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9100000573

第573章 机锋对恃,“公主”落败

在如姑姑看来,秦太夫人与太后这番对话实在是让慈安宫的西暖阁笼罩上一层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尽管这位按品装戴身着一品诰命服饰的前朝公主礼仪上极尽规范,并无半分盛势凌人的逾越,行礼告座之后,例行寒喧之时,也仅是恭谨作答,言辞简练而合乎礼数。

以致于让如姑姑怀疑,这位真如太后猜测那般是为秦妃“讨回公道”的?

如姑姑侍立太后身后,忍不住再一次用悄然的目光打量双手静置于膝,在绣墩上微微侧身端坐的前朝公主。

九树冠花钗,一双博鬓各嵌九对花钿,光华明灿的金玉发饰越发衬出两鬓有如霜染,乌螺描出眉色青平,长长没向鬓角,为了掩饰面上病容,脂粉略为施厚,却因虽过花甲而并未生出多少绉皱的容颜并不显浓妆违和。

她坐在那里,今日好容易明灿一些的阳光斜照在衣襟的朱縠镶边,给那纹绣镀上一层亮色。

宽大的翟衣越发衬得形销骨立,绣着两双翟鸟的蔽膝上,敞广的袖口露出枯瘦的指尖,甲不染蔻,沉晦灰败的色泽让人惊心。

唇角微噙笑容,礼节周道地回答着太后对她病体的关切。

如姑姑默默垂眸数息,再看立在秦太夫人身侧的秦妃,虽说容颜正好,可眉目神情依然是难以掩饰的刻薄冷沉,至少在表面上远不如病骨支离的太夫人神闲气静。

据说秦妃是在这位太夫人跟前养大,受东明时候标准的淑女教养,学到的也仅只是源自东明皇室的高傲孤鹜,贵女应有的气度与涵养差之甚远,就更别提东明时候标榜女子应有的清闲贞静。

如姑姑又再垂眸,正且孤疑着这般下去秦太夫人要如何为秦妃讨还公道,总算听闻太后似乎稍微有些不耐,非熟知者却并不能察觉的语气:“你多年不曾入宫,哀家也是数十年不曾见你,今日既然来了,就无需拘礼,这些年来旧人已有许多不在,今日咱们就好生话一话旧。”

太后似乎被秦太夫人这套礼数周全扰乱了心平气和,略微犯了急躁,如姑姑才这么想。

但听秦太夫人刻板的语气忽而柔和:“妾身遵令……这慈安宫似乎还如当初。”

如姑姑眉梢一动,来了,太夫人终于忍不住开始端前朝公主的架子,太后眼见刚才略落下风,难道只是以退为进,意在逼出秦太夫人与身俱来的高傲凌人?

看来秦太夫人的涵养也只是浮于表面,难怪会培养出“与众不同”的秦妃。

秦妃不是公主,自视却高,应是受了这位太夫人言传身教的影响,自认为血统高贵,倘若东明未亡,她是一国公主的嫡亲孙女,而虞姓众人是臣子,更不说眼下那些勋贵,与她有云泥之别。

当江山改姓,所谓尊卑当然要调换转向,若说这位太夫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妄想里,追悼从前的尊荣不愿清醒还情有可原的话,秦妃却是生于大隆长于新朝,却被其祖母的执念影响,学了一身不伦不类的所谓皇室傲骄,未免可笑。

太后这时已经平和了心态,笑意舒展,手里依然不疾不徐的转动着紫檀持珠:“不变的永远都是雕栏玉砌,变幻的始终只有人事沧桑。”

很文艺范的回应了秦太夫人这个宫廷旧主的感慨。

秦太夫人也自浅笑:“妾身记得当年似乎是在太皇太后的千秋宴上初次见到娘娘。”又笃定般地颔首:“自那之后,尊公就致仕归乡,一恍数十载弹指而过。”

如姑姑眉梢又是微微一动。

太后有“话旧”的意思在先,秦太夫人果然就不再委婉客套了,言辞之中尽在显示她的尊荣,借此压低太后的势态——她说“似乎”,便是指当年东明一朝,端惠太后的千秋宴上贵女齐集,她为东明公主自然万众瞩目,却记不分明芸芸贵女中是否有太后这么一位,提出太后之父当年致仕归乡,更是有所讽刺,表面上显而易见就再强调严家曾是东明臣子。

