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应该要保持的是一种中和的健康心态。在宣扬优势的时候,不否认缺陷的存在。在面对劣势的时候,不夸大缺陷的影响,对自身的缺点抱持一种“面对它、接受它、宽容它”的态度。当然,宽容并不是对缺点本身秉持不屑一顾的姿态,也并非是韬光养晦的厚黑策略,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是一种境界、一种人格,是对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的洞察,也是看透了自己之后的觉悟。
平常心/Commonheart用一种平静的心态看待事物
刚入秋,寺庙院子里的青草地枯了一大片,十分难看。这时一个小和尚忍不住了,就对师父说:“师父,撒一点种子好不好啊?”
师父说:“别着急,随时。”
拿到了种子,小和尚就拿了锄头去扒地。谁知道一阵风吹过来,在手上的种子被吹走了不少。小和尚着急得不行,跟师父说:“师父,种子都被吹走了,怎么办?”
师父说:“没关系,被吹走的种子里,有些是空的,撒下去也没法发芽,随性。”
把剩下来的种子种下去之后,有鸟儿飞来地里刨食种子。小和尚急匆匆地去把鸟儿赶走,并跟师父报告:“师父,种子被小鸟刨出来吃了!”
师父说:“不用急,还有些留在土里,随遇吧。”
没多久,下了一场大雨。小和尚哭着跑过去跟师父说:“师父,这下惨了,种子都被雨水冲光了。”
师父平静地说:“冲走了就冲走了吧,种子冲到哪儿都能发芽,随缘吧。”
两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上开始长出了新芽。小和尚高兴地告诉师父:“您快来看看,小芽儿都长出来啦。”
师父依然和蔼又平静地说:“原本就是这样,随喜吧。”
冰心曾写过:人到无求品自高。平常之心乃至高的心理境界,就如故事中的老师父一样,一个“随”字就概括了在各种人生起伏之下的平常心。对所得所示,所喜所悲看得淡然,好似世事荣光,尽了于心。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你跌入谷底的时候,身旁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别沮丧,别放弃,要坚强,要快乐。坚强是绝对需要的,但是快乐呢?在当下的情形,恐怕真是太过难为人了。毕竟,谁能够在跌得头破血流的时候还笑得出来。但至少,你可以做到平静。以最平常的心来看待你生活中的波澜,平静地将事情一样样处理好。即便没有快乐,也不要不快乐。
平常心,首先是一种心境。不仅仅是对周边的环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要对手中的得失抱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态度,如此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生活的平静与和谐。其次,平常心是一种境界。慧云大师曾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超脱自我,超脱物外的境界是平常心的最佳解释。这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消极隐世,相反,这种观念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心态。用平常心来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
平常心在适当的时候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般来讲,保持一颗平常心可以有以下几种好处:
增加个人魅力
有一颗平常心的人,往往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对待他人的误解和错误,通常不会太过计较。这并非是看轻对方,而是一种无言的体谅,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形象,增加了个人的魅力。这种平常心所散发出来的气质,温和而吸引人。
正确对待所失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说的就是我们要冷静地面对已经失去的东西。失去的总归是失去,不管如何懊恼它都不会再回来。保持平常心可以让我们在失去的时候不留恋,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世界上不论什么东西都不是永恒的,即便我们对它有再多的感情,也不能阻止这种失去。所以,平常心在这个时候扮演的往往是协调的作用,让我们能够从阴影中快速地走出来,去追求下一个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
帮助我们减少忧虑
现代人的疾病不仅仅表现在生理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心理上。而心理上的疾病大多数是由忧虑引发的。有医生指出,有大半病人的病情都是由忧虑引起的,或者是因为忧虑而加重了病情。时过境迁之后我们会发现,当时我们所忧虑的事情其实是小题大做,有些甚至幼稚得可笑。而这仅仅是因为当时缺乏平常之心的调节,才导致心不平气不和。保持平常心,可以让我们有效地避免这种忧虑,减少杞人忧天的次数。
有利身体健康
