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传媒信息是传媒素养的基本要求。然而大众传媒信息浩如烟海,举不胜举,不但面广量大,而且极其复杂。目前世界上的大众传媒天天散播着天量般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属性并不是全都一致的,有的信息十分重大,有的信息无足轻重;有的信息用以传真,有的信息用以煽情;有的信息瞬息而逝,有的信息长久保留;有的信息传播广泛,有的信息受众寥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不能了解大众传媒各类信息的特征,如果混淆各类信息的特征,甚至把此类信息当作彼类信息解读,把彼类信息当作此类信息解读,那就必然会造成差错。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对于传媒信息的误读,在当代社会上并不罕见。从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来看,主要有新闻信息、知识信息、娱乐信息、广告信息这样几类,这几类信息特征是不一样的。新闻就是新闻,知识就是知识,娱乐就是娱乐,广告就是广告,各有其位,各有其性。对于这些信息的透视,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传媒信息的基本特征。
1.新闻信息
就一般而言,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网络等这些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体,都把新闻作为它们每日传播的最重要的信息。不能想象在大众传播媒体上没有新闻。一方面,大众媒体不传播新闻,大众媒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新闻不借助大众媒体,新闻就无法传播,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新闻和大众传播媒体就像瓶子和酒的关系。如果酒瓶是空的,酒瓶就没有必要存在;如果酒没有酒瓶装载,酒无法成为酒。新闻和大众媒体无法分割的。另外,从受众的角度来说,人们之所以需要大众传播媒体,重要原因也就在于需要获得一定的新闻信息。对于个人来说,生活中如果没有新闻,不仅仅是缺少了谈资,更主要的是缺少了观察社会,了解他人,把握机遇,发展自身的途径;对于社会来说,生活中如果没有新闻,就会缺少一个守望的站点和交流的平台,就会缺少一种凝结剂,使这个社会团结起来。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新闻总是在大众媒体的信息中占据着核心作用。
新闻信息最显著的特征有三个:
其一是真实性,就是说新闻必须是事实的报道。这是判断新闻性质的最主要标准之一。一篇报道,完全符合事实,就完全是新闻;部分符合事实,部分是新闻,完全不符合事实,就完全不是新闻。所有的凭空想象,所有的主观臆测,所有的个人幻觉,所有的夸大其词,都不符合新闻的本质,都不可能是新闻。新闻的真实性是由新闻的本质所决定的。人们之所以需要新闻,是因为新闻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是因为新闻能够监测环境,帮助人们根据周围客观环境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假如新闻不是事实,必然无法实现这一社会功能。假如新闻无助于社会,新闻本身就会被社会所唾弃。当然,由于社会环境以及传媒生态的复杂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经常会受到影响,人们在大众传播媒体上时常会见到不实的新闻报道,甚至假新闻。有些新闻报道中的不实消息是由于记者的一时疏忽或者素质低下造成的,有些假新闻则是记者出于自己的私利而故意制造的。人们记得,中国的大众传媒在十年动乱期间的“假、大、空”现象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对媒体上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表示普遍怀疑,媒介失去了基本的公信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有了较大恢复。但是近几年来的假新闻有蔓延的趋势,中国新闻能否保持真实性又成了公众关注的问题。不过,不管怎么样,真实性是新闻信息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决不会因此而改变。
其二是新鲜性,就是说新闻报道的事实对于大众而言要有新鲜感。世界上每天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些统统都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是新闻,必须是能够给大众带来新鲜感的事实才可以是新闻。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每天从西方落下,当然是事实,但它不可能是新闻,因为对于大众来说没有新鲜感。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铁道线在上海开通,当时是一条重大新闻;但现在的磁悬浮列车天天在上海运营,就连小小新闻也算不上了。因为对于人们特别是对于上海人来说,磁悬浮列车已经失去新鲜感了,如果再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那就一定会被受众嘲笑。但是,倘若哪一天磁悬浮列车突然因故停止运营了,那就又有了新鲜感,还可以变成一条新闻。新闻新闻,就是新鲜的见闻。记者们就像处在战斗中的哨兵一样,一旦有突发的新鲜事件出现,他们马上就会紧紧抓住,及时报道。而整个宇宙,整个世界,整个社会也处于永恒的运动和不断的变化之中,为新闻界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鲜事物。
