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即人道:做生意先做人
中国有句古训:“商道即人道”。任何生意都是人的生意,做生意首先要做人。因而成功的经商者把经商之道排列为“讲义为先,守信次之,而后方为取利”。这种经营思想在具体做法上的表现就是:宽以待人,言而有信,互帮互助,不坑客,不做假,不欺“相与”,不亏伙计。
万科地产的老总王石说过,成功的经商者就要做到三点:第一没事找事;第二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第三拿自己的事不当事。意思是做生意就要多为别人着想,勇于奉献。这句话也反映出了他的经营思想,即做生意先做人。
如今,很多人都把追逐利润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准则。实际上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商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没有错,但我们不能忘记这背后还有一句话,即以义取利的思想和经营理念。一个人在经商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塑造,也就是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最终会得不偿失。相反,那些将义、信、利完美结合的经商者,无不在最后得到了更加丰厚的回报。
如果不想在竞争中被淘汰,首要一点就是改变自己。也就是说,做生意先做人。因为现在的生意不同于以往了。现在做生意,赢得客户好感很重要,而要赢得客户好感,一定要做到下面几点:
首先,要有礼貌,诚信待人,给人最好印象,并能永远保持朴实作风。
其次,初次见面,给客户留一种‘这人不错,值得合作’的感觉,即使因种种原因没有合作成功,也要让这个客户在潜意识里想办法帮你拉生意,这样的朋友多起来,成功的几率就大起来。
最后,做生意最难做到的一点就是有的客户东考察西考察,都考察遍了还不放心,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货挑好了,又说不好,把价格一压再压,让人心力交瘁压不动了还不罢休,简直气煞人也。最重要的是,此时的笑容是最难保持的,但做生意,就要忍住这口气。
做生意就是这么难。一个商人若保持诚信、宽以待人、吃苦、多动脑,那么成功离你不远了。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从商还是从政,都很难有所发展,更谈不上功成名就。
“五金大王”叶澄衷便是一个很好的“人品即商品”典型。叶澄衷早年在黄浦江上靠摇舢板卖食品和日用杂货为生。有一天,一位英国洋行经理雇他的小舢板从小东门摆渡到浦东杨家渡。船靠岸后,洋人因事急心慌,匆忙离去,把一只公文包遗失在舢板上。叶澄衷发现后打开一看,包内装有数千美金还有钻石戒指、手表、支票本等。他没有据为己有,而是急客人之急,在原处等候客人以便归还。直到傍晚,那位洋人到处寻包不见后才懊恼地返回寻找。不过他没有想到包会在舢板上,更没有想到有船工在等着还他包。洋人打开皮包,原物丝毫未动,不禁大为感动。一个中国苦力竟有如此品德,对外来之财毫不动心,洋人真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他立即抽出一叠美钞塞到叶澄衷的手中.以示谢意。叶澄衷坚持不收,交包后就要开船离去。那个洋人见状,又跳上小船,让叶澄衷送他到外滩。船一靠岸,洋人拉叶澄衷到自己的公司,诚恳地邀请他一起做五金生意,叶澄衷答应了。
从此以后,叶澄衷便走上了商途,在日后的经营中,品德高尚的他赢得了人们的欢迎,叶澄衷也一步步地走上“五金大王”的地位。
李嘉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的创业与成功做了一番真诚的讲解。记者曾经问李嘉诚:“李先生,如果勤与俭是初期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基础的话,那么作为创业之初的企业的关键又是什么呢?”李嘉诚的回答是:“一个企业的开发意味着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要忠诚、有义气。”
我们的祖先早就讲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为何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其实道理和“做生意先做人”是一样的。无论想干什么事修身是前提,没有修身的铺垫,一切的理想和抱负都无异于空中楼阁。学不好做人,那么越想做好的事,就越好像海市蜃楼一样遥不可及。
北京大学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响亮实在的口号:“治国平天下,先自修身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做人是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每个商人都要记住:商道即人道,要做生意必先修身;要做成大事,首光要学会做人。
“管理”好自己
在如今这个充满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一个经商者都应管理好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工作都要对个人负责,这样才能让家人、和顾客对你放心。
对一个经商者来说,想要管理好自己,首先认识你自己。并且在认识你自己后,只有你付诸相应的行动,才算是管理你自己。
要成为一位成功的经商者,要花50%以上的精力管理好自己。试问:一个管理不了自己的人,怎么管理别人?一个每天上班不守时的人,他的下属会守时吗?一个下班逛街泡吧看连续剧,书都不翻一下的人,他的下属会热爱学习、追求进步吗?一个上班常打私人电话、上网聊天的上司,他的下属会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工作吗?一个背后讲客户坏话、算计客户的上司,你能要求自己的下属心正意诚、以客为先?
