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看男女之间在婚外情后常见的十种心理挣扎,其中有些是关于受伤伴侣的,有些则和不忠伴侣有关,但大部份适用于两者。
·“既然婚姻已千疮百孔,我们还会和好如初吗?”
·“既然你有过不忠的前科,我还能信任你将来不会再出轨吗?”
·“我们真的可以按照对方的意思改变吗?”
·“没错,你正在做一些企图挽救改变我们关系的努力,可这是出于真心吗?这些会长久吗?”
·“你是真心要我,还是只想从我这里得到好处(例如金钱上的保障、完整的家庭、分担父母亲职责的费用)?”
·“我有充份理由留下来吗?”
·“我们应该为了孩子勉强破镜重圆吗?”
·“依你目前的作为,你不可能爱我,那么,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在确定答应你复合之前,对你付出太多感情,花太多时间陪你,我是不是错了?”
·“如果我花更多时间和情人在一起,难道就作不出更好的决定吗?”
我们会和好如初吗?
顾虑一(对双方):“既然婚姻已千疮百孔,我们还可能和好如初吗?”
当婚外情事件仍余波荡漾,一般人都会假设:一旦失去了爱,就再也捕捉不回来;一旦信任消失,就再也无法恢复。然而,希望不要单凭感觉判断你们的关系,请用你们曾经共度欢乐、相亲相爱的过去来唤起你们的未来。还记得你们恋爱时如何相互吸引吗?你们未来的希望与过去的情感基础有着密切的关联。你们在绿阴下,在公园里,在旅游车里,在游乐场所里.....时光陪伴你们度过了多少个欢声笑语的日子。
还记得那一次在滨河大道的菩提树下流连往返吗?在这条宽宽的滨河甬道上,连你们自己也不知道已经这样摩肩走了多少回。早已是深夜了,海风带着海腥吹拂着你们的脸庞,吹皱了你们的衣服,吹乱了你们的头发。你们缓缓地走着,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你们甚至计划到了婚后的具体事。就在那个月光淡淡的夜晚,你们第一次感受了热吻的滋味。
还记得你们去区里办结婚登记吗?那是四年前的事,好像就在眼前。那天,下着滂沱大雨,雨水把你俩淋个湿透。你把衣服脱下来,紧紧地裹着她,你却在一边瑟瑟发抖。
“结婚那天是一个朗晴的天,蓝天白云,配合我俩快乐得像小鸟的心情。你们的婚礼别出心裁,是在闹市的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平时,看美国西片时,就一直遐想着有一天自己的婚礼也会在教堂里进行。现在,我们真的如愿以偿。婚礼进行曲袅袅响起,我和栋敏穿着白色结婚礼服,栋敏的臂膀轻轻地挽着我,循着音乐,我们朝前款款走进教堂。斜眼里,我看到许多自己的亲朋戚友,带着微笑,带着深深的祝福。”
然而,你回忆过去时也可能带着苦涩的心情:不忠的伴侣常痛苦地回忆起婚后生活的不愉快,并以此将自己婚外情合理化;受伤的伴侣则选择性地的回想婚后的那些欢乐时光,藉此证明“我没有你所想的那么坏,我们的关系也不如你所说的那么糟。”
试着恰如其分地承认哪些是你们婚姻关系中好的一面,哪些是不好的方面。处在剑拔怒张时的你们容易以苛刻、简化、自以为是的口吻叙述你们的关系。想要离开伴侣时,不忠的你说:“在我的婚姻中,从来没有被爱的感觉”或者“我的伴侣从来就没有支持过我。”想要挽回婚姻颓局的人会说:“我的爱人非常爱我。”或是“我们有过许许多欢乐的时光。”总之,只要你们以不真实的过去来支持现在的感觉,那么你们将无法弥合破碎的婚姻关系。
问题的关键是,只要你认定你们的关系不可能复合,那么,我敢说任何努力都将无不于事。这里,各种固执的一边倒的假设可能蒙骗你作出“不可能复合”的判断。如果你心意已决,准备放弃婚姻,你须想一想,你的决定是否公平、成熟;你的这一决断有可能对你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你尚处在犹豫不决之中,那么,请三思,三思,再三思,毕竟这关乎你俩的共同命运,也牵涉到两边众多的亲朋好友,他们曾在婚礼上默默地、公开地给过你们良好的祝愿。如今,你们说散就散了?!你们的离散牵动面是在太大。还有你们的父母,你在作决断时是否也想到他们内心所受的煎熬?你们爱情的结晶──小孩,他们是最为无辜的,还很幼小,对你们的决定尚处在懵然不知的状态中。你就任性抛离这个家,一走了事了吗?
