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时间进化的单向性也误解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真正联系。人们往往只承认未来会变成过去,但不知道过去也会变成将来。如果过去与将来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文化传统就获得了特殊的意义。工业文明是反传统的,它把传统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担,要实现现代化就得抛弃传统文化。但是,东亚经济发展证明,不仅仅只有西方现代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东方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对传统和历史的理解有助于克服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狂妄和偏见,认识到技术文明背后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重要和利益所在。回到过去是拓宽未来空间的重要方面。物理学的时间是直线的,但文化和历史的时间往往是循环的。工业主义的文明观本质上是反文化的,它贬低了人类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把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化唯一基础,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精神的异化,如果不全是精神的颓废和虚无的话。
6.3坚持多重思维方法
6.3.1 传统思维方法的变革
每一次新科学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思维方法的变革。20世纪中叶以前,由于科学发展水平限制,主要的科学思维方法是经验归纳方法和逻辑演绎法。首先它把事物分解为基本要素,通过对基本要素和要素间关系的分析找出事物的一般特征,从事实命题上升到理论命题,然后,通过逻辑推论对新的事实作出科学的预测。从经验到理论又从理论到经验,科学是经验和理论相互作用的内部循环系统。这一思维方法的哲学基础是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独立性。20世纪中叶随着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诞生,出现了一批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法。它研究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既研究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稳定性,也研究系统的无序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特征。系统科学方法是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不再把事物看作是要素的机械结合,而是看作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进化的实体。但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外在关系。这一方法已经不能反映今天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会现实。
首先,我们看到,客观对象系统与主体的认知系统是相互依赖的,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系统本身,因为在谈论系统时人类已经把自己一套研究系统的工具和语言带到了系统之中。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揭示了科学的测量手段本身会对测量的对象产生干扰,对量子的测量是不确定的。这一定理具有普遍意义,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依赖的,我们不能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划一条绝对的界限,我们认识的事物很大程度上是主体与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认知心理学证明,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因为已有知识和经验系统不同把它看作不同的东西。现代信息技术更加深了我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人机对话把人与电脑联结成相互依赖的网络,任何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他既是电脑的控制者,又是电脑的被控制者。
其次,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把世界联结成一个相互依赖的网络。社会的不同系统、不同的国家和不同个人之间都通过信息的渗透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这一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区分系统与环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系统是受环境控制的,环境的复杂多变已使系统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问题不是去控制环境,而是适应环境,系统不过是网络的一个纽结。对全球性的网络化世界,人类思维方法必须从系统科学方法转向网络思维方法。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必须放弃自我中心主义的偏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生存和发展。
信息化社会的结构不是金字塔式的而是网络式的。网络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性和多元性特征。对这样一个流动着、开放着的网络化世界,需要坚持多重思维方法,这里主要介绍多维综合方法、动态开放方法、情境思维方法和边际思维方法。
6.3.2 多维综合方法
当人类实践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其复杂性也日益增加,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涉及大量技术、经济、环境、心理和伦理问题,它要求我们打破知识和社会分工的固定界限,运用所有相关的知识来认识事物的方方面面。任何科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认识事物的某一方面,只有把科学方法综合起来才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整体。多维综合思维方法的特征在于它把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人的智慧和直觉与资料和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事物进行跨时空、跨层次的研究。
6.3.3 动态开放方法
