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产品创新程度对组织整合与与新产品开发绩效调节效应
1、产品创新程度对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调节效应
表7.7为外部组织整合与产品创新程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交互作用的影响结果。模型1的外部组织整合变量为组织间信息分享,模型的P值<0.01,达显着水平(F=14.345,=0.410),组织间信息分享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交互作用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但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不支持假设H12-1:产品创新程度对组织间信息分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有正向影响;
模型2的内部组织整合变量为组织间关系协调,模型的P值<0.01达显着水平(F=16.250,=0.468),组织间关系协调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交互作用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但未达显着水平(P>0.05),不支持假设H12-2:产品创新程度对组织间关系协调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有正向影响。
模型3的内部组织整合变量为组织间共同参与,模型的P值<0.01,达非常显着水平(F=15.731,=0.456),组织间共同参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交互作用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但未达显着水平(P>0.05),不支持假设H12-3:产品创新程度对组织间共同参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有正向影响。
外部组织整合、产品创新程度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交互作用分析
因变量:新产品开发绩效
模型1模型2模型3
自变量
组织间信息分享0.229
组织间关系协调0.185
组织间共同参与0.171
产品创新程度0.0890.0540.075
组织间信息分享
×产品创新程度0.104
组织间关系协调
×产品创新程度0.098
组织间共同参与
×产品创新程度0.079
控制变量
公司年限0.0640.0120.083
公司规模0.0780.0390.055
行业类型0.1020.0710.036
所在区域0.0820.0940.062
模型F14.34516.25015.731
0.4100.4680.456
调整的
0.3920.4490.442
p<0.05;p<0.01;p<0.001
2、产品创新程度对内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调节作用
表7.8为内部组织整合与产品创新程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交互作用的影响结果。模型1的内部组织整合变量为跨职能信息分享,模型的P值<0.001,达非常显着水平(F=21.210,=0.452),跨职能信息分享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交互作用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且达到显着水平(P<0.01),支持假设:产品创新程度对跨职能信息分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有正向影响;
模型2的内部组织整合变量为跨职能关系协调,模型的P值<0.01,达非常显着水平(F=13.152,=0.406),跨职能关系协调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交互作用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且达显着水平(P<0.05),支持假设:产品创新程度对跨职能关系协调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模型3的内部组织整合变量为跨职能共同参与,模型的P值<0.001,达非常显着水平(F=23.160,=0.496),跨职能共同参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交互作用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且达显着水平(P<0.01),支持假设:产品创新程度对跨职能共同参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内部组织整合、产品创新程度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交互作用分析
因变量:新产品开发绩效
模型1模型2模型3
自变量
跨职能信息分享0.462
跨职能关系协调0.098
跨职能共同参与0.596
产品创新程度0.0980.1020.087
跨职能信息分享
×产品创新程度0.204
跨职能关系协调
×产品创新程度0.130
跨职能共同参与
×产品创新程度0.236
控制变量0.0850.0320.098
公司年限0.0810.0590.043
公司规模0.0920.0810.076
行业类型0.0820.0640.052
所在区域
模型F21.21013.15223.160
0.4520.4060.496
调整的
0.4360.3820.475
p<0.05;p<0.01;p<0.001
为观察跨职能信息分享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互动效果,将跨职能信息分享以平均数区分为高跨职能信息分享与低跨职能信息分享两类,将产品创新程度以平均数区分为高产品创新程度与低产品创新程度两类,将跨职能信息分享与产品创新程度合并观察,则可进一步区分为高跨职能信息分享/高产品创新程度、高跨职能信息分享/低产品创新程度、低跨职能信息分享/高产品创新程度、低跨职能信息分享/低产品创新程度等四类。跨职能信息分享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互动效果如表7.9与图7.1所示,在低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高跨职能信息分享要比低跨职能信息分享有较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在高产品创新程度的情况下跨职能信息分享要比低跨职能信息分享有较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高产品创新程度下高、低跨职能信息分享的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差异,要比于低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两者的差异高。在低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从低跨职能信息分享到高跨职能信息分享时,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幅度较小;反之,在高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从低跨职能信息分享到高跨职能信息分享时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幅度较大。因此,产品创新程度对跨职能信息分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按跨职能信息分享与产品创新程度分类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差异
1234
低跨职能信
息分享/低产品创新程度
(n=40)低跨职能信
息分享/高产品创新程度
(n=60)高跨职能信
息分享/低产品创新程度
(n=68)高跨职能信息分享/高产品创新程度
(n=38)
F值
新产品
开发绩效
4.456
4.813
4.592
5.546
15.413
p<0.05;p<0.01;p<0.001
跨职能信息分享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交互作用