你会故态复萌吗?
顾虑二(对受伤的伴侣):“既然你有过不忠的前科,我还能信任你将来不再出轨吗?”
如果你曾遭到背叛,你担心再也无法信任伴侣,对你们的关系安全系数也顾虑重重。这不无道理,但也没有任何可以支持你有这种想法的佐证。过去并不等于将来。以下五项指标可以提供你参考:
指标一:根本的态度。如果你的伴侣连口头保证都没有,就不存在相信他的理由。
--当吉静询问丈夫为何欺骗她时,他解释道:
“我没有想到你会发现。”
她勃然大怒:“照你的意思是,只要不被发现,就可以说谎,就可以背着我干勾当?”
她的丈夫以为,只要不被发现,任何行为都是被允许的。这使得她没有理由不怀疑丈夫未来是否会忠贞不贰。果然不出所料,两星期后,她丈夫和老情人在公共场合里拥吻被她正好撞破。
让我们重温一下不忠伴侣“合理化”的借口。正是这些借口,可被看作考察不忠伴侣的方法,并以此对他的未来行为进行判断。其中最常见的是:
·“伴侣不知道,就不会有伤害。”
·“我只想尽可能过得快乐一点。”
·“婚外情能满足我的需要,而且不破坏家庭的圆满。”
·“人类不是天生一夫一妻制的。”
·“我无法控制冲动。”
·“我从没保证自己十全十美。”
·“我的伴侣可能知道我感情出轨,但却没有当面对质,所以只要我不要太嚣张,应该不会出问题。”
--利用外面盛传的一张占卜表,一位名叫顾阳的女伴侣质问自己的丈夫:
“你还相信男人天生在生理上就有通奸因子吗?”
“不,”他说:“可是有时候人会被感情左右而失去控制。”
“你的意思是说,”她反击道:“你不愿对自己行为负责?那我又怎能信任你?我需要你告诉我的是‘我每天都在拒绝诱惑,并以一百种方式约束自己。’如果你对控制自己的冲动这么不确定,我怎么相信你不再欺骗?”
你担心对不忠伴侣的谅解和相信是否太快。毕竟,暂时还没有办法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被骗了。不过,不忠伴侣的谎言可以用来掩盖事实,也可以被真相揭露。在这里,我建议你,受伤害的伴侣,与其认定他所说的都是一派谎言,不如试探他他的行为他。如果你考虑关系复合是认真的,为什么不给不忠伴侣一次悔过的机会呢?
即使对一夫一妻制的态度你俩的观点大相迳诞,也不要放弃努力的希望。有时候,问题只是你的那位不忠伴侣为了“自尊”才故作姿态地不愿立即放弃自己的错误立场。
--当李瞻的太太骂他和保姆上床是一件下流无耻的勾当时,他吼叫着回敬她:“世界上有六十亿人口,每个人都想过他们追求的生活。你凭什么批判我?”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会同意这样的见解。可是,他觉得自己的人格遭受攻击,需要捍卫。
指标二:有欺骗前科
一位经常口是心非的伴侣比只有过一次出轨记录的人更有可能再度欺骗对方。--当如白回顾与先生礼文长达十五年的婚姻关系时,她发现从跟他认识的第一天其,他就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两面人。结婚后不久,她曾根据电话帐单上一长串陌生的电话号码拨号,结果发现他在外面与情人有约。当如白刚生下第一胎孩子时,丈夫借口离开医院长达4小时。据他说是去了麦当劳。一个星期后,她接到附近一家私人旅馆打来电话,询问有没有一个陶礼文的(旅店主人是根据他皮夹里的身份证查证的),他将皮夹子丢在了旅馆房间里了。
礼文的说谎行为模式更延伸到了他的婚外性行为以外。她现在才知道,早在他们谈恋爱的时候,他告诉如白他在S城一所著名的师范大学读计算机系(其实是同一城市的一所师范学校,属大专性质的);说他是典型的上海人(其实是苏北人。因为上海人非常顾忌苏北人,早年许多苏北人离乡背景来大上海,地位比较低);说他父亲是一位医生(其实是一位技工)。说谎已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之一,一种根深蒂固的人际关系模式,就像烟鬼无法戒烟一样。说得多了,时不时地露出了马脚。
当如白当面质问礼文最近一次婚外情时,他承认是在二个月前左右。可是当她拿出前一天两张电影票根时,他无言以答。他保证改邪归正,绝不再犯。可这一次,如白不再听他的情意真切的表白。她拿了行囊离开了这个家。
这样说并不是说,有过一次婚外情事件的比说谎更可以得到原谅,也不表示只发生过一次婚外情的人以后就永不再犯。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常说谎与有欺骗前科的伴侣,可能比只有一次出轨记录的人更难改变婚外情行为模式。