太后自然明白秦太夫人的言下之意,心里冷沉,却不动声色,坦言承认:“是在姑祖母的寿宴上,哀家那时还小,不到十岁,记得夫人当年已经及笄,姑祖母千秋宴后,哀家就随父祖回了金陵,转眼已经五十余载过去。”

严家在东明时就是望族,并非大隆才出了皇后,哀帝祖母端惠太后就是严氏嫡女,而大隆高祖皇后只是庶出,却已经有资格嫁给虞家作长子元配正妻。

秦太夫人且以为太后是被她感慨的“旧事”降伏,笑容更深几分:“妾身记得尊公当年深受阿兄信重,官拜吏部尚书,没想到会在如日中天时致仕,当年阿兄不免扼腕以为大憾。”

太夫人口中阿兄即为哀帝。

端惠太后是武帝正妻,却非元配,身在储位的嫡长子并非端惠太后亲出,后,太子薨逝,端惠后亲出之三皇子立为储君,武帝崩后继位,端惠后之子继位十年突崩,庙号显宗;显宗皇后无子,当时有朝臣力谏武帝庶子即显宗异母兄弟湘王为君,是端惠后身后的严家、虞家等族鼎力支持显宗庶子即哀帝登位。

端惠太后虽知哀帝顽劣不堪大用,也实属无奈之选,总不能眼看江山落在湘王这个庶子手中,而显宗也只有哀帝这颗唯一的独苗。

哀帝登基,赐死皇后,灭皇后全族,为立肖氏为后,重用肖党,招致满朝臣子一片反对之声,天子遂大开杀戒,以致血流成河。

端惠太后情知东明江山风雨飘摇,为保全家族,意会严家退出朝堂归乡。

果然就在不久之后,虞氏遭肖相进谗言污为逆贼,引灭族之祸。

虞兴邦听闻父祖家人惨死,在楚州起兵。

肖党本欲诛连严家,哀帝却对祖母尚有孺慕之情,这一回没被肖相操纵。

严家能保平安,的确是端惠太后的功劳,可现在由秦太夫人说来,是暗讽严家不臣,背叛哀帝之意。

秦太夫人正在施压,力争在气势上压服太后再进入正题,一边秦妃却不能体会祖母的用意,深觉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纯属废话,可长辈们闲话旧事她不敢贸然插言,竟在一边渐渐红了眼眶凄然泪下。

如姑姑一不留神瞄见,对秦妃的明显实在忍不住暗暗嘲笑,太夫人却因端正的坐姿并没发觉孙女儿的不当之举,太后倒看见了,也全作不察觉。

只笑着回应一句:“当年朝中唯肖相一手遮天,满朝文武皆为摆设,国政大事有肖相足矣。”

显然就是反讽——哀帝用奸侫远忠直,乃灭国之因。

秦太夫人脸色总算微微苍白,唇角的笑意浅淡下去。

太后再往太夫人心头插一把刀:“当年军政朝事,想必秦公更有体会。”

秦公是指秦怀愚之父,当年就是他振臂一呼,联合东明世家逼哀帝退位,可这之前,秦氏一族为巩固权势保家族地位,也曾对肖党让步妥协,否则只怕早被哀帝灭族,后来秦太夫人这位公主嫁给秦怀愚,还是肖党从中牵线。

可笑的是肖党权势益重,开始打压秦家,秦家退无可退才选择揭竿而起,根本不顾及这位血统高贵的公主,当逼哀帝自尽后,甚至放弃了争取让东明宗室再掌天下,而是迎楚州军入京,奉虞姓为主,才奠定大隆四十年来秦家显赫一时的基础。

秦家才是东明皇室最大的背叛者,秦太夫人却是秦家妇,若真有气节何不在国灭时殉国殉君,却苟延残喘至今,还枉图用前朝君恩压制当今太后一头。

秦太夫人缓了好一阵儿,才压制住心底积压半世的不甘与怨气,维持着和缓的语气:“太后说得是,君国政事岂非内宅女子能够深悉,是妾身冒昧。”话题却又一转:“妾身自知为亡国后裔,多年来固步深居,四十年来不曾与人应酬来往,对当今礼法仪规知之不多,总认为前朝礼教严厉,用来教导孙女,不曾想眼下贵女们所遵礼矩大有变改,倒显得阿怡不合时宜,她有失礼之处,当劳太后教导指正。”

秦妃闺名为怡,太夫人这话总算是逐渐入题,可字里言间,仍是在推祟旧时礼制,对大隆眼下民风开放女子言行宽疏含有暗讽,指谪当今礼教不严,她的孙女奉行的才是正统礼制。

如姑姑也才二十多岁,生在新朝受教新制,并没有经历过建国之初世家与勋贵女儿因为礼制不同冲撞激烈的年代,可是却听她生母说过那些过往,更是听闻祖母历数过东明时候那些苛刻恐怖的森严教条,这时心里暗暗奚落,若真依前朝礼教对女子的规束,秦妃这样的恐怕得打上多妒无德的标签,被赐封休书了吧?

