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0400000043

第43章 你我不是同林鸟(4)

可以说,TCL和吴士宏在新闻发布会召开以后的几天里,的确再次成为了业内的焦点。北京几乎所有的主要媒体都对此作了报道,其中有些篇幅还比较长。初步评价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效果,似乎可以这样说:TCL大赢。而对吴士宏女士得失的判断则很难讲。尽管她可以获得比在微软时更多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但她在自传中对微软体制的批评,却犯了忌。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离开一个企业后最明智的做法是保持沉默,自动放弃对该企业的评论权。

也许在不久未来的哪一个年末,人们再来评年度信息业10大风云人物时,吴士宏三个字又会名列其中,我们不会感到意外。

八、忍耐总有限度

那天,我们企划部集体宣布辞职。

一个部门集体辞职,在这个国际大型制衣集团公司尚属首例。一时间公司震动,舆论哗然。

我们并非那种容易冲动哗众取宠的人,只因人的忍耐总有一定限度,这次终于如火山般爆发出来了。

企划部四人均来自湘中同一煤矿,负责为公司生产提供所有副料。

陈是我们的老板,也是公司台湾到经理,凭心而论,他也有可取之处,如精明强干,工作起来如拼命三郎。但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他脾气暴躁,视员工为机器。

在公司,我们虽身为高薪高职的白领层,但每天如陀螺般不停旋转,超负荷的脑力劳动,本已令人心神憔悴,穷于应付,偏又遇上一个苛刻的老板,实在让人头痛。我们一般能忍则忍,但有时也与他针锋相对。久而久之,他耿耿于怀。

那段时间偏偏狼烟四起,处处告急。一会车间告状,一会仓库出问题,一会香港业务发难,弄得我们焦头烂额。而陈不分青红皂白,劈头就训,空气变得十分紧张。

事态仍在恶化。一日,陈说要在我们这个部门中抽调走一个人,企图瓦解我们。这下如一石激起千重浪。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晚,我们便汇聚一堂,商量对策。最后决定:要走一起走!我们大陆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决不能让外人看轻。正如《简爱》中主人公所言,你和我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就像我们都要通过坟墓去面对上帝一样!

第二天,一同事的商标因日本客户指示错误而出错。陈大发雷霆,摔电话,拍桌子,脸色铁青。我们终于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大吼,老子不干了!

我们递交了集体辞职书。陈见势不妙,想和解,但我们不允,催他签字。陈仰天长叹,又气又悔,泣不成声。

九、潇洒走一回

曾几何时,双向选择成了校园学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跳槽成为那些既定位置的人们热衷谈论的时髦。人们似乎一夜之间已不再习惯于上帝所给予的位置,跳槽者面对的是一个迷乱的星空……

1.天上的星,地上的人

天上的星,地上的人,文学家们总爱用优美的语言比喻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位置。是的,我们这些身处尘世的芸芸众生,总是在求学、谋职、谋生的努力中求得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作为人生幸福的重要支点。但我们往往感觉到,除了极少数机遇极佳,或有背景的人能如愿以偿外,大多数俗家弟子似乎只能听从命运安排,在第一次上岗时就一锤子定音。

瞧,L君是某大学经营管理专业的高材生,由于在校期间就展示出来的组织才能和交际能力,毕业时得以择优录用。但是,L君似乎有难以言明的失落感。按理说,L君办事认真扎实,处事谦逊老成,又颇有文科生的写作功底,在单位工作期间深受老板和同事们的好评,一条红色的仕途似乎已摆在他的脚下。然而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L君坦率地向老板提出了调离的要求。老板先是惊讶,继而不解,所幸的是老板倒没有给设置障碍。L君经一位友人的介绍,跳槽到了一家中外合资的乡镇企业。L君自称如今是如鱼得水,干得风风火火,酣畅淋漓。他说,我深感欣慰的是当初硬着头皮下定了这个决心,其实在作出这样的选择时,我倒不是因为留恋已经拥有的在旁人眼里还算风光的工作环境,更主要的是怕来自父母和家人的指责与压力,干嘛要放弃别人求之不得的大机关呢?不过我是学经济的,丢掉自己的专业总感到不平衡,我希望能干自己所感兴趣的工作,至于所谓的虚荣和名誉,我并不在乎。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2.要证明自我

S小姐在某银行工作,其父是某单位的头头。S小姐自费上电大时,做父母的就给她联系好单位。S小姐理解父母这份苦衷,而且她在校时就盼望将来能有一份轻闲安定的工作。干上一阵之后,S小姐似乎感觉到同事们对他有点另眼相看,好象她的这份工作纯粹是因为自己有一个当官的爸爸,这无形之中激发了她争强好胜的个性。于是她瞒着家人悄悄南下,给老板留下一份停薪留职的报告,去深圳的一家公司当了一年的公关小姐。谈起将来的去向时,S小姐坦率地说,其实,我并不十分习惯那边生活的节奏,相反,我倒很留恋这里的清静和安稳,我也许还要回来。我只是想以此来锻炼锻炼自己的胆量,同时也算是一种自我证明吧!S小姐的言谈中显露出一种清纯和质朴。

