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义主要讲语言符号的意义。语义既包括词义又包括句义,以前人们的研究多针对词义而言,现在除了研究词义外,人们开始关注句义的研究。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风俗以及不同的经济体制之上人们对事物认识会各不相同,因此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语义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根据人们对语义的研究,语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等特点。
(第一节) 语义的性质
一、语义的概括性:是语义的基本属性。所谓概括性是指在字典中,词概括了所指称的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性,丢弃了同类事物之间的个性差异。比如苹果这个词,词义仅指它是一种果实,这是所有苹果都具有的共同特征,丢弃了叫苹果的名称的这一类事物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词义的内涵是不管苹果是大的还是小的,红的还是绿的,甜的还是酸的这些个体差异的。在语言中,所有的词义和语义都具有概况性,否则以有限的词语怎么可以指称清楚自然界千差万别种类各异的种种物像呢?我们来看几个比较有趣的词义的概括性的例子。
(1)东西这东西真是个怪东西
汉语老师告诉留学生:“东西”这个词泛指事物,凡物质和精神各因素均可称“东西”有时可特指人,“东西”这个词相当于英语的“thing”。老师词义解释明确后。问学生:“什么是东西?”学生答:“桌子是东西,椅子是东西,我是东西,你是东西。老师说:“不对,不对。”学生马上更正:“对不起,你不是东西。”老师又好气又好笑:“更不对了,‘你不是东西’,这是骂人的话”学生愕然:“那么你到底是不是东西?如果是东西的话,你是什么东西?”老师连忙说:“你是什么东西也是骂人的话。学生更加茫然。
老师只得耐心地解释:“东西”这个词一般指事物,指人时有严格的限制,不能说肯定句“XX是东西”,不能说否定句“XX不是东西”,也不能说疑问句“XX是个什么东西?”
如果加上修饰词,意思更丰富,如“你是狗东西!”表示厌恶;如“你这个鬼东西,尽跟我捣蛋。”表示诙诣;如“这个小东西,真讨人喜欢。”表示喜爱。
学生惊叹道:“那么复杂!”老师说“是啊,所以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学生更加惊奇:“语言也是东西?”老师答:“语言也可以称为东西,前面加上‘这’,表示强调”
学生若有所悟,感叹道:“东西这东西真是个怪东西。”
东西这个词因为指称的范围大,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有时候可以是爱称,有时候又可以用来骂人,因此对于没有语言文化生活背景的人来说,这个词的使用很容易出错。
(2)日本鬼子
日本鬼子,抗战时期这个词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专有称呼。在上个世纪30年代广泛使用。表达中国老百姓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的憎恨、蔑视、愤怒等等情感。没办法用一个词准确概括。所能想象到的强烈的仇恨排斥心理,污言秽语都能被概括进去。总之,能想到的贬斥之义都可以用“鬼子”这个词来指称。
这个词并非抗战时期独创,它出现较为悠久,最早可见于《世说新语·方正》: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
卢志在大庭广众中间陆士衡道:“陆逊、陆抗是您的什么人?”陆士衡回答说:“正像你和卢毓,卢珽的关系一样。”陆士龙听了大惊失色。出门以后,士龙就对哥哥说:”哪至于弄到这种地步呢!他可能真是不了解底细呀。”士衡很严厉他说:“我父亲、祖父海内知名,岂有不知道的?鬼子竟敢这样无礼!”
宋陆游《北窗病起》诗:“更事天公终赏识,欺人鬼子漫纵横。”
从历史渊源上看,鬼子起初只是骂人的话,鬼本是人想象出来的,面目总是十分的丑陋,狰狞,后来专指外来的侵略者,充满了正义的民族感情。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九:“若鬼使,则出使外洋之员;以西人初入中国,人皆呼为鬼子也。”这个解释似乎并不带贬义。只是觉得跟我们长相不同,有些奇怪,所以称为鬼子。
(3)雷锋帮助别人从不留名,只是默默地做好事。以一次,他帮助了一位大嫂,这大嫂十分感谢他,不停地追问他的姓名。
雷锋推辞不过答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解放军、中国语义的涵盖范围很大,概括性很强。因为雷锋不愿意留名,所以选择这样的词语回答,就取得了良好的会话效果。
有相反的例子:
(4)“文革”某年,老记者某公,刚从干校回报社。新头目命令他去采访当时红极一时的博罗县典型,一位“活学活用”标兵。他抖擞精神上路,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位人物。
“请问,你原籍在什么地方?”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标兵佩佩而答,记者不得要领,只好再问:“你现在的生活还好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记者膛然,不甘心,又问:“你家有几兄弟?”
