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摊”到“写字楼”
纵览刘备的前半生,他的生活经历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地摊”时期和“写字楼”时期。摆地摊的生活经历应该说给刘备后来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长期以来刘备一直谨小慎微,做人做事都比较低调,这与其出身低微是分不开的,但这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好处。一方面他的危机感更强,把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使他在几次危机关头都化险为夷。在曹操处,以种菜作为“障眼法”消除曹操的疑虑;在刘表那里时也是处事谨慎,终于躲过了蔡瑁等人的加害。从另一方面讲,由于刘备有过在底层社会生活的经验,他与中下阶层相处的比较融洽。同时他也晓得如何与他们相处,在长坂坡时竟有数十万平民百姓跟随刘备,当时社会的总人口也不过几百万,竟然有如此多的人愿意跟随刘备,可见刘备在群众中的威望是何等之高。与曹操相比,刘备在团结无产者共同闹革命方面的确有着过人之处。
后来,刘备组织了一批专业的销售队伍,到处给别人打工,有一些成绩,但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在以刘备为销售总监的营销队伍中,有两个能力较强的销售经理,一个是关羽,一个是张飞,这两个人搞销售也都是半路出家,原来关羽是卖红枣的,张飞是搞屠宰出身的,都没什么文化(后来出于工作的需要,关羽每天秉烛夜读,读一些《春秋》、《国语》等历史作品,通过了国家承认文凭的大学自考,属于自学成才),与刘备基本上算是“同行”,只因为刘备“心眼”多一些,两个人就推举他为“大哥”。应该说,他们都是从销售一线爬上来的,尽管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但长期的“地摊”经历也使他们掌握了做生意的精髓,所以,后来在打工时还是做出了一些业绩。比如他们三人共同策划实施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的营销活动,取得了轰动效应,也初步确立了这支销售队伍在国内营销界的地位。后来关羽又亲自导演了“温酒斩华雄”、“斩彦良、诛文丑”等营销活动,一时名声远播,关羽从此也成为炙手可热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一些大的集团公司经常委托猎头公司“挖”关羽过去。
刘、关、张三人原本是“干个体”出身,并不熟悉写字楼里的文化,屡遭白眼,不过打工时间久了,他们渐渐适应了大公司里错综复杂的环境,尤其是善于思考的刘备,较早地悟出了在职场上生存的两点要诀:
在职业生涯中你必须训练自己三个方面的职业素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职业性格。面对着同一个问题,你要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截然相反;当公司交给你一个自己非常陌生的课题时,你要知道如何从头做起,所谓“要正确地做事”;在与客户和同事相处时,要形成一种刚柔并济的职业性格,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职业的微笑”,比如一些主持人,他们经常笑容满面,其实这种“笑”,不全是发自内心,大部分都是训练的结果。一般人总认为,在职场上混,“经验”最重要,其实不然,上述三点对一个人的成功才最具有实际意义。
【智慧金言】
在大公司里要想很好地生存,你须遵守以下三点原则:你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有时必须学会沉默;你可以愤怒,但必须同时面带微笑;你可以举起拳头,但只能砸向自己!
英雄哪怕出身卑微
公元221年,刘备在军师诸葛亮和众多大将的辅佐下正式称帝,国号为汉,建都成都。刘备从一介寒士,最终发展成拥有巴山蜀水的一代帝王。这同他从小立志扭转乾坤匡扶汉室江山有密切关系。
刘备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家境非常贫寒。他从小跟随母亲,以贩鞋织席换钱来维持生活。
寒微的出身并没有影响刘备的胸怀大志,待人宽厚,喜欢广泛结交天下的英雄豪侠气概。
刘备生活的时代,正是朝政腐败、灾祸频发的时期。刘备为了匡扶汉室江山建立自己的军队,他不顾清贫,弄到了招兵买马的钱,在两名贩马致富的商人的资助下,建立了一支队伍,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从此初露头角于政坛。
刘备曾经败于吕布而投靠曹操,但以他的个性是不肯久居人下的,始终想着东山再起。后来他借讨伐袁术的天赐良机,带兵离开曹营,试图联合袁绍抗击曹操。哪料,他又一次失败,于是只好屈居于袁绍门下,不久又投奔刘表,寄居在荆州。
自从刘备有了自己的队伍以来,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而对此情此景,刘备那渴望一展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被痛苦地煎熬着。有一天,刘备上厕所的时候看见自己的大腿上长了不少肉,顿时感慨。刘表问其原因,刘备说:“过去身不离马鞍,大腿的肉都没有了。现在长时间不骑马作战,大腿又长出肉来了。所以深为岁月匆匆流逝,老之将至,却功业未成,因而悲从中来。”
