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孙中山病情恶化。此时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庆龄还年轻,今后的日子……他特意把何香凝喊来,把庆龄托嘱给她,千叮咛万叮咛地交代:他死后要善视孙夫人,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说着说着,舌头硬了,话也讲不清楚了。何香凝立时表示:先生,我亲近先生二十多年,同受甘苦。万一先生不测,我们当尽力保护夫人及先生遗族。我虽然知识能力都很薄弱,但是总算能够亲受总理三民主义的教训。我有一分力量,必定尽力宣传。此时,庆龄在旁悲痛欲绝。孙中山含泪望着何香凝,握着她的手说:那么,我很感谢你。
孙中山由泪流满面的庆龄托着手,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临终前签遗嘱用过的钢笔在三个遗言文件上签了字--这个最后的行动,是因为不愿庆龄过分伤心而被推迟了的。
他的家事遗嘱全文是: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1958年,孙中山著作的《建国大纲》出版,封面和扉页由宋庆龄题词。
他的政治遗嘱全文是: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3月11日下午已只能听到他说一些单词。4点半时他唤亲爱的,是叫庆龄;6点半时,他唤精卫,是指他当时的亲密追随者汪精卫。
孙中山关于国事的最后的话是:和平……奋斗……救中国。3月12日上午,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年五十九岁。他没有留下万贯家产,留下的只是未竟的事业和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99、中山先生,历史不会忘记您
孙中山逝世的当日,由孙中山先生行辕秘书处和国民党中央党部分别发出唁电,报丧全国。
大江南北哗然。
孙中山先生行辕秘书处发出的唁电是:大元帅前大总统中山先生,客冬由粤北上,提倡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以谋民族之独立,与民权之确立。乃自抵津京,肝疾日剧,医治无效,于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逝世。哀此奉闻。
国民党中央党部发出的唁电是:本党总理孙中山先生自抵津京,肝病日剧,医药无效,于本月12日上午9时30分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逝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遽失导师,曷胜痛悼,哀此奉闻。
段祺瑞得悉孙中山逝世的消息后,也装模作样地发表一道文告:前临时大总统孙文,倡导共和,肇兴中厦,辛亥之役,功成不居。仍于国计民生,殚心擘划,宏谟毅力,薄海同钦。本执政夙慕者勋,亟资匡资。就职伊始,敦劝入都,方期克享遐龄,共筹国是,天胡不慭,遽夺元勋,轸念艰虞,弥深怆悼!所有饰终典礼,着内务部详加拟议,务极优隆,用副国家崇德报功之至意。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逝世。这是宋庆龄、孙科等在守灵。
冯玉祥将军听到孙中山逝世的噩耗,感到万分悲痛。冯每谈到中山先生的死,就不禁一阵一阵难过,热泪簌簌而下。有许多接近冯的人都很诧异地说,冯与中山先生仅仅是神交,并未见过面,怎么感情这样深厚呢?
冯玉祥自己也常常是对人们这样表示,他说:我景仰孙中山先生几乎有二十年了。我们彼此之间信使往还也已有多年,但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和中山先生见面,这在我心中是一件最引为遗憾的事。可是我并不因此稍减我对于中山先生敬爱的深情,我总觉得我自己和中山先生在精神上站在一起,从他的启示和鼓励下,我受到了很大的益处。
冯玉祥后来说过这样两句话:最使我感激永不能忘怀的,是孙中山先生瞧得起我。这位伟大人物死了,使我如何不伤痛不落泪呢!虽然段祺瑞和张作霖节节进逼,迫使我们一时处于不利地位,但是全国人心所向,我相信孙中山先生终会取得最后胜利。只要我们跟着中山先生走,一切自有办法。可惜孙中山先生不幸死了,使我们失去了保障,这如何使我不难过落泪呢?
