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两个人的答语是一个意思,但是答法不同。前者做祷告时抽烟,表现他对上帝的不虔诚。而后者抽烟时做祷告,表现了他能抓紧时间,做祷告比较勤奋,说明他对上帝的忠诚。后者答话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颠倒语序,表达出与前者答话截然相反的意义。再如一则外国小幽默:
穷人:“早上好,先生,你今天出来得早啊!”
富人:“我出来散散步,看看能否有胃口对付早餐。你在干什么?”
穷人:“我出来转转,看看能否有早餐对付胃口。”
这个穷人很幽默,通过对富人发问的语序颠倒,强烈地讽刺了社会的不平等。
在日常生活的交谈中,提问要巧,回答要妙。答是一个智慧的综合文化,是人们憧憬的高层次口才艺术境界。要想答得妙,必须注意生活感受的积累,加强对语言的修养。妙答,将使您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机智人物。
一有进步就表扬
高明的动物驯养师都知道,对于动物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必须给予表扬,你可以说一句鼓励它的话,可以拍一下它的脑袋,也可以给它一点好吃的东西。佛罗里达州海洋世界的驯养员们,总是在他们的逆戟鲸、海豹、海豚做完一次漂亮的表演之后,给这些动物一些鱼吃。如果对动物的每个微小进步我们都能做到随时嘉奖的话,那么对人为什么不使用这种方法呢?
你要养成表扬你的雇员或者下属的习惯,即使仅仅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不能不表扬。这样能促使他们不断地进步,不要等到什么人做出突出的成绩或者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时再表扬他。只要你发现点什么进步,不论大小,都不要放过表扬的机会。
我不管你结婚有多少年了,但你每天饭后都要对妻子说,今天的饭太可口了。有人和太太结婚已经50年了,每顿饭后,如果不说一句“多谢了,我的宝贝,菜做的太好吃了!”他就不会离开饭桌。这就是为什么他总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的原因。
“谢谢你。”这句话如果你运用得适当得体,会在人际关系中出现奇迹。这句话总能使人高高兴兴地为你做事,尤其是当你真心实意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时你也可以再加点什么,或者加重语气。“多谢了。”“太感谢了。”
当你说感谢他的话时,你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如果他是值得感谢的话,他也就值得你去看他。不要像超级市场里的收款员那样,谁交款她才向谁道谢,且从来不看顾客一眼。
你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及时去发现谁该有什么需要道谢的事情。每次你说一句“谢谢你”,其实你就是表扬了他一次,也是你对他所做的事情的一种赞许。当你能让人们知道你是如何感谢他们时,当你能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表扬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想为你做更多的事情。这样一来,我的朋友,你就获得了驾驭别人的无限能力。
一个人有一点进步就应该表扬,而且要不厌其烦。正像美国一位着名的亿万富翁所说的那样:“我就愿意表扬,不愿意发现谁有什么毛病。只要我喜欢的事,我就会全心全意地去做,我在表扬人方面显得极为慷慨大度。”
多使用否定句
不知道你感觉到没有,否定句有时比肯定句要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一个人说“是”的时候,不一定会让你觉得印象深刻,但如果他说出一个“不”字时,你就会对他记忆深刻了。下面由谈判专家讲的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以上这句话的一个有力证据。
我有个邻居,他是医生,一个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的定义是为钱而不谈论钱。当他家遭受了一场暴风雨灾后,他叫开我的门说道,“老马,帮个忙怎么样?这儿有个理赔员要来商谈索赔额,你一直处理这种事,你能不能帮我跟他谈谈?”
我说,“当然,我很乐意。你想要多少钱。”
他答道,“你看看,如果保险公司能赔偿300元就行了。”
我点点头,然后问,“请你告诉我这场暴风雨给你带来了多少损失?”他答道:“我损失了300多元,毫无疑问!”我说,“好吧,如果我给你弄到350元怎么样?”他说道,“啊,350元,是异想天开吧!”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他的委托办成功。免得星期一早上还得跟他再商议。
半小时以后,理赔员来叫我的门了。我把他让进屋里,他打开公文包道,“李先生,我知道,像你这样的人是习惯处理大数额的,恐怕我这里没有你的大数额。第一个出价只有100元,你看怎么样?”