指标三:开放沟通的能力
知道自己的需要并且能够妥协退让的人,可能比较愿意解决他们的问题。不知道自己的需要,却又期望对方凭直觉发现他们的需要,或者因为害怕冲突,而把话藏在心里的伴侣,更可能让他们对婚姻生活的不快像伤口化脓一样溃烂蔓延。
也有些伴侣缺乏沟通技巧,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声。过去的生活经验可能教导他(她)们掩盖自己的感觉,并对自己的需要保持矜持。现在重要的是让伴侣能够看清楚,沉默是不满的温床,应当努力学习率直表达的方式,对家庭出现的问题开诚布公直抒胸臆。否则,对方是无法知道你的心曲的。
打破沉默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也可以鼓励伴侣对你敞开心怀,帮助他营造一种能够被容忍、被接受的倾诉氛围。告诉伴侣在敞开心怀时不必考虑你的感受,同时又要让你伴侣感受到的是真正的实话。如果你俩都能坦诚对待彼此,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需要,你们将发展出一套解决你们婚姻关系问题,并减少不忠伴侣情感出轨的机制。
--权时是P城一位三十四岁的的地产经纪人,心里老觉得年纪小他许多的妻子对他一点也不体贴,可他不敢直说,却利用婚外情来寻求慰藉。他还把情人带回家,在妻子面前让情人百般奉承他,而他坐在一边表露出一种心满意足的样子,嘴角边带着揶揄神情,好像在对妻子说,“瞧,你不体贴我,自有人对我好。”
婚外情事件就好像一个导火索,一声巨响,终于让他爆发了积压多年的愤怒。
“我讨厌你总是取笑我的秃头,”他怒气冲冲向着太太说,“我讨厌你在我晚上下班回家时,连头也不抬地继续看你的杂志,我讨厌你指使我该怎么花钱。我赚的钱足够养活我们两个!”
权时的太太愣在那里,不发一言。当他最后说完之后,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
“好,我很高兴听到你的抱怨,我终于有机会知道你的想法和感觉了。我从来不晓得这些事一直困扰着你。我可以努力改,而且一定改。”
问题的解决就这么简单、这么晒脱,这固然要拜赐妻子的竭诚合作,更重要的是双方的开诚布公。
指标四:聆听与体谅你的痛苦
如果伴侣只顾满足自身需要,却不能同时体谅到对方也有相同的甚至更多的其他需要,来他可能再度出轨。因此应问问自己,你的伴侣是否:
·把你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他的延伸;
·体谅你所承受的一切,以及婚外情对你造成的伤害;
·对你的痛苦同情且自责;
·聆听你的观点,即使你的和他的观点不同。
如果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你也许真的须谨防伴侣再次出轨的可能性。指标五:有意愿探索婚外情意义,且适当分担责任。
除非你的伴侣愿意探讨发生婚外情的原因,并接受公平责任分担,否则你未来的希望很可能建筑在根基不稳的婚姻沙滩上。
--“三年前磊飞有过一次婚外情,直到今天他都拒绝与我谈论这件事。”一位四十五岁的女性室内装潢师李玉凡向我抱怨:“我对婚外情的细节几乎一无所知,可是这件事一直横在我们之间,常常使我感到它的威胁。他的缄默使我对未来根本没有安全感,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是如何做错的,也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改了。不过也许他真的改了。”
李太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问题依然存在,婚外情的诱惑对丈夫依然存在。怎样摆脱这类家庭胶着的困境呢?怎样被对方再次相信?不忠的伴侣可以从以上例子中得到一些警讯:如果你希望探索婚外情发生的原因,对自己的婚外情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感到抱歉,并希望加以弥补,现在是你直接表白的时候了。不要为自己的婚外情行为找寻合理化理由,这些只会让你受伤害的伴侣怀疑你承诺改变的诚意。当你用心声承貌你拖累她时,你的伴侣会从你的语言中分辨真伪,感受你的诚意度。
两个水火不容的人
顾虑三(对双方):“我俩真的可以改变吗?”“我们根本就水火不容?”
