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考虑:获得更多空间
对于阿里金融来说,从电商衍生出来的金融属性,包括阿里小贷、快捷支付汇兑、具有类存款性质的余额宝,以及即将开始全面铺开的阿里信用支付等,阿里金融的主要业务目前是围绕在和银行类似的“存、贷、汇”上,以及和类银行业务有关联的担保、保险等业务。可以说,阿里金融的金融属性目前还是主要以银行为主,还没有大量扩展到金融的其他业态,比如证券、基金、信托等,而是承担起这些金融业态的销售渠道,起到的更多是平台的作用,而非产品设计和运作。
所以,阿里现在考虑的是在跨界的层次和内容上,除了跨到银行,还能不能跨到其他领域,服务好其他金融业态内的客户。
控股合作方天弘基金,至少在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空间、阿里金融业态延伸和互联网金融的新方向等方面可以做一些更深入的操作,进一步清理阿里金融的跨界障碍,探索由互联网公司整体改造传统金融的新案例。此外,对于阿里来说,天弘基金虽小,但也五脏俱全,可以为阿里涉足基金操作、资管业务,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操作主体提供更多经验。
天弘的考虑:稳定现有利益
对于天弘基金,受益更加明显。一个国内不知名的小基金公司,通过研发和国内互联网金融巨头合作的基金理财产品,在保持良好用户体验的同时实现了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迅速扩大。时至今日,天弘基金借道余额宝已经积累了500亿的基金管理规模,并获得了数百万的客户,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操作方,互联网为天弘带来了质的变化。如果不采用互联网金融的营销平台方式,一个小基金公司想要获得现在的成绩,可谓是天方夜谭。
天弘基金成为阿里金融的关联公司,至少在利益共同体上可以确定下来,因为阿里金融一直没有排除和其他基金公司合作的可能。天弘基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支付宝的海量用户和即买即赎的便捷操作,支付宝是核心的营销渠道,国内目前还没有其他互联网平台可以取而代之。因此,天弘是有求于阿里,能和阿里捆绑在一起,可以确保其合作处于优先地位,况且在此轮认购中,基金高管层还能持有11%的股权,何乐而不为?
简单说,阿里金融获得了更多试验的可能和机会,而天弘则将利益稳定了下来。
阿里金融再次破门:做自主金融
阿里控股天弘的意义不在于控股本身,而在于一个互联网销售平台可以反客为主,成功地入主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方。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有点类似于产业链条的上下游扩张,经销商开始往上游发展,收购生产商和原料产地,并开始将产业链条体系化、流程化。
在互联网的社会生态内,由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佬收购小互联网公司的案例并不稀奇,并购案也此起彼伏,如阿里入股新浪微博、UC、丁丁网以及高德地图等,这是互联网业界内公认的竞争逻辑:培养一个竞争对手不如在合适的时机收购。但此次收购,对于阿里来说,不再局限于互联网,而是把目光瞄准了传统的金融机构。
阿里金融的核心媒介在于支付宝,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支付宝背后是平台积累的海量数据。支付宝是整个阿里生态的神经中枢,余额宝的成功要义也在于通过支付宝的数据分析,提炼出资金流动的规律和级别,从而推出基金随买随赎的用户体验,获得了屌丝的极大喜爱。这也是阿里入主基金的先天条件,方式是通过关联业务来扩大对金融机构的操作空间。
阿里这次撞开的是传统金融机构的门户,既完成了跨界,也完成了入主的要求。在金融改革口子开始拉大的政策红利下,阿里也在谋划成立网络银行,获得基于网络的银行牌照,但从目前趋势看,短期之内很难顺利拿到。与其如此,一条路直走不通,索性就通过阿里金融业务的触角来控股一些金融机构,从曲线路径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牌照,一样可以获得金融操作的自主权。
在这一轮认购中,阿里的内心独白已经开始显露:阿里不只是满足于做传统金融机构的营销渠道,更想做自主金融。
阿里与京东做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文/江南愤青
无业金融人士。
同为销售平台的其他电商,如京东、敦煌网、网盛等,就目前情况来看,可能最终采取的模式会跟阿里有较大的区别,业务范围也小了一些。一方面因为平台还是相对较小,体系不如阿里;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支付宝,虽然目前京东等平台也开始构建第三方支付体系,但是要介入到金融,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就风险业务比较来看,双方也有较大的区别。京东等平台,可能并不直接介入实质性的风险领域,也就是说它们不直接进行贷款发放,而更多还是跟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让自己的业务模式楔入传统金融机构,双方展开合作,共同服务它们的平台客户。