刻薄傲慢,可不合前朝女德规仪。

如姑姑又想,倘若世家女儿真认为森严苛刻的教条才是正统,何故又渐渐被勋贵女儿同化,若依旧俗,女子当不迈二门,静居深宅,对嫡亲兄弟都要奉从十岁而疏不可同席而宴,更别说面见外男,或者好比眼下般得长辈许可后邀约赏景、游街逛市,芳林宴与茶话诗会上还能与郎君们“相看”,为姻缘铺垫。

东明皇室若真尊奉礼法严身谨行,又怎么会出个荒诞无道的哀帝?

太后生于东明末年,也领受过当时的苛矩,却最是反叛超俗——当年随家人归于金陵,得闻高祖在楚州起兵,严家也担心受虞家牵连,虽父祖也在暗中支持楚州军,却并没有主动投靠,而是在宁乡僻野置居,过了一段隐性埋名与世无争的日子,尽管如此,太后也觉得家中对女子管束太紧,尤其是后来听说表妹也就是大长公主竟然能驰骋疆场,不知多少羡慕。

太后本身就是旧俗礼规的“叛者”,自然对太夫人的话嗤之以鼻。

不过讽刺还是得讲究委婉。

太后微微颔首:“哀家还记得盛庆公主,最是端庄娴雅的淑女风范。”

秦太夫人胸口一阵气血翻涌。

如姑姑只听说盛庆公主原是武宗长孙女,却是武宗时二皇子亲生,后封为公主过继给显宗,玉牒上记为显宗皇后所出,正是秦太夫人的嫡长姐。

却不知当年盛庆公主出世半年后,三皇子庶妃产下一子,就是后来的哀帝,而这为秦太夫人正是哀帝一母同胞的妹妹,小盛庆公主三岁。更不知秦太夫人历来嫉恨长姐,盛庆公主后来暴病身故,就是秦太夫人的作为。

端惠太后是当今太后的姑祖母,对于这桩皇族密事太后心知肚明。

这时无非是讽刺秦太夫人绝对不是合格的淑女,于今也是恶毒阴险谋害嫡姐的恶妇,更何况当年礼教森严时对淑女的要求。

太后对秦太夫人的心潮起伏视若不见,笑容不改:“夫人过谦了,我看贵府七娘就被教管得极好,今年上元佳节圣上考较士子,她就男扮女装与郎君们比试才华,巾帼不让须眉,才志甚高。”

如姑姑虽没听明白太后前一句话,后头这句却能揣摩通透,微微一笑,太后这是在用秦七娘堵太夫人的嘴,若依旧时礼矩,秦七娘此行可是离经叛道闺誉尽毁,只怕会被家族赐三尺白绫了断,也只有大隆民风开放,礼教宽疏,对女子没有那么多的压迫苛责,秦七娘之行才不会受人言指谪。

太后已经上风占尽,秦太夫人理屈词穷。

而这时秦妃已经忍不住抽噎出声,太夫人也已耐性耗尽,终于尽收机锋婉转,唇角抿出两道锐利的痕迹来:“妾身冒昧请问太后,阿怡究竟犯了多大不是,才被四殿下送返归宁,而皇室漠然不问?”

同类推荐
  • 弃妃难求:王爷靠边站

    弃妃难求:王爷靠边站

    她本是他明媒正娶的王妃,大婚那夜他却当着众人的面要验她的身,她悲凉一笑,没想到自己的贞操不是由自己的夫君来验却是以这样屈辱的方式。也就在那一夜,她由王妃被贬为侍妾,他的美妾三千,却个个要致她于死地。可怜她腹中的骨肉却无辜被他认为是和别人珠胎暗结。他心爱的女子稍有偏差他便算在她头上,她何其无辜不过是一缕幽魂。他亲手将有毒的茶让她饮下只为了替他心爱的女子试药,不顾他在她体内种下的寒毒。而背后那绽开的一朵圣洁睡莲却是一道生死符,只为那残忍邪佞的男子致惑的恨意纠葛……
  • 苏氏瑾宁