假设只能根据事实而成立。如果你有足够的证据相信伴侣拙劣对不起你的事情,而且事情恐怕无法改变,你可以终止婚姻关系,另起炉灶。可是如果这种想法纯粹是一种主观设定,较好的办法是给伴侣机会证明你的假设是错误的。为了试验你的假设是真是假,以当面或书面方式告诉伴侣你希望他作出哪些改变,例如对你更多关爱、尊重与照顾,试着用没有攻击性、非强迫性的方式表达你自己,不要威胁,不要发出最后通牒。同时以积极而非消极的字眼提出要求,措词必须精确,与其对他说:“我从来没有感受到我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不如表达出:“你尽量经常回家吃晚饭,计划周末共同做一些有趣的事,并主动表示做爱,都会让我觉得:我对你很重要。”
委婉精确的表达也可以是以下这些:
·“请不要随便发脾气”
·“请听我一句规劝:戒酒。”
·“说出你想要的。”
·“既使你不喜欢,也请陪我做一些我想做的事情,好吗?”
·“多多赞美我。”
·“多对我表示爱意。”
·“对孩子多一些关怀。”
·“表现出对我生活的关心。”
·“当我需要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请不要太介意。”
试着仔细且没有任何防御性地聆听伴侣希望你要做的改变要求。对伴侣的要求,你的反应可能是:“他(她)要我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伴侣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你如何如何就好了”,他(她)要求的是一种完全不属于你个性的特质。如果你希望维持关系,有时你不得不吞下这剂苦口良药,因为不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改变,你将不能变成一个真正值得别人尊重的人。有时,伴侣对你要求仅止与一些小小的改变,而且这些改变的要求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无损你的人格。但就是这点改变,将对你们的婚姻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总之,在决定对方的要求对你是否公平且可以“照单全收”之前,请问问自己:
·“这些要求是否透露了被对方敬重的信息,或者在他的眼睛里,我根本就是一个讨厌的人?”
·“我有办法达成对方要求的改变吗?”
·“我愿意尝试吗?”
·“这些改变是提升自我还是妥协退让?改变是否就意味着我个人生活素质的大倒退,抑或个人幸福受到威胁?”
--一位女士告诉她丈夫,希望他付出90%的努力来改善他们的关系。在平时的婚姻生活中,他完全没有自主,相当自我牺牲,为了怕失去她,他竟然说:
“好,我会全部照办。”
--一位伴侣告诉他太太:
“社区里的人都听我的,公司上下都听我的,我希望家里也都听我的。”
有一次,他太太要他把沾满泥巴的运动鞋脱掉再进门,他大吼着说:
“绝不要在我自己家里告诉我哪些该怎么做,哪些不该怎么做。”
你当然要抗拒一些对你来说根本不可能改变、也太过份的要求。
同样,假如现在轮到你向对方提出改变要求了,你也应该检视一下你不满的理由,不要把问题一股脑儿地都摔在对方身上,对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文过饰非。在你滔滔不绝地抱怨苦闷,或者因为伴侣不了解你的感受而让你萌生退意之前,你需要内省并且问你的抱怨是否正当。我们鼓励你问自己:
·“对伴侣或者任何人而言,你的这些要求是否太过份?”
·“你责怪伴侣让你自觉一无是处、没人爱或者没有安全感,这是不是也是你对自己也有的感觉?”
·“家庭问题是否是由你动辄不快引起的?”