我沉默了一会儿没说话,但是脸上的血色全掉了。你看,我向来拟定并做好了回答任何第一个要价的话都是,“你昏了头”、“你疯了?”、“我不能接受!”此外,我从小就知道,既然有第一个出价就意味着还有第二个、甚至第三个,而且当他使用“只有”一词的时候,说明他自己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个吝啬的数字也觉得难为情。那么我作为出价的接受人又是什么感觉呢?
当我哼着鼻孔表示我的不相信后,理赔员嘟哝道,“对不起,好吧,忘掉我刚才的话吧,再多点,二百元怎么样?”
我答道,“再多点?根本没有多?”
他接着说,“那么好吧,300怎样?”
我稍顿了片刻,“300?哎,我不知道。”
他咽了一口唾沫,“好吧,400元。”
我说,“400元?哎,我不知道。”
他说,“好吧,500元。”
现在我问你,你认为我这时应回答什么呢?是的,你猜对了:500元?哎,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在说,“哎,我不知道”呢?因为“哎,我不知道”在奇迹般地发生作用,所以我不敢说别的话了。
索赔额最后定为950元。当我去邻居家签约,我的邻居向我问好时,我嘴里又蹦出一个“哎,我不知道。”
在这个故事里,“我”采用了一种富有影响力的否定式,而这样的方式给了理赔员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获得了成功,因为它们传达了真正权限的明确信息。
熟练地运用口才
所谓口才,是指说话的才能,即人们用口语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能力,是以口头语言为外壳,以表达者对客观事物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为内容的思维表达过程,也是人们德、才、学、识的综合体现。
根据不同的标准,口才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按口语表述的不同目的和性质,可分为交谈、论辩、演讲;按口语表述的不同职业功能,可分为宣传教育口才,知识传授口才,研讨工作口才,外交对话口才,司法口才,公关口才,文艺表演口才,日常交际口才等;按口语表述的语气和语言手段来分,还可以分为叙述口才,议论口才,抒情口才等。
当然,口才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谈话方式,它必须达到信息沟通的基本目的,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语言信息沟通。
以语言作为载体的信息交流活动。具有三个特点:
分离性——
指沟通的过程是由各个可以分离的部分组成(如句子、短语、单词)。
单一性——
指信息传递的方式只经过一个通道,只能逐字逐句进行。
自觉性——
语言信息的操纵一般总是自觉的,难免带来虚假的成分。人们常有意识地按照某种意愿去传递语言信息。
非语信息沟通。
以表情、手势、眼神、服饰、摆设、环境等为载体的信息交流活动。具有三个特征:
连续性——
传递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过程。
多重性——
经过多通道进行信息的沟通,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影响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
可靠性——
人们在传递非语言信息时,常常处于不自觉状态,因此具有可靠性,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说话人的情感。
巧妙化解,出奇制胜
一事当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当某些突发事件或尴尬局面出现时,就要求人们善于变换思维角度,对自己的窘境灵活应对,巧妙化解的交际技巧。它是一种高度的语言机智。要求交际主体在突然袭来的难堪面前,高速转动思维“马达”,“应激”处变,出奇制胜。
以下几种方式通常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避实就虚——
此法是巧妙地解释造成窘境的原因,避实就虚,工于圆说,以摆脱交际困境的技巧。
有位教师上课的时候,皮带从腰部掉了下来,在他身边晃来晃去,惹得同学们或窃窃私语,或捂嘴暗笑。教师发现自己的疏忽之后,并没有慌乱羞愧,而是微微苦笑了一下说:“同学们,年底评先进教师你们可别忘了我呀。”
众人一愣,不解其意。只听教师又接下去说:“为了向你们传授知识,我废寝忘食地备课、讲课,真是为‘君’消得人憔悴。现在瘦得皮带都系不住了,仍然坚持在三尺讲台,难道还不够先进?”说着稍稍转身,从容地把皮带系好。教室里爆发出一阵赞赏的笑声。
很显然,教师皮带掉下的原因,是由于自身的疏忽,而教师却把它解释成因备课;讲课累瘦了的缘故。高度的语言机智,使自己成功地从尴尬的处境中解脱出来。
避虚就实——
此法是从行为的目的角度切人,善解人意,圆场打趣,缓解气氛,消除紧张的解说技巧。
