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8400000010

第10章 招降失败,出兵台湾(3)

康熙决定进攻台湾,引起了朝臣们的不同反应。水师提督万正色上奏:“台湾断不可取。”朝廷高级官员讨论“进剿方略”时,“咸谓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闽海前线最高军事长官,镶黄旗满洲都统宁海将军喇哈达对进攻台湾也表示反对。支持以武力进剿台湾的,有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等人。李光地,福建安溪人。他深知不收复台湾,东南永无宁日,不用武力,平定无期。他们支持武力征剿台湾郑氏,反映了闽浙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渴望消灭战乱,在沿海地区恢复和平与安定的社会秩序的愿望。

在康熙任命万正色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前后,姚启圣曾一再上疏举荐施琅担任此职。但施琅因有长子施齐(化名王世泽)、族侄施亥(明良)都在郑氏集团供职,所以朝廷对他不甚信任,迟迟未予任用。后来姚启圣查实施齐、施亥因谋“擒郑逆献厦门以报本朝”,于十九年(1680年)二月事泄被杀,两人满门灭口,从而解除怀疑,使清廷恢复了对施琅的信任。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李光地也推荐施琅:“他是海上世仇,其心可保,又熟悉海上情形。其人还有谋略,为海上所畏。”此时,万正色对康熙进取台湾的策略依然表示反对,但是康熙帝毅然采纳李光地的建议,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代替怯懦的万正色。他于七月二十八日向议政王大臣等宣布:

“今诸路逆贼俱已歼除,应以现在舟师破灭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尅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其万正色改为陆路提督,诺迈还京候补。”

对于启用施琅,那些不同意进攻台湾的朝臣们坚决反对,“以为不可遣,去必叛”。康熙则坚信:施琅不去,“台湾断不能定”。于是排除一切阻力,作出正确决择,表现了超人的胆略和见识。

三藩之乱后期,康熙帝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把注意力转向了台湾。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在台湾问题上,他同意大学士明珠所奏,闽疆新定,逋逃残寇应静等它消亡,再若梗化,进剿未晚。但君臣这一问答,已提出了用武力统一台湾问题。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姚启圣向康熙帝奏报郑经已死,台湾出现内乱的情况,康熙帝认定时机成熟,谕督抚提商讨平定台湾一事,毋误事机。七月,他决策进攻台湾,迅速调整人事,根据学士李光地、总督姚启圣的推荐,他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与将军督抚商议克期进取台、澎,原水师提督万正色改任陆路提督以配合水师收复台湾的工作。

当时,收复台湾问题引起了大臣们的争论,当康熙帝决定武力征讨后,“重臣宿将,至于道路之口,言海可平者百无一焉”。当康熙问及剿取方略时,廷臣就都推说海波难测,没有可以制胜的办法。陆路提督万正色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台湾难攻,且不必攻”。比较起来,总督姚启圣对于进攻台湾最为支持。但他对清朝自己的水师信心不足,因而信奉“吾但以贼攻贼,贼亡无日矣”。在此情况下,他没有把精力放在训练水师之上,而是主张引荷兰殖民者参战,甚至提出派间谍、刺客去台湾的建议。大臣们的退缩不前,极不利于收复台湾的工作。

康熙作为最高决策者,他以坚定的决心与必胜的信心推动着整个事情向前顺利发展。

施琅自受命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抵厦门视事,对于攻台一事,他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整顿水师。选拔将领、训练水兵、修造海船、准备甲仗。施琅所挑选的将领有侍卫吴启爵、同安总兵吴英、兴化总兵林承、金门总兵陈龙、平阳总兵朱天贵、海坛总兵林贤等人。这项工作,施琅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

第二,再三申明进征台湾的必要性和取胜的必然性。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给事中孙蕙、坐塘笔帖式谭木哈图连续上疏,反对进攻台湾。七月,施琅上《决计进剿疏》,指出郑氏绝不会投降,内应又因无法得到及时的支援而不敢公然发难,只有进兵台湾才是唯一的破敌之法。