其三是及时性,就是说事实的发生和报道的时间应该尽可能缩短,甚至做到同步。新闻的“新”有两个意思,一是被报道的事实本身要有新鲜感,一是对事实的报道要有及时性。这一特征同样也是由新闻的本质所决定的。人们了解新闻的目的是为了监测环境,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保护自己的利益。只有迅速了解环境,才能及时调整自己。新闻若不及时报道,岂非丧失了新闻的本质,成了旧闻?如若成了旧闻,新闻也无法完成自己应负的社会功能。在有关社会重大事实的报道中,及时至为关键。在中国新闻史上,由于社会重大事实的报道不够及时,从而损害了社会利益的例子不难发现。即使在当代中国,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例如,2003年冬春“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疫情一度在中国部分地区蔓延的时候,大众传媒没有及时报道,使社会失去了监控疫情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损失。一般来说,世界上的大众传媒对新闻的及时性都有高度的认识,新闻大战的焦点就是更早、更快地抢到新闻立即发布,抢新闻是记者的基本任务。在世界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上,即使能够比别的媒体早发短短的几秒钟,也是一个巨大的成功。美国进攻伊拉克的战争爆发,新华社在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10时34分第一个向全世界发布这一消息,比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共同社、法新社、德新社、安莎社等国际老牌通讯社发布得更快,在新闻报道的世界大战中打了一个极其漂亮的战役。怪不得有人说,和现代社会的新闻大战相比,赛马场上的赛马比赛都已经算不上什么激烈了。
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是大众传媒新闻信息的最基本特征,只有了解这三个特征,才能够正确解读新闻信息。
2.知识信息
除了新闻信息以外,大众传媒上所传播的是相当数量的知识信息。尤其是书籍、杂志等媒介,其负载的主要信息不是新闻信息,而是知识信息。特别是那些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和杂志,还有大量的教科书等等,都是以传播知识为己任的。传统的新闻类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刚刚兴起的网络等,所负载的知识信息也不可小觑。而且,这些媒体上知识信息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以中国的报纸为例,二三十年以前大多都只有4个版面,少数报纸才有8个版面。如今中国大城市的日报每天的版面基本上在24版到32版之间,大城市的都市报及晚报的版面可达48至64版之间。中国的报纸版面扩大了几倍十几倍,扩大的版面上除了广告信息占有较大比重以外,主要是知识信息。例如,设在上海的《新民晚报》是中国资历最老的晚报之一,该报的休闲周刊设有“花鸟虫鱼”、“民间收藏”、“我家厨房”等专栏,新智周刊设有“大视野”、“人与自然”、“万家科技”、“军事博览”等专栏,家庭周刊设有“女性世界”、“两代人”、“情感”等专栏;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设在江苏南京的《扬子晚报》的版面格局也基本相同,以2005年3月22日的报纸为例,总共有56个版面,其中9个版面是健康专版,另外还有心理导航等其他知识类专栏。报纸的杂志化倾向近几年以来特别明显。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大陆如此,港台地区的报纸乃至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莫不如此。台湾的《中国时报》和《联合报》,每天的版面在60至70版左右,其中一半左右为各种专栏,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知识,几乎都可以在报纸上找到。《纽约时报》动辄出100个版面的报纸,实际上其中的新闻信息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有诸多知识信息和广告信息。
大众传媒上的知识信息具有自己的特征。虽然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新闻信息也可以是一种知识,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知识是人们在处理和客观世界的各种关系时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和新闻信息相比,知识信息更有客观性、系统性和恒久性。所谓知识信息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或者说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精神化了的社会表现。离开了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个基础,知识也就不复存在了。二是指知识对于某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一点有别于新闻信息。新闻信息首先要有真实性,但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新闻信息没有客观性,只有主观性。