反之,一个刮风下雨、雷打不动准时上班的经商者,他的下属很少会迟到早退!一个天天学习、不断进取的上司,他的下属会更努力,因为他不努力很快就会被淘汰!一个严以律己的上司,他的下属也不敢造次!一个对客户毕恭毕敬、真诚服务的上司,他的下属怎么敢傲慢滑头。一个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人,他的部门不用怎么管理,下属都会非常自觉。否则,一个管理不好自己的人,怎么管理事业?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呢?
首先,对自己够狠——管理自己的心态。人之初,性本懒,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是人的本性。让自己保持最舒服、最喜欢的感觉,是磨灭斗志的最“好”办法。这种人,一旦碰到困难,便会选择退缩,而不是挑战;失败一次,选择放弃,而不是坚持;太累的事,选择逃避,而不是承担;于己不利,明哲保身,而不是挺身而出。但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经商者,哪里会有舒适、平坦的道路?成功的正道就是坎途!而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商人,会选择让自己一直处在艰难、危机的状况之中,卧薪尝胆、刺股悬梁,保持自己的意志。
只有对自己够狠,让自己知难而上、热爱挑战,才能管理自己。实际上,很多人都懂得这样的道理,但能行动的却只是少数。原因就在于,对自己不够狠,让自己率性而为、随波逐流。
要记住:对自己不够狠,社会就会对你更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人们已经验证了的真理。
其次,言出必行——管理自己的结果。成功是一种习惯,对于一个经商者来说,成功来自很多方面,而一个言而无信、信口雌黄的人,是不会成功的!管理自己,兑现承诺,应是每个经商者都要有的习惯!在下属面前,事无大小,言出必行,并不容易。但如果能长期如此,必将铸就个人的诚信,形成强大的领导力。
一部分经商者要求别人信守承诺,却管理不好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人,他的部门,往往不能完成定下的目标,而他的下属最大的特长,就是为自己不能达成目标找借口。
最后,不断学习——管理自己的内容。懂得要管理自己,不过,怎样管理自己,管理自己做什么事情?这个问题,就要靠不断学习去填充答案了。经商者不都是天才,不可能天生就懂得各种知识和智慧。因此,必须靠不断学习。比如:学习销售技巧。我们都知道:一个成功的商人,要观念正确、方法正确、还要比人快、比人努力,才能出人头地。其实,懂得这些道理和技巧并不难,然而要100%做到位,就很难了。这时,就要靠管理自己,对自己够狠!
让自己不畏困难、不畏挑战,充满热情地去做,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真正变成能力,而且还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而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学会怎样更好地管理自己。譬如: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而情绪管理,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会议知识,可以教我们怎样管理自己,让会议更高效有益;几乎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
在激烈竞争的商海,竞争就是比谁学得更多、更好、更快!可能你不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并非会这样。一个不断学习的经商者,绝对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越来越强的人。
所以,经商者想取得成功,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修炼,才能够做好事情。
小心骄傲自满害了你
经商之人,骄傲自满是浮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骄傲自满是要不得的,它会导致盲目自信,从而导致经商战略上的失误。凡是骄傲自满的经商者没有不失败的,所以,每一个经商者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老舍先生也曾说过:“骄傲自满是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陷阱是我们亲手挖掘的。”如果一个商人有些自大,或许是无伤大雅,可是如果他骄傲自满,那不但会毁掉自己,恐怕还会葬送自己亲手打造的事业。
在韩国曾有一家最着名的企业——大宇集团。其老板金宇中从4000美元做起,开始自己的事业,并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创造了总资产超过70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15位的跨国企业。可现如今,大宇集团旗下的公司却纷纷倒闭,而且集团本身也因资产不够抵债而宣告破产。为什么前后的反差会如此之大?原因是什么呢?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在于金宇中成功之后,头脑发热、骄傲自满、独断专行,而且不计成本地盲目扩张其公司,使旗下的分公司一度达到600多个,公司的过多使得其企业陷入了资金周转困难的危机,以至于最终破产。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不仅在国外有发生,在国内也不鲜见。像巨人、南德、秦池、三株、爱多等国家知名企业,有哪一个不曾名声飞扬,他们都是由于领导者的创业史甚至被誉为商业界的“经营神话”。可是,他们个个都是好景不长,直到最后销声匿迹。这又是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他们在成功之后开始自满起来,长此下去企业也就理所当然停滞不前,甚至导致破产;对于企业老板来说,经商失败也是必然的事。