第三,要求清廷给以专征台湾的兵权。施琅作为加衔提督主持攻台事宜,仍要受督抚的节制,一旦双方意见出现分歧,便有可能被掣肘。当时福建督抚都决意进兵,平台建功,但施琅对此仍然有顾虑。从上任伊始,他就连续上疏,提出独任征剿的问题。这里反映出他与姚启圣等的矛盾。因他与总督意见不和,原定于二十年(1681年)五月的出兵计划落空了。事实证明,事权归一才能避免扯皮,能更加顺利地开展征剿工作。施琅在《决计进剿疏》中重申要求独任,而令督抚为他提供物质供应,攻台不要有出兵的时间限制,只要顺风,他将出师台湾,如果不能收复台湾就治他的罪。他终于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明珠、李光地的有力支持,康熙看出问题症结,同意由“施琅相机自行进剿”,施琅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第四,制定作战方案。清军水师经过近一年整顿,已有精兵二万余人、战船三百艘,与郑军在数量上不相上下,作战本领也大有提高,而且士气正旺,但海战经验不如郑军丰富,而且郑军是以逸待劳。因此,施琅提出南风盛发的五、六月出兵,首先攻取澎湖的作战方案:“夫南风之信,风轻浪平,将士无晕眩之患,且居上风上流,势如破竹,岂不一鼓而收全胜!”在澎湖决战,一举歼灭郑军主力,可知明郑虚实,直取台湾,或“暂屯澎湖,扼其吭,拊其背,逼近巢穴,使其不战自溃,内谋自应”。总之,占据了澎湖就进可攻退可守,事半功倍。

准备过程每一步都异常地艰辛。总督姚启圣反对施琅的作战方案。姚启圣坚持乘九、十月北风起时两路出击,或先打台湾,后攻澎湖。在此方案被否定后,他又重弹“剿抚并用”老调,并派人渡过台湾海峡,对台湾进行招抚。施琅反对,抚局失败。

施琅全力准备征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四月,他向姚启圣要求调捐膳船兵。姚启圣顾全大局,抛弃前嫌,分拨平阳总兵朱天贵统捐膳兵1100名、船61艘随同施琅出征,兴化总兵吴英统捐膳兵和陆师驾船43艘出海策应。

在姚启圣的全力支持下,六月十四日,施琅在铜山港誓师,统水师3万余人、战船300余艘进攻澎湖。

当时澎湖、鸡笼都有郑军重兵把守。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武平侯刘国轩出任总督守澎湖,左武卫何祐任北路总督守鸡笼,在那里修筑城池炮台,开沟浚濠,架设火炮,加强防御。澎湖是防守重点。刘国轩在此集中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但与清军相比,澎湖守军在数量上处于明显劣势,而且粮饷不足,形势对郑军不利。但是郑军毕竟是一支久经战争考验的部队,其士兵英勇善战。右武卫林升、左虎卫江胜、宣毅左镇丘辉、戎旗二镇吴潜等都表示要死守。因此,清军能否攻下澎湖是关系到整个战争的关键。

施琅水师于十五日出发,直驶澎湖。刘国轩闻讯戒备,但他慑于清军兵威,放弃了主动进攻,只作死守,幻想康熙四年(1665年)施琅征台历史重演,等侯台风起,以逸待劳,不战而胜。他由此而丧失了战机。刘国轩命令陆上和各岛要口、战船都严密警戒。丘辉建议先发制人,乘清军战船停泊未定之际,发起攻击,被刘国轩拒绝。当日傍晚,清军从容进泊郑军防守力量薄弱的八罩岛、猫屿、花屿。丘辉再次请战,提出乘晚上潮落时奇袭清军,又遭拒绝。刘国轩期望夜半风起,会把清军扫荡无遗。刘国轩最终失望了。

第二天清晨,清军水师开始进攻澎湖。刘国轩赶忙指挥各部迎战。清军因战船密集,互相挤靠在一起,不得施展。在船尾指挥作战的施琅被流炮击中,他为稳定军心,站起来继续指挥。蓝理见提督坐船被困,直冲过来,连续击沉几艘敌船,总算解围。激战中,蓝理中炮,血流不止,仍高喊督战,后又被炸伤左腿,施琅见攻击不利,便下令全军暂时退出战斗。

丘辉此时又提出要夜袭清军,刘国轩仍坚持扼险守隘,坐等风起。十八日,清军进取虎井、桶盘两屿,向郑军主力逼近。施琅亲自视察岛屿形势,准备与郑军决一死战。

二十二日,澎湖决战爆发。清军吸取了上次作战的教训,改变战术,主力分路进击:战船50艘从东路攻鸡笼屿,派50艘战舰从西路入牛心澳,以牵制敌人;56艘均为八股,各作三叠,施琅领一股居中调度,总兵、游击等官分领其余七股直扑郑军大营,余船分股后援。刘国轩指挥迎战,一场血战开始了。清朱天贵喊话招降,中炮阵亡。林贤的战舰遭丘辉、江胜等的包围,林贤四面应战,身负重伤。清兵援舰到达,与林贤内外夹攻。炮火矢石交攻如雨,烟焰张天。清军东、西两路奋勇夹击。双方都奋不顾身,自辰至申,持续激战。清军8条船围攻丘辉,丘辉左足断右足伤,但他坚持督战,直到自己被炸牺牲。施琅在组织和使用力量方面,充分发挥数量上的长处,集中优势兵力,将郑军战船一只一只地消灭。他命令实行“五梅花”,即“遇贼船一只,即会数只合攻”,“以五船结一队,攻彼一只”。这一战术十分有效,基本歼灭了郑军的有生力量。郑军被击沉、焚毁战船百余艘,征北将军曾瑞、水师副都督左虎卫江钦等将领阵亡,江胜、吴潜等自杀,1.2万名士兵阵亡,将军果毅中镇杨德等将领165人率余部4800余人投降。刘国轩仅带30只船逃回台湾。