冯玉祥当日致电鹿钟麟说:中山先生是中国国民党总理,是当代的伟大人物。今应约入京商议国事,不幸病逝在此,党国遽失领导,伤痛不已。闻已推定诸员治丧,由李协和主其事。余远在张家口,不能即来参加,凡一切用钱、用人、用物之事,望吾弟悉听协和之命。倘因此发生意外,兄与弟当共负其责也。
另外,冯玉祥又亲笔写信慰问孙科,并附送奠敬一万元,托由徐谦代交。冯致孙科的信说:自别清仪,良深鄙系。顷闻尊公之讣,为国家痛失元老,于道义失典型。遥仰礼门,无任悲悼!吾兄素笃孝思,惨遭大故,呼怆之情,固由天性。惟念尊公勋高今古,遗憾毫无,尚祈节哀顺变,强慰萱帏。续图大局之熙平,以缵前微之绪业,是所企唁。祥心殷鹤吊,亦阻凫趋。谨具奠敬万元,恳季龙先生代为陈上。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时,鹿钟麟即用急电向冯玉祥报告。冯当日便下令,国民军全体官兵左臂缠黑纱,服丧一星期,以志哀悼。并规定以下三项:
一是由即日起所属各机关部队均下半旗三天;二是停止宴会及一切娱乐;三是14日各机关部队停止办公和操课一日。
同时,冯玉祥指定鹿钟麟负责襄助李烈钧等为孙中山先生办理丧事,尽力照料一切。因李是治丧处的主持人,鹿经常到治丧处去和李等联系各项事务。关于孙先生停灵公祭地点,治丧处主张在中央公园社稷坛,没想到段祺瑞不同意,仅仅表示可以在天坛举行。当日段派了内务部次长王耒到铁狮子胡同孙中山先生行辕,先和汪精卫接洽,说执政对在社稷坛停灵公祭不同意。这时汪精卫便找到李烈钧说:
总理是创造民国的元勋,今应芝泉约来京,不幸病逝。在社稷坛治丧,本属天经地义之事,有什么不可以,没想到执政府竟反对,殊令人不解。现在段的代表还在这里,你可以再和他讲讲道理。
李听到汪的这番话,怒不可遏。当时,就把段的代表找来,由汪介绍。汪指着李向王耒说:这是李协和先生。于是李就开门见山地对王说:社稷坛为国家所有,不是段执政所得而私的。总理手创共和,段执政乃得今日安居宫苑。今总理为践约北来,不幸病逝,治丧于社稷坛,段执政还能够表示不同意吗?
王见李的态度这样强硬,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仅仅答应:回去报告执政再说。转身就走了。
于右任听到这件事以后,大为震怒,径直跑到执政府找到段,拍桌大吼,可见当时双方争执的激烈程度。
双方僵持不下时,鹿钟麟为了谋求解决,便独自去见段祺瑞。当走进段的办公室,鹿故意含笑向他表示道贺。
段愕然不明究竟,连声问道:有什么可道贺的?
鹿答:孙中山先生是执政的政敌,现在死了,这岂不值得道贺吗?
段歪着鼻子哼了一声,未说什么。
鹿进一步说:孙中山先生究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生前有人怕他,现在死了还是有人怕他。
段问:谁怕他?
鹿风趣地反问:执政,你不就怕他吗?
段说:怕他什么?
鹿说:执政不怕他,为什么不让在社稷坛举行公祭呢?
段至此已明白了鹿的意图,便说:没有什么,我怕学生闹事。去天坛公祭不是也可以吗?
鹿说:我看学生们不会闹事。要想闹事,去天坛也会闹事的。
段问:你能保证学生们不会闹事吗?
鹿答:只要执政答应在社稷坛公祭,学生们要求就满足了,还闹什么事呢?
最后段说:只要你有把握使学生们不闹事,我就可以答应在社稷坛公祭。
谈到这里,鹿便告辞,刚走出门,却又回来了。段问:什么事?
鹿说:执政这样做显得多么伟大。不过,我看执政还可以做得更伟大些。
段问: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鹿说:执政既然允许在社稷坛停灵公祭,如果执政再亲临致祭,那岂不更伟大吗?
段连忙摇头:不行,不行。
接着鹿举诸葛亮吊周瑜的故事将了他一军,段似有所动心。鹿紧接着说:执政亲临致祭,昭示天下,与诸葛媲美,这是何等伟大啊!
段说:我去致祭,恐怕学生们乘机闹事。
鹿说:只要执政亲去致祭,学生们只有对执政越发敬重,哪会闹事?执政的安全,我负完全责任。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这是东征军在广东兴宁举行追悼孙中山大会。手持祭文者为周恩来,前立者为蒋介石。
最后段终于答应了亲临社稷坛奠祭孙中山先生。
鹿回到治丧处,只告以问题圆满解决,段同意在社稷坛公祭,并要亲临致祭。不过,经过的内幕,当时鹿却没有和盘托出,之所以如此,一则为了维护孙中山先生的尊严,二则为了还想暂时给段祺瑞留点面子。
治丧处得悉段祺瑞将亲临致祭的消息,便预先作了布置。没想到段最后答应鹿的话又发生了变化:当鹿向段告辞后,段的左右听到段将往社稷坛致祭认为不可,怕万一发生意外,危及段的安全,于是纷纷劝阻。听说段的亲信朱深竟为此跪在段的面前不起,求其打消原意,免遭不测。段遂临时决定中止亲往致祭。
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经过防腐手术,大殓之后,因停灵公祭地点迟迟没有解决,故暂留在医院里。公祭地点解决后,治丧处立即决定3月19日举行移灵。这天上午9时半,先举行了一个祈祷仪式,参加者只有孙中山先生家属及部分特邀人士。1925年3月24日至31日,北京有74万人前往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孙中山灵前致祭。4月2日,孙中山灵柩出殡,安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中,30余万人为中山送灵。图为孙中山的灵柩运往西山的途中。