H君是那种自称为豪放派的男人,毕业于某大学中文系。大学时因热衷于文学创作而整天活得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小镇的一家事业单位,后来天生不安分的他索性辞职不干,只身揣着自己的几篇作品去外边闯天下,干过临时编辑,当过一家民营企业的办公室秘书,几番易动,到如今H君自称为是自由化的无业游民,一直在寻找那种生活中的艺术感觉。福兮?祸兮?生活是辩证的,相对的,当初甩手不干时,他就是这个心理,现在仍然是,反正他认为还是活得自由点好。

W君是那种正处在青壮年边缘地带的男人,供职于某部属研究院。在单位W君是技术骨干,又评上了高级职称,爱人孩子索绕身边,其乐也融融。一次出差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港商,这位港商在广东开了几家合资企业。

交谈之中,港商对W君的科研成果很感兴趣,当即热情邀请他南下合作,待遇薪金自然是丰厚的。W君不禁为之心动,回来后同妻子商量,妻子从孩子和家庭的角度出发,劝他放弃这个念头。两人于是发生矛盾,一气之下W君愤然出走,独自南下:妻子也不甘示弱,提出离婚。一个家庭就在这跳槽的论战中走向分裂。谈起这些,W君略带感伤地说,其实我们是能够处理好这个矛盾的,家庭的破裂只怪当初我们太冲动,事到如今,我也只能坦然相待了。真想不到,自已人近中年还生出这些变故来。从某种角度来看,我得到了不少,但失去的也太多太多。人生的得失能简单地用三言两语说得清吗?不过,我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不会去想那些了。W君说得很轻松,但言谈中却透露出一种人生永不言悔的悲怆来。

从以上实例足以看出跳槽者们的不同心态,真是让人欣喜让人忧。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拥挤在这支蔚为壮观的跳槽队伍中的,大部分是一色的青春族,且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的思想较少束缚,他们敏感于时代的变革和周围日新日异的新事物,因而也就在改革的潮流中最先表现出一种寻求自身价值与时代完美结合的渴望和躁动,一种理性精神的找寻和证明。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够在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该勇敢地留下来的青春咏叹调里潇洒走一回。

十、我用青春赌明天

在这里,要向老板解释一些莫明其妙的跳槽。

在人才流动的社会大环境里,每个稍有头脑的人都在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空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跳槽者也不例外。为何跳槽,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为了提高待遇,增加收入;二是为了专业对口,发挥特长;三是为了改善人际关系,有利成长;四是为了发挥余热。这是跳槽者常见的几种心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跳槽者的人生目标。但是,有些人在跳槽过程中大多自我感觉良好,过高估计自己,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综观跳槽者,他们择业主要有三求,即求好、求稳、求全。

求好即选择好单位、好企业。他们注重选择那些经济效益好、单位牌子响、工资待遇高的企业,而不愿到那些目前经济效益差,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跳槽者常偏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对于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企业、民营企业不予过问,也许就遗失了重要的人生机会。

求稳即求稳当保险。过去在国营企业工作,端的是铁饭碗。时下建立市场经济,调整产品结构,转换企业机制,打破了铁饭碗,职工们不能躺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了,面临着下岗、待岗的危机。为寻求出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纷纷跳槽,涌向三资企业。他们认为三资企业待遇好、工资高,却没想到制度严、抓得紧,弄不好随时会被炒鱿鱼,也不再保险了。于是,近年来人才择业又出现新趋势,往往选择那些工作较好,收入稳定的单位,盼望端上银饭碗、金饭碗。他们看中了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进出口贸易公司,不少大之骄子还选中了日趋火爆的行业——国家公务员。尤其是那些下了海呛口水的人才更想重新上岸,找个旱涝保收的单位吃安稳饭。

求全即把择业想得十全十美。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那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与招聘者洽谈往往开价过高,一开口就要2000元,否则拜拜。还有少数人才想到浦东一展身手,可又想一步到位,户口、房子、票子想要全部解决,不然就不干。即使一家三口进来了,户口迁来了,住房暂时没解决,还是一走了之。

但正像完美的爱人可遇而不可求,现实中的我们大多只能退而求其次,或者早早遇到了却因当时能力不够而失之交臂。所以,一开始我就寻找适合提高自身能力的地方。工作两年,我换了三个地方,每个地方我都尽力干好,回过头来发觉,每种经历都是有份量的一笔。

