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当地人一致的说法:赶尸的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个人赶。论其实际形式,说“赶”尸不如说“领”,因为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一面走一面敲锣,使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在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做赶尸者生意的旅店,一年到头不关大门。
为什么会有“赶尸”的营生呢?
因为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汉人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很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将尸体运回,于是有人就创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一个人可以赶几个尸体,开销自然也小到不可再小了。至于防腐,据说,凡是用这方法运的尸体,自起运到目的地,都不会腐化。
湘西赶尸,有人说是一种神秘的巫术,有人说是愚弄人的一种迷信,有人说只是为了骗取钱财的把戏,还有人说仅仅是一种耸人听闻的传闻……
神秘的侗族山寨
在黔东南苗岭深处,有一个神秘的侗族山寨——占里侗寨。占里侗寨坐落在海拨850米高的灵应山南麓,山寨座北向南,村前一条清溪潺潺向东流去,注入都柳江。这条都柳江是柳江的主源头,江水常年清澈,江边古木参天。在这神秘山寨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解之谜。
“无锁村落”
占里全村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原始森林环抱中的占里,环境幽静优美。这里年平均气温18.4℃,十分清爽宜人。家家户户粮满仓,六畜兴旺,丰衣足食,而且民风淳朴憨厚,社会风气文明祥和。据村民介绍,占里创造了一项纪录:自解放以来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是一个“无锁村落”,村民家家夜不闭户,门不上锁,连鸡鸭也可夜不归家而不会丢失。
侗族山寨
“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
占里的神秘主要还在于它创造了一项为世人所惊叹的纪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50多年来村寨的基本人口总体不变,人口比例协调,家庭结构稳定。1952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寨只有156户,729人,到2003年全村人口统计时,仍为156户,762人,被称为“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
“男花、女花”
占里50年人口不变已让人称奇了,但他们还有一项更令人称奇的奥秘:男女结构平衡,95%以上的家庭均为一子一女,而且这种情况上溯到上下三代也是如此。目前156户中,有150户为一子一女,只有两户为两男,两户为两女,还有两户为独生子。较为巧合的是目前占里小学就读的学生共96人,男生女生刚好各半,均为48人。占里村的婚育习俗是基本实行寨内联姻,很少与外寨通婚。他们祖上遗留下来五个族系,称为“五兜”,兜内上下三代不能通婚。自20世纪以来从未有不孕不育和残疾弱智等情况发生。
满族为何忌食狗肉
许多人都知道回族对猪肉有严格的禁忌,却很少有人知道满族也有对狗肉的禁忌。那么,满族的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论满族人自己,还是满学民俗专家,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找不到明确统一的答案。
相传,努尔哈赤当初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做事,一天,辽东总兵李成梁对努尔哈赤说自己脚上有三颗红痣,所以才在上天保佑下做了总兵,这个时候努尔哈赤顺嘴就说:“李大人,我的脚上也有七颗红痣呢!”李成梁一听颇为震惊,并在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忌讳,并欲除掉努尔哈赤。
满族服饰
不过,李成梁的小妾从小就疼爱努尔哈赤,当得知李成梁有此计划的时候,就抢先一步搭救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帮助下,骑着大青马带着大黄狗连夜逃走。李成梁得知后领大批官兵随后追来。后来,努尔哈赤急中生智躲入河边芦苇中,因过度疲劳而睡去。李成梁找不到努尔哈赤,就放火烧荒。大黄狗见努尔哈赤不醒,就跳到河中浸透全身,再跑到他身边,把芦草淋湿,大黄狗反复这样做,努尔哈赤才以得救,而大黄狗却劳累至死。从此,努尔哈赤发誓,再也不食狗肉,于是满族人也追随效仿,便有了今天对食狗肉的禁忌。著名的满族专家闫崇年在《努尔哈赤传》中,也采用了这个满族民间的习惯性说法。
其次,有人认为,狗是满族生活的好朋友,所以满族逐渐形成不食狗肉的民族传统习俗。
最后,还有一些满学专家认为,狗是满族氏族制时期图腾崇拜的动物,所以才有满族忌食狗肉。
虽然以上三种说法,各有依据,但每种说法都不十分令人信服,事实到底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缠足的起源
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民俗。封建社会时期,女孩长到五六岁的时候,要用缠脚布把脚紧紧地缠起来,迫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时间一长,脚骨变形。旧社会以小脚为美,美其名曰:“三寸金莲”,这实际上是对女性的一种摧残,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观念。对于缠足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
其一,始于六朝。
据《南史》记载,齐东昏候为潘贵妃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六朝乐府双行缠说:“新罗乡行缠,足趺如春研;他人不言好,独我知可怜!”唐诗《屐子》中有:“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所以,有人认为缠足起源于六朝时期。