因为新闻必须是通过人的主观感受去进行对于事实的报道,如果是事实,但是不进行报道,事实只是事实而已,事实就不能转化为新闻。假设某地的深山老林里有一个人突然死去,这是一个事实;但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报道,更没有人通过大众媒体传播这一信息,那么,这一事实就永远只是一个事实,不可能成为新闻。而知识就不同。不管大众传播媒体有没有传播某一知识,这一知识总是存在。小学的教科书上并没有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内容,但相对论还是一个客观存在。所谓系统性,指的是所有的知识信息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个分门别类的序列体系。知识有知识点、知识圈、知识面等等,环环紧扣,互相依存。因此可以这样说,所谓知识,实际上就是系统化了的信息。例如,肥胖可以导致心血管病,这是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可以归到心血管疾病的原因这一知识圈中去,而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可以归到心血管病学这一知识面上去,还可以涉及到血液学、神经学以至内科学、外科学等等的学科。自然科学是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例如对于李白诗歌《关山月》的理解,涉及李白诗歌的总体风格,涉及盛唐时代的诗歌流派,涉及唐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还涉及整个中国的古代文学。对于大众传媒上的知识信息,只有运用系统的观点才能正确解读。所谓恒久性,就是知识信息富有生命的活力,能够长期绵延,造福社会。知识既然是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反映,是一种真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可能瞬息万变或突然消逝。某些知识在几千来的人类社会中代代相传,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例如古代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物体浮力定理,至今还是中学教科书上的内容。中国古代的《尚书》等文件,至今还有不少人在苦苦研究。大众传媒上的新闻信息,有着较强的时效性,时效时效,就是过时失效。而知识信息基本上没有时效性,有些知识信息,永远也不会失效。当然,我们需要补充的是,知识信息的恒久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高、更广的历史领域,从富于批判性的哲学与辩证方法领域看问题,就可以知道其实所有知识都不是永恒的,它既有正确的方面与时候,也有错误的方面与时候。一般人们总是仅仅意识到知识的正确方面,没有意识到它所必然包含着的错误一面。如果一个知识无论在何时、何地永远正确,那这个知识不是变成终极真理了吗?因此,对待任何知识的唯一正确方法便是“研究”,既揭示知识的正确性,更揭示知识正确性的局限性,让人的思想不会受这个知识的束缚而有继续发展的余地与动力。不过,这已经是属于另外一个话题了。
3.娱乐信息
至今为止,娱乐信息似乎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不过一般认为,凡是大众传播媒体所提供的旨在使人得到娱乐的信息都可以称为娱乐信息。因此,娱乐信息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实际上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就大类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文艺信息、体育信息、旅游信息、休闲信息等等;对文艺信息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美术、摄影、雕塑、书法、篆刻、工艺等等;对音乐信息再进行分类的话,还可以分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标题音乐、爵士音乐、主调音乐、声乐、器乐、管乐、弦乐、交响乐等等。除此之外,现代社会还有不少新出现的娱乐形式,这些娱乐新形式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尤其像动漫艺术、电子游戏、DV作品等等,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到了年轻人的特别青睐,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新兴的电子娱乐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其产值已经超过了传统娱乐形式。在日本,以大众传媒的娱乐信息为主的“软产品”的出口产值,超过了汽车的出口规模,是日本钢铁出口的5倍。而我们知道,日本的汽车业和钢铁业在世界上领先于其他各国①。和新闻信息、知识信息一样,目前大众传播媒介上的娱乐信息也在急速扩张。特别是电影电视领域,娱乐信息已经成为媒介传播的主要信息。在中国,以电视为例,只要在晚上的黄金时段稍作观察,大部分电视台都在播放电视剧,而电视剧正是电视的主要娱乐信息之一。大众传媒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是提供娱乐,而娱乐信息的传播正是这一功能的实现。娱乐信息是大众传媒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
注释:①许知远.已经变化了的日本.经济观察家报,20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