11时15分开始移灵,首由黄惠龙、马超俊等八人,将遗榇抬出。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系由特别组成的亲近人员轮流倒替舁之而行,许多人均以一抬先生灵柩为荣。当时将抬灵和守灵人员分成三组:第一组为汪精卫、张继、孔祥熙、林森、石青阳、宋子文、喻毓西、石蘅青等;第二组为于右任、陈友仁、李大钊、白云梯、邹鲁、戴季陶、邵元冲、钮永建等;第三组为李烈钧、姚雨平、郭复初、焦易堂、邓彦华、朱卓文、蒋雨岩、林祖涵等。另外由黄惠龙、马湘、邓彦华、赵超、李朗如、李仙根、马超俊、吴稚觉、李荣、林耀光等担任灵堂照料。
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协和医院移往社稷坛时,东四三条及帅府园的交通完全断绝,王府井也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从王府井、东长安街,经天安门,直到中央公园社稷坛灵堂,两旁站立各界送灵的群众不下十二万人。警卫总司令部除派出警卫部队担任警卫外,并在前门以西城墙马道上鸣放礼炮,以志哀悼。
在灵柩经过的地方,许多人都争着向前想看一看或摸一摸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大家的心情是极度沉痛的,不少人都流着眼泪,哀悼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由于人群过于拥挤,以致警卫部队的官兵几乎无法维持秩序,有时警卫部队的士兵将学生和民众挤倒。教职员便上前说:没有什么,这是咱们自己的队伍。有时学生和民众将警卫部队的士兵挤倒,警卫部队的军官便出面说:咱们全是自己人,没有关系。
灵柩到达中央公园,停在社稷坛大殿正中。安放稳妥后,全体向孙中山先生遗像行三鞠躬礼。当时汪精卫泪流满面,痛哭失声。没想到后来他竟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认贼作父,充当汉奸--这岂是孙中山先生始料所及的!
经过一番筹备,治丧处决定:3月23日国民党党员公祭,24日、25日各界公祭。每天都有许多来宾和机关团体的代表等前来致祭,花圈、挽联,何止万千!整个中央公园里,呈现着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
公祭之前,冯玉祥从张家口致电,表达个人心愿,期有以慰先生的英灵。
到了公祭的这一天,执政府临时通知治丧处,说段祺瑞因脚肿不能亲往,改派内务总长龚心湛代表。当时聚集在社稷坛阶前的几千名学生和民众,正在期待着段能亲来致祭。李烈钧接到执政府的通知后,非常气愤,认为必须把执政的爽约失信公之于民。于是李便站在社稷坛阶上向学生和民众揭露段自食其言,不肯亲来致祭的情形,说:诸君今日热心前来祭奠孙中山先生,如此踊跃,一半是钦敬孙中山先生,一半是欲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遗容。但是,孙先生的遗容容易见,段执政的风采不易见。孙先生不过是主义的先导者,将来实行主义,继续奋斗,其责任仍在学生和民众。像那些昏庸腐朽之辈,是绝对不能主持国家大事的。孙中山丧礼期间的宋庆龄(摄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后花园)接着他又说道:是的,因为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丧权辱国。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一样,恨孙中山先生,怕孙中山先生;活着怕他,死了还是怕他。
最后他高声呼道:死总理吓死了活执政!
一时群情激昂,为之大哗。等到段的代表龚心湛到达社稷坛时,守门的学生立即给了他一个难堪,不准他走正中路阶,龚只好沿侧路进入灵堂,读完段的祭文,即匆匆退去。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内一角4月2日,孙中山灵柩移奉西山碧云寺,参加送殡的群众三十余万人。从西直门一直送到西山碧云寺的不下两万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各大中学校学生和国民军官兵。他们沿途高呼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中山主义万岁、国民革命万岁等口号。李烈钧在起灵前,召集警卫部队的官兵作了一次简短讲话,说明应注意的各项事宜,并散发路线图,以供参考。灵枢放置在一辆炮车上,因碧云寺是在西山上面,为了平稳地把灵柩运上去,先顺着山道地形,用木板搭成长坡,届时再用几十丈长的麻绳拴在灵车前端,由执绋人员挽曳而上,很稳当地把灵柩运了上去,安放在碧云寺内。然后大家向孙中山先生遗体举行告别仪式,送殡的人们才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陆续下山返回城里。
为孙中山先生举丧的费用及殓殡开支,完全由治丧处自行筹措,推由孔祥熙负责其事。遵照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意旨,没有接受段政府的拨付。
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安厝西山碧云寺后,孙夫人及孙中山先生随行人员即陆续离京南返,治丧处也移至上海办理结束。临行时,宋庆龄扶棺号啕:总理,我在此地,你往哪里去了?哭声惊天动地,听者无不落泪。总理,你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也许是她的哭声感动了苍天,此时顿刮狂风,猛降暴雨……
中山先生安息吧!
历史不会忘记您,人民不会忘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