其二,始于五代。
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南唐李后主有一宫嫔叫窈娘,身段纤小,能歌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窈娘以帛缠足,屈上为新月状,穿着白袜在莲花中翩翩起舞,回旋飞转,就像凌云踏雾般。《道山新闻》也说:“李后主窈娘以帛缠足,令纤小,屈足新月状。”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也称:“弓足起于南唐李后主,是为缠足之始,出现后时人效之,以纤小为妙,自此缠足之风泛起。”因此,有人认为缠足起源于五代。
旧社会小脚女人
其三,始于唐朝。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从蜀避难回来,为怀念杨贵妃而作了《罗袜铭》:“罗袜罗袜,香尘不绝;细细圆圆,地下琼钩;窄窄弓弓,手中弄初月……”《群谈采余》中有咏杨贵妃罗袜诗一首:“仙子凌波去不还,独留尘袜马嵬山;可怜一掬无三寸,踏尽中原万里翻。”清代《卫藏图识》记载:“西藏灯具,状如弓鞋,俗称为公主履。”公主,指的是唐朝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曾嫁给吐蕃普松赞干布。白居易《上阳人》中也有:“小头鞋履窄衣裳……天宝末年时世妆。”据此,有人认为缠足起源于唐朝。
对联产生于何时
新春佳节,千家万户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对联更是人们辞旧迎新的必备之物。虽然对联是中国的特色,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对联产生于何时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门上对联
观点一,产生于五代时期。
北宋张唐英有:“蜀未归宋之前,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旭所题写的这副楹联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观点二,产生于晋代。
据说,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春节前夕先后写过几副对联贴在门上,因其字体妍美雅丽、内容新颖而被人悄悄揭去。除夕将至,门上仍空无一物。王羲之又精心构思了一副春联,但拦腰裁断,先贴出了上半截,联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此不吉利的对联自然无人去揭。初一黎明,王羲之又贴出了下截,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由此,人们推断,对联应产生于晋代,甚至是晋代之前。
观点三,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
还有人认为,对联的起源应在距今2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理由是保存此时资料的《山海经》有此记载。
观点四,产生于东汉时期。
在我国古代有挂“桃符”的风俗习惯,据说,桃符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或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避祸。而据文献记载,东汉时已盛行春节桃符的风俗。因此,有人认为春联应真正产生于东汉时期。
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仍保留着不少有趣的民俗。端午节那天,人们吃粽子,或在家门挂上一束艾蒲,南方一些靠江河的城市还要竞渡龙舟。然而,端午节的起源是怎样的呢?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其一,纪念屈原说。
粽子
大多数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在屈原去世的这一天,挂艾蒲以招其魂,吃粽子以祭其尸,竞龙舟以拯其体。持这一观点的人,其主要依据是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的有关记载:“屈原五月初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北宋周懔在其《荆楚岁时记》中也有:“屈原以是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辑以拯之。今竞渡是其迹。”
其二,龙的节日说。
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龙在原始时代是南方人的图腾,所以端午节是南方人民举行对崇拜物祭祀的节日。端午节的几个主要风俗,都与龙有关。著名的作家闻一多,就曾写过《端午考》一文予以论证。
其三,“恶日”说。
还有人认为,端午节和“恶日”有关。古代称农历五月为“午月”此时正值夏季,天气趋向炎热,疾病极易发生。由于当时人们不能解释气温变化所带来的这些影响,称之为“恶月”,五月五日也称“恶日”,便是民间端午节的由来。至于吃粽子,人们在别的日子也会如此,而龙舟竞渡的风俗早在屈原以前就存在了。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中秋佳节,人们赏明月,吃月饼,分享团圆的欢乐。那么,中秋节是从何而来呢?历来说法不一:
其一,“嫦娥奔月”说。
嫦娥奔月
战国末期成书的《归藏》中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精。”汉朝刘安《淮南子》中发展为:“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后张衡在《灵宪》一书中,进一步把嫦娥说成了后羿之妻,偷吃了丈夫的不死药后,轻身飞月,变成蟾蜍,笔下似有贬义。到了六朝后,人们对嫦娥寄以同情,说她奔月后,十分寂寞。所以,在唐代已开始将八月十五夜的赏月改为祭月,盼望嫦娥回归人间,到了宋代,中秋被定为节日,祭月更为盛行。
其二“唐明皇游月宫”说。
据唐代《开元遗事》记载:中秋夕,唐明皇与杨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官民效法,形成了中秋赏月的习俗。
其三,“时令节气”说。
有学者考证,“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末期的《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礼记》中也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夕月”,即拜月,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帝王就有拜月、祭月的习俗。到了魏晋,民间赏月盛行。