·“你的不满有多少是自己造成的?有多少是始于你不切实际的期望?始于你自身的心理冲突?始于你的过度要求?也因为你对伴侣和你们的互动关系的扭曲使然?”
有些人往往心底孤傲地要求伴侣改变心态、改变行为,改变一切,对自身改变却少有自知之明。
--乌志昂是一位近五十岁的玻璃器皿厂私人老板,他的情况正是如此。
“我真的养不起我的老婆梁芳。”他埋怨说:“她的品味太高级,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卑微的小人。”
他深信自己永远无法满足她,他迷上了一个年纪小他一半且对他一无所求的女人。当他挣扎于要不要回到老婆身边时,他向她递上一张洋洋洒洒写着二十项要求的纸,其中头一条是:
“当我买礼物送你时,请表现出你很欣赏,不要让我觉得我养不起你。”
梁芳大惑不解。乌提醒她说:
“有一次当我们在香港的时候,你跑到一家精品商店,试戴一条价值两万美金的南海珍珠项琏。虽然你没说什么,可我知道你希望我买给你。回家后,我希望你买普通的家庭车,可你觉得不够好,非要买高级轿车。你让我觉得我是个喜欢贪便宜货的人。”
梁芳越听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确定地说,她当时试戴那条项琏纯粹是为好玩。至于车子,他不是说两种他都喜欢,要她自己选一种吗?
乌老板看不到的是他自己的无所适从。
“我应该按照伴侣的要求作出改变吗?”或者“我的伴侣应该改变以符合我的要求吗?”
上述两个问题是没有简单答案的。你们彼此的要求都可能是不合理的,但以开放的心态互相诉求,其意义却是巨大的,它让你们终于超越了自我,寻求更深、更长久的互动婚姻关系。
难道真的变了吗?
顾虑四(对双方):“没错,你正在做一些企图挽救改变我们关系的努力,可这是出于真心吗?这些会长久吗?”
譬如说,一个平常懒得动的伴侣可能突然参加你最喜欢的运动,一个经常不在家的父亲突然花时间陪孩子,等等。诸如此类的改变太突然,反倒引起你的好奇和怀疑,有上面这种心态尚属正常。
改变开了一个好头,可是不久,你开始怀疑起对方的真心或恒心,甚至不敢相信。
“为什么,”你忍不住在心里想:“通过婚外情事变后,我的伴侣难道真的会做出多年来我梦寐以求的事吗?他真的变了吗?”
改变可能本来就是对方设下的一个陷阱,这令你想起来毛骨悚然,一种怕跌入陷阱的恐惧使你随时谨防对方哪怕是正面的回应。身为受伤伴侣,你可能会自问:“这是否是一种奸计?一旦我答应和他(她)复合,他(她)会不会因为事情解决了,然后又回到老样子?”
身为不忠伴侣,你可能担心,他(她)的改变是为了骗我回去,然后诱使我离贻情人。一旦我回了头,他(她)又恢复了原样。这时我后悔当时没有一走了之,可又虽悔何追呢?
你的伴侣如果拒绝必要改变,或者没能最终遵守诺言,这时你可以收拾行囊走人。可是,如果对方确实在尽心尽力地改变,你应该充份相信他(她)才对。任何关门大吉,将伴侣拒之于千里之外,都将使他(她)失去了踏进你们婚姻生活的机会与可能。
只是还有利用价值
顾虑五(对双方):“你是真心要我,还是只想从我这里捞到好处?”
这种假设有一定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经常发生,却可能严重影响到你的判断和决定。
--“我为什么要让丈夫回来?”一位名叫佩如的女子问。“他只是害怕失去孩子、房子。谁知道?也许他知道单身日子并不好过,没有人可以替他洗衣服。我不敢确定我们的未来。”
--谢剑是一位曾经不忠的伴侣,也怀疑自己对配偶的重要性。
“蕴毓希望我回去是因为我会为房屋贷款付款,而且她也想要孩子。”他抱怨道:“但这不是因为她爱我。”
当伴侣决定复合时,很自然地,你会猜测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如果你的利用价值只是支付房屋贷款,你当然会考虑分手。然而同样,如果你抽象了婚姻生活中许多具体琐事来追求单纯的爱,那么,两人再度生活在一起、并长相斯守的期望恐怕并不切合实际。在现实世界中,金钱、小孩、工作、娱乐、生活必需品、家庭内部及家庭外部的人际关系交往、生老病死时的互相扶持等等,难道不正是任何一个天长地久的婚姻说必需的吗?