为观察跨职能关系协调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互动效果,将跨职能关系协调以平均数区分为高跨职能关系协调与低跨职能关系协调两类,将产品创新程度以平均数区分为高产品创新程度与低产品创新程度两类,将跨职能关系协调与产品创新程度合并观察,则可进一步区分为高跨职能关系协调/高产品创新程度、高跨职能关系协调/低产品创新程度、低跨职能关系协调/高产品创新程度、低跨职能关系协调/低产品创新程度等四类。跨职能关系协调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互动效果如表7.10与图7.2所示,在低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高跨职能关系协调要比低跨职能关系协调有较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在高产品创新程度的情况下跨职能关系协调要比低跨职能关系协调有较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高产品创新程度下高、低跨职能关系协调的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差异,要比于低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两者的差异高。在低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从低跨职能关系协调到高跨职能关系协调时,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幅度较小;反之,在高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从低跨职能关系协调到高跨职能关系协调时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幅度较大。因此,产品创新程度对跨职能关系协调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按跨职能关系协调与产品创新程度分类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差异
1234
低跨职能关系协调/低产品创新程度
(n=40)低跨职能关系协调/高产品创新程度
(n=60)高跨职能关系协调/低产品创新程度
(n=68)高跨职能关系协调/高产品创新程度
(n=38)
F值
新产品
开发绩效
4.489
4.921
4.619
5.638
12.416
p<0.05;p<0.01;p<0.001
跨职能关系协调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交互作用
为观察跨职能共同参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互动效果,将跨职能共同参与以平均数区分为高跨职能共同参与低跨职能共同参与两类,将产品创新程度以平均数区分为高产品创新程度与低产品创新程度两类,将跨职能共同参与产品创新程度合并观察,则可进一步区分为高跨职能共同参与/高产品创新程度、高跨职能共同参与/低产品创新程度、低跨职能共同参与/高产品创新程度、低跨职能共同参与/低产品创新程度等四类。跨职能共同参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互动效果如表7.11与图7.3所示,在低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高跨职能共同参与要比低跨职能共同参与有较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在高产品创新程度的情况下跨职能共同参与要比低跨职能共同参与有较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高产品创新程度下高、低跨职能共同参与的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差异,要比于低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两者的差异高。在低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从低跨职能共同参与到高跨职能共同参与时,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幅度较小;反之,在高产品创新程度情况下,从低跨职能共同参与到高跨职能共同参与时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幅度较大。因此,产品创新程度对跨职能共同参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按跨职能共同参与产品创新程度分类的新产品开发绩效差异
1234
低跨职能共同参与/低产品创新程度
(n=40)低跨职能共同参与/高产品创新程度
(n=60)高跨职能共同参与/低产品创新程度
(n=68)高跨职能共同参与/高产品创新程度
(n=38)
F值
新产品
开发绩效
4.641
5.213
4.862
5.967
16.328
p<0.05;p<0.01;p<0.001
跨职能共同参与产品创新程度的交互作用
通过对内外部组织整合、产品创新程度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交互作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产品创新程度对内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但产品创新对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着,关于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见本章第4节。
7.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以上几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内外部组织整合、吸收能力、产品创新程度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了进一步检验本书所提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机制概念模型的拟合性,了解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本节将采用AMOS7.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7.3.1全模型检验
全模型检验将内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内外部组织整合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吸收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进行概念层面的检验。具体检验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模型设定与识别
模型中的主要概念被设定为一阶潜变量,内部组织整合、外部组织整合为外生潜变量,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为内生潜变量。我们采用Bagozzi和Edwards(1998)的方法,将每个概念维度下的所有观测标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分值作为该维度的组合分值,以提高模型的简效性。
所示,整个模型共有17个测量变量,数据点(datapoints)为DP=153。模型设定条件如下:
(1)模型中有2个外生潜在变量()与2个内生潜在变量(),相应地包含了6个外生测量变量()与11个内生测量变量()。
(2)模型中有6个外生测量残差(e1至e6),11个内生测量残差(e7
至e17),2个解释残差(e18至e19),其方差被自由估计。
(3)内生潜在变量被外生潜在变量解释,矩阵包含1个结构参数,矩阵有4个结构参数()。
(4)每个测量变量仅受单一潜在变量的影响(单维假设),故产生6个外生测量变量因素负载参数,以及11个内生测量变量负载参数。
(5)为了使潜在变量的尺度得以确立,采用固定负载法将各潜在变量的第一个因素负载量设定为1,共有4个因素负载量被设定为1。
(7)指向潜变量的残差项之间彼此不相关,潜变量的残差项与测量误差之间彼此不相关,模型干扰项与外生潜变量之间不相关。
根据Bollen(1989)的模型识别原则,首先,检验数据点的数目是否多于自由参数数目。模型中需要估计的参数共有40个,而数据点的数目为153个,因此符合要求。其次,模型中的外生和内生潜变量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的观测变量。以上检验表明,模型符合识别必要条件,接下来进行模型估计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