在荆州的时候,刘备认识到了要建功立业,取得天下,必须广纳天下的贤才。他听说诸葛亮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奇才,于是三顾茅庐,一心想请诸葛亮出山辅政,并广招荆楚志士,在这样的背景下,庞统、马良、陈震、何朗、蒋琬等俊杰也纷纷来投奔他。这些名人贤士将来为辅佐刘备建功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备在广纳贤才和几次胜仗之后逐渐恢复了元气,日渐兵强马壮。刘表死后,刘备带兵到了武汉、九江一带驻防。在军事上和外交上,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与东吴结盟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改变了建军以来一直被动挨打的状况。
赤壁之战后,占据荆州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物质和军势的好基础。其后,刘备引兵攻打西川,夺取了益州和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不久后建立了蜀汉帝国。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刘备从一个败鞋织席的贫寒之人逐渐建立功业的事迹为这一古训作了充分的注解。志向也素有“燕雀之志”和“鸿鹄之志”的区别。燕雀之志只是安于眼前利益得失,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高飞,随遇而安;而树立鸿鹄之志的人志在青云,可上九天揽月。这两种人的志向有天壤之别,不能同等对待。
可见,要想成就大事业,首先得树立鸿鹄之志,也就是要有野心,有抱负。离开这一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
有了鸿鹄之志,还需要脚踏实地,切实地去实现。如果只说不做,“志”就成了空谈和妄想,再大的志向也不能实现。
远大的志向也会常常会伴随着挫折磨难。刘备刚组建自己的军队时,屡战屡败,流离失所,以致长时间寄人篱下,饱尝艰辛。但他始终不屈服,始终不坠青云之志,最终成就了大业。
【智慧金言】
一个人只有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并始终坚定不移,才能激起一个人心中的渴望。曾经有一位西方学者这样说:“一个人确定的目标越远大,他日后取得的成就就越大。”远大的目标总是和崇高的理想紧密相连的,那些改变了历史面貌推动历史进步的伟人们,无一不是以远大的目标为激励并每时每刻在为之奋斗,最终成为了名垂千古的伟大人物。
只要自信在,说“不”又何妨?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实干家,他敢想敢做敢说,曾经仗义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怒斥袁绍迟疑的失误,愤而赶伐李催、郭汜两贼。
领导者并不只有勃勃雄心,还必须有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和坚定的超出常人的意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英雄也有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赤壁之战,兵败势危。曹操在征讨张绣过程中,遇到将士皆渴时,他以望梅止渴,率领手下兵士战胜生命极限,渡过难关。曹操在处境更为危急的华容道上,随时被人击杀,但是他处惊而不乱,一路都在为手下将士做鼓动工作,沿途几次扬鞭大笑,而开怀大笑不也是一种鼓舞士气的方法吗?他虽已走投无路,但是曹操绝境中求生存。华容道上,曹操作为领导者能够纵马欠身,胁肩谄笑,低三下四,屈尊求情,用春秋大义试图打动对方,求关羽因为昔日之恩情而放过他,趁关羽犹豫之时,马上率领手下众将冲过去,等到“云长回身的时候,曹操已经和众将过去了”。这样低三下四实在不是曹操的习惯作风。然而,大丈夫能够用屈求伸,像韩信那样能勇敢经受胯下之辱才是真英雄,这时曹操的表现不也是正确而杰出的吗?
曹操素来不是胆怯退缩的人,哪怕希望很小,他也从不动摇。他能够恰到好处地在必要的时刻勇敢面对失败,并能够适时委曲求全,能屈能伸,结果最终为自己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抓住一线生机,为将来自己的东山再起创造了契机,积蓄了力量。
曹操在极为不利的逆境中,能够把握和优化本军军士的情绪及行动,而且善于利用敌人的性格弱点并能突破敌手的心理防线,能够有效地把握时机获取成功,所以,他作为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和最高指挥官是当之无愧的。
而孙权也和曹操一样,是特别能够委曲求全的。魏国派人来封他为吴王,手下群臣都难以接受。反倒是孙权本人表现得非常洒脱,他安慰大家:“我受什么封爵并不是耻辱,从前沛公(刘邦)也接受项羽的分封为汉王……”“这是因应时宜,于我何损?”
孙权作为领导者,这点上很是了不起,他没有思想包袱,不管什么“汉贼不两立”的论调,他有风度能屈能伸,只要保住国家命脉,屈身事曹,又有何妨?