有充份的理由留下来吗?
顾虑六(对双方):“我有充份的理由留下来吗?”
你的疑虑可能是正确的。
理由一:“我无法独立度日。”
如果你留在伴侣身边只是因为你无法独自处理财务或精神上的问题,这时你应该问自己:“这样对自己是否公平?”
伯克豪瑟与邓肯在他们二十五年的研究中,对美国5000个家庭调查,探讨离婚对这些家庭收支的影响。结果他们发现,离婚之后头一年,男性的生活水准提升了3·9%,可是女性却降低了36·4%。离婚5年后,如果再婚的话,大部份女性生活水准要高于第一次婚姻。离婚在经济上造成的后果对妇女影响较大,所以妇女不可避免地会选择再婚。
只有你自己可以作出是否为了免于担负财务与精神风险留在形同虚设的婚姻关系中的决定。同时,你需要自问:“我是否低估了养活自己的能力?我是否能从这段关系之外为自己开创一个圆满的人生呢?”
你害怕孤孤单单地一个人生活,可你是否同时探索过,在还没有结婚之前,你有时如何一个人生活的,不管你过得好不好。
你认为自己需要在财务上倚赖伴侣,却低估了你有找到工作的能力。你以前曾做过事吗?你是否夸大了留在伴侣身边的安全感?
--有一位妇女,曾自认没有丈夫绝对活不下去,后来丈夫把他们的积蓄全部赌光了,最后要靠她支撑,才使房子免于被查封。
你害怕没有伴侣往往是由你的想像和假设一手制造出来,譬如自以为没本钱吸引别人,你有一些讨人厌的特质。令你不安的原因是你对自己负面的假设大过你独自生活的事实。你对自己所作得评估,常常把注意力放在走出婚姻关系后会有多么孤单上,却忽略了留在饱受凌虐、具剥削关系的婚姻关系中时的内心孤寂与苦闷也许更大。理由二:“我的宗教信仰教我不能违背婚约。”
虽然你们的婚姻早已风雨飘摇,但你仍恪守“婚姻是神圣的,离婚是有罪的,宽恕是一种美德”的宗教信仰与教义,宗教教养带给你生活的含义是道德安定、修灵成就以及精神慰藉。然而,关于信守诺言的研究显示,如果宗教信仰加强信守承诺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地限制强制信徒遵守誓约,那么教徒将受益于宗教信守承诺,对婚约的信守,改善婚姻品质无疑具有正面意义。如果宗教教养是你留下的唯一理由,最后圆满的不是你自己和你的伴侣,而是你的信仰。
理由三:“散伙这个想法似乎太激烈了。”
分手的想法可能不是你所想像的那么容易应付。
--一位在长期婚变生活抗争中患了严重神经官能症的女病人,当她想到离婚意味着家庭必须破裂,孩子将归于一方,财产将一分为二时,对哪一种情况比较更糟竟然无所适从:是分手的混乱,还是下半辈子活在破残婚姻关系中?在太多的恐惧感觉下,她莫奈他何地选择了后者,准备忍受婚姻煎熬的“长痛”。
理由四:“我必须负起照顾我伴侣的责任。”
有些人仁慈地担心,一旦自己一走了之,伴侣将一蹶不振。这种顾虑透露出重建关系的渴望,但也掩盖了你对分手的恐惧,对自己被需要的种种疑惧。夏华就是在这类担心后不得已重又潜回对它来说有着无限苦涩的婚姻中去的典型例子:
--四年前,夏华成功申请了H城一所著名老牌英文大学的研究所职务,从此他为结束在北美长达近十年颠沛流离的留学生生涯感到内心雀跃不已,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找到了离开一个形同有无的婚姻家庭和妻子的极好转机。以往十年中,妻子无尽的忧郁给这个家庭笼罩了一□。
‘7阵愁云惨雾,他们的婚姻生活也处在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恶性循环中。在最后一轮家庭纠纷中,孩子被法院判给了女方。
离开北美来到H城后,他似乎有理由忘却在北美恶梦般的十年,感觉到摆脱婚姻家庭羁绊的从未有过的舒心,直到有一天,西太平洋那边传来了七岁儿子稚幼而哭泣的声音:
“爸爸,妈妈在床上已经整整躺了三天,她什么也不吃,就是哭,还说胃在出血。”
小孩说着说着,开始在电话里大哭起来。夏华呼叫着孩子的名字,声音也哽咽了。半年后,妻子携同小孩来到了H城,他们又一次“分久必合”了。
如果你屈就婚姻的方式真的毫无意义,对你们婚姻关系的重建或你本人自我成长和发展都没有裨益时,最好的办法是将这种关系永远寿终正寝。
为孩子勉强复合?