现代的人们大多追求健康,但亚健康人数却不断增长。人们更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更注重养生之道,然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由各种心理因素引起的。过于长久的不良情绪,容易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平常之心,关注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一个人的成功少不得要别人的帮忙,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一个团队的成功,尤其是在公司里面。在团队中,无法保持平常心,很难获得尊重和支持。虚荣心、好胜心都是导致人际不佳的重要因素,是阻碍人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因此,保持平常心,对于更好地迈向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保持平常之心?平常之心意味着人们怀抱着正常的心态,具备较强的抗挫折和抗打击能力,保持情绪上的平稳,维护身心的平衡和谐。所谓平常心,就是平平静静之心,恬淡自然之心。一个人的心境是否平和,情绪是否平稳,跟心态有着莫大的关系。保持平常之心,可以做到不为流行所扰,不为世俗所累,不为浮华所迷,以最平常的心态来面对风雨。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简单的三个字,在生活中却是太多人难以超越的一道坎。因为我们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平常心,也不懂得如何保持自己的平常心,更不懂得如何来利用平常心。平常心不是胸无大志,是一种健康的人生应该追求的境界,也是每个人应该达到的目标。
某位施主问住持:“和尚修行,还需要用功吗?”住持回答:“当然需要。”施主又问道:“要怎么用功?”住持回答:“饥则食,困则眠。”施主问:“我也跟你一样,那也是用功修行吧?”住持笑着摇摇头。施主奇怪,问原因。住持回答:“你跟我们自然不一样,你该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该睡觉的时候不好好睡觉。整天吃饭的时候想其他事情,睡前之前不排空事物,千种计较,万般思量。心不平静,怎么能用功呢?不用功,又如何算是修行呢?”
平常心,概括来说就是“不争、无为、知足、不贪”。作为一种处世之道,还可以进一步解释为:淡泊之心、仁爱之心和忍辱之心。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不争也并非是不同恶势力抗争,而是在面对的同时,抱持的境界和心态。吃亏不较是平常心、逆境不弃是平常心、老死不惧是平常心、为善不执也是平常心。不论是什么样的平常心,都是生活馈赠于我们的美好。拥有了,生活平静。失去了,道路可能变坎坷,平静亦不再。
到此我们方知,真正的平常心就是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简单和平凡,只要将自己的心态放稳,不被外界所干扰,就是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之心。
平常心保健操
1.每天早上推开窗户,跟自己说: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每一天都是美的。伸伸懒腰,踢踢腿,开始新的一天。
2.多跟人沟通交流,开阔自己的眼界。在与人交谈中收获信息,化解自己的心结。
3.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养成阅读的习惯,改变心态,平静思绪,陶冶情操。
4.笑是心灵的调节剂,多笑笑能够帮助你去除烦恼,消除心理疲劳。心不静的时候,不妨来点儿幽默,找点儿笑料。
5.种植栽花。每天看看自己精心培育的植物,给植物浇浇水,甚至对植物说说话,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心情。
紧迫感/Senseofurgency要有紧迫感,毕竟你还不是最强者
商界精英鲍伯在每个工作日里,首先开始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当天要完成的工作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给自己带来新业绩,增加公司营业额的工作;第二类是为了维持目前的状态,让现状可以持续下去的一切事务;第三类包括了所有应该做,必须做,但是对公司和自己没有任何利润和价值可言的工作。
在完成所有第一类工作之前,鲍伯绝对不会展开第二类的工作。在完成第二类的工作之前,也绝不会轻易开始第三类的工作。“我要让自己有紧迫感,一定要在某个时间段将某类工作完全结束”,这是他给自己的硬性规定,并且告诫自己一定要遵守。
“你必须养成一个习惯,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个小时,一天或者一个星期内完成,每件事都要给自己一个期限。坚持这么做,你才会努力赶上期限,而不是无限制地拖延下去,这就是紧迫感的真正价值。”
被问起是否有紧迫感,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回答:“有啊,我每天都很忙碌。”但是你想过吗,这种忙碌是否只是掩饰内心焦虑的一种假象,并非真正的紧迫感。不断地接任务,参加各种会议,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客户上,不敢让自己停下来,每日身心俱疲,却总是得不到紧迫感所带来的满足感。
这种忙碌有价值吗?管理学大师约翰·科特教授认为:得不到成效的忙碌,仅仅是一种假性的紧迫感,它代表你陷入“狂热的执行”中,而不见得是紧迫感的驱动。假性的紧迫感是由焦虑催生的,其目的是在盲目地保护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而真正的紧迫感是一种内心的力量,是一种拔节向上的能量,是一种正面的情感变量。这种力量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所面对着的潜在危机,但同时也能察觉到身边存在的各种机会。因此紧迫感会促进个人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来抓住机会,避开危机,获得转机。最重要的一点,它是行动的正面推动力,这种力量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而不是由外部的环境强加于你的。
什么是真正的紧迫感?