“全世界受苦人都是我的阶级兄弟”
记者落荒而逃”
回答选择的词语概括性太强,“五湖四海、全世界受苦人”。没有确定的语义指向,因而不知所云。
但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语义的指向不再概括,而是凸显具体的特征了。比如我们常常使用的词组很中国,很西藏,很青春,很阳光、很女人等等,是词义概括性的体现。对于很+名词这个组合,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很热烈地讨论过。曾经被当做病句,因为一般情况下,副词是不修饰名词的,现在已经普遍使用了。
(5)一位老太太不识字,但喜欢听收音机,气象预报每天必听。一天吃饭时问家人:“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知道局部地区在什么地方?那儿差不多天天有雨。”
局部地区就是个概括性很强的词语,范围指向其他小部分地方。
二、语义模糊性:
“从一种质到相邻的另一种质,其中有量变的中介连续过渡,因之产生的划分上的不确定性就是模糊性。”比如中午,上午之间的划分,青年和中年少年之间的划分。
在《词汇语义学》中“不是含混不清,隐晦费解,而是在模糊中有明确性,有一种规范性,是约定俗成的模糊”。所以语义的模糊性不是指语言的意义范围是全部模糊的,而是“中心清楚,边缘模糊”。其模糊性是相对于准确性而言的,不管是语义的准确性还是语义的模糊性都是人际交往所需要的。
语义的模糊性与语用的模糊性是有区别的,语义的模糊性体现在词义上。语用的模糊性主要指对话时的表达技巧,比如一语双关,暗示、讽刺、言内意外、旁击侧敲等等。
(6)一家美国报纸登了这样一则广告:招聘女秘书:长相像妙龄少女,思考像成年男子,处事像成熟的女士,工作起来像一头驴子!
要求的内容,其语义的中心范围都是明确的,妙龄是指年轻女子,当然是二十岁左右,语义中心指向是明确的,但上下限并不明确,也就是说边缘是模糊的。二十四可以吗?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呢?下限十六可以吗?十五呢?至于成年,成熟,像一头驴子等和妙龄是一个道理。驴子的特征很多,究竟指哪一个呢?
(7)法官审问两个被指控犯了流浪罪的流浪汉。
法官问其中的一个人:“你住在什么地方?”
“我四海为家。”这个人回答法官,“城市、乡村,树林,海边……”
法官问另一个人:“那么你呢?”
“我是他的邻居。”
(8)一小偷被审判,法官问:你偷过东西吗?
小偷:时而
在哪里偷过?
各处。
好,关起来。小偷急叫,几时放我出去?
警察:迟早
(9)鲍尔因为屡次触犯法律而经常在监狱里进进出出。一次他又被送上法庭,法官问道:“你常常到法院里来,有什么感想?”
“没什么想法,只觉得自己运气不好。”
“难道你就不觉得难为情吗?”
鲍尔听后,毫无愧色地说:“那有什么,我只不过常常来,而你是天天在这里。”
语义的准确性“天天”和语义的模糊性“常常”对比使用,引发幽默。
(10)冰冻几尺才是一日之寒呢
课堂上,老师正给学生讲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老师问:“大家懂了吗?”
一学生举手道:“老师,那冰冻几尺是一日之寒呢?”
用否定的手法,否定一个准确的日子,留下了模糊的概念。
(11)求救电话:救火。消防接线员:在哪里?“在我家”。我是说该怎样去你家?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
我家这个概念非常模糊,“我”对消防队员来说语义完全不明确,人人都可以“我家,我家”这样说。
(12)有关部门是什么部门?