当然,它们还可以更进一步,甚至可以开放数据给更多的资金方,进入P2P领域,因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相对效率较低,风险容忍度非常小,因此可能并不一定适合这些网站的平台需要,或许会走到阿里巴巴最早跟建行、工行合作的老路上去。利用P2P的方式,同时依托它们平台控制力的优势,或许可以更快,更便捷地实现资金对接,真正实现直接融资的概念。
这种体系还是具备一定的风控的优势基础的,相比于市面上那些毫无根基的P2P而言,这种模式的P2P,或许更有优势。同时,也比跟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可能还要更靠谱点。是走异化的P2P模式还是走纯粹的P2P模式,一方面取决于监管政策;另一方面取决于这类电商平台自身的总体考虑,很难说哪种模式更好。当然,走异化的P2P模式,可能最后就跟阿里小贷和阿里担保一样走到一条路上来了,都是附加了自身信用之后的风险行为。
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同属于电商介入金融领域,其实也是有分化的,阿里走的是自建金融机构的概念,而其他电商走的是纯信息服务加数据分享的路线。前者承担实质性的风险,而后者不承担风险,至少目前不承担,仅提供融资的信息、技术服务,区别还是很大的。
孰优孰劣很难说,如果建立在具备极大的风控优势的基础上,个人感觉,前者更好。但是由于风险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因此会不断堆积风险,而且风险都堆积在体系内,虽然可以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进行不断分摊,但是总体而言,实质风险还是很高的。
这种模式其实跟金融机构目前虽然暂时看不到有太多的正面性竞争,因为更多还是在体系内发放贷款。但是随着银行不断下沉与阿里金融体系的成长,何时双方会形成直接的对抗,取决于阿里金融的野心和实践的结果,当然也取决于银行下沉至该领域的时间和效率。
从纯概念上而言,我个人感觉,阿里金融的这块业务,实质是金融机构业务,跟传统金融机构是实质性的正面竞争,都是属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竞争,但是由于阿里的小贷和担保业态,其实在贷款层面的竞争必然是弱势的。
制度不对等的情况下,阿里金融要对抗银行等金融机构,难度很大,所以,也只是概念上的正面竞争。阿里小贷也好,阿里担保也好,都属于过渡性金融业态,是特定时期下的产物,很难是长期业态。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以及利率市场化大趋势加快来临,这两个业态的生存基础其实都在被打破,必然也面临着转型的趋势,下一步,阿里申请银行还是必然的趋势,只是时间节点的问题。
扯淡BAT互联网金融大战
文/江南愤青
无业金融人士。
由于金融的本质在于资金融通,金融机构的核心是在资金融通的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这个成本和效率是资金转移过程中的总成本和效率,包含了从借出到回收的过程。所以,金融机构的核心是扮演提供专业性的风险定价的专业性机构。只有在风险定价上展现了优越性,才能阐述它中介角色的重要性和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互联网金融从属于金融,也必然要遵循金融逻辑,所以,互联网要取代传统金融中介机构,也必然要解答这个命题。从目前所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来看,除了阿里,暂时都未能在这个命题上进行有效解答。如果跟传统金融中介一样,都要依赖特许经营权的牌照来进行规避风险,则互联网的意义大打折扣。
在BAT大战的过程中,阿里由于具备极大的生态优势,因此产生了一定的排他性的基础风控优势,才真正解答了前面所提的风控问题。从而介入了实质性的金融领域,主要是阿里小贷、阿里担保。百度和腾讯,其实都尚未进入真正的金融领域。
百度的百发,更多是金融产品的销售服务行为,扮演的是销售渠道角色;而腾讯主要还是体现在支付领域,只是由于有了微信之后,财付通跟微信捆绑,从预期来看,会形成极大的便捷性优势,从而在支付领域对银行的支付结算,乃至对支付宝的冲击都会非常明显。但是百度与腾讯都不符合金融定义。
三者在金融领域的大战,极为不对称,基本可以说不具备可比较性。阿里由于立足于电商领域,而这个领域跟金融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形成金融模式更自然和贴切。交易产生金融机会,金融反过来也会促进交易,所以阿里的金融格局,非常稳定且体系庞大。
阿里金融既包括了前面论述的真正的金融业态,阿里小贷、阿里担保,也包括了很多金融的辅助性业态,如支付宝、余额宝、基金超市等。
