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世居草原,逐水草而迁徒,精于骑射,是一支能够迅速移动于几个纬度之间的劲旅,在古代东方及古代欧洲的历史发展上都有过重要的影响。头曼统治时,匈奴虽然已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势力,但由于旧的所有制关系还没有完全消失,而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又很不完善,加上“东胡强而月氏盛”,中原地区又处于强大的秦王朝统治之下,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匈奴势力一直被局限在阴山至河套以北一带。冒顿继位后,匈奴迅速走向鼎盛。
大约在汉文帝前元三年~前元四年(公元前177~前176)间,冒顿单于派右贤王率领骑兵攻打月氏,占据了月氏的全部领地,其子还把月氏王杀了,把月氏王的头盖骨做成了饮酒器具,月氏部与匈奴部结下宿怨。月氏部在匈奴的打击下,迁移到伊犁河流域,后来又在古代乌孙部的逼迫下,西迁至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地区(今阿富汗境内)。当时月氏部有五翎侯部,其中的贵霜翎侯部强盛了起来,统一了月氏全部,在中亚地区建立了著名的贵霜王朝,成为中亚地区一个大国。
月氏西迁后,匈奴势力进入了古代西域地区。而楼兰国在摆脱了月氏统治后,又成了匈奴的附属,楼兰王向匈奴王廷称臣,定期向匈奴交纳赋税。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为了驱逐匈奴,一方面便派使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王夹击匈奴,另一方面他又采取军事手段,直接出兵攻打匈奴,逼迫匈奴退出河西地区,汉朝在河西地区建立了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并在敦煌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形成了西域地区汉匈直接对峙的局面。
公元前126年张骞从西域返回长安后,他向汉王朝报告他在西域各国的所见所闻,其中介绍了楼兰的情况,称:“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就是指今天的罗布泊。这说明楼兰在当时已经建立了城市。
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就开辟了一条自都城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西方的道路。大批商贾和使者通过此道来往于东西方。而楼兰国正处西域地区最东边,又靠近汉朝的关隘,凡是东西往来的使者、商队在经过西域地区时必然都要进入楼兰国境内,加之罗布泊地区干旱缺水,途中又有白龙堆险道,过境者大都会在楼兰借歇。
楼兰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给国内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但随之负担也加重了,各种麻烦也增多,最后导致了楼兰与汉朝和匈奴的矛盾激化。
楼兰的负担是既要各旅途商队的物质供应,又要保护各个商队的安全,而在楼兰和姑师境内抢劫商队的事件时有发生。恶性抢劫事件增多后,汉朝和匈奴都对楼兰心存不满。
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决心要用武力去保护这条通道,就派大将赵破奴率领数万士兵去攻打姑师,同时又命令汉朝使节王恢率领骑兵攻打楼兰。王恢打进楼兰城,抓捕了楼兰王,楼兰王当即表示降服汉王朝。匈奴王廷知道了甚是不满,也发兵攻打楼兰,楼兰王无法抵抗,也对匈奴也表示臣服,并分别给汉朝和匈奴王廷各送一子当人质。而此后发生的一切致使楼兰国亡。
张骞从西域回汉后给汉武帝带来了一则有意思的新闻,称他在大宛见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宝马,叫“汗血马”。此马为牡马与牝马所生,汗如鲜血,在战场上飞奔如风,为天下罕见。从前汉武帝的骑兵乘的是蒙古草原小马,尽管也算剽悍勇猛,但却不及汗血马,因此汉武帝非常想得到大宛的良马,以便迅速打败匈奴。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派壮士车令带了金子千两及一匹金马去大宛求马,不料被大宛王一口拒绝。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为此大怒,遂决定派军远征大宛。公元前104年,汉武帝第一次出兵不利,又于公元前102年第二次派兵。汉军一直打到了大宛国,在围攻其国内贵山城时,大宛国内的贵族以抓绑了大宛王并送汉军汗血马3000余匹为条件,求汉军退兵。汉军杀了大宛王后回师长安。