    苏氏瑾宁

    针线女红,我愿平平。才气学识,我愿平平。平日诸事,我愿平平。但纷乱还是席卷而来。
  • 侯门娇女

    侯门娇女

    前世她为渣男死在了私奔的路上,重生她誓要踩渣男,斗姨娘,护亲娘,握住婚姻,远离冲喜肺痨男,等等,她脖子上的九色鹿玉佩竟是宝藏·····天降富贵,没开玩笑吧?
  • 嫁给野蛮契丹王

    嫁给野蛮契丹王

    穿越成公主?可却是一个穿到荒山野岭,还要嫁到契丹的倒霉公主。天啊,一想到契丹那些生吃肉食,像恶狼扑羊的凶残男人,她身体立马抖了起来!果然,这契丹王高大粗犷,野蛮无理,新婚夜吓的她尖叫连连!神呐,快来救救她!
  • 才女如诗

    才女如诗

    一个才华横溢的美丽女孩,原订婚的未婚夫家境破落,前来投靠,被女孩父亲-知府赶出家门,沦为乞丐。女孩却不离不弃,看中书生才华。可是,却误入一桩大案。
热门推荐
  • 复仇皇妃:一夜缠绵

    复仇皇妃:一夜缠绵

    正义的法院裁判官,来到陌生的朝代,圆滑处世只为求安然一生,却不料一纸契约改变了她一生,难逃被纳入后宫,等待她的将是帝王无情的报复。就这样坐以待毙不是她的风格,运用起法律武器,定能保护自己!
  •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魅惑无双的眼睛,是真情还是假意?诡异的转学生?黑夜的暗影!三个家族几百年的仇怨,他与她的爱恋将走向何处?
  • 我的英雄学院之沉睡的爱

    我的英雄学院之沉睡的爱

    那啥,不洗白不承认角色无罪她砰的一下穿越了。来到了我的英雄学院的世界?她父亲是复制英雄,母亲是父亲的经纪人,两人在一次战斗中牺牲。轰炎司是她父亲生前的好朋友,两人为她和轰焦冻定下婚约。父母死后她就在轰家住下……
  • 天战仙

    天战仙

    一千年前的天战,让他怀恨在心,千年后,他报着必仇的决心,要一统六界,为此多次不择手段,不得已七位仙女只得下凡寻找七大仙器,再次途中,历经了太多的苦难,蜂王与画中女子的十年爱恋,环洲的生死爱恋……七位仙女又该何去何从呢?
  • 使命的召唤:情,义

    使命的召唤:情,义

    一剑破除岁月间,一指屠灭万物焉。未曾败退,无一知己,但我可为她挡下千军万马。
  • 瓶凡的青春

    瓶凡的青春

    平凡高中女孩偶遇,帅气男孩精彩倒追,两人情投意合之时,突发起来的困难是两人分离,最后,还是,打败了困难,不过后面剧情反转,男主倒追女主,真是宠虐妻时爽,追妻火葬场
  • 龙窝的幻想

    龙窝的幻想

    当天堂变得绝望,还会有人向往吗?当地狱变得美好,还会有人厌恶吗?但是认真问你,你们任然会选择天堂,因为天堂依然很美好。当朋友与你决裂,你们还会与他好吗?当敌人与你合作,你们会对他真诚吗?我敢肯定,如果要你们严肃回答,你们依然会选择朋友。也许在最初的你们,对谁都怀着真诚的心,真诚的思想。但是在墨迹的敲打之下,会不会直接被染黑,从此褪去白玉般的外表,带上虚伪的面具,成为贵族人类一样!?到了一切的最后,也许一切,包括我们,你们,他们的梦想,理想,都变成了幻想。
  • 流水映云

    流水映云

    她是无法无天、人见人怕的“妖女”,还真的没男人敢上前来对她怎么样,虽然老爹说,女孩子做到她这份上实在是……前途堪忧!但是她可不在乎!她可是要成为人人敬仰的女侠,啊哈哈哈——岂料刚踏入江湖就遇见了他,死对头的雷霆堡,哼哼哼哼,看她出手收服他——却没想到竟然连自己的心也跟着赔了进去—
  • 柯契亚

    柯契亚

    这是柯契亚族与诺亚族的宿怨,也是他与他的同仇。那少年没有停留,背上大剑继续了一如既往的流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