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四方
海在笑着。太平洋季风鼓吹着海上的风帆。
在轻风吹动之下,海在抖动;层层细密的波纹,耀眼地反映着太阳的光彩,而千万个银光灿烂的笑靥向着蔚蓝的天微笑。太阳是幸福的,因为它放射着光明;海呢,也因为反映着太阳的光明而欢乐。
本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组织后,打算到欧洲等地筹划革命义举经费,不料宋嘉树一封急函改变了他的想法。于是便收拾一下,匆匆踏上了归国的征途。
客轮经过数天的航行,到达日本横滨港稍停。
孙中山一路航行,一路宣传。他像海中不知疲倦的浪花,大海似是他愤愤不平的胸膛。他走仓串室,凡有旅客的地方,他都献出火一样的热情,听者无不义愤填膺。正如陈少白后来回忆孙中山时曾真切所说:孙先生那时革命思想厉害,碰到一个人,就要说这些话。就是和一个做买卖的人,也会说到革命。其中,一个真实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一名广东南海侨商,实际也是推销员,名叫陈清,在船上听到孙先生的演讲,备受感动。在横滨下船后,与前来接应的三位朋友一见面便说:船上有一个高谈反清造反的人,听了他的演讲,全船人员无不受到感染。
话说这三位朋友,一个是文经印刷店的大老板冯镜如,一个是印刷店主人冯紫珊,另一个是均昌洋服店司理谭有发。这三人平素热心国事,愤恨清政府的无能,此刻听了陈清的话后,便委托谭有发,在陈清的带领下,登船去找小胡子的孙中山,递上名片并邀他上岸交谈。孙中山激动地说:盛情难却!但船就要开了,不及登岸。说完便从文件夹中取出兴中会章程和讨满檄文等一大摞文件送给他们说:请转交冯镜如先生,照章设立分会,广州不久即起义,若有意参加,可到香港找我。数月之后,陈清得冯镜如捐资三千元,到香港参加了兴中会。在这年的重阳节广州起义时,他执行施放炸弹的任务。此是后话不提。
19、香港兴中会总会诞生
孙中山到达香港后,即开始着手筹建兴中会总会。
他是个热情而闲不住的人。他没有更多地休息,即与辅仁文社社长杨衢云会晤,商讨成立组织,进行反清起义之事。会谈是在一个晚上,一直持续到12点。据杨后来透露:1895年春天,孙会晤过我。会晤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我们与孙逸仙博士及他的朋友联合起来,组织兴中会革命党。当时辅仁文社中成员也倡议联合,且愿取消旧社名义,为新团体成立之表示。当然我更欣然赞成。由于两派的思想很接近,所以合作谈判很顺利。
孙中山从谈判桌上下来,又连夜与在办公室等候的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杨鹤龄、区凤墀等进行研究。孙中山把谈判成功的消息告诉大家时,大家都激动得跳了起来。于是,大家把中山高高地举起,称他是功臣。
接着,在孙中山的安排下,租下中环士丹顿街13号楼为总会地址,以乾亨行的名义作掩护。
1895年2月21日,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兴中会与辅仁文社合并为一,定名为海内外兴中会总会。辅仁文社方面加入兴中会的只有三人,即杨衢云、谢缵泰和周昭岳。合并会也是兴中会成立大会。大会仪式是举右手向天发誓。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香港兴中会宣言则与檀香山兴中会宣言相同,在措辞上小有改动。十条章程的项目分别是:一、会名宜正。二、宗旨宜明。三、志向宜定。四、人员宜得。五、交友宜择。六、支会宜广。七、人才宜集。八、款项宜筹。九、公所宜设。十、变通宜善。比檀香山兴中会宣言的九项规条内容更趋具体详善。
香港兴中会刚成立就有派系斗争。问题出在谢缵泰身上。焦点是争该会会长一席。斗争一直持续到1895年10月10日,辅仁文社的杨衢云任会长为止,方告结束。斗争之激烈,差点儿闹出了人命案子。