查阅词典,可以知道紧迫的意思就是“紧急迫切”。一个人一旦有了真正的紧迫感,就会产生一种“做紧要的事”的冲动,而不是反正都要做,等到有空的时候再说。紧迫感不是“我今天必须要把工作完成的”态度,而是“这个工作今天一定要做得很完美”的决心。
被紧迫感所驱使而采取的行动,并不是人们认为今天有重大危机,而是他们认识到世界上同时并存着大量的危险和机遇。固真正的紧迫感所做出的行动,是发自内心理智选择之后的结果。这种情绪会让人的神经变得更为灵敏和警觉,从而主动去关注组织内外的情况,搜集有助于自身生存和成功的讯息。同时,使人们避免过多地关注无关紧要的部分,放弃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务。
一个具有紧迫感的人,“我还不够强,还需要寻找机遇”的念头会一直盘旋在他的脑海里。他有着强烈的“想好了就去争取胜利”的欲望。为此,他会采取谨慎而又迅速的措施,但同时会分清楚轻重缓急,可以灵活改变既定时间,优先处理那些“看起来简单又关键”的事。
为什么我们在现实中见到的大多数是假性的紧迫感,而真正的紧迫感却并不多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紧迫感并非是一种自然的状态,需要人为地建立,并且一再地重建。紧迫感是有定量限制的,往往在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功之后就会烟消云散。紧迫感不强的问题既存在于普通人身上,也存在于成功者身上。缺乏紧迫感可能会让一个人平庸度日,碌碌无为,强烈的紧迫感却能帮助我们获得让人满意的积极成果。
如何建立起真正的紧迫感?
建立真正的紧迫感,最关键的是要意识到:紧迫感既是一种感性情绪,也是一种理性情绪,并且后者要多于前者。因此,既要关注我们经理性思考抽丝剥茧的事务,也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知道我们真正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以下三种建立紧迫感的策略,可供参考:
①用心搜集外部信息
任何人,不论性格、阅历、成熟度如何,眼睛多半是朝外看的。若人们看不到自己身边的竞争和危险,就容易滋长自满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增强紧迫感的有效方法就是缩小自己与外部现实的距离,用心去关注和搜集外部信息,将外部信息带入大脑内部。
②带着紧迫感做事
像一个有着真正紧迫感的人那样工作,观察高层的人,学习他们的做事方式。他们会为你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紧迫感,而不是慌张和焦虑。在你还没有太大成就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③在竞争中寻找机会
当感觉到竞争者对你的威胁的时候,看看自己身边是否同时也有机会来临。危机感会带来假性的紧迫感,但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或者是当你在思考一种可能性的危机时,脑中始终在询问自己:这种危机是否可以变成转机,如果得到了答案,那对你将是非常有利的。
紧迫感text1
你是否抱持自满的情绪?
A.我觉得目前状况一切良好,偶尔会对未知情况产生焦虑,但总体上,我觉得不需要太大的变化。
B.我认为我继续保持现状就好。
C.我的事业和学习一直都很成功,这种成功应该会一直继续。
不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工作者,如果有以上三点中的任何一个想法,那么您就已经处于自满的情绪当中。一定要谨慎对待,切勿放纵自己的自我满足感。
紧迫感text2
你是否具有假性紧迫感?
A.每天忙碌不已,工作任务接连不断,压力极大,筋疲力尽。
B.我经常处于焦虑、沮丧和恼怒的情绪中,总是觉得“这一切都糟糕透了”。
C.工作到身心俱疲,但回头看看,其实做的都是一些并不重要的事。
当您出现以上三点中任何一种状况的时候,就要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忙碌中是否隐藏着深层的焦虑,而不是怀抱带着目的性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