在李广利二次攻打大宛时,匈奴曾企图在途中阻击汉军,但又怯于自己势单力薄,于是派骑兵到楼兰,命令楼兰王拦截汉军的后队。此事被当时驻扎在玉门关的汉军任文知道,回报给了汉王廷,汉王廷当即下令任文抓捕楼兰王,楼兰王一副无奈之态,对汉王廷说:“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人人居汉地。”汉武帝听后,认为楼兰王说的是实话,就放楼兰王回国,但提出要楼兰王及时向汉朝通报匈奴的动向。汉征和元年楼兰老王死了,新王当政,汉朝仍要求新王送一子到汉王廷当人质,楼兰王应允。新王死后,匈奴先得到消息,就派在匈奴的楼兰国质子马上返回楼兰接王位,楼兰新王因年轻时在匈奴王廷生活,明显地倾向于匈奴,对汉朝入朝之请置之不理。在他任王期间,先后发生了几起杀害汉大臣的事件,并还数次抢劫杀害安息使臣和大宛国的使臣等,汉王廷对此极为不满。汉武帝去世后,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了骏马监傅介子在去大宛的途中,路过楼兰、龟兹时,向他们提出质问。傅介子到达楼兰后,即责问楼兰王,楼兰王表示以后不再发生此事,并讨好地告知傅介子说匈奴使者已到龟兹国去了。傅到龟兹国后,得知匈奴使者已去了乌孙,傅介子就决定先去大宛国。当他从大宛国回去时,在龟兹国得知匈奴使者也已从乌孙回到了龟兹,傅介子当即决定率领其随从、士兵包围了匈奴使者,并杀死了他们。傅介子回到长安后,汉王朝封他为平乐监。
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傅介子向大将军霍光建议:楼兰、龟兹都是小国,但他们对汉朝的态度数次反复无常,应当给予惩罚,并表示自己愿意亲自去解决。大将军霍光建议他先去解决楼兰。于是傅介子带了随从士兵和许多金银财物,来到楼兰,要求见楼兰王。可楼兰王始终不露面。傅介子称自己带了许多礼物本来是要送给楼兰王的,如楼兰王一直不见我,我只好离开楼兰国到别处去了。贪婪的楼兰王听到消息后立即在王宫设宴宴请傅介子一行。就是在这场宴会结束之际,一把锋利的钢刀从背后刺入楼兰王的胸部,楼兰王当即死去。傅介子在楼兰王宫当众宣布是楼兰王辜负了汉王朝,汉天子派我来诛杀他,并称王死后就由王弟尉屠耆为新王,楼兰国更名为鄯善国。在漩涡中挣扎了300年的西域小国楼兰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楼兰国改国名为鄯善国后,一直到魏晋时期都保持了相对的平静,没有大风大浪。和平的环境使鄯善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势力范围也得到了扩大,统治范围已延伸到且末国、小宛国和精绝国。到公元前2世纪,鄯善境内出现了一批城市、佛寺、屯田中心,畜牧业、农业和酿酒业迅猛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更使鄯善国的交通运输和商业发达兴旺,尤其是丝绸贸易。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洲并连结非洲、欧洲的陆上商路之总称。此道西汉时开拓,隋唐达到鼎盛,此后各代仍持续发展,元代以后渐衰。
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缫丝的国家。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就沟通了这条古道。公元73年,中国又派班超率36人出使西域,后又派他的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和波斯湾(阿拉伯湾),为丝路的畅通作出重大贡献。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在其《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作“Seidenst Rassen”(丝绸路)。
丝绸之路以洛阳和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穿过白龙堆,就进入了楼兰地区。从楼兰西北行,经过焉耆、龟兹、疏勒(今喀什噶尔)等西域古国,可达帕米尔以西的大夏(今阿富汗),史称“丝路北道!”从楼兰西南行,经过且末、精绝、于阗、莎车、蒲犁(今塔什库尔干)等西域古国,也可达帕米尔高原,史称“丝路南道”。丝绸之路从大夏继续向西延伸,中途经过叙利亚北部沙漠绿洲帕尔米拉,最后抵达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城(今意大利罗马)。
中国的丝绸、漆器、瓷器、造纸法、印刷术、火药及冶铁、水利灌溉技术等都由此路传向西亚及欧洲;而西方的植物新品种、毛皮、珍禽异兽及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宗教等,也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所以楼兰在当时国际贸易上的地位相当于重要,不仅西汉史家司马迁提到过楼兰,而且古罗马文学家马林诺斯也对楼兰有所记述。
东汉建都雒阳(今洛阳东),雒阳逐渐取代长安(今西安)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在雒阳的东方,青州、兖州地区适宜种植桑麻,民间丝绸手工业得到普遍发展,官府也拥有规模巨大的丝绸手工业。这些民间或官府生产、输往西方的高级丝绸,由中原商贾或西方商人来到雒阳采购外运。因此东汉的丝织业比西汉进步,以雒阳为起点的东汉丝路交通较前更加繁荣。
1901年,斯文·赫定在楼兰遗址发现了几块丝绸碎片,可能这是在中国古丝路上发现的最早的丝绸了。1906年探险家奥里尔·斯坦因在楼兰又发现相当数量的丝绸遗物,从而引起世界对古丝绸之路的研究和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