澎湖大战以清军的胜利宣告结束,随后澎湖三十六岛皆降。清军官兵战死329人,伤1800人。几天来,施琅一面出告示安民,一面向总督姚启圣和康熙帝奏报澎湖大捷。

澎湖大战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郑军的有生力量,无论和、战,台湾都已经是清军的囊中之物。

澎湖激战,郑军主力尽灭,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基础。

清军取得海战的胜利有其必然性。清军在政治上以统一对割据,在军事上、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这决定了其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交战双方在战争指导思想和战术运用上,施琅的正确、刘国轩的错误导致了郑军的失败。这之间也有偶然性,施琅不可能拥有科学的气候预测手段,“稽古以来,六月时序,澎湖无五日和风,即骤起飓台,怒涛山高,变幻莫测,三军命悬,悉听于天”。在这点上他又有些冒险,他此次“抵澎旬余日,海不扬波”,刘国轩期待的台风竞没有到来,是偶然性帮助了清军成功。

澎湖失守后,冯锡范令台湾各港严加防备。但北路总督何祐等却秘密向清军通谋纳款,并将淡水港的守军撤走。明郑内部发生了严重分裂。闰六月初,当郑克塽集议战守时,冯锡范等主张南走,而刘国轩力主投降。

施琅大军仍驻澎湖,一面因台湾港道深浅莫辨,到北风起时再进军,就有更大的把握。

在这段时间里,施琅乘机做进军台湾的准备。一面派刘国轩旧部曾蜚乘胜去台招抚。郑克壤、刘国轩上表请降。

七月,台湾兵民剃发投降。八月,施琅抵台料理善后。九月,刘国轩等相继进京陛见。康熙帝授刘国轩天津卫总兵、郑克塽正黄旗汉军公、冯锡范正白旗汉军伯,赐郑、冯第宅居京师,并安置了其余投降的官兵。十一月,施琅将台湾交兴化总兵吴英把守,自己班师回福建。

康熙认为施琅收复台湾,立下了大功,于九月初十“加授靖海将军,封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以示酬庸”。征台官兵,除照云南例加级、赏赉外,康熙考虑到出海作战难度更大,因而决定“在事官员著再各加一级,兵丁再赏一次,以示特加优渥至意”。康熙七年(1668年)施琅上《边患宜靖》遭否定,并被撤去福建水师提督职,任内大臣,隶汉军镶黄旗,留住北京十余年。收复台湾后,他于是又“疏辞侯爵,乞如内大臣例赐花翎”。兵部认为无此先例,拒绝了施琅的要求。康熙真心体会施琅的心情,命毋辞侯爵,“并如其请,赐花翎”,仍享有内大臣的殊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二月,郑克壤等奉旨到京。康熙肯定郑克壤等“纳土归诚”有功劳,授郑克壤公衔,刘国轩、冯锡范被封为伯,都被抬入旗籍,隶属上三旗汉军,命户部分别“拨给房屋田地”。其他投诚武职1600多人,文职400多人,兵4万余人,也都被妥善安置。刘国轩因主张降清而得到康熙帝的亲自召见,特实授直隶天津总兵官,还赏赐他白金二百两,表里20匹,内厩鞍马一匹,以示特殊恩宠。后康熙得知刘国轩“家口众多,栖息无所”,又特意赐给刘国轩宅第。俾有宁居,以示优眷。

在康熙统一台湾的过程中,如何使用“海上投诚人员”,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最初清廷并不信任“海上投诚”者,不授予他们官职,也无饷银,并把他们派到他省垦荒,另从外地向福建大量增兵;后来才开始信任和重用“海上投诚人员”,不仅没有向福建派兵,而且还裁兵,而平定海疆也正是依靠这些“海上投诚”者,最后完成统一大业。事过20年,对“投诚”者的功绩,康熙帝仍无法忘记,对臣下说道:“昔之海上投诚者,习于水战,今亦不可多得矣。”台湾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康熙的知人善任,他既没有御驾亲征,也没有具体的作战方略作出指示,而是选用了几名得力官员。姚启圣、万正色、施琅三人,就其出身而论,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康熙把他们从众官将之中选拔出来,大胆使用,且用而不疑。他们得到皇帝支持,都为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类推荐
  • 龙气三国