谢缵泰原是辅仁文社创始人之一,他对孙中山印象极坏。据他自己所述:我同孙逸仙博士和其他一些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895年3月13日,那时我们两党早经联合。孙氏的言貌,当时对我并未构成良好的印象。我有过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对他还是以躲开一点为妙。同时,他在1895年6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孙念念不忘革命,而且有时全神贯注,以致一言一行都显得奇奇怪怪!他早晚会发疯的。我也是一个认为不能把领导运动这个重大责任信托给他的人……
孙中山也有烦恼。但他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为了理想,为了目标,求大同存小异,始终以一个革命家的风度对待此事。他相信人总会理解他的,但不求一时理解。
香港兴中会虽然内部有派系斗争,但其主流仍是孙、杨合作,共图反清大业。从此,反清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它立足于国内,站稳脚跟,对集结同志、扩大队伍、经营广东、筹划反清起义,起了领导和核心作用。
20、欲起义先伏奇兵
上梁不正下梁歪,朝中有人好做官。
话说粤、桂两省,远离京师千里之外,历代王朝都将其看成危险之地,严加统治。将是良的,兵是精的,武器也是先进的。1889年8月8日,清政府派李瀚章出任两广总督。李瀚章乃是朝中李鸿章之弟。此时,李鸿章因签订卖国求荣的《马关条约》遭到全国人民的痛恨,谋杀之风不绝耳边,因此他躲在天津卫不敢进京主事。他与其弟,一南一北,是一丘之貉。其弟李瀚章,依仗朝中有人,统治两广六年间,为虎作伥,恶名昭彰,两广人民对之深恶痛绝。据说,李瀚章某年生日,事先声张,僚属岂敢不拜,一次就收到贺礼一百万两银子。另外还有珠宝文物,无以统计。他还明目张胆地规定,凡在任或新补缺的官员,均需向督署交纳数目可观的官税。官吏们乘机巧取豪夺,把这些额外负担加在百姓头上,人民苦不堪言。他又推行卖官制度,用三千两银就可买得一名科第。李瀚章的所作所为,官府内外积怨甚多,人心激愤,连一些清军官兵后来也参加了兴中会的起义活动。孙中山认为李瀚章的倒行逆施足以增兴中会势力,而促吾党起事者。
形势是起义的晴雨表。香港兴中会总会自2月21日成立以来,就吸收了檀香山兴中会的经验,章程简洁,目标明确:以暴力推翻清府,时不待我。再说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国,是接上海宋嘉树的来信,信中说,清廷之腐败尽露,人心愤激,回国的目的也很清楚,即是利用甲午中日战争造成的契机,以广州为目标,欲袭取广州以为根据地。于是孙中山抵达香港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包括与辅仁文社合并,组建香港兴中会,皆是为着发动广州起义。孙中山驻广州,专任军事布置,忙上忙下,召集会议,布置任务。在组织方面,孙中山拿总,郑士良、陆皓东、邓荫南、陈少白等佐之;香港那面,杨衢云专任后方接应及财政事务,黄咏商、谢缵泰等佐之。3月16日,一个不眠之夜,孙、杨等召开会议,通过了从香港遴选三千人,由香港乘船到广州起事和以由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帜的方案。
为壮大组织,配合秘密举义的进行,孙中山还组织了一些公开的活动。1895年春,他在广州双门底王家祠云岗别墅租用门牌,设立农学会。以研究农学为名,行掩护革命进行之实。在此,孙中山还亲手制定了《农学会章程》,极力宣扬中国非研究农学、振兴农业,决不足以致富强之理。当地著名的粤中官绅潘宝璜、潘宝琳、刘学询等数十人对农学会深信不疑,皆参加剪彩,署名赞助,通力支持。因孙中山两年前在此行医,结识了官绅士商名流,一些准备活动,措置裕如。同时,又利用公开的农学会,吸收了左斗山、魏友琴、程奎光、程璧光、程耀辰、陈廷威等数百名名流加入兴中会,使之势力渐增。接着,又买下广州东门外咸虾栏张公馆及双门底圣教书楼后面的礼拜堂,作为活动场所和贮藏秘密文件。
