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你当了很久记者吗?(乘势深入)
乙:当然。
甲:那一定写了不少报道吧?(点火备瓮)
乙:当然。
甲:请指出你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请君入瓮)
乙:这……
甲:看来,你是个冒牌货!(揭穿老底)
乙:(汗颜,无言以对)
(7)捣虚法
“批亢捣虚”,词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其言曰:“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意思是:抓住斗者咽喉,用棒痛击他的要害,用戟刺殴斗者,就会因形势的限制而自然分开,不得不降服。所谓“捣虚术”,是抓住论敌要言痛打、一举击破的雄辩方法、威力强大。
1931年底,进步学生为日兵占据我辽宁与吉林两省而到南京请愿,却遭到镇压。国民党政府在12月18日通电全国各地军政当局文中,给学生加上了“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等一系列吓人的罪名。鲁迅目睹此景,义愤填膺,写文反击。但他并没有平均用力,按论敌开列的“罪名”逐一驳去,而是抓住了“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这莫须有的罪名的要害予以痛击!他列举日寇侵华事实,撕下了“友邦”面纱,还其凶暴残酷真相,猛烈抨击了国民党认敌为友,畏敌残民,放虎入室,闹得“国将不国”的卖国投降政策。鲁迅的“捣虚术”正中论敌要害,使论敌捏造的罪名一一不攻自破。
(8)抽薪术
抽薪术即“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比“扬汤止沸”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前者是从锅底下把木柴抽掉,从根本上解决了热源问题,使汤水冷了下来;而后者则是将开水暂时从锅里舀出来然后再倒回去,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抽薪术”是这样一种论辩方法——把论敌的论据驳倒,使其沸沸扬扬、气焰万丈的论证不驳自倒。实际上它也是一种迂回的辩论方法。
一家养鸭场购进一批饲料,投放喂养后造成鸭群的大量死亡,于是养鸭场便起诉饲料公司,索赔五万元。饲料公司辩护律师以卫生部门的检验单和鸭群死因分析单为论据,指出饲料本身并无质量问题,其他鸭场使用后从未发生过类似事故,鸭群的死因是农药中毒,是鸭场无意中在鸭料中掺入了有毒茶叶所致,从而驳回起诉,证明清白。
由此可见,巧用“抽薪术”是化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驳倒论敌的好办法。
(9)纳言术
任何伟大的雄辩家都不可能不说一句错话,不漏一个破绽;而其论敌也不可能不说一句对话,不占一次上风。遇到这种时候,聪明者往往顺势附和对方,承认己错,吸纳对方正确的一面,然后继续展开论战。冥顽者则拒不认错,胡搅蛮缠,一味反驳,结果引起对方情绪反感,咬住不放,越辩越被动,直至论辩失败,恨恨而返。善于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笑而纳之,显示出虚怀若谷、闻过即改、不固执己见的大将风度,这就是“纳言术”,也是辩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法庭辩论上,公诉人不是对所有的辩护意见都要加以辩论。这是因为,公诉人是代表法律向被告提起公诉的,采纳被告人、辩护人的合理意见,不但不会丢脸失面子,反而显示出实事求是、主持正义的高大形象。纳言术的要则是:闻过则喜,欣然正之;其句式是:“是的……但是……”总之,纳言术不是一种故作姿态的权宜之计,而是雄辩家伟大人格的自然流露。海纳百川而深广,山容万木而葱茏。真正的雄辩家从不畏惧错误,也从不拒绝接受哪怕是论敌的正确意见。
1912年美国总统竞选时,罗斯福作为候选人在新泽西州的一个小城市里发表演说。他在论及女人选举权时极力赞成妇女参政。这时,听众中忽然有人狂呼:“上校!你五年前不是反对过妇女参政吗?”罗斯福坦然回答道:“是的,我五年前因为学识不足,所以,主张错误,现在我已有了进步!”其人哑然,而广大听众则为罗斯福勇于自责、诚于纳言的宽广胸怀所感动。
勇于纳言使罗斯福最终如愿以偿成为总统。
辩论场上,局面时刻变化,难以捉摸,在双方的辩论过程中,难免有一方存有漏洞,如能及时抓住缺口,巧妙反击,便可轻松获胜。
活用获胜技法
应变能力也可称之为人的适应能力,是指能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用多种战术以克敌制胜的能力。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人们就需要经常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变化了的局势。特别是辩论的关键时刻,更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应付新情况、新问题。应变能力是辩论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下面举几个灵活应变的例子:
1.攻防结合
辩论要攻防结合。只攻不防,看似骁勇,实则并非善战;疏于防守,弄得遍体鳞伤,又怎能养精蓄锐战胜论敌呢?常言道:“君子避三端:武士之剑端,文士之笔端,辩士之舌端。”就是这个道理。“避锋法”的要则,就是要善于及时避开论敌“笔端”“舌端”的锐利锋芒,必要时不惜“丢卒保车”,甚至“丢车保帅”,寻觅新的战机,化险为夷,东山再起,变被动为主动。
例如,律师在为一个实施正当防卫的被告辩护的时候,要避开争辩原告的伤是重是轻,后果是严重还是轻微。这时只有及时撇开这一话题,马上转入被告为何要实施正当防卫,以及不实施正当防卫的后果这一关键论题,并予以充分的论证和有力的辩护,才能取得辩论的主动权。
2.以退为进