顾虑七(对双方):“我们应该为孩子勉强复合吗?”
许多父母担忧离婚的打击以及家庭的破碎将给子女的成长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事实也是。虽然研究结果视儿童的年龄、性别以及离婚时的心理调适而有不同,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显示,来自离婚家庭的儿童比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学业成绩、操行、心理调适、自导心,以及合群等各方面的表现都较差,至少在父母离异头两年是如此。不过,同样明显的是,决定儿童身心健全与否的绝大部份因素不在于家庭中父母完整性,而在于儿童在父母婚前、婚姻当中或离婚之后接触到的冲突程度。换句话说,如果离婚家庭冲突程度较低,将比家庭完整、但冲突程度较高的情形对儿童的影响低。
美国社会学家亚伦在对九十八个离婚家庭个案调查研究中发现,所有男女都认为,为了子女勉强在一起是一个决定上错误,他们应该尽早分手。而他们的子女“在一个功能健全的家庭中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即使这个家庭遭遇过婚变。”
当然,一般人总喜欢以合理化的借口为自己行为找寻下来的台阶,但是如果这些夫妇决定留下来寻求解决途径,结局可能又不同。在没有试图解决冲突之前,没有人会鼓励你们分手。然而,如果你是出于罪恶感、恐惧感或者义务,因为孩子的缘故才勉强与对方凑合,在痛苦、空洞的婚姻关系中硬撑,那么就长期而言,你这么做对子女恐怕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你可能冒险带给他们一种错误的爱情示范,即为了某方面的原因而逆来顺受地生活。这是你最不希望孩子长大后重蹈覆辙的道路。如果你的婚姻不美满,而且过度自我压抑与沮丧,你的子女也可能因你在情绪上的退缩而感痛苦。
如果你离开了家庭,或者只能偶尔探望子女,你应尽力保持对他们的关怀。诚如凯莉在她对离婚后调适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那些“一开始以良好心理面对父母离婚,与父母双方都拥有亲密或亲爱关系的孩子”一样能保持良好的调适状态,能“在一个有意义基础上继续和双亲维系关系。”
就子女的调适问题看,父母是否离异较不具关键性,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和前任配偶共同合作发展出一种“亲子夥伴关系”。凯莉发现,在分居之前经过积极调适的子女,在父母离婚后,孩子较能维持类似程度的调适力。父母若不会要求子女扮演传达讯息的角色、提出诱导式的问题质疑对方,或者要求子女隐藏对前任配偶的感情或事实,子女比较不会表达出沮丧或离经叛道等行为。换句话说,除非子女觉得困在婚姻父母的冲突当中,否则他们会自己调适过来,相对地也就受到较小情绪上的伤害和冲击。
如果你选择走向婚姻的复合,正确的选择应该不仅仅只是为了小孩,更是向孩子昭示珍贵的人生一课:一个曾经受过伤害、甚至彼此憎恨的家庭成员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谅解、合作而后再度相爱的。对孩子来说,这是社会中、学校里所无法展示的。
他/她还会爱我吗?