月饼的起源
北宋苏轼在《登无锡惠山》一诗中有:“独携天上小圆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里的“小圆月”指的就是月饼。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也有关于“月饼”的记载,只是仍不普遍。月饼到了明代,才成了中秋赏月的佳品。到了清代,月饼更为盛行。如今,吃月饼则成了欢度中秋的必备民俗。
关于月饼的起源,有以下两种说法:
其一,“祭月”说。
月饼
《燕京岁时记·月饼》中有:“有秋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除此之外,古人还有许多类似的论述。因此,有人认为,月饼是因祭月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取月圆之意为团圆饼。
其二,“纪念”说。
据说,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年中秋节前,泰州人张士诚,暗中串联,将写有“东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等纸条,藏在小圆饼内互相传送。到了中秋晚上,家家吃圆饼,举行大起义,推翻了元朝统治者。因此,人们每年中秋节吃月饼,一为纪念张士诚的功勋,二为庆祝取得胜利,又表达了家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由何而来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又叫“灯节”。元宵节那天,人们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一直以来,元宵节都是我国众多节日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特别到了近代,更是如此。
人们喜欢元宵节,可它究竟由何而来呢?对此,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
其一,汉武帝之说。
有的传说,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因为当时宫女元宵正月过后思念家中亲人,宫深禁严,怎么才能外出相见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非常同情,便设计成全了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将派人火烧安定城,使城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汉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前,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汉武帝允诺,宫女们趁机与家人相会。从此正月十五张灯结彩便流传下来。
元宵节灯会
其二,隋炀帝之说。
有的传说,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过,假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才可成婚。隋炀帝下令京城百姓到十五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知自己计划无法实现,便纵身投河自杀。为了纪念这个不甘凌辱的女子,人们便每逢正月十五燃灯火。
其三,农事习惯之说。
还有传说,元宵节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的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春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会在正月十五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焚烧,以除虫害。
“十二生肖”的由来
十二生肖又称为十二属相,是用十二种动物为名称的纪时方法。比如2006年,也常被人称为狗年。那么,十二生肖的纪年法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又是如何创立的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为了让人们适时耕作、起息,便想教人们学会纪时。玉皇大帝准备选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每过一年便替换一种动物,十二年后再重新一轮。消息传出后,天下所有的动物都想成为十二生肖中的一位,都希望能让人类记住自己,于是动物们纷纷赶往天庭,接受玉皇大帝的挑选。玉皇大帝见动物们如此踊跃,很是高兴,为了尽量做到公允,玉皇大帝命动物们进行比赛,胜者即可入选。当老鼠跟大象博斗时,因其机敏灵活,钻进了大象的鼻子而打败大象,赢得了所有动物的掌声,并被排在了选中的十二种动物的第一位。十二生肖就这样产生了。
上面所言,只是一个生动的神话而已。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早在6000年前,我国古代人就通过对天象的观察,而发现太阳和月亮一年要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的位置不同,所以古人将太阳运行一圈轨道分为十等分,即十二宫,以“子丑”、“寅卯”等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并以“甲乙丙丁”等与“子丑寅卯”等相配使用,用以纪年、纪日。这便是“天干地支”的由来。“天干地支”纪时的方法非常方便实用,为什么还要用十二生肖与之配合呢?比如说“子鼠丑牛”等等,有什么道理呢?一些史学家认为,以十二生肖纪时的原因是因为古代人民非常崇敬动物,对大自然中或活泼、或凶悍的动物有一种图腾情结。比如我国少数民族像蒙、维、藏族等,均有自己民族的十二兽法用以纪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种图腾情结就与天干地支联系了起来,并用于纪时。
今天,我们虽然仍在使用这种纪时方法,但还是无人确切地破译十二生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