阿里的整个金融逻辑其实是很清晰的,我感觉整个阿里金融,核心从来不是跟银行去打仗,阿里跟银行估计一百年来也不太会有正面的竞争,因为两个机构不是在一个市场里抢客户。银行永远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进入阿里的体系里,跟阿里抢饭吃;而阿里也一样具备不了银行所有的优势,去跟银行抢饭碗。双方都进入不了对方的核心领域中去。
阿里金融的市场在体系内,它的核心是利用金融这个工具和手段,更好地优化阿里的生态体系,促进阿里体系的稳定。金融只是阿里为它体系内的客户提供众多增值服务的一种工具而已。
阿里金融的核心是搭便车,利用淘宝、天猫等基础客户庞大的优势,为这些群体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提供他们更好的体验,只有这样阿里金融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有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离开了这个基础,阿里金融的难度就很大,就如同本来在网吧里卖方便面很容易,但要走出去成为一个卖方便面专业户,那就难度大很多。
而事实上,阿里只要把自己的生态体系做得更好,能提供给社会更多更便宜的商品,给用户更便捷的物流,让大量商户能真正实现盈利,一方面必然会增加金融的机会;另外一方面,就社会意义而言,比单独和纯粹地做金融更有意义,它改变的已然是人类生活。这种改变,比单纯去运作金融是更功德无量的事情,而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金融与阿里的这个现实意义相比,则只是很小的一盘菜而已了。
同样的道理去看腾讯和百度,事实上,两者跟阿里也谈不上金融大战,除了微信支付跟支付宝会有一场大战外,其他的对抗可能性基本没有。因为它们的固有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它们不可能跟阿里一样做这么多的金融模式,做了也意义不大。因为第一做不过阿里,第二没必要,对它们固有业态没有好处,也很难产生新的盈利增长点,弄不好反倒是烂资产,谁做谁傻瓜而已,典型的舍本逐末。
我自己感觉,腾讯立足社交,立足于微信工具,提供给人们更好体验,更为便捷的支付方式,让中国所有人都能改变过去的银行柜台式排队的划款、取款等模式,就已经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了,做好自己的基础底层架构,就是给中国金融做最大的贡献了,金融只是它这个生态里衍生出来第一种简单应用而已。
除此之外,微信能提供的东西还有很多,例如基于微信的公司客服,基于微信的各种应用,媒体、包括自助式服务,基于微信的电商、物流等等,腾讯如果非要无视这些,然后脱离出来做微信支付,那真是傻蛋了。
百度也一样,如果能把搜索做得更好,让人们更清晰、更便捷地筛选各种产品和服务,提供更为全面的比价服务。而金融产品包括的贷款产品、理财产品、投资产品的比价服务,只是它众多产品比价的一种。它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搜索能力做到极致,事实上就是做了金融,就是给中国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了。干什么非得脱离出来,跟阿里一样干个小贷或者做个百发,才叫金融?百度这么做只会意义缩小,空间更小,因为金融在人类生活中的相对需求和供给更小,单独去做,意义不大。
总的来看,底层生态不一样,决定了各种切入点必然是不同的。脱离自身底层生态基础,非要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明显是扯淡而且不靠谱的事情。
从BAT的金融路径来看,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最大的影响,是一大堆具备用户和流量的互联网公司立足于自身优势,给它们的客户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或者金融服务和体验。因此,从表现形式来看,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会出现微型化和弥散性的特征。
为什么会是微型化,那是因为单一的互联网公司介入金融都是立足于自身客户基础出发的,是属于因需而生的概念,所以它解决的都是体系内的需求,所以必然是受限制于自身的基础性优势,所以,规模普遍都不会特别大,哪怕庞大如阿里金融。
过去一万多亿交易额的市场,最终信贷规模也差不多就是目前四五十亿的信贷余额,而且坏账率也很难保持稳定,尚不如一家普通银行网点的规模。任何事情其实都是一体两面的,优势是体系,劣势必然也是体系,所以微型化是必然的。但是因为大量的互联网公司都会介入,而且也具备优势,都能形成一定的市场,所以,弥散性也是必然的。
从而造成总量会很大。从格局上来看,对金融业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分化和瓦解金融机构的整体份额,是几乎未来几年看得到的趋势。我以前说,美国通过证券化来瓦解银行业一枝独大的趋势,中国可能会通过网络化来实现。大量的具备金融属性的非金融业态利用互联网不断挤入金融,让金融跟非金融的界限日趋模糊,跨界融合越来越明显,最终是助推了我国金融改革的加快来临。