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可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横扫欧洲,使整个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黑格尔甚至称他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他的伟大之处让当时的许多人顶礼膜拜。然而他的仆人却很不以为然,并不觉得拿破仑有什么与常人不同的伟人风范。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仆人与伟人离得太近,拿破仑所有生活上的毛病和瑕疵他都看在眼里,尽管他功绩赫赫,但这个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人却与常人无异。
所以,做到亲疏有度,浓淡相宜,是朋友间良好交往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分寸,只有这样,才能互相尊重互相欣赏。还可以省去由于交往过密而带来的副作用,避免许多矛盾和误会。亲疏有度、浓淡相宜,也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富于弹性,说得来便可多谈一会儿,说不来彼此客气也不失为一种礼貌。这种亲疏有别、进退自如的关系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交往天地。
另外,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也要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中国人往往推崇亲密无间,而在国际交往中,人们的普遍性做法却是强调亲疏有别,距离有度。关系不同、场合不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有所区别,不可一概而论。一般来说,人际距离通常有四种,即私人距离、常规距离、礼仪距离及公共距离。
所谓私人距离指的是小于半米距离,以及身体之间无穷接近。显而易见,私人距离的使用对象是亲朋好友之间,家人、夫妻及恋人之间,以及扶老携幼时的距离等。私人距离又叫亲密距离,在涉外交往中私人距离一般不可以使用。
所谓常规距离是指半米到一米半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是在人际交往中,或站或行时所允许保持的最为正规的距离,所以常规距离又叫交际距离。
所谓礼仪距离又叫尊重的距离,它指的是一米半到三米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之中,自己的动作不会触碰到别人,自己的飞沫不会喷到别人的脸上,此外,还可以跟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侵犯别人的私人活动空间。这是向别人表示尊重的一种做法,所以礼仪距离又叫做尊重的距离。
所谓公共距离是指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外人相处时的一种距离。公共距离一般指的是三米开外的距离。
总之,亲疏有度,浓淡相宜是交友的一种艺术,它包含着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所持有的一份尊重,要想把这种艺术发挥好,需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体会拿捏。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国学链接:《论语正义》
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满意于唐、宋人对《论语》的注疏,所以陈奂(1786—1863年)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义》。刘宝楠(1791—1855年)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本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书中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诸子之言:
恕以待人,严于律己,知过即改,是儒家的待人之道。以责人之心责己,就会减少自己很多过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可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是一个人修养品德的根本要诀。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附。”
对此,老子也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意思是说,圣人之所以很少出毛病,就是因为他们严于律己,时时鞭策自己。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说过:“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意思是说,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全,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周全,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别人就乐意同他交好。可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是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
处事经典《菜根谭》上说:“律己宜严,待人宜宽,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待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多加宽恕,可是对待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却不可轻易宽恕。
延伸思辨:严于律己易,宽以待人难
很多人生哲理,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难做到,甚至做不到,因为超出了人类能力的范围。
譬如,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是被说得最多的人生哲理之一,然而几乎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
再如,理解万岁,成了一个最响亮的口号,这也是因为,理解太难。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属于这一类看起来很美的人生哲理,但做起来却非常难。因为这个哲理违反了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道理:一个人外部的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展现。
按照这个道理,一个对自己过于苛刻的人,很难做到宽以待人。相反,对自己太苛刻的人,更可能的选择是挑剔别人。
明朝官员海瑞,以罕见的清廉闻名,他从不接受贿赂,一年只买一次肉,就是母亲生日的时候。
同时,海瑞也以苛刻著称,他不仅苛刻地对待同僚,也苛刻地对待妻女。他的女儿5岁时,接了男仆递来的一块饼,海瑞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女儿违反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所以他不想再认这个女儿,除非她再不吃东西。结果,5岁的小丫头果真整日涕泣而不吃东西,7天后被饿死。
正史上说,海瑞家人想尽办法让小女孩进食,但她拒绝,最终饿死。野史中有人怀疑这一点,认为很可能是被海瑞活活饿死的,毕竟一个5岁小女孩,怎么会有那么强的意志,能在7天内忍住可怕的饥饿感。