连自己的名号都可以降格,更何况那些宝物珍玩等身外的物品了。当曹丕向吴国要求进贡雀头香、大贝、明珠、玳瑁、象牙、孔雀、犀角、翡翠、长鸣鸡、斗鸭等珍宝时,文武群臣都反对,孙权平静地劝大家说,“我们在西北对抗刘备,全国人民都得依靠魏国,他们要的,在我看来,不过是一堆瓦片、石头,没什么可惜的”。
虽然曹丕不很英明,但也不十分笨。他担心孙权耍诈。政治人物说一套做一套,听其言还要观察其行。要考验孙权,怎么考验?曹丕想出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他要孙权送长子孙登到京师洛阳来,作为人质。孙权哪敢冒这个险,再三推托,最后拖不过了,干脆赖掉,大家撕破脸。最后吴、魏两国兵戎相见,孙权再使手段,向刘备求和。刘备御驾东征惨败以后气焰尽失,听说孙权要求复交,当然求之不得。孙权得以免除两面受敌的威胁,专力抗敌,终于斥退了魏军。
然而,孙权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拒绝群臣的建议,不愿跟在曹丕、刘备后头称帝,他不希望因为这种虚名而得罪魏国。不久,刘备逝世,蜀国的国力不明,孙权忧心魏国来犯,于是再派使者向曹丕赔不是。遭到曹操的拒绝后,正自尴尬,诸葛亮派能言善道的邓芝出使东吴,他那精辟的利害分析惊醒了孙权。孙权最终下定决心,联合蜀国,和魏断绝往来。
【智慧金言】
同样地,处于魏国强权侵略的阴影下,吴国却要比蜀国的路子宽一些。吴国不像蜀国,以复兴汉室作为己任,把魏国看成为汉贼、看成为势不两立的贼。吴国却一方面能联魏,另一方面又能和蜀,在利害关系的大伞保护下,潇洒地在两边行走自如。
做一条善于等待的“潜龙”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听从他的遗言,任命蒋琬为丞相,大将军且录尚书事;晋升费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虽然杨仪当官多年,还有新功,却仍依旧职。当此情况下,心中肯定是不快的。他找了费祎发牢骚,诉说对蒋琬的不服气,并且提起诸葛亮死去后,将全军指挥权托付给他的往事,说如果自己当时带兵投魏,还不至于像现在这个官。这说的只是气话。但因这气话太不一般,只能跟知己说。费祎在杨仪最苦闷时,被找来听诉牢骚,无疑应该是杨的老友、知交,而事实却不然,费打了小报告,几乎是要了杨仪的命。
杨仪官至长史,已经是很大的官职了,但因他横向比较,产生了怨气。他在大敌当前,内隐叛患的复杂情况下,被诸葛亮尽托一应军中大事,表明了他的素质、能力和应变的才能是超人的;但诸葛亮又没有向刘禅推荐他作“任大事者”,又可知杨仪各方面的能力有他的局限性。杨仪就好比一位有实战经验的将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下率千军万马从容应对,但却缺少和平时期上下左右的相处之气量,所以他只能胜战,不能治国。他所缺少的气量,实在是崇尚做官的虚荣,崇尚做比别人显赫大官的虚荣。长史的官职已经不小了,他还想有更大的官。他从战地回来的期望值太高了,一旦不能实现,就会产生抵触,就表现了他这个人不成熟的一面。这就造成了看似成熟的军事家杨仪的悲剧。
而曹魏的司马懿则因为善于忍耐而显得成熟老练,抓住机遇以至最后走向成功。
蜀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率领三十万大军,以志在必得的豪迈气概,浩浩荡荡出了汉中,大军经褒斜谷道,北抵渭水南岸,屯兵在五丈原。
当时魏国是司马懿领兵,他统率二十多万人马,驻扎在渭水一线,堵击蜀军。司马懿采取静观时局,等待时机的方针,坚持避免与蜀军决战。
诸葛亮这次也不急于交兵,摆出长期驻扎屯兵的姿态,拨出一部分兵力在肥沃的渭南大地上进行开荒种地,而且和当地民众相处得亲密无间。
蜀、魏两国就这么长期对峙着。司马懿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尽管他看到诸葛亮屯田,蜀军势头和历次不同,心里暗暗吃惊,却一直坚持不与蜀军进行决战。
诸葛亮出兵前已经和东吴孙权约定,东吴和西蜀两国东西两面同时伐魏。这时候,东吴孙权的十万大军也正向曹魏发起进攻。
曹魏这时要对付东、西两线的进攻,曹睿去东线时,还特意嘱咐司马懿,要他“只能坚壁拒守,用这种办法挫败蜀军锋芒,等诸葛亮自行退兵”。司马懿也主张忍,他凭着自己和诸葛亮多次交战的经验,认定双方如果一朝进行会战,自己一方就会白吃亏。所以,他下决心要与诸葛亮所带领的蜀军坚持对峙下去。
可诸葛亮毕竟有他的难处,他一心要恢复中原,如果不可能五年、十年地这样拖下去。于是,蜀军在和魏军相持了半年之后,见魏军没有一点儿进行决战的意思,实在耐不住了,他于是派人给司马懿下了战表。可是司马懿却高挂免战牌,不予理睬。诸葛亮战表不断,他越是急于决战,司马懿越是坚定不移地据守避战。不管蜀军骂战也好,诱战也罢,司马懿就是不为催战书所动。
后来诸葛亮心生一计,他派人到魏营给司马懿送去一个礼盒,司马懿感到好生奇怪,打开一看,却是一套女人的服装和一些脂粉、首饰之类。蜀军的送礼人见司马懿怔住了,就说道:“诸葛丞相见大将军这样害怕打仗,便令小的送来此物,说还不如到裙钗中去为伍吧!”司马懿听后,气得七窍生烟,正要发作,忽转念一想:“何必生气呢,那样一来岂不正中诸葛诡计?”于是他强打笑容道:“啊!原来丞相这样好心,日后定当重谢。”然后还命人发了赏银,把送礼人打发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