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你淡出苦涩的失恋经历
李炳银
2005年时,郭文杰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作并出版了《学生恋爱报告》一书。令人没有意料到的是,这本书在如今已经很个性的大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积极健康的效果。这样以来,不光郭文杰的书发行的好,郭文杰还因为这样的现实研究而被如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泰山学院等高校邀请去作专题演讲报告,效果依然热烈。在不少的书籍出版后备受冷落的情况下,为什么郭文杰会有如此幸运?我以为,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这样的报告是一种切合实际、切合生活的报告,对于面临恋爱生活的年轻人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文学的力量虽然需要作家对题材对象文学艺术的表达,但也很需要作品题材内容和现实社会生活很好的联系和对接。任何“伟大精神”都代表了当下的价值。而报告文学所追求的就是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的影响。在这样的认识下,再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对于《学生恋爱报告》给予的热情关注就在自然情理之中了。
在成功的《学生恋爱报告》之后,和年轻人恋爱紧密相关的失恋问题又逼到了郭文杰的面前。作为已经被人们戏称为“恋爱问题专家”的郭文杰似乎就没有了退路。也就自然地进入到有关“失恋问题”的研究报告过程中来了。如今这部《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就是郭文杰研究的延续和成果。过去,我们的国人,因为传统文化和有关政治的影响,总是避讳人们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情爱问题,一度曾经成了一个谈情色变,说爱恐慌的民族,致使人们的情感生活被严重的压抑和扭曲。自从上世纪末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悄悄话大声说”,谈情说爱不再羞涩,甚至研究性学也成了热门的学问。郭文杰在学生情爱问题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也正说明了社会开放和开放之后生活所呈现的新的课题需要人们认真的对待。人生没有过期的船票。尽管已经年过花甲,但是,郭文杰还是以他多年高校教育生活的经历、见闻和经验为基础,又经多方的资料和实际例证的搜集,提出这部“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从中足可以见出一个长辈人对于年青人的关爱之心,体切之情,读来使人感动。
郭文杰在自己的报告中有关失恋问题,共归纳了12种失恋现象;为失恋列出了4大罪状;做了4项阐释;提出了6种救助渠道。我在阅读了这部报告之后,感觉是很有条理和逻辑的,深为作家所做的严密梳理和分析感到高兴。最为重要的是,作品所涉及的问题和提出的分析以及需要救助的方法渠道,都有很坚实的社会生活现象的基础,甚至有很真实具体的人物对象,所以就有很强的问题针对性,自然会有切实的启发参照价值。这种建立在实证研究方法及细致心理分析基础上的工作,对于像失恋这样非常独特个性的情感问题,应当说是容易奏效的。
俄罗斯伟大作家妥思陀耶夫斯基曾经说:“爱是什么?是心与心奇妙的吻合与感应。”那么,失恋,就应当是爱的断裂,是男女双方心与心吻合与感应的消失。这期间包含着非常丰富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环境、心理性格等因素。因此,对于某一种失恋的对象,外人一般是很难深入感知和理解的。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失恋的现象不可以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外人就无法对当事人提出有益的参考。固然,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感情世界,是他人不易接近的私人领地,期间的隐私细密处常不为他人所知。可人常在事中迷,旁观者清这样的经验也是实际人生经历的总结。因此,科学实际的如郭文杰这样的研究报告,对于正在经历失恋痛苦的人们来说,会是一种心灵和情感的温柔抚慰。
和某些纯理论的道德伦理研究著作和官方德育教育读本不同,郭文杰的报告,是一种带着关爱温情和充分平等说理的交流,是一种尽可能文学的叙述和解析,其中有很多的和失恋者理解沟通情思想望,有很多或动人,或震撼,或恐怖,或遗憾的从恋爱到失恋的真实人物故事报告。这些曾经真实存在并有了不同演变结局的人物故事,这些浸透了当事人男女感情悲凄,身心血泪,命运挫折忧伤的文字,是很值得任何一个处于相爱阶段的年轻人阅读的,作为一种借鉴,作为一种教训,作为一种人生的积累都可以。美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卡尔`萨根说过:“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辰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萨根虽然说的是宇宙,但是对于许多未曾经历恋爱的年青人来说,男女情爱也会像宇宙那样的神秘,他们对它陌生、好奇,充满了窥探的欲望。但是,“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没有对于男女情爱知识的基本了解,就很难保证你在这里不走弯路,不遭受挫折。这部《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也许可以视为这个“失恋”专题的生动文学报告,为初历情感生活的年青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为那些身陷“失恋”痛苦过程中的人们以有益的救助。知而获智,智达高远。
在郭文杰的《学生恋爱报告》前我写了个短序,如今又在这《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前写序,突然就有了一种想法,像爱和不爱这样的问题能够说得清楚吗?我十分有犹疑。爱与不爱,在人类的生活中是一种常态现象,从古至今,经历过多少悲欢离合的风雨,如今依旧。因此,这可能也是人类最无奈的问题之一,将伴随人类的历史。如果,有了郭文杰这样的努力研究参与,可以减少或减轻人们在爱与不爱方面的些许不幸,我们就当感谢他为此付出的认真劳动。是为序!
11/26/2007于北京
(本文作者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