辩论中如果双方都不让步,就会陷入僵局。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一般是把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往后放,待双方把其他问题统一后再来讨论。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确保辩论的顺利进行;二是先易后难,解决了简单的问题后,对剩下的问题双方都能抱着通情达理的态度,避免了在少数问题上耗费精力,过分纠缠。
法国一家广告公司拍摄广告片时,合同上写着付给这部广告片的主角珍妮50万法郎。到了付片酬的时候,公司因为经营出了点问题,资金周转困难,希望用不动产作为酬金付给珍妮。珍妮则坚持按照合同上写的支付现金。
谈判陷入僵局。但珍妮意识到如果以法律方式解决,不但自己要耗费大量精力于法庭上,而且还要付昂贵的律师费。就算打赢了官司也是得不偿失,广告公司照样拿不出钱来,而且还伤了自己与广告公司的和气。最后,珍妮做出让步,广告公司以每年连本带息的方式为珍妮付酬金,付款时间是三年。
其实,这种让步是以退为进,它不但使珍妮得到了酬金,还得到了相当于存银行的利息。而且广告公司也得到了喘息之机,不致濒临破产。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3.反言归谬
辩论之中有时不必或不便正面反驳,要保持冷静,让对方尽力表现。俗话说,“言多有失”,待对方充分暴露出某一错误论点后,顺着他的错误论点推导下去,直到推出一个与对方完全不同的结果或更加荒谬的结论。这种方法就叫“反言归谬”法。
例如:
普林斯顿大学曾有一场关于科学世袭问题的讨论,其中一个人说:“科学有世袭,因为居里夫妇的女儿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不错,她的确获得过诺贝尔金奖,‘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之一亚·鲍耶的父亲也是著名数学教授。但你不知道居里夫妇的女儿伊伦·居里是很勤奋的,她在实验室里和丈夫埋头苦干。节假日也不休息。小居里夫妇经过刻苦努力,发现了人工放射性,才双双获奖。亚·鲍耶小时候虽然也得过父亲的教诲,但他在数学上的见解却与父亲背道而驰,以至写出的论文父亲不予发表,由于学术分歧,导致父子感情破裂,父亲成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他们‘袭’下来的只是父母为科学献身的宝贵精神。”
先肯定对方,居里夫妇的女儿的确获得过诺贝尔奖,然后,一步步推导下去,得出与对方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是“反言谬归”法起到的成效。
再如:
一次,俄罗斯著名马戏丑角演员杜罗夫在演出后休息时,一个傲慢的观众走到他跟前,讥讽地问道:
“丑角先生,观众对你非常欢迎吧?”
“还好。”
“作为马戏班中的丑角,是不是只要生来有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蛋,就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呢?”
“确实如此。”杜罗夫悠闲地回答,“如果我能生一张像先生您那样的脸蛋的话,我准能拿到双薪!”
这个观众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杜罗夫先顺着他的观点承认自己不是由于表演艺术得到观众好评,而是由于生有一张愚蠢而丑怪的脸,然后,他用“双薪”反说对方的脸加倍愚蠢丑怪,从而让对方哑口无言,只能遁走。
4.自我解围
在交谈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犯了你,把你置身于尴尬境地时,借助自我解嘲的办法摆脱窘境,也是一种合适的方法。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会见十分傲慢的麦克阿瑟将军。会见中,麦克阿瑟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下火柴。当他准备划燃火柴时才停下来,对杜鲁门说:“抽烟,你不会介意吧?”显然,这不是真心征求意见,因为,他已经做好了抽烟的准备。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有些难堪。然而,他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说者的大度。有些时候,人们因某些事不尽如人意而烦恼苦闷,说出去必会惹人笑话,运用自嘲,既可宽慰自己,又能避免别人笑话,可谓一举两得。置身于难堪境地时,如果过分掩饰自己的失态,反而会弄巧成拙,使自己越发尴尬。而运用自嘲就能化解难堪、消除尴尬。
美国作家杰斯塔尔东是个大胖子,行动起来非常不方便。他却不以胖为耻。有一次他对朋友自嘲说:“我是个比别人亲切三倍的男人,每当我在车上让座给妇人时,我的一个座位足可以让三个妇人坐下。”
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辩论顺利进行;如果用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因此,自嘲时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不宜到处乱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积极的自嘲是谈话者用貌似消极的手段促使谈话顺利进行的方法,它包含着强烈的自尊和回复,可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辩论中应变能力非常重要,有应变能力的人被认为是有“急智”,经常能够在“山穷水尽”之际,妙语变通,致使“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