动态性和开放性是信息网络的特征,也是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特征。通讯网络把全球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瞬间传递,跨地域的文化对话在进行,经济的全球化竞争与合作在加速发展,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同世界其他地方发生实际的物质和精神联系,开放性为人们提供了多样性选择的机会,激发了各种创新和发展。同时,开放的世界也是一个动态的世界,各种知识与技术、观念与思想、价值与信念的相互激励和碰撞,使得社会生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每瞬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人们只有保持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和良好的应变能力,去吸收新事物、新观念并加以创造性的改造,才能适应新时代的环境。
6.3.4 情境思维方法
传统思维方法往往着眼于获得一般的普遍知识,因为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这种思维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生产是批量生产,生产工艺是流水线工艺,产品和技术都具有标准化的特征。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是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精确、科学、严密等构成了传统管理的合理性标准。但是,在环境和信息高度变化的时代,人的偏好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对产品的需求日益趋向个性化,生产者面对的不再是抽象的以货币购买力来区分的人,而是有着自己独特偏好的具体的人,经营和服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否则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管理也是一样,传统的管理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现在正在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化,这种管理不仅需要管理的一般知识,而且需要了解人的个性,现代管理的效率不是由等级制的结构保证的,而是由每个层面的管理者的协调能力保证的。
信息化时代带来了信息和知识的巨大膨胀,除非个人能把这些知识和信息有效地转化为与个人的情境相关的具体知识和信息,否则,知识和信息不仅不能为选择带来便利,而且会成为选择的负担。决策者有时会被淹没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中而感到无所适从。为了适应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环境,我们除了要提高创新能力外,还需要提高对知识和信息的鉴别、筛选和评价能力,要能把一般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为我所用的具体知识和信息,这就需要树立情境思维方法。社会科学往往争论理论解释方法与历史理解方法的关系。有的强调理论解释方法的重要性,有的强调历史理解方法的重要性。实际上,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在信息化时代,情境思维方法往往被人们忽视,知识的提高有时并不能带来能力的提高。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理解是生活的本质,只有对具体文化和交往情境的理解,才能实现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个人与社会的交融。经济学家哈耶克强调市场经济的运行不是建立在人们对一般市场均衡的知识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具体价格知识上。网络化为具体知识运用提供了条件。借助计算机网络,满足具体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生产已经成为可能。同样在社会组织中,网络化提高了个体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从而使分散协调的效率优于集中控制和管理,等级制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正让位于根据行为者个性而进行的人性化管理。
6.3.5 边际思维方法
网络化改变了主体与客体的相对地位,在网络中,每个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创新者。处于网络之中的主体不能像对具体客观事物那样把自己所处的系统作为单纯的客体,这就要求我们放弃驾驭整体的欲望,以局部调整代替整体的设计。局部调整在经济学中称为边际调整,它打破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弱化了理论的刚性,强化了思维对现实的适应性。边际思维对我们理解制度创新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制度创新要适应人们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并要与从事制度创新的主体的能力相一致。边际思维不是全有或全无的问题,而是在具有连续性的不同方案之间进行边际选择。对经济而言,不能把计划和市场截然对立,而是根据不同的任务在分权到集中的连续性序列中进行合理的边际选择。对文化而言,需要在具有不同价值覆盖度的全球价值和民族价值之间进行边际组合。甚至对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亦可采取这种边际思维方法和边际调整方法,今天,我们的改革不是也引入了私有经济的成分吗?!在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创新本质上是重新组合,是各种观念和知识的重新排序。
6.3.6 实现思维方式、方法的大转变
当前我国已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中,但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水平还不高。理论范式、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都有待转变,否则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戈尔巴乔夫曾经说过,“我们差不多是最后认识到信息时代最宝贵的资产是知识的人。”这也是社会主义遭受挫折和失败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认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意义。全球化不是少数发达国家一手制造的陷阱,也不是霸权时代的终结。毋庸讳言,全球化和信息化为发达国家借助其资本、技术和信息优势重建世界的领导地位提供了便利的工具。但是,也为落后国家分享世界文明的成果提供了条件。不能因为全球化的风险而拒绝全球化,重要的是要根据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调整国家的功能和作用,重新认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以至国家与世界的关系,来增强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适应力、免疫力和对世界的适应性。我们应该在理论上走出国家至上论和国家失效论的陷阱,回到并融入到世界文明之中,并以自己对世界文明的诠释证明自己的价值。全球化时代是全球价值主导的时代,民族的地位取决于对全球价值的驾驭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