海瑞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孤单,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一些以极端清廉和苛刻而闻名于世的官员,他们一样很难容人。
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就是一个“我”极端挑剔另一个“我”,所以他们才能做到对自己极端苛刻。当与别人相处时,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一样会发挥作用,因此对自己苛刻的人,很容易会对别人苛刻。正因为如此,宽以待人就显得更为可贵。有人说:“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得到别人的宽容的。”所以,一个人对他人是不可以过分苛刻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应该努力做到宽以待人。
精彩典故:
楚庄王绝缨之会
春秋时期楚庄王一次大宴群臣,直喝到日落西山,又点起灯烛继续喝。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宫中灯烛全部吹灭。这时,一个喝得半醉的将军忽然拉住了一位妃子的衣服。妃子大惊,摸着这个人的头盔,折断了他头盔上的帽缨,大喊:“大王,有人想趁黑侮辱我,我已经折断了他的帽缨,拿在手上,请一会儿点灯后看谁的头上没帽缨,问他的罪!”楚庄王马上说:“且慢!我今天请大家喝酒,使有的人喝醉了。酒后失礼不能责怪。我不能为了显示你的贞节而伤害我的大臣。”庄王又说:“今天痛饮,不拔掉盔缨不算尽欢,大家都把盔缨拔掉!”参加宴会的有一百多人有盔缨,全部拔掉了,然后才重新点灯。君臣直喝得尽欢而散。三年以后,楚晋大战。有一位将军总是奋不顾身冲在前面。他首先冲进敌阵,击溃晋军。庄王把那位将军召到跟前,对他说:“我平日并没有特殊优待你,你为什么这么舍生忘死地战斗呢?”那个人回答说:“三年前宴会上被折缨的就是我。蒙大王不杀不辱,我决心肝脑涂地,以报大王之恩。”由于楚国将领个个效忠,终于打败了晋军,楚国从此得以强盛起来。
老禅师教徒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此话后小和尚的心情,老禅师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对小和尚来说,比严厉的责罚更有效。
当代镜鉴:不要以双重标准来要求自己和他人
在我们周围,总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评价别人时常常说得头头是道,然而,一旦当他自己身陷其中,成为“局内人”,往往就失去了冷静分析的能力,从而犯了与别人相同的错误。
一位哲学家在海边亲眼目睹一条船遇难,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死了。他仰天痛骂上帝的不公平:只因为一位罪犯正好乘坐这条船,竟然让众多的无辜者受此牵连。
正当哲学家陷入这种情绪的时候,他发觉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包围,原来他站立的位置就在一个蚂蚁窝旁边。这时,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咬了他一口,他一怒之下用脚踩死了所有的蚂蚁。
这个时候,上帝在他身边现身,并用拐杖敲着哲学家的脑袋说:“你既然以类似上帝的方式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有资格去批判上帝的行为吗?”
人是感性的动物,对待事物、处理事情往往以自己看到的情景,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对待别人与要求自己就有了双重的标准。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告诫他的后代说:“即使是世上最愚笨的人,当他在责备别人的时候,总是清清楚楚;可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责备自己的时候,却总是迷迷糊糊的。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能用要求别人的心来要求自己,用原谅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不怕达不到圣贤的地位了。”
世界上,不同的事物各有长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皋敏而不工,相如工而不敏”……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对待自己和他人应该坚持一元标准,在生活和工作当中,看人、对人,要见人之长,容人之短。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可以减少生活中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纷争,如果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一语不和就“针尖对麦芒”,那么一句话,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闹得不可收拾。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跳出个人的圈子,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4.敬人者,人恒敬之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记·曲礼》
译文:
礼是克制自己而尊重别人。虽是微贱之人,必定有可尊重的地方,何况富贵之人呢?富贵的人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的人懂得爱好礼,就会心无所怯,志无所惑。
国学链接:《曲礼》
《曲礼》是一本古书,是组成《礼记》的一部分。曲为细小的杂事。礼为行为的准则规范。“曲礼”是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
诸子之言:
“礼”的基本精神是恭敬。我国古代礼仪制度的文献汇编《礼记》,开宗明义就讲“毋不敬”。《礼记·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意思是说,心中要有个“敬”字,态度庄重像有所思虑,说话要安详确定,这样才能使人信服啊!礼仪在外表体现为敬,在内心体现为安,“内静外敬”是基础的礼仪原则。所以《礼记》开篇即讲敬慎之道,认为只有态度庄重,语气安定,才能令人心服。
《孟子·离娄下》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孝经》曰:“礼者,敬而已矣。”这告诉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心里装着他人,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才可能有文明礼貌的举止,才能同样获得他人的尊重。
有一次,学生子张问孔子,如何使自己到处都行得通,孔子回答了六个字:“言忠信,行笃敬。”即说话要诚实,行为要厚道恭敬。孔子说,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即使是到了别的国家或部族,也行得通;反之,就是在本乡本土,也寸步难行。孔子所说的“行笃敬”,就是说凡与人交往,要坚持恭敬的态度。
《论语·季氏》也说:“貌思恭”,“事思敬”。儒家思想认为,“礼”要求人们“恭”在貌而“敬”在心。恭敬是尊人,谦逊是卑己,虽然恭敬和谦逊在分别使用时,具体含义不尽相同,但是对于“礼”的观念来说,二者则都是要求个人“辞尊居卑”(朱熹语)。只有自己谦逊,才能待人恭敬。因此,恭敬之德,必有谦逊之心,恭敬和谦逊密不可分。
延伸思辨:敬而知其短,憎而知其长
对于有学识有能力的人,要始终怀有一种钦敬的态度,但是不可以盲目信从别人。人无完人,无论一个人多么伟大,总会有他的短处,无论一个人多么可恨,总有他的长处。正如《礼记·曲礼上第一》所说:“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贤德之人要亲近、尊敬他,畏服又爱重他。但是,对于自己敬爱之人也要知道他的短处,对自己憎恶之人也要了解他的长处。
精彩典故:
孔子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