实际上,众多大公司都是由一些商界精英一手创办的,而快速成长更是得益于他们个人的较高素质。但也正是由于他们的高素质,在他们经历成功的喜悦之后,他们本人逐渐变得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再有员工们的个人崇拜更是助长了他们的自满心理、独断专行。最后,他们就开始无度的扩张,到处铺摊子、建公司、建企业;有的开始自我享受,花钱如流水、大把大把的浪费资金;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在获得成功之后,在投资上开始不慎重,盲目地进入股票、房地产等一些不熟悉的新领域;有的仍沿用过去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内部任人唯亲,以自家亲戚为主,无论其亲戚能不能担当此任,都要把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得机构迅速地膨胀。对于这些潜伏的危机,事实上是在不断地掏空着这些新崛起企业的肌体。一旦市场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对于这些表面上看似风光无限的经商者,便会如大厦倾颓般迅速倒下,而这些也都是近年来企业领袖骄矜自满的最佳写照。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如果因为眼前的风光而变得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话,那样会被已有的成功所迷惑,甚至走向衰亡,因此,要想作为一个长久不败的商人,就不要在成功时骄傲自满、盲目自信。因为越是在即将成功时,就越要谨慎从事;越是成功了,就越要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化解内部潜在的危机,不断加强管理、增强实力。成功乃失败之母,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对于那些由小到大飞速发展起来的经商者来说,如果因为骄傲自满而停止不前的话,那样最终将会毁掉自己,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更是实现个人赶超目标的动力。
10年前,张波在山西芮城一家刺绣厂上班。后来因为工厂不景气,连养家糊口都让他觉得困难。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跳槽到了一家银行上班。他工作很卖力,领导也赏识,几年后成了人事主管。这期间,由于芮城地区盛产苹果,果农又多半把苹果运到广州销售,银行为开展业务,便派张波常驻广州两年,让他为当地果农办理往家乡的汇款业务。后来他发现,从当地到广州,公路旁的加油站并不是很多,但是路却越修越多。因此张波就在心里想着办加油站。加上当时下海经商的潮流冲击,1999年,他便停薪留职下了海。
张波平时有一个喜好,就是爱看报纸、杂志、电视新闻,而且好动脑,搞调查。他发现由芮城到广州一个来回就需要1100多公升汽油,汽车每走三四百公里就必须加一次油,整个路途需三个加油站。特别是果农都喜欢到三门峡加油,因为三门峡可从三省进油,价格比芮城每公升低2角钱。他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于是他便开始了自己大胆的计划。
接着,他就行动起来,与合伙人在广东清远投资办了个加油站,挂上专门招待运城地区老乡的招牌。为招揽顾客,他们还提供食宿、换车胎以及为资金一时周转不开的老乡提供帮助。接着来到三门峡,他找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加油站进行合作。因为这个加油站生意冷清,费用自然也就低了。合作后,他们挂上了标语牌:“车行万里觅知音,运城老乡在这里,遇到困难需帮助,随时为你解忧愁”。此招果然奏效,当天晚上便有五辆车进驻。这种做法极易唤起同乡司机的亲切感,加之各项服务周到,生意越来越好。有一天,该油站光运城地区的车就来了150辆。因为从三门峡到武汉,车一般都没油了,他们又与武汉一个加油站合作,也打出为运城老乡提供各种服务的招牌,而且效果甚佳。
但对于不满现状的张波来讲,他感觉在加油买卖中利润小,总想找点新门路。他发现,当地果农的车一般是大卡车,如解放141、142,由于路程长,载重量大,加之昼夜连轴转,使用周期短,二三年就要淘汰,而一辆小解放半载车往往能用上七八年。于是他脑瓜一转,决定搞大卡车代理。为多揽生意,他想到果农买车一次拿出十六七万有困难,如能分期付款,买主必定会大增。于是,他计划好后,就开始行动,他在太原、西安、运城地区找了多家合作伙伴,但谈得都不理想。最后他找到山西通达集团,双方一拍即合,结果不久便销售了50辆,且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销出量增到了70多辆。由于是预交30%,其余款在两年内月月扣,所以他对其经营状况还有些管理权。但他对此仍不满足,一心想着怎么在车上再做点赚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