此外,孙中山还积极依靠郑士良、程璧光、邓荫南、李杞、侯艾泉等一些新老兴中会的骨干,四方奔走游说,联系一切可以联络的力量。他自己也不例外。自从在博济医校结识郑士良之后,他一直把联络会党这股现成的反清力量当做重要工作对待。这次筹备广州起义,得郑士良助力最多。孙中山又联络了北江、西江、汕头、香山、顺德等地的会党,三元里的乡团和广州的清军水师及防营。联络各种力量并非易事,其间还发生过上当受骗的事情。三合会的两名头目知道孙中山要组织起义队伍,便告诉孙中山:他们手下一大批会员要求参加起事,随即报出人数。孙中山听后十分高兴,但又感到难以检查核实。头目们看出了孙中山的心思,就说:我们把会员集合起来让先生点名。孙中山说:在广州这种地方,怎么可以集合起来点名呢?这样做,消息很快就泄露了。有个头目想了一想说:这样吧,我们事先约定会员在茶楼饮茶,届时我与先生进入茶楼,我们的人一定会站起来和我们打招呼。先生不就可以点数了吗?孙中山觉得这是个好法,欣然同意。
用这种办法检查的结果,人数果真与那头目所报相符,可是后来广州起事之时,三合会参加的人数大大打了折扣。
原来这是骗局。三合会的首领们了解到,孙中山计划按人头付饷,他们便串通了一批人到茶楼饮茶应付孙中山的点数,骗取了薪饷。孙中山后来感慨地说:君子也会受骗。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投你所好,使你不容易察觉出来。
就是在这种鱼龙混杂、难以分辨的情况下,孙中山还是联络了一大批起义力量。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股力量,一是中日甲午战争后被两广总督所遣散的士兵,约二百名,散处于新安县属的深圳、盐田、沙头各地,这批人被招募加入了兴中会,由朱贵全统率,集中于九龙,成为香港一路的主要武力;另一股是汕头地区的部队,孙中山视之为进攻广州的嫡系力量。
孙中山一开始革命活动就注目于会党,这就使近代史上的会党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发生关系,成了辛亥革命时期引人注目的大问题。这实是孙中山的一大创造。
在联络会党的同时,孙中山还注意联络驻防广州的清军郑绍忠部队及广东水师。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利用清政府军事力量的尝试。
在筹组起义力量的同时,孙中山还从夏威夷请来了七名美国化学师,专门制造供战斗所用的炸弹。
香港那边,杨衢云为首的一方也开展了积极的筹备工作。一是筹措起义经费。由杨介绍加入香港兴中会的香港日昌银号店主余育之,独慨助军饷万数元;黄咏商则鬻其苏杭街洋楼一所,以充军费,得资八千元,两者相加约有港币二万元。加上孙中山从檀香山华侨处募款美元一千三百八十八元,约合港币二千八百元。宋嘉树也从上海汇款三千元。截至起义前夕,杨已在港购得长短枪六百余杆。按3月16日会议决定,香港一路应招募三千名会党,作为进攻广州主力之一。因此招募会党的工作,香港方面也告结束。
同时,为争取外国政府的支持,孙中山、杨衢云等都进行了广泛的外交活动。孙中山曾多次与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接触。日本出版的《原敬关文书》中保存了两次谈话的记录报告。
日本领事对孙中山的请求,表示有困难,但又说:企图可嘉,则小生亦当襄助。第二次谈话在4月17日,日本领事在事后向政府的报告中说:孙文称:自澳门近旁运进兵器之计划已成功,只需本邦稍示声援,好可起事。报告还指出,兴中会的起义在于使两广独立为共和国。由于孙、杨两派的活动,也由于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需要,结果获得了日本政府的秘密支持。此外,据说孙中山通过德国驻香港领事克纳普博士,争取德国也支持广州起义……
事情已到万事齐备,只欠东风之时。可东风何时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