    龙气三国

    这不是游戏,因为这里没有升级打怪。这也不是正史,因为正史被主角改变了。带着强大的龙气系统回到三国世界,收集武将龙气,触发龙气事件,就为能早日回到现世,但是现实永远是残酷的,且看龙气三国。
  • 盛唐大救星

    盛唐大救星

    重生为大唐名门的纨绔公子,还没来得及享受一天没羞没臊的二世祖生活,就要面临老爹倒台、家族覆没的噩运,大唐盛世也将化作一场过眼云烟,王烁的心里很不平衡。救爹即是即救己,救爹还要救国。为了成全自己的一世纨绔,王烁只好出手,拯救大唐。先从拯救老爹王忠嗣,开始!
  • 99%的人都不知道的历史常识

    99%的人都不知道的历史常识

    《99%的人都不知道的历史常识》为你画出了一幅清晰的藏宝图,让你在百忙之中轻松找到那些尘封已久的珍宝。无论是丰富个人学识,还是应付业务需要,这都是一个补充历史常识的绝佳机会。
  • 孤兵之三国第一特工陈到传奇

    孤兵之三国第一特工陈到传奇

    你看到的并不是真相,真相隐藏在一个你看不到的地方。历史对他的着墨寥寥,但他与他的兄弟们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从无名小卒到英雄巅峰,他经历了什么。“纵然是刀山火海,纵然是敌众我寡,大汉有我,不亡!不亡!”“孤之所至,兵威天下!”千年以来,被冷藏的他们为大汉民族立下汗马功劳。但却无一名垂青史,这就是孤兵。让我们跟着他,揭开真相,见证一个属于他的传奇——孤兵之三国第一特工陈到传奇。
  • 我不上朝好多年

    我不上朝好多年

    当内阁首辅申时行等人来到毓德宫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变了.........
热门推荐
  • 家有鬼夫:缠爱小娇妻

    家有鬼夫:缠爱小娇妻

    小时候订了娃娃亲,十几年没见过面的未婚夫车祸人亡,我为了却他的心愿,同他冥婚,岂料守夜三更,却被色鬼爬上了床……日日夜夜的翻天覆雨,让我彻夜难眠……被鬼缠身,又是冥夫,我是该顺从吗?我:”你走开,我和你没有任何的关系!!“冥夫:”是吗?不过,今晚你是我的人!“
  • 始皇在上

    始皇在上

    人类文明三千多年后,灵气复苏,进入星际争霸的丛林时代,有一天空中出现一道巨大的门户,上书第九道门,传言九九归一,第九道门之后便是通往长生的通道。第九道门第一次出现是在上古大秦,据传是因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我们的故事就在秦始皇的身上开始,却并非是我们熟悉的秦始皇。世人都知道秦始皇残暴,却不知道秦王朝的覆灭其实就是秦始皇自己策划的。世人都知道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药,却不知秦始皇亲自毁掉了长生不老药。传统的修仙和未来科技的碰撞,是修仙能得长生,还是科技能得长生,是修仙之人凭借肉身能够纵横宇宙,还是科技的力量能够征服宇宙,各位拭目以待吧!
  • 双尊传

    双尊传

    我自己写给我寄几康,千万别喷我,喷我我就嘤嘤嘤
  • 闯荡灵武世界

    闯荡灵武世界

    一个现代杀手,灵魂穿越到一个未知世界。一个强大“系统”,拥有无穷智慧却逗感十足。还有一个,弟弟。。。
  • 网游之殖民大时代

    网游之殖民大时代

    科技文明的后期,地球再也无法承受近二百亿的人口,大宇宙时代来临……资源快速的消耗,而进入宇宙依然遥遥无期,于是一个解决上百亿人口所带来的各项经济,生活问题的提案被通过了,三年后,一个可以容纳百亿人口的庞大网络虚拟游戏诞生了……
  • 网王那日夕阳

    网王那日夕阳

    我看过许多风景,无论是鲜花还是高山,星辰或是大海,都不及你分毫。[此文献给那个优秀的少年——幸村精市]
  • 绿苍蝇

    绿苍蝇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不要对号入座:一位校长仗着权势,谋财、谋色、谋房、谋车,贪得无厌,最后锒铛入狱,一贫如洗,大快人心,为“老虎苍蝇一起打”增添了点点余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核爆

    核爆

    大国间的利益争斗愈演愈烈,最终爆发第三次全球战争,所有势力都被卷入其中,核武器肆虐整个地球,变种人异军突起,究竟地球的未来在哪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