顾虑八(对受伤的伴侣):“依你目前的作为,你不可能爱我,那么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你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失败者、一无是处、讨人厌的家伙。为了争取他(她),你已到了仁至义尽的地步。为此,你心如死灰,再也不想接受一个曾经伤害过你,或曾经找别人取代你的人了。这在情理之中。你甚至自我介嘲地表示,一个人过日子将会更好,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连周围的人都无不同情你,给你“长痛不如短痛”的警示,更把背叛你的那个说成是“垃圾”,为你及时跳出“火坑”感到庆幸。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鼓励你在感情伤痕累累之际,不要轻易作出终生无法挽回的决定。你对伴侣不爱你或从未爱过你的种种假设可能并不正确,至少并不尽然。婚外情的发生一定有前因后果,至少和你们过往婚姻生活不无关系。你的伴侣现在也许正为自己的差劲行为后悔不已、顿足捶胸,这是他(她)真正一次的幡然醒悟。而就在这时,你却向他(她)永远关上了机会之门,绝断了进入复合通道的途径。
确定复合前不要太多爱意
顾虑九(对双方):“在我们关系复合前,我对你付出太多感情,花太多时间陪你,岂不错了?”
有些人规劝,受伤害的伴侣应和不忠伴侣保持距离,在确定复合前,不要表现太多爱意。我们敢说,这种策略只会给你们带来更深的鸿沟。毕竟,如果你拒绝用较为积极的方式与伴侣互动,你又如何期望发展出更积极的感情来呢?
受伤的伴侣坚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不忠伴侣的婚外情事件;不忠的伴侣则随时准备面对两人间的对话,对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并为改变表示出极大的诚意和决心。为了达到重修旧好的目的,我们鼓励你们把对婚外情事件的看法暂放一边,暂作一个冷处理,你们要做的是关系上的修补,重复做一些曾经在婚后给你们带来欢乐的事情,这对问题的解决大有助益。
--一对为深陷婚外情之苦的婚姻夫妇告诉说,他们在事件发生后,一直试图用各种斡旋方式来解决婚姻裂痕。他们找朋友和亲戚帮忙,在家里独处时面对面谈话,更求助地方妇女协会,希望通过这些人际和组织为他们开通一条通向“破镜重圆”的路。经过马拉松式的婚姻“治疗”后,她和丈夫一起去“好世界”吃粤莱。他们开怀饕餮畅饮,吃海鲜煲,叫一份蛇羹,点一条清蒸蛙鱼,最后是一份片皮鸭。
“我们用薄饼包片皮鸭,在蘸一点海鲜酱,一边吃,一边自潮我们在妇女协会眼中一定很可笑的那件事。可是这却是我们这几个月来最美好、最亲密的时刻。”
她回味无穷地说,好像还在嘴嚼那片脆皮的鸭子。
如果你们中任何一人突然觉得爱意回荡,妨大胆一试。这超越时空的一瞬间,也许会提升你们已经贴近的情感。
我们当然知道曾经受伤的伴侣会担心重燃的欲火会因为对方的故态复萌而重遭浇灭。在克服爱恨交织的感觉之前,受伤伴侣也可能有一种不忠伴侣其实并不想和你有牵连的感觉。这往往是你的错觉。在分享美好时光前,所有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压力,可能是你的自我误导。此刻你们的互动因为婚外情事件带来的陌生而变得僵硬,可是互相回避恐怕只会让你们之间的防御城墙越筑越高,以致无可逾越。
脚踏两头船的代价
顾虑十(对不忠的伴侣):“如果我花更多时间和情人在一起,难道就不能作出更好的决定吗?”
当不忠伴侣坚持必须随时陪伴在情人身边,又同时希望找出一种与伴侣解决复合的策略。这种自相矛盾的发展模式的问题在于,如果你继续追求浪漫,你在发展与情人热烈关系的同时,你对伴侣感情势迅速冷却,直至冰点。以后,当你的婚外情热情慢慢衰退,与婚外恋人发生了冲突,然后才又转向伴侣。届时,伴侣早已杳无踪迹,空留下你这位风情万般的少男(或少女)的徒然叹息。
在陪伴情人的同时决无可能让你作出明智选择。如果你想在与伴侣婚姻关系尚处在还有转寰余地的时候就作出“好马也吃回头草”的义举,你需要的是“壮士断臂”的果断勇气和决心,作出非此即彼的行动,不失时机地重新投身于伴侣的怀抱。“脚踏两头船”策略的最大危险点将是你的两头落空!
下一章开始,我们将帮助你揭示婚外情的历史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