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周灵珊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走进溇江中学,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参天的古树,成群的白鹤;庄严的梅花殿,沧桑的大古钟……
“当年,我在这儿读书时,最喜欢来这梅花殿前,看这口大古钟!”阿琅说道:“每当看到这古钟上的雕花纹龙,总让我感叹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脆弱……”
“看来,你一定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阿秀笑着说。
“是啊!读中学时,我就喜欢写诗,往往触物及情,文思泉涌!不怕你们笑话,当时,同学们都称我为:风流才子!”
“风流才子!呵呵,只是不知道当时赢得了多少女孩的芳心?”阿秀大笑起来。
“既然是风流才子,今天何不吟诗一首,让我们见识一下!”周灵珊忽然说道。
阿琅见周灵珊发话了,心里十分高兴!他接着说道:“当年,由于学校条件有限,经常停电。每次停电后,都是靠敲打这口古钟来报道上下课的时间!现在,随着条件的改善,这口古钟也沉寂多年了……”
“既然如此,更应当吟诗一首,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周灵珊继续说道。
“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本人才疏学浅,恐让两位妹妹笑话……”
“哪里、哪里!能见识风流才子的大作,那将是不胜荣幸的事!”阿秀一边说,一边从梅花殿找来纸笔,铺在桌案上!
阿琅拿起笔,凝望着那口千年古钟,沉思良久之后,挥笔而就……
(沉寂的古钟)
风蚀……镜花雪月。
磨平……子曰诗云。
空留……唐诗宋词。
……梅兰竹菊。
鳞伤的文字。
承载千年冲撞和叹息。
梅花古殿。
香烛依昔。
仙鹤盘绕。
樟柏傲立。
掩饰。
青铜的沉重与记忆。
雄鸡头上……燃烧。
暮鼓的睥睨。
内伤的胸腔……荡尽。
史书油印的气息。
风……躲开诗人的眼睛。
偷偷申请。
呼啸的专利……
阿琅写完之后,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望着自己写下的诗,心中的感慨,久久不能平息!
“好诗!好诗!”阿秀和周灵珊同时赞道。
“好在哪儿?”阿琅问道。
“说不上好在哪儿,反正感觉很好!”阿秀笑着说道:“对于诗歌,我们都是门外汉,只能凭感觉去体会了!”
“果然有高人来了!”一个声音传来!
阿琅几位随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道人带着一个道徒朝他们走来!
“武陵道人!”阿琅惊问道:“你怎么会来这儿?”
“我已选定此处的太平山作为修炼之地,故而在此!”武陵道人走到桌案便,看了一遍阿琅的诗,赞道:“此诗很有背景,也很有韵味!诗中不仅表现出岁月的沧桑,也隐含着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愿阿琅兄能有。风过钟鸣。的一天!”
“道兄见笑了!这溇江中学本是我的故校,今日重游此地,心有感慨,故作此诗!今日在此遇见道兄,也算有缘!”
“这是我的徒弟,叫名卢生。”武陵道人指着身边的道徒说道:“卢生昨日梦见两道霞光照耀此地,我就断定一定会有高人来此,想不到是旅游局的局长来了!不知局长身边的这两位是……”
“这两位是我的朋友。一个叫做阿秀,一个叫做周灵珊!”
武陵道人朝两位女士看了看。当他的目光与周灵珊的目光相遇时,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周灵珊看似平静的目光中,隐含着一股阴刹之气!而这种阴刹之气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再说周灵珊,当她听见阿琅叫对方武陵道人,也大吃一惊!以前,她经常听师父提起这个人,而且此人就是偷走周公半部(托梦心法)的人!当初,两人虽然暗中较量过几次,却从没有面对面的见过,想不到今日在此碰上了!
也许是周灵珊的内功修为还未达极致,当她听到武陵道人的名号时,一股萧杀之气油然而生!而当她的目光与武陵道人相遇时,这股萧杀之气被武陵道人发现了!
“不知周灵珊女士是何方人士?从事何种职业?”武陵道人问道。
“周灵珊也是本地人氏,她与道人一样,也喜欢静心修道!”阿琅介绍道:“她一直在天门山修炼,师从于纵横学的鼻祖……鬼谷真人!”
听到阿琅这么说,武陵道人顿时明白了:原来光顾此地的另一位高人并不是阿琅,而是周灵珊!怪不得当初在云梦山庄,有一股阴刹之气,原来是鬼谷子的徒弟住在那儿!看来几次与我暗中斗法,伤了我的“天幕法眼”,害得我四处寻医的,就是这个周灵珊!
仇人相见,本该分外眼红!然而,武陵道人毕竟是修道千年的高人,他不仅没有表现出心中的激愤,反而脸色平静地说道:“原来是鬼谷前辈的高徒来了!幸会、幸会!鬼谷前辈是我最崇敬的一位真人,灵珊妹子是他的弟子,想必一定道法高深,不知是否可以赏脸,上太平山一叙?贫道愿尽地主之谊!”
周灵珊知道武陵道人城府极深!他邀请自己上太平山,必然不怀好意!然而,想到还有半部(托梦心法)在武陵道人手中;想到自己跟随鬼谷前辈,修炼了“捭阖之术”,正好可以检验一下自己的法力!便平静地答道:“久闻吕翁乃武陵山中得道高人,能光临道人的修炼之地,实乃平生之幸事!”
周灵珊一行,跟随武陵道人,登上了太平山!
周灵珊登上太平山,只见歇息在两棵古树上的白鹤纷纷离巢而出,在天空翱翔盘旋,欢鸣之声不绝于耳!
难道周灵珊已经修炼成一位真神?武陵道人暗暗想道:此前,听卢生说过,数百年来,只有真武帝君云游至此,才出现百鹤出巢,齐鸣欢呼的景象!
“此地果然是一块修道的圣地!”望着成群的白鹤,周灵珊叹道:“修道之人,向来视白鹤为神物,而白鹤也只在有灵气的地方歇息,吕翁前辈能在此修炼,真是叫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