从网页上看到很多有关部门的评价:一位农民饱受假农药之害,庄稼颗粒无收,就向当地镇政府领导反映,领导批示说:“请有关部门解决。”这位农民想有了“上方宝剑”,问题一定能很好解决的,于是便拿着批示跑种子站、农技站、植保站,一连跑了好几个“有关部门”,答复都是:“这个问题不属我们管,你找有关部门吧。”最终“有关部门”变成了“虚无部门”。
只要稍微留意,都能从讲话、文件、报告、电视、报纸中,听到、看到、读到频繁出现的“有关部门”:“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请有关部门查处”、“有关部门要引以为戒”、“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等等。
网友又对有关部门的评价,正是对有关二字模糊性的质疑,办事有具体的办事机构,一说有关部门,则语言含糊,知道应该去找办事机构,可具体是哪一个办事机构就不明确了。
(13)金庸《天龙八部第十一章》鸠摩智道:“我的事要见到公子后当面奉告。”那老人道:“那可不巧了,公子爷前天动身出门,说不定那一天才回来。”鸠摩智问道:“公子去了何处?”那老人侧过了头,伸手敲敲自己的额角,道:“这个么,我可老胡涂了,好像是去西夏国,又说什么辽国,也说不定是吐蕃,要不然便是大理。”
鸠摩智哼了一声,心中不悦,当时天下五国分峙,除了当地是大宋所辖,这老人却把其余四国都说全了。
虽然地名全都说出来了,但等于没说,因为每个地名都包含很大的范围,语义指向很模糊。这是说话人不想告诉对方确切的消息,才采用了语义模糊的词语来表达。
语义的模糊性是相对语义的准确性而言,交际时既表达需要模糊性又需要准确性,看场合视情况而定,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只关注一方,都会使交际出现障碍,无法进行下去。如:
(14)距国庆放假还有九天,a君思家心切,遂一走了之。临别,留一假条给辅导员:尊敬的辅导员老师:我因患病,要回家治疗,故需请假。可能是四五天,也许是三六天,或者是二三天,抑或是八天多一天,要么是十天少一天,总之不会超过九天,望恩准。
一个很正式的请假条,用如此模糊的语言,可想而知,结果如何。
如果语义全部是模糊的,那么人们就没有办法去界定语义的指向范围,这样就会出现语言混乱,说话人不知所云,听话人不明所以的局面,语言就丧失了交际的功能。
(15)买面包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差人上街买面包,那人空手而返,说没有“面包”,只有方面包、圆面包、长面包,没有仅是“面包”的面包。柏拉图说,那么你就买一个长面包吧。那个人还是空手而返,说没有“长面包”,只有黄色的长面包,白色的长面包,没有只是“长面包”的长面包。柏拉图又说,你就买一个白色的长面包吧。那个人仍然空手而返,说没有白的长面包,只有冷的长白面包和有馅的长白面包……如此,那人跑来跑去,就是买不来一块小面包,这位大哲学家只好饥饿而死。
僵硬的教条主义,不知变通。为了追求语义的精确,结果陷入谬论,使交际无法进行。
(16)母亲:孩子,股票交易是场危险的赌博,第一天赢,第二天输的。
儿子:好吧,我隔天去玩一回。
母亲说的第一天,第二天是个模糊的概念,儿儿子却把它当成准确的概念来反驳母亲的话。
恰当的语义模糊有助于交际。“描述的不确切性并不是坏事,相反,倒是件好事,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送足够的信息,并能对复杂事物做出高效率的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不确切性有助于提高效率。”
三、民族性:指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语义的指向会出现差异,各有各的特点。“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认识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的过程中,这些特点都会产生影响,因而反映同一类对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就可能经历不同的多义化的历程。”比如指称范围的大小不同,褒贬不一等等。
“世界各语言中都有数字,概念意义都是一样的,但是这些数字的文化意义却是多种多样。像在汉语中,因为谐音的关系,八有发的文化意义,六有禄顺的文化意义,而4则有死的意义。…汉语里的万种概念意义上等于英语里的tenthousand,但在汉语里万能够形容很多,表示及其、非常、绝对的意思,如万般无奈、万不得已、万恶不舍、万劫不复、万分高兴、万念俱灰、万事俱备、万死不辞、万籁俱寂、万寿无疆、包罗万象、光芒万丈、排除万难等等,正是因为万有这种意义,它可以与一构成相对、相反的意义,如‘一本万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万无一失、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众一心’等等。但在英语里,tenthousand和one却不能构成反义词。因为tenthousand没有类似的文化意义。”
(17)海明威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是自谦词。一次他参加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不料,这位洋老兄却吓了一大跳!想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需举例说明,于是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哪里”的语义和英语对等的是where,哪里在汉语中引申出“并非这么好”的含义,是传统文化中的谦虚内涵在语言交际中的体现。如: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哪里!哪里!你只管放心。”但在英语中没有衍生出这个含义。
(18)“我方便时,你可不能来!”
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国男生吃饭。一名中国同学说“我出去方便一下”。外国学生不懂其意,中国学生告知:方便就是去厕所排泄。这位外国学生记住了。一天,一名女生说:“希望在你方便的时候,我到你这里来做客。”留学生听后,立即摆手说:“不,不!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在我方便的时候不要来。”
中国服务行业的口号“为顾客提供方便!”外国留学生理解成为有厕所为顾客服务。
(19)上对外汉语课,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人说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老师今天很开心很高兴的样子。”学生很活跃:“眉开眼笑”“开怀大笑”“兴高采烈”……。老师接着说,“说出来的成语里要含有数字,比如一、二、三、四……。”一位美国留学生反应很快,大声抢答:“老师,含笑九泉!”
含笑九泉,九泉是一个比喻义。指地府,但凡人活着都不愿意奔赴的一个地方。这个词虽然有“笑”字出现,但有特定的含义,所以,美国学生这个成语用得不恰当。
(20)中国老师带领十来位外国留学生,步行去天津动物园看熊猫等动物。离开学校大门得过一条很宽的马路,疾驶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呼啸而过。老师嘱咐过马路的外国学生大声说:“看车,看车!”没想到,几位外国学生立即停住脚步,傻乎乎地注视着来往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