母保持联系。
孝道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孔子所倡导的基本的人伦道理。孔子曾对弟子谈起过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中“老者安之”,即使普天下的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1.百善孝为先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译文:
心中常抱着仁心、孝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不忍心去做,所以在各种优秀品行当中,孝应该居于首位。一个人心中一旦起了邪曲的淫恶念头,那么,平常极不愿意做的事现在做起来一点也不困难,因此,淫心是一切恶行的开始。
国学链接:《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之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作者虚拟了在一个冬日,至交好友拥着火炉,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内容上,《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近代以来,其书影响颇大,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诸子之言: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行孝为先”反映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儒家《孝经》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仲尼闲居,曾子侍座。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座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到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孔子的这段话意在告诉弟子,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孝顺父母,才能谈得上去效忠国家、建功立业,正如《家语·弟子行》中所说:“孝,德之始也。”《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百善以孝为先,孝门开,则一切善门随之大开。孝道存,大道存;孝道灭,大道隐。
延伸思辨:以孝为先,推己及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儒家提倡的八德,八德从孝开始,后面的七德以孝为基础,是孝的延伸。那么古人为什么以“孝”为百行之先呢?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孝悌是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精神价值基础,一切人际关系都是基于父子关系而发生的。儒家文化讲求一个“推”字,要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也就是说要将对父母的孝推己及人,以师为父而尊师,以长者为父而敬老,以民为本而爱民等等,从而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
中国自魏晋开始,至唐、宋、元、明、清一直下来,就提倡“以孝治天下”。清兵入关,从上到下所有官员有三本必读的书,其中之一就是《孝经》。《孝经》中告诉我们真正的孝不仅仅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广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才为大孝。也就是说,孝敬父母长辈,这是小孝。普天下的人都会老,能用同样的心去孝敬天下的父母,视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做到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才算是大孝。
同样,在当今社会,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父母,才能去爱师长、爱朋友、爱祖国、爱人民,多尽爱的责任,多做“爱的奉献”,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因此,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百善孝为先”都应该是人们永恒不变的价值观。
精彩典故:
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
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的孝所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母亲不久就病愈了。由于家中贫穷,他就以种田卖菜为生,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的精心奉养下,母亲得以安度晚年。有诗赞曰: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当代镜鉴:将孝摆在做人的第一位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时,面对记者“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的提问,他回答道:“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我国古人也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子女,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想要孝顺父母而他们却已不在人世了。
然而,在当今社会,仍有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与父母相处时,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与父母顶嘴,不管父母的感受,视父母的爱为理所当然,甚至连对父母最起码的赡养义务都不能履行。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对子女的恩情岂止是“一滴水”,恐怕一片汪洋大海也难以容下。生而为人,就要知父母之恩、报父母之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了几天,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佛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发了。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席间,听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又有何难?”年轻人听后大喜,遂叩谢高僧,欣然下山。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
日暮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你儿子。”他沮丧地答道。很快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借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他。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刹那间,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可以说,父母就是我们应该尽心竭力侍奉的佛。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正如老子所说:“孝道成,人道即成。”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如何要求他去爱别人呢?相反,如果一个人深深地爱自己的父母,他便有了爱其他人的基础,便有可能将这种爱推及所有长辈、邻居、朋友、同学等等身边的人,甚至进一步推及社会、推及祖国,最终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对父母的孝,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只是一顿粗茶淡饭、也许是为母亲倒一杯水、也许是为父亲捶一次背……不管以何种方式,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
2.孝之根本:不违背礼节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译文:
孟懿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并以礼祭祀他们。”
国学链接:孟懿子其人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孟僖子陪同鲁昭公访问楚国时,不知道如何在两国会谈中答礼,他深感惭愧,于是临终前要求家臣们送两个儿子仲孙何忌(即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四书剩言》:“孟僖子为懿子之父,本贤大夫。尝从昭公至楚,病不能相礼,归而讲礼学礼,苟能礼者必从之。逮死,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我死,必属说与何忌于孔子,使事之学礼焉。’”公元前498年,孔子54岁,策划摧毁三桓贵族私人武装城堡的“堕三都”,孟懿子听信其家臣公阳的话,不肯配合老师的计划,落得“负其师并负其父”的罪名,所以《弟子传》不录其名。
诸子之言:
《礼记·祭统》认为“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居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何为孝子,就是要做到父母健在之时要赡养、听从他们,父母死后要为其举办丧事,一定要从内心感到哀伤,丧事完后要进行祭祀,要体现出尊敬的态度。
《孝经·纪孝行章》也提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就是《孝经》对事亲者提出的“五要”。意思是说:孝子对父母亲的日常侍奉要竭尽恭敬;在平常供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在父母生了病时,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在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在祭祀时,要严肃对待,不乱礼法。这五方面的礼节都做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孝道。
对此,《弟子规》中为我们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意思是说: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延伸思辨:古人对不孝的理解
《孟子·离娄篇》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孟子根据古代当时社会背景谈到,不孝有三件,其中以不传子嗣为最严重的事。此外,赵岐补充了三点:
第一,若不懂得顺从父母的意思,违背父母的心意,陷害父母于不义,是为一不孝。
第二,当父母亲年老,为人子,若因家里没钱,无法侍奉父母亲,使其三餐无法温饱、生病无钱看医,或者无功名,不能考秀才进士求得一官半职,为家扬眉吐气,是为二不孝。
第三,为人子,若不娶媳妇,传宗接代,沿袭香火,过年过节,无后代为祖先扫墓、祭拜是为三不孝。
虽然古人的说法中有一些过时的东西,但是其中大部分仍然非常有道理,我们要以此为鉴,远离不孝的罪名。
精彩典故:
刘恒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生母薄太后患病三年,汉文帝处理完政务后,便陪在太后床边,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服用的汤药,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
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沈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敌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