德国有名的乌戴特将军是个秃头。在一次招待会上,一位年轻的士兵敬酒时不小心将啤酒洒到了将军的头上。全场目瞪口呆,气氛十分紧张,而乌戴特将军却微笑着对不知所措的士兵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会有效吗?”在场的人立即明白了,将军的意思是说小伙子是为了给他治秃头才把啤酒浇到他头上,于是放声大笑起来,难堪的局面一下子被扭转了。
一语双关——
此法是巧妙地利用语言材料本身与客观事物的语音契合,一语双关,谐音趣解的语言技巧。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正在兴致勃勃地看电视。老人不小心把暖水瓶碰倒了,只听“砰”的一声,瓶胆炸碎,水洒了一地。小辈人没说什么,可老人自己觉着别扭,认为大过年的打坏东西不吉利。聪明的儿媳妇说:“没关系、没关系。按老话说这还是好事儿呢,这叫‘岁岁(碎碎)平安’。再说,今年打破旧水平(水瓶),明年好来个新水平(水瓶),咱家的日子越过水平越高哩!”几句话把老人说高兴了。
在此,用谐音换度,一下子改变了这件事情的性质,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满足了办事求吉利的老人心理,使全家人能高高兴兴地过年。
巧妙施展口才“柔道术”
一位美国客人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之后,在附近一家个体饭店吃饭。老板娘烧得一手正宗湘菜,使美国客人吃得十分满意。
付款之后,客人突然发问:“如果毛泽东主席还在,会允许你开店吗?”这话甚难回答:说允许,显然不符合事实;说不允许,又有贬低否定之意;干脆不回答,又会影响交际气氛。但见老板娘略加思索后,从容回答:“如果没有毛主席,我早就饿死了,哪里还能开店呢?”多么巧妙的答话,多么敏捷的口才柔道术啊!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使用语言的内涵和外延都应是确定的,要符合逻辑的同一律,不能任意改变概念的范围。然而,在某些特殊场合,人们又可以利用言语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来“偷换概念”,使对话双方话题中的某些概念的本质含义不尽相同,以求得特殊的交际效果。
上述美国客人的问话中,其实包含着一个隐蔽的判断。老板娘听出了客人的弦外之意,便巧妙地转移话题,用毛主席缔造新中国的功绩以及对自己现实生活的影响,来回答客人旨在否定毛泽东主席的问题,既不轻慢客人,又维护了毛主席的历史地位。
此类“话题转移”的语言技巧,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外交活动中,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周恩来总理设宴招待东欧一批外交使节。
宴席上,客人对色、香、味俱佳的中国菜肴大为赞赏,宾主之间气氛热烈。这时,端来一道很考究的清汤,汤里的冬笋片被雕成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但这些冬笋片在汤里一翻身,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外宾见了这种图案大吃一惊:“为什么这道菜里有法西斯标志?”周总理先向客人解释:这是我们中国的“万”字图案,象征着“吉祥万德,福寿绵长”,表示对客人的良好祝愿。
接着,总理夹起一片冬笋,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客人们听了哈哈大笑,宴会气氛更加友好热烈,结果这道菜被吃得一干二净。
随机应变地转移话题,有时也是反驳对方的一种有效方法,英首相威尔森的竞选演说刚刚进行一半,突然有个故意捣乱者打断他:“狗屎!垃圾!”把他的话贬得一钱不值。威尔森面对狂呼着的捣乱者,报以微微一笑,然后平静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那个捣乱者被他一下子弄得哑口无言了。
苏联着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次在会上朗诵了自己的新作后,收到一张条子:“您说您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可您的诗里却总是‘我’、‘我’,这是为什么?”诗人宣读完这张条子,随即答道:“尼古拉三世却不然,他讲话总是‘我们’、‘我们’,难道你以为他倒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吗?”会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马雅可夫斯基抓住对方问话中的“我”,未作正面解释,而是转移话题,以反问尼古拉二世的“我们”来作答,巧妙地回击了对方。
当然,我们在运用这种“话题转移术”时应该注意到,转移了的话题与原话题应有一定的联系,像韶山那位老板娘的巧妙回答,就没有脱离谈毛泽东主席的言语范围;周总理风趣的解释;马雅可夫斯基的反驳,毕竟是对“集体主义”的评价。如果缺乏这些联系,“转移话题”就不成其为语言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