1.让我们闯一闯

但是有一天,当我们成长到可以艺满下山展翅飞时,无论现有的环境、待遇、职位如何诱人,我们都会走出去。因为总有一个地方,在世人眼里地理风貌看似平常,却是我生命中的朝圣地,需要我把余生的全部岁月播种在那儿。

同类推荐
  • 李嘉诚如是说

    李嘉诚如是说

    在逆境的时候,你要自己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身处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及建立一个信誉。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事实证明,李嘉诚抓住了机会,他成功了,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没有获得他这样的成就,甚至根本就没有成功。与智者的对话总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当然,倾听李嘉诚的经验谈智慧之语也不会例外。那么,应该如何把握成功的机会,就让李嘉诚来告诉我们。
  • 移动就是一切

    移动就是一切

    未来一切都将是移动的。移动将成为全球遥遥领先的商务平台。移动设备的尺寸和便携性,将开创生意的新模式,而且会改变很多商业领域。但所有这一切,将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另外,你如何保证你的机会大于风险?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开始改变这一切。移动电子商务事实上远远超出了商务的范畴,它是人类未来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当你的工作与生活都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进行,那该是怎样一种充满生机的美好未来?
  •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严苛政策的高压让国人“修炼”出了活路的脑筋,使之很难管理,也很难对付。他们顺而不从,奉行中庸之道,攀比从众心态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等等……真正高境界的管理,恰恰在于对人对己内心世界的洞察与感知。本书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列出了36种中国人典型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式管理方式,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非常适应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 蒙牛:经营人心之道

    蒙牛:经营人心之道

    本书通过对蒙牛文化的全面分析,深度挖掘了“经营人心”的真谛,探讨了“经营人心”对中国企业的现实意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了解到怎样打造一个得人心的企业,怎样做一个得人心的领导,以及如何培养企业的凝聚力,如何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以此最终达到团结员工,提升工作原动力,从而形成至上而下的核心竞争力。
  • 读历史,学中国式管理

    读历史,学中国式管理

    做管理,最关键的是建立、维系和发展一个组织。其实不同的文化圈、不同的国家,仅有几种最基本的、历史传承下来的组织模式而已。逆着这些基本模式,往往会心力交瘁,一事无成;遵循这些基本模式,才会事半功倍。这门课程,能让你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人的组织行为,发现中国社会千年积淀的组织原则,学会用更有效的方法来管理中国人的组织。
热门推荐
  • 初见他是他

    初见他是他

    初见,他是他,我是我,第一印象决定会不会喜欢上一个人这个命题,陈晗说她本来是信的。
  •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由二十四不经典著作组合而成的《二十四史》,其成就和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方面。就像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的初衷一样,从中既可察时势之变、误决策得失、学领导智慧。古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领导智慧,从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延续性,从应用上有着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领导学的角度开掘《二十四史》这座智慧的宝库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本书对《二十四史》中有关领导智慧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条文清晰,是读着轻松阅读、理解深入、掌握到位。
  • 五苍

    五苍

    这里没有无敌,没有神魔,没有传说……有的只是恩怨未了,这个世界充满了阴谋和阳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蔺家小福宝

    蔺家小福宝

    一朝穿越到了古代农家,成了蔺家的五女儿福宝,意外获得金手指一枚,面对极品的亲戚,家徒四壁的茅屋,憨厚老实的爹,温柔美丽的娘亲,看着瘦骨嶙峋的四个哥哥,福宝决定要远离极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但后来突然发现,为么看似被欺负才是真正的极品。
  • 蔷薇之名

    蔷薇之名

    最坏的年代,最美的灵魂,最残忍的命运游戏;个人与家族,自由与责任,理性与激情的迷惘交错。公爵小姐与叛乱者的邂逅,红眸魔女与执政官的重逢,一次次生离死别,一番番擦身而过,走过凛春与严冬,走过断头台与长街,走过鲜血与苦痛的炼狱;当熟悉的目光再次交会,爱终如明媚的蔷薇,烂漫华美地盛开。
  • 男神又开始死缠烂打了

    男神又开始死缠烂打了

    【1V1宠文】前期小虐,后期甜宠+打脸爽文一副身体,两个灵魂。被困在人类的身体里的辛止水因为原主的一场车祸被迫留在人间,她励志帮原主完成遗愿,却没有想到被男神套路,不仅领了结婚证,就此被套牢,还因……
  • 锦零记

    锦零记

    音:因苦而生,生于无极千年成锦,万年成零
  • 九黎决

    九黎决

    穿越红尘的悲欢惆怅,轮回乾坤的生死离歌。曾愿散尽千古仙菁,只换一世人妖恋歌。今生为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
  • 斗魔战记

    斗魔战记

    浩瀚斗气武学,神秘炼金魔法,宠物融合进化,玄奥契约魔法……看腻了种马猥琐后宫群芳?打开本书,这里有伙伴,有欢笑,